《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两年难得的平静时间,便是袁绍留给曹操最后布局与做好准备的时间了。。。。。。
    。。。。。。
    回到陈留太学院。
    如今距离太学开学已经过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诸位学子之间也都差不多已经熟悉彼此了。
    学生们平日里都是留校学习,宿舍生活必不可少。
    分到同一间宿舍的四人,一般都会共同出动。
    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谈论学问,相互之间既能增进感情,还能有个照应。
    然而,凡事必有例外。
    就比如被分在了一间宿舍的杨修、法正、孟达和程武四人。。。
    “某之才天下少有,岂是汝辈所能窥探?”杨修下颌微抬,用鼻孔对着本就比自己矮了一些的法正,说道。
    “切,某之才世间仅有,岂是尔等凡人所能理解?”法正则高傲的偏过头去,似乎完全没把杨修放在眼里。
    孟达与程武则相视苦笑着,拿眼前这二人简直没有半点儿办法。
    法正和杨修这俩人内在性格都极为高傲,却为何会被“恰巧”分在了同一间宿舍?
    这事儿,其实还要从陆彦那句:“来德祖,我给你介绍一位好盆友,法正,法孝直。”说起。。。
    在陆彦眼里,杨修有大才,他与当今的尚书郎钟繇很类似,都有满腹经纶,擅长周全万物。
    钟繇出身颍川钟氏,举孝廉出身,曾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
    那么钟繇此人,到底有多厉害?
    正史中的钟繇,在得到曹操的信任后出任司隶校尉,前往关中,并说服马腾韩遂遣送质子,最终安定了关中。
    后来,钟繇又率领关中各路人马围攻并降服了南匈奴;击败了袁尚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镇压了高干等人掀起的战乱,可以说功勋卓著,甚至被曹操比为了自己的萧何。
    若杨修能有钟繇的格局,将来的成就也肯定不会小,更不会因自己的小聪明而丢了性命。
    法正为人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以前对他有恩的人,法正都会铭记于心并在有能力后多加照顾。
    而对于那些跟自己有矛盾的人,法正便会进行打击报复,并且下手毫不留情,甚至打死打伤数人。
    但刘备能拿下益州,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法正作为谋主当居头功,甚至有人把法正比作了刘备的张良。可以说,在蜀中蛰伏了十几二十年的法正,也是这世间最顶级的那一小撮谋士之一。
    对于他们二人,陆彦用肯定是要用的,不然放在那儿吃灰岂不显得太过暴殄天物。
    但这两人都是自以为是,牛逼哄哄的人物,都存在着明显的性格缺陷。要成大器,终究还是要先进行一番惨烈的磨砺才行。
    陆彦曾经想了好几个办法来对付他俩。
    比如:先吊起来毒打一顿,直接用物理手段来磨灭他们内心的骄横。
    又比如:如唐僧般敦敦教诲,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幡然醒悟。
    更或者,干脆来个以毒攻毒,让他们俩自己去争斗,然后在斗争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最后,就是找个各方面都更加牛逼,足以压制他俩的更加强大的人物。。。
    如今还是太学初学阶段,思来想去,陆彦觉得毒打这招恐怕不太行,而且陆彦也不喜欢这种暴虐的手段。
    敦敦教诲?
    陆彦仿佛听到了一堆苍蝇在自己耳边嗡嗡直叫唤。。。。。。他自己都受不了这种,更何况是内心极为骄傲的法正和杨修?
    以毒攻毒。。。这是陆彦觉得当下最好的方式,骄傲有时候也有好处,他们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停的去学习,去上进。
    至于最后一个方法,那得等到时机成熟后才能使用,现在那俩货还没熬透,得再等等。
    定下方案后,陆彦便开始安排上了这件事。
    对于如今的陆彦来讲,想把他连放在一个宿舍里,那简直太容易不过了。
    新生入学分配宿舍的时候,陆彦动用了自己的一点点权力,把杨修和法正俩人分在了一块儿,而且还是他亲自领着两人见面的。。。
    同时,为了避免他们君子动口又动手的情况发生,
    陆彦还把法正的好友孟达,以及程昱那能文能武的儿子程武,分到了他们寝室。
    孟达自然不用多说,他肯定是向着法正的。
    至于程武,陆彦则特地暗中跟他交代过,要他多帮帮杨修,至少不能出现一对二的情况。
    陆彦这么做,至少可以保证杨修和法正他俩在打起来的时候,同宿舍的另外两人不会坐视不管,又有充足的武力去劝阻他们。
    而且有个程武在这里面,陆彦还能随时知道他们身边的最真实情况,简直完美!
    事情的发展经过,正如陆彦所料。
    刚刚分在一起时,杨修和法正还能维持表面的塑料舍友情。
    可时间稍微长点以后,两人便开始互相受不了对方的性格和脾气了。
    “好不要脸的家伙!”
    “哼!好自以为是的家伙!”
    针尖对麦芒!
    法正与杨修,如今已势同水火!
    “你有才?那我便来考考你,如何?”杨修首先发难道。
    法正双手环抱胸前,轻哼道:“尽管来,怕你我不就姓法!”
    。。。。。。
    杨修强于经史子集,法正则在兵法谋略上稍胜一筹。
    二人将遇良才,顿时战了个天昏地暗,喷了个日月无光。
    但由于各方面差距不大,擅长的领域也无法完全击溃对方。
    于是为了最终可以战胜对方,他们便开始不要命的从博士那里汲取营养,拼命的学习着。
    如此上进不为别的,只求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能够彻彻底底的压服对方!
    程武和孟达很好的扮演了润滑剂的作用,虽然法阵和杨修有数次动手,但都被他俩及时的拉住了。
    暗中观察着这一切的陆彦,笑而不语。
    等到杨修、法正二人喷累了,并骂骂咧咧的躺回自己床上后,陆彦这才一口吃掉说中最后小半个葱油饼,向着太学院教授工科的区域缓缓走去。
    心情挺不错。。。
    “今天玩点什么新花样呢?”
    陆彦心中思索着,很快,他想到了一个简单又唬人的实验,“要不弄一个硝石制冰的小实验?”


第一百六十一章 刘备入颍川
    刘备自涿县起兵开始,一直到现在,一路走的颇为艰辛。
    他最大的依仗,无非就是汉皇后裔这个身份。
    只不过,这个身份是他自己说的,没有得到过任何的官方认证。在外人看来,刘备的身份根本无从考究,所以大多数人,尤其是文人,其实并不太买他的账。
    此番被曹操邀请前往许昌,虽然刘备心中有些担忧,但刘备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前往。
    他主要的担忧来自多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以下两个:第一个,去到许昌后曹操会对自己不利;第二个,刘备发现孙策和周瑜其实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而且仅凭自己的实力他又无法与曹操或者孙策抗衡,迟早都是个被吞并的下场。
    孙策自然是看不上刘备的,他前番与刘备不过是虚与委蛇,比起结盟他其实更想吞并刘备,拿下广陵郡。
    曹操也早有防备,在广陵郡被徐州牧车胄收回后,第一时间便有大军进驻广陵,防备江东孙策。
    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主动求变,去许昌虽然冒险,但刘备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耗时多日,刘备一行终于来到了颍川郡边界。
    自打进入兖州地界后,刘备便感觉自己好似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战乱、饥饿、灾害、疾病等等,好像都自动远离了这一方天地。
    “大哥,你为何一路上神思恍惚啊?”关羽来到刘备身边,关切的问道。
    刘备眺望着远处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问道:“云长,自从进入曹丞相治下后,你可有发现一具枯骨,可发现有一个难民?”
    关羽闻言一怔,仔细回忆了一番后,这才惊讶的回答道:“对啊!我好像真的没有看到过一个难民,更别说什么尸骨了!要不是大哥你提醒,我还真的没注意到这一点。”
    “我们一路经过陈国和谯郡,当初这两个地方可是饱经黄巾之苦的地方,可现在你再看看。。。”刘备说到这儿,指着远处隐隐可见的村庄,和数条袅袅升起的炊烟,说道:“百姓之安宁,莫过于此!”
    关羽沉默片刻,叹息道:“不得不承认,曹丞相治理天下确实很有一手。”
    刘备和关羽的对话被不远处的国渊听到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只是国渊觉得他们说的不太准确,于是开口纠正道:“二位有所不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丞相治下能有今日太平盛世之象,其实皆赖陆骠骑之功。”
    国渊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徒,为人方正,向来一是一,二是二,该是陆彦的功劳,他绝不会往老曹身上吹嘘。
    刘备和关羽不知道其中有着怎样的细节,于是开口问道:“还请天使为我等解惑!”
    国渊轻抚三尺长须,稍作调整后回答到:“丞相起兵之初,兵不过数千,将只有夏侯氏、曹氏四兄弟。”
    “比俺们还是强一些。。。”跟在关羽身边的张飞,忍不住嘀咕道。
    国渊没有理会张飞的杂音,继续说道:“后来,讨董卓之后,丞相击败黄巾入主兖州之后,这才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也就是这时候,被丞相委以陈留郡守的陆骠骑,开始改革并实施屯田制,减免农税,鼓励开垦新田。”
    不仅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听得很认真,就连简雍、孙乾和糜竺等人也都凑了过来。
    国渊见周围的人多了起来,于是加大了音量说道:“屯田制之后,陆骠骑又实施了新的里甲和户籍制度,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他开启了与世家的争斗。
    后来,陆骠骑重视工匠对劳动力的改革,廉价出租耕牛和曲辕犁,由此百姓的耕作效率提升了数个档次。
    农业稳固之后,陆骠骑又成立了陈留颍川联合商会,鼓励经商并从中抽取商税。
    至此,陈留、颍川大兴!”
    “如此大才,当真令人艳羡啊!”刘备深深叹了口气,他脑中忽然闪现出了当初赵云拒绝自己,转而跟随一个白衣青年离去时的场景,“想来赵云当初追随而去的人,就是陆骠骑了。”
    国渊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道:“陆骠骑文治武功皆乃当世巅峰。。。即便是老师也对他赞叹不已。”
    刘备有些好奇,于是拱手问道:“敢问尊师高姓大名?”
    “恩师姓郑,名玄,字康成!”国渊言语间,颇有些自豪。
    这么小几个月的相处,刘备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国渊露出这样的表情,看来他心中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师从大儒郑玄了。
    郑玄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
    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还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
    听到国渊竟然是大儒郑玄的弟子,刘备、简雍等人,立马恭敬的拱手行了一礼。
    国渊拱手回礼,微笑着说道:“诸位,过了前面那处树林,便进入颍川郡了!”
    刘备顿时感慨道:“终于要到许昌了!”
    简雍这时候忽然问道:“天使,这许昌城可有当初洛阳城之繁华?”
    国渊闻言,洒然一笑道:“如今可比当初洛阳繁华的城池有两座!”
    见刘备等人眼巴巴看着自己,国渊继续说道:“其一,颍川许都;其二,冀州邺城!”
    “咦?”糜竺闻言,惊咦道:“陈留城竟无法与此二城相提并论?”
    只见国渊嘴角一翘,回答道:“陈留城之繁华,早已远超旧时的帝都洛阳!”
    “!!!”刘备等人双眼猛然瞪大,“这才短短几年时间,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我也不知。”国渊摇头,忽然哈哈一笑道:“究竟怎么办到的,恐怕你们只有自己去问问当初的陈留太守,现在的骠骑将军陆彦陆长生了!”
    “陆骠骑当真是天降神人吗?真是令人神往!”刘备似乎已经被陆彦所折服。
    又走了一段距离后,忽然有一爽朗的大笑声传来:“哈哈哈!玄德公,仁早已在此等候你们多时了!”
    当初曹操身边那个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曹仁,刘备自然是认识的,关羽、张飞还跟他一起喝过酒呢。
    见到曹仁,刘备三兄弟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亲切感。
    刘备打马来到曹仁面前,抱拳道:“子孝将军,许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