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呔!狗贼!敢说你爷爷不够持久?那你可敢与爷爷我大战三百回合?”
“。。。。。。”
陆彦见底下闹腾得鸡飞狗跳,也不去阻止,只是一脚踢开了脚下大箱子的盖子!
“哐当!”一声,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黄橙橙的铜钱!
整个大营瞬间便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媳妇咱就先不发了,咱们今儿先来发钱!!!”
第一百四十七章 年终巨奖心动么?赶紧参军吧!
人常言,短暂的沉寂,是为了更强的爆发。
于是,整个骑兵营在经历了短暂的无声沉默后,直接就原地爆炸了!
“吼!吼!吼!!”
“好多的钱!好多的钱啊!!!”
“我们要发财啦!”
“曹丞相牛逼,骠骑将军牛逼!”
。。。。。。
士卒们各种欢呼,各种拥抱庆祝,但却没有一人向前,更不会有人为了钱财而出现哄抢的行为。他们只会欢呼着,拥抱着,庆祝自己即将到手的“巨款”。
陆彦拍拍手,整个军营迅速安静了下来,“弟兄们,你们拿生命去守卫家园,守卫家人,家人们自然不会忘了你们!
这些奖励,不是为了买你们的命,只是为了让你们心里清楚,无论是丞相还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兄弟们的付出!”
陆彦一番话让许多士卒眼眶泛红了。
比起金钱,来自曹操和陆彦等人的重视,更加让他们死心塌地!
“愿为大汉赴死!”
“愿为大汉赴死!”
“愿为大汉赴死!
军心鼎盛!陆彦默默点头,目光在士卒们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
在古代,战争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尤其是在五代十国以前,天下始终处于动荡之中,由此也催生了许多兵役制度。
有兵役就会有参与到战争中的千万士兵。在我们现在的人看来,士兵们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奋血搏杀,领取薪金补贴那是人之常情,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
可事实上,在汉朝之前的朝代,是不发饷的。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士兵出征是没有任何收入的,而且因为阶级制度分明,士兵也很难出人头地。
等到秦国商鞅变法,有了军功制,士兵便可以通过奋勇杀敌获取军功,来换得相应的封赏。
在最后到了汉朝,这才开始慢慢有了发饷的制度。
不过早些时候虽然没有军饷,甚至盔甲兵马还得自己准备。
但只要家中有一人服役,就能免除一家整年的徭役赋税,而且他们若是没有战事的时候还能回家帮忙务农,所以当兵的虽然没有额外收入,却也能给家里减轻不少的负担。
除此之外,战争过程中有时候还允许保留抢掠来的少许财物,而且后来还有军功。
在这种普通百姓极难有晋升机会的年代,战场杀敌,建功立业似乎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机会。
后来天下大乱例如黄巾爆发的时候,人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参军还至少还有饭吃。所以诸侯们还是不缺兵源的。
汉庭的正规军是有军饷的,钱粮各半,一般直接发给家人,但数目肯定不会多。
曹操麾下的士卒待遇,算是诸侯中最顶尖的那一个等级了。
可他们却怎么都不会想到,除了军饷外,竟然还有年终奖!
陆彦指着身后三大车,六个大箱子,说道:“这里面有六百万钱,每个兄弟可领三千!”
“哗!!!”
场地中再次爆发一阵欢呼!
要知道,曹操治下粮价平稳几乎就没有价格上的波动,一旦粟米还是就四十钱左右。
一石栗米其实并不少了,若是一个普通农民,他加上自己种的菜或者其它野菜的话,一石栗米甚至能撑小几个月。
别看三千钱好似不多,可这时候的普通百姓一个月平均收入也就五六百钱,就这还是因为曹操治下没有什么苛捐杂税。
这三千钱差不多普通百姓半年的收入,而且是年终奖励,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曹军士卒的军饷每年按时发放给士卒的家人,若是没有家人的,他们拿到手基本就直接挥霍了。但陆彦现在不管这些,他只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钱发下去就行!
陆彦没有再多说废话,大手一挥,说道:“一人三千钱,签字画押,不许冒领,不许重复领!要是被我抓到有犯禁者,立马给我滚出兖州,永不录用!”
“将军你小看了我们不是!谁会干这种傻事?!”
“是啊!大家又不是傻子,有这么好的军队,有这么好的上官,谁会干这种没脑子的事!!”
几个一起跟着车队到来的后勤小吏,开始安置桌案,摆上花名册,道:“按队列来,一个一个来!”
。。。。。。
开始领钱了!
骑兵营里气氛顿时热烈的直冲云霄,引得周围无数百姓远远的驻足观望。
有眼尖的人,看到骑兵营一人三贯发着铜钱时,百姓们也都全部沸腾了起来。
“陆骠骑!现在还招人吗?”
“就是啊陆骠骑,我现在加入还来得及分钱嘛?”
“我的天,一人三贯啊!当我三个月的酬劳了!”
“。。。。。。”
陆彦这么高调的发钱,可不就是想要这种广告效应?
见周边逐渐围拢了上百名百姓,陆彦又站到了车上,并大声对他们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老哥老弟们!只要你们愿意加入军队,加入保家卫国的行列,些许钱财曹丞相是绝对不会吝啬的!”
“参军!俺现在就要参军!”
“算我一个,我马上就能上阵杀敌!”
“都停下!”大家反响很强烈,陆彦却忽然抬手制止道:“咱们今天只发钱,不招人!要参军的,待来年开春先到军屯训练营报名参加考核。我陈留士卒里皆是精锐,你们要是连军屯训练营的考核都过不了,那还是趁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陆彦的话和那一车车铜钱、酒肉,无不让周围的百姓兴趣盎然。
不需要陆彦再多言,百姓们便很快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以及来年去军屯训练营报名参加考核的事情传播了出去。
骑兵营的士卒们秩序井然,他们奖励很快便发放完毕。
陆彦等人没有多做停留,下一站便直奔背嵬军的营地而去!
沿途无数人闻风而来,都想看看这传闻是不是真的。
在看到陆彦浩浩荡荡的车队后,无数正当壮年的百姓们,心中皆暗暗下定了明年开春后报名参军的决心!他们不愁家里没有劳动力,因为如今官府有许多耕牛和曲辕犁出租,租金都极为便宜,几乎家家劳动力都已经溢出了。
来到背嵬军军营,太史慈、典韦以及身后的背嵬军士卒们早已等候多时,甚至已经望眼欲穿。
若说如今曹操手下最精锐的士卒,那肯定非背嵬军莫属。
除了最开始与陷阵营的那地狱难度般的一战,背嵬军几乎所向披靡,从未遇见过可以相抗衡的对手!
“兄弟们!分赃。。。哦不,分钱!!!”看着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第一骁勇精锐,陆彦一时激动,竟然出现了口误。
但陆彦这么忽然来一下子,却意外的把整个营地给点燃了!
“嗷呜!!!我们是土匪!”
“分赃!分赃!!!”
“我要打仗!抢钱抢粮抢婆娘!!”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公孙与袁术的末路。。。
汉朝春节是没有明确的放假制度和时间的,皇帝心情好就多放几天;心情不好,春节也得给我上朝!
不过如今在曹操(主要还是来自陆彦)的建议下,汉庭明确规定了春节从除夕开始放七天假期,而且是那种不拼假的正儿八经的七天假期!
汉时官员们是上五天休一天,这七天实打实的春节假一下来,那大家最少都能休个八天。
守岁这晚,骠骑将军府里自然热闹非凡。
跟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虽然少了一个大小姐,却多了黄忠以及黄忠、郭嘉的家人,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了一个曹操和蔡琰!
蔡琰如今孤身一人,曹操自然不忍心扔下她一人过年。
但把蔡琰带回家里似乎又有些不妥,于是曹操干脆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邀请蔡琰在陆彦的府中一起守岁、过年。
知道陆彦府中有女眷,蔡琰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而且陆彦名声极好,在他府上也有许多其他同僚一起过年,也不会让人往其它的方向去想。
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多事之秋的建安元年,终于正式成为了历史。
。。。。。。
不同于曹操治下世家、百姓、官员和将士们都能过一个安稳的好年,袁绍如今正与公孙瓒在风雪中对峙着,而且还在卖力的挖掘着通道。
曹操吞并徐州后,正在一种无可阻挡的态势强势崛起。袁绍感受到了来自背后迫切的危急,因此他不打算留着公孙瓒过完这个年。
袁绍大军围城,他听从谋士团的建议,一边派出士兵在易京城外骂战吸引注意力;另一边却令人暗中挖掘地道,一直顺利的挖通到了易京城城墙下。
等到地道到达城墙下时,袁绍便命人烧毁支撑地道的柱子,最终造成地面塌陷致使城墙坍塌。
内外城的城墙就这么戏剧性的被袁绍攻破了,
整日里醉生梦死的公孙瓒心知自己已经无路可退,必败无疑,于是他先是杀了自己的妻儿,然后又放火点燃了易京楼,把自己和家人全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一代名将白马将军公孙瓒,就此陨落。
他距离建安元年这个年关,只差这最后的十二个时辰。。。
不管是公孙瓒早年的辉煌战绩,又或者是败亡前的贪图享乐,丧失斗志,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易京楼这把大火,彻底化为了灰烬。至于后世怎么评价,那都是后人的事情了。。。
击败公孙瓒后,袁绍趁势进军,幽州绝大部分地区望风而降。
由于公孙瓒后期拉拢重用世家大族,因此袁绍接收的整个过程竟然顺遂无比,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当真是讽刺啊!
袁绍占据幽州大部后,并州也传来捷报,匈奴人被张郃、高览击败,进而夺取了南部四郡。
至此,袁绍拥有了冀州全境、幽并大部分地区和青州两郡之地,
北方几乎被袁绍完成了统一!一时间,袁绍声势滔天,不可一世!
曹操势力下的百姓、官员、士卒大多过了一个肥年,这主要得益于生产力提升带来的巨大财富增幅。
如果再给曹操三、五年的时间去把徐州和淮南完全消化了,
那么就算面对几乎统一北地的袁绍,曹操可能也不会再出现历史上那种比较明显的劣势。
但袁绍,真的可能会给曹操这么多的时间吗?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话说,这个年没过好的除了公孙瓒,还有奉旨讨伐袁术的刘备、孙策两路诸侯,再加一个被讨伐着的伪帝袁术。。。
他们三方交汇于汝南城下,倒是在除夕夜大眼儿瞪小眼儿守了一夜。
第二天,大家觉都没睡上多少,刘备和孙策就不约而同的朝着袁术发动了进攻。
俗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袁术本人,却是个例外。
袁术是个将“不作死就不会死”演绎到极致的狠人,称帝一招把手中的好牌尽数扔掉;从寿春跑出来后还不知收敛,继续搜刮民脂民膏、收罗美女充实后宫,那就是干脆在掀桌子了。。。
汝南被袁术经营多年,根基非常牢固,可他一回来就瞎鸡巴的一通折腾,搞的天怒人怨的,大家干脆就窝里反了!
建安二年刚过一天,汝南城就被攻破了。
好在袁术跑得很快,这才没有成为刘备或者孙策的刀下亡魂。
纵观过往,有太多诸侯的死不是壮烈就是悲怆,比如早一些的孙坚,又比如就在前几天死去的公孙瓒。
对于他们,世人或多或少有些唏嘘哀叹,谈论着若是没有怎么怎么着,或许还能怎么怎么着。
可到了袁术这里呢,大家心中想的最多的却是,“那祸害怎么还没死?”
袁术从关东乃至大汉第一诸侯,混到现在这个地步,也算是大汉第一人了。他是真正的体验了一把“人生的大起大落”,可惜就是再也起不来了。
袁术逃出汝南后,他的皇帝梦总算已经完全醒了。
他领着最后的残兵败将们,一路躲藏,绕到了徐州。他甚至还拿出玉玺和帝号送给袁绍,请求袁绍接纳自己,然后再找个安稳的地方好好过完下半生算了。
先一步去负责联络的人已经传回了消息,袁绍最终还是答应接纳袁术,并让他先去距离徐州最近的青州,投靠袁谭。
袁术得到答复后,心里悬着的利剑也总算被取了下来。
但有些人呐,注定是逃过不命中这一劫的。
寿春逃过了曹操的围杀;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