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到时候可要变成,我们和黄巾贼的大决战了。”刘韬笑道,随即看向简雍,“宪和,你也看到了,不我不想快!”
    “事有轻重缓急,属下自然晓得。”简雍只能如此回答,说真的他也没想到,才三四天的功夫,大军从涿郡出发,横跨了半个中山郡。这行军速度,就算真的按照之前,刘韬那样一边走一边剿匪,也不会太浪费时间。
    通过和卢奴的官吏,主要是张家和苏家了解的情况,黄巾贼的主力部队,其实是集中在魏郡,正在与朝廷军决战,似乎被打得节节败退。少数比如说伤兵,以及张角本部,则固守在巨鹿郡。
    主力部队不断被击败,只能朝着巨鹿郡这边一步步后退,这里是张角最先起事的地方,也是黄巾贼已经完全占领,地方政治荡然无存的区域。
    可想而知,进入这里,几乎不可能得到补给,同时要面对数万,甚至十数万的黄巾贼部队,简雍再愚蠢,也知道这样撞过去,只怕会粉身碎骨。
    “以巨鹿郡的情况”在附和了刘韬之后,简雍少不得提出建议,“最好绕开,比如走常山郡进入赵国,然后在魏郡与朝廷部队汇合。要么就在中山郡专心收复地方,带到朝廷大军进入巨鹿郡,再过去汇合。”
    最后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以目前的物资,最好还是留在中山郡好一些。”
    张世平和苏双投靠刘韬不假,这两家一个以畜牧为主,一个以金属冶炼为主,在粮食和物资方面,实在不足以,支持刘韬绕远路作战。
    巨鹿那边要得到补给又不容易,若要和黄巾贼开战,那只能是硬战,甚至是决战!
    “只能在中山郡待上一段时间啊”刘韬有些意兴阑珊,把各县收复,多少有点抢功劳的意味,可不打也无事可做。
    黄巾贼的主力,至少在巨鹿的张角,估计已经收到消息。至今没有派兵过来的原因可能是时间太短,还没有能抽调人手过来。甚至,敌军还在来的路上。
    “粲山,你觉得黄巾贼,会派兵北上吗?”刘韬看向卢琰。
    “不可能,两线作战殊为不智,除非贼人都是一群只懂得冲锋陷阵的莽夫,否则的话定然会收缩防线,避免两线作战。”卢琰摇了摇头。
    黄巾贼,或者说张氏三兄弟,估计也没有想到,幽州不仅击败了他们派过去的部队,还派出一支部队南下。这中山郡派兵不是,不派兵也不是,鸡肋二字,出现在刘韬的脑海中。
    “刘司马”就在这个时候,张世平却是去而复返,只是身边带了一个陌生男子,“军中粮草可还缺否?我可是把,冀州最大的粮商给带来了!”
    “张兄,甄家虽然经营粮食,逸却并没有参与经营。”男子闻言摇了摇头。
    “那还不是你们家的事情,谁不知道,你是甄家的家主?”张世平笑道,“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乃汉太保甄邯之后,中山无极甄氏家主甄逸。去年为止,还是上蔡令!”
    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还是我的妹夫!”

第62章 联姻提议
    “世平,我娶的是常山张氏女,和你中山张氏何干?”甄逸闻言笑骂,不过刘韬却听得出来,两人关系似乎很好,至少也算熟络。
    甄逸好歹也算是官宦世家,按说不会亲近商贾,但刘韬看这两人这交情,不似作伪。
    “中山张氏百余年前,便是在常山张氏分出去的。况且,族妹一支与我中山张氏亲近,十四年前随着父母前来卢奴拜访,给你遇到,最后才娶了去。再说中山张氏已经归宗,那自然常山张氏,和中山张氏已无区别,她是我族妹,你自然也是我妹夫!”张世平直接怼回去。
    要说商人,诚信是立足之本,那么口才便是赚钱的手段,吃饭的玩意,怎么能不精通?
    中山无极甄氏,刘韬似乎记得这个家族。正思索着,记忆里面突然浮现出一个身影,便是曹魏昭甄皇后,她便来自这个家族,却不知与甄逸是何关系。
    “刘司马”甄逸也知道说不过张世平,只能来到刘韬面前,“张氏与甄氏,自前汉便开始联姻,互为守望。如今张家欲支持将军建功立业,平定黄巾之乱,甄氏自然也愿意出力!”
    说着,拿出一策木简,交给刘韬:“甄氏愿意为刘司马提供粮草补给,人数五千则提供一年,人数四千则两年,人数三千则三年,若人数不变则直至司马平定贼乱为止!”
    “思羣甄逸表字,你们甄氏的存粮,足够一万大军数年用度,怎么能那么吝啬?”张世平似乎不太满意,于是出面调侃。
    “去年旱灾,收上来的粮不多,也不好拿陈粮来糊弄刘司马。”甄逸无奈的回道。
    刘韬就这样看着两人的表演,这一唱一和的,表现虽然还算自然,却仍有刻意的痕迹。退一万步说,身为冀州最大的粮商,如今冀州糜烂,必然对甄氏后续收粮和经营产生影响,刚刚他那番话,言下之意,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招募五千人,最好一年内就把黄巾贼平定。
    说到底,就是自己平定冀州黄巾贼,对甄氏有好处,大大的好处,所以他才舍得出手。这甄逸,说是一个大汉官员,还不如说是个商贾更妥当一些
    “哪里哪里,甄兄能出面犒军,我感谢还来不及。”刘韬也不好戳穿,毕竟他也得到实际利益,正好担心补给不足,结果甄氏就过来,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同时听了两人对话,才知道张氏为何会答应帮忙找赵云,原来张家在常山郡也有关系。或者说,中山张氏的主支,其实是在常山郡。
    三方落座,谈及支援的事情,之后少不得说道常山张氏的背景。
    “张苍?”刘韬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但记不得在哪里听说。
    “原来常山张氏,先祖张仪姑且不说,张苍更是大汉丞相”卢琰似乎看出刘韬不清楚常山张氏的情况,于是出面称赞,顺便介绍一些这个家族。
    刘韬不熟悉张苍,但也知道苏秦张仪,不算熟悉,也知道这两位是牛人。张苍是张仪后裔,关键居然还当过大汉丞相,常山张家,自然不能小觊。
    难怪能和大汉太保甄邯的后裔联姻,原来底蕴同样深厚。
    中山张氏,和常山张家或许有些血缘关系,但肯定出了五服。居然还能认祖归宗,成为常山张氏的旁系,估计也是以这个身份,搭上了两家,难怪能够在冀州坐大,成为豪商。
    “冀州张氏,感先祖余荫,奈何我等子孙族裔不肖,无一人能闻达于君王。偶尔出仕,也多为地方小吏,能举孝廉者寥寥无几。”张世平感慨。
    自张苍的孙子张类被除爵开始,张家就没落,能出仕,官居高位的几乎没有。张家擅长数算,张苍师从荀子,本来也算儒家子弟,奈何有太多先秦的印记,所以不被汉庭看重。
    索性朝着商业方向发展,数算之道和商贾更配,中山张氏,也是常山张氏为了不丢脸,才分出去,赚到的钱,最后还不是要反馈给宗族?否则,怎么现在又归宗了?!
    作为常山张氏的钱袋子,张世平作为中山张氏的族长嫡子,能和甄逸平等对话,其实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当然,也和甄逸已经不是上蔡令,重新变回乡绅,有着直接关系。
    甄氏其实也不容易,甄邯是王莽摄政初期担任太保,又在是王莽篡位后担任大司马,封为承新公,身上有太多王莽党的痕迹。就这个污点,刘秀建立东汉,中山甄氏想要出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常山张氏和中山甄氏,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通过联姻也算是报团取暖。甄氏官运不畅,财运却非同一般,到底是从西汉末期开始累积起来的家门,到东汉末年,俨然成为冀州最大的粮商。
    上面这些事情,都是送走了这两人之后,卢琰才陆续告诉刘韬的。
    “粲山,张世平的建议,你觉得如何?”哪怕送走了两人,刘韬还有些恍惚。
    刚刚谈话的时候,张世平提议,由张家和苏家出人出钱出武备,武装两千战兵,三千辅兵。同时组建一支三百人左右的骑兵,由甄氏提供粮草,帮助他收复中山郡,同时攻入巨鹿郡,最后和朝廷合军,灭杀张氏三兄弟,平定黄巾之乱。
    乃母的,几乎把剿匪的事情,都给他安排好了!
    关键是五千大军,真给他五千大军,配合魔法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和黄巾贼周旋一番。只是感觉,这是要把他放在火上烤啊!
    这边朝廷部队稳扎稳打,一点点的推进。他这边从北向南长驱直入,如若无人之境,传出去别人怎么说朝廷讨伐军?更别说,长社之战,此刻都只是堪堪开战,长社之火,都还没有烧起来呢!
    “张氏和甄氏所求,无非两家之利”卢琰摇了摇头,根本没有考虑刘韬的利益。
    “还说要全力支持我”刘韬嘲讽道。
    “他们说要全力支持,无非为了家族的利益。张氏和甄氏,被压制太久,他们希望能改变,希望能改变两家的命运,说到底,就是太急了!”卢琰倒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我不需要,让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控!”刘韬皱起眉头。
    “当此世间,何人不为棋子?我们没办法摆脱自己的身份,却可以选择如何走下一步!”卢琰劝说道。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不是棋子,没有谁能不成为棋子。只是区别在于:是自己去走下一步,还是被别人拿着走下一步!
    “我的命运,只能由我自己来掌控!”刘韬顿时伸出一手,然后紧握成拳。
    “那就得先收两家人心,再驾驭两家为己用!”一旁的简雍出面,“可与两家联姻!”

第63章 有女甄姜
    简雍的话让刘韬措手不及,怎么说着说着,说到联姻的事情上面来了?一心只想着出人头地,然后在天下大乱之前,攒下一些家底的刘韬,还真没有把婚姻的事情,考虑进去至少没考虑过在这段时间娶妻。
    “主公!”简雍见刘韬皱眉,于是进一步劝说,“两家虽然表现出善意,但到底是外人,所以考虑问题时候,往往也会倾向于自家利益。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首先要让两家,从外人,变成自己人才行,联姻是最好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
    虽然联姻这东西,有时候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翻脸不认。但不否认,这个时代通过联姻的方法,纽扣和维系两家关系的,比比皆是。
    就说这常山张氏和中山甄氏,两家的联姻,从西汉末年,就已经开始,甚至更早。
    “联姻,联姻不错啊!”卢琰闻言也是赞成,联姻的话,两家也算自己人,用起来自然可以更放心一些。
    自吕不韦之后,货天下或赌天下的想法,在一些巨贾心中生根发芽。是以每逢乱世,总有奇货可居的商人。比如陈留富商卫兹,倾家荡产资助曹操起兵;又比如河内富商张氏,资助司马懿,嫡女张春华更嫁给了他。
    刘备最初有张世平和苏双资助,后来又有糜氏,入蜀后,糜竺地位尤在诸葛亮之上;甄氏也资助过袁氏,甄宓一度嫁给袁熙为妻,后改为资助曹操,甄宓甚至当了皇后。同时卫氏卫兹虽然亡故,子卫臻官至司徒,封长垣侯;孙策占据江东,同样也是得到顾家和鲁家支援,顾雍和鲁肃都是孙吴重臣。
    刘韬没有考虑那么深,对历史的了解也没有那么透彻。关键是两个最信任的臣,都提议要联姻,有些动摇起来。
    “我们现在是去讨贼,中途还搞联姻,不太妥当吧?”刘韬还是些顾虑。
    “可先定亲,再说兄长已经二十有三,居然还未娶亲,实在不像样。”卢琰劝说道。
    “别说我,你自己还不是这样?”刘韬直接反驳,“宪和也是!”
    “哈,我这穷汉子,谁看得上我?”简雍自嘲的说道,在成为主簿之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值钱的就几卷他抄录的书籍,谁会看得上他。
    “我已经定亲!”卢琰不同,“前年父亲就给我在洛阳定下一门亲事,本来今年就要过去成婚,谁知道张角作乱,不得不推迟。”
    “说起来,父亲似乎也给我定过亲只是我推掉了。”刘韬回想了一下,记忆里面,刘元起真的给他定过亲,那是三四年前的事情。
    似乎是看他顽劣,打算让他成婚,看看成家之后,是否能够安定下来。同时这一代既然不指望,那至少看看孙子那一代。刘德然自然不愿意,闹腾半天,最后亲事也就告吹。
    倒是刘备,在刘元起的操作下,三年前就已经成婚,儿子都已经牙牙学语了。
    “如此,主公不妨考虑考虑!”简雍闻言当即进一步规劝,“联姻不仅为了安两家心意,关键是化被动为主动,让主公有权主动接管物资补给的事宜”
    简雍会考虑男女那点龌龊的事情?或许会,但目前肯定是站在建功立业的角度!
    卢琰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