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昭属于功利主义者,那自然推荐刘宠选择第一个,因为这样他也有机会成为宰相。相对来说,就刘宠这性格和能力,他觉得就算能登基称帝,估计也守不了江山。
    跟着他没多大的出息,若非盛情难却,他其实最初是打算投奔晋国的。
    刘宠本身已经打算接受收编,又听董昭的劝,最终还是下了决心。于是他郑重行了一礼,表态:“臣愿接受收编!”
    “好,好,好!”刘韬心里舒服了,“按约定,封你为北地郡王,镇东将军!”
    北地郡,至少不是朔方或者张掖什么的,刘宠觉得这个结果也不错,于是欣然受命。
    韩国也因此撤除,刘韬的意思是封骆俊为豫州刺史。刘宠却希望能让骆俊继续给他当国相,毕竟以前就是这样。最后索性派人过去问问,看看他怎么选。
    见刘宠都做了选择,刘岱也知道不能糊弄过去,于是起身:“臣也选择第一个……”

第551章 回程时的打情骂俏
    其实两人都清楚,选择第二个的话,还不如直接什么都不选,这样更舒服一些。
    一则可以待价而沽,等待刘韬开出更大的价码;二则这段时间自己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反正已经结盟,人才也互相交流,完全可以尝试发展。万一以后发展比大汉朝廷还要好,说不定还能联合起来打过去,瓜分天下然后两人再各凭本事什么的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首先打不过刘韬这边,除非这厮出点什么意外突然挂了。然后就是谁能保证这厮,不会先一步打过来?
    刘宠这边还有董昭在那里忽悠,自己先撑不住选择第一个。剩下刘岱一个,难道他还能死撑到底,长痛不如短痛,当即表态算了。
    事情到这里,也算是告一段落。刘韬很满意刘岱的选择,当即封他为武威王,兖州刺史。当然也给他另外的选择,就是随他回晋阳,在六部里面任职。
    不管是吏部还是兵部,以他的身份肯定有一席之地。之前不那么说,主要还是担心他有些什么不好的联想。
    “臣愿意留在兖州,为陛下治理好此方百姓。”果然刘岱还是有些顾虑,权衡了一番之后,他还是选择留在这里。
    毕竟刘宠也驻扎在这里,这样两人的情况,实际上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所以说既然都没什么不同,甚至在专属领域还有所提升,为什么那么简单的抉择,非要让自己等到那么久?刘韬离开的时候,心里不由得吐槽道。
    到了这一步,他南下的目的也就算是完成。剩下的事情,交给刘宠负责就好。
    “命,安南将军关羽,夏侯惇,李进、徐晃和乐进为副将,率军征讨徐州!”刘韬离开之后,刘宠以镇东将军的身份,正式下达命令。
    按说徐州那片区域,从职权方面,应该是安东将军黄忠的负责范围。
    不过在扩招之前,黄忠和张飞两人的防区,主要还是为了提防袁绍突然杀来。同时若后续要对晋国开战,那么两人便是这个战区的主力。
    就说这次,若能出动一万人,兵分三路的话,那么别说只是兵临城下,把整个徐州都给打下来都不成问题。当然后续的治理和官员任免问题,一样会把户部和吏部的官员逼疯。
    “如果各郡各县,都能望风而降就好了”回去的路上,刘韬少不得感慨了句。
    “可是陛下”甄脱似乎听了进去,毕竟就在身边,“我们的军队不是最厉害的军队了吗?那为什么,他们不肯投降?”
    “首先,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说有人会觉得,大汉在自己的治理下,才能真正的兴盛。甚至觉得我的治理方案,根本就是在胡闹,只是自掘坟墓,所以没必要陪葬。”刘韬想了想,“但主要还是,他们已经称帝,他们害怕失去这些,更害怕我为了免除后患,把他们三族给夷灭”
    “既然害怕,那一开始就当皇帝不就好了?”甄脱还小,或许本身也没有学习过这些,所以闻言更加迷茫起来。
    “主要是他们很多人登基,本身由不得他们。”刘韬摇摇头,“问题是登基是事实,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有一天我们攻打过去,他们以此为理由,表示自己登基只是身不由己时,我们会放过他们”
    哪怕他明着说,只要投降他,那么管你登基还是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一概不追究他们怕也不会相信,万一这只是个阴谋呢?
    可话说回来,这国与国之间打来打去的,一般到最后,不都是如同刘禅或刘璋一样,刚打过去,趁着城池还没有被攻破,主动出来投降。
    比如刘璋,投降至少活着,能保留财物,还有个振威将军衔。
    比如刘禅,投降不仅活着,子子孙孙享受曹氏,以及后续的司马氏供养。
    换个角度,投降就能活着,是不是说这些皇帝,心里都有我打不过你,兵临城下之时,至少我可以投降的想法?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潜规则,其中的概念就是:自己这一代厉害,但子孙后代什么时候出问题,被人灭国。到时候投降,至少还能保住性命,毕竟潜规则就这样,除非是亡国之战,那些卑鄙的外乡人不懂华夏这潜规则。
    没打过去之前,担心自己会被夷三族,所以诚惶诚恐,想尽办法抵抗自己;真的兵临城下,有会幻想着自己主动投降,那么你就不能把我怎么样
    三分无奈,三分侥幸,三分利益熏心和一分有恃无恐,称帝的家伙大多都这心态。
    “听不懂也想不懂”甄脱有些为难的说道。
    “政治的事情,也没必要懂那么多。懂得好好过日子,好好伺候我就好。以后长大一些,然后再好好学学怎么当一个母亲。”刘韬调笑道。
    “嗯”很意外的,甄脱很乖巧的点了点头,表现得很顺从。
    “哈哈,我还以为你会叫嚣现在也可以学着当母亲。”刘韬见状笑道。
    “可姐姐生孩子的时候,感觉真的很痛陛下之前就说她年纪太小,所以可能生产会变得有些困难,只是姐姐不信,结果遭了罪。”甄脱连忙解释,“我比她还小”
    “不不,你比她大太多了!”刘韬一把将她搂过来,这球绝对不是十五岁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大部分成年人。
    自家球队的尺码都挺大的,于是甄姜反而成了稀有资源,哪怕她本身对此不满。到底是同父异母,只能说人和人的体质,真的不能一概而论。
    “还不是陛下不许人家缠胸”甄脱显然听出刘韬的意思,羞红着脸埋怨道。
    十一岁左右过来,发育是从十二岁开始,或许是太迅速的关系,她也担心会太大。毕竟这时代,这个太大也不好,会被人指指点点说闲话。
    只是刘韬知道这事情后,禁止她缠胸,以至于几年下来,根本刹不住车。
    “以前我和你姐姐说过,比起在平原上漫步,我更喜欢翻越高峰。”刘韬笑道,同时在心中补充了句,当然这山林翻多了,也会想要回平地走走。
    甄脱此刻的脸蛋已经红透了,根本不敢接茬,如同鹌鹑一样缩在刘韬怀里

第552章 徐汉朝会
    刘韬回去了,但前线的战斗也才刚刚开始。
    考虑到人家也是大汉,也不能一声不吭就打过去,这就犯了不宣而战的忌讳。反过来,那当然就是先礼后兵,所以早早就给刘曜,去了一封国书。
    如果死的是刘元起,那么刘韬就算把徐汉灭了都是合情合理。问题现在死的只是曹操的父亲,皇帝护短,为臣子报复可以理解。
    可过头了,又变成蓄意欺负人家。本身也没打算全面开战,把徐汉给打下来,也担心因此刘表、刘焉和刘繇的反感。
    于是国书的内容,只有三个:交出凶手,陶谦为曹嵩守墓,把原豫州的沛郡交还。
    张辏Ф寂苋ピ跄潜撸谝桓鎏跫比煌瓿刹涣恕A蹊阂膊晃讯苑剑诠槔锩姹曜ⅲ绻徊怀鲂资郑敲淳桶哑浣俾忧仆仁睿钩ジ懿佟
    毕竟交不出凶手,追不回赃款,那么国家代为赔偿,也算合情合理吧?至于沛国,原本隶属于豫州而不是徐州,总不能皇帝原本是沛王,就默认是徐汉领土?
    唯一算是为难人的地方,便是要求陶谦给曹嵩守墓这点。但仔细想想,陶谦走了,刘曜难道不是赚到了?毕竟掣肘他的权臣,少了一个!
    “北汉那边,给我们三天时间考虑”彭城皇宫里面,刘曜把一干武召集了过来,把刘韬那边送来的国书传阅下去。
    三天的时间,除非这边给出回复,否则的话就视为拒绝条件,双方进入宣战状态。
    多给你三天时间备战,打仗能做到这地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欺人太甚,那刘韬根本就是打算借题发挥!”张超直接反对,“臣愿意统兵,前去会会北汉的军队!”
    他那些话,其他人并没有很在意。都知道这次统兵的是关羽,早些时候关羽协助刘岱讨伐青州黄巾,顺路把张邈给抓了送去给刘岱。
    刘岱也没有杀张邈,只是除去他的官身,然后放在濮阳圈养起来。张邈自从那次之后,精神状态就不太好,去年冬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没保暖好,在深冬的时候就没了。
    张超是张邈的弟弟,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是愤慨,差点打算统兵杀过去。只是经历臧霸和阙宣的闹腾,徐汉的确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开辟新战场。
    “不需要我们打,只要三天没回复,他们就会打过来。”陶谦看向张超,刘曜是他和张超拥立不假,但其实主要还是以他为主。
    此刻他的心情却很复杂,生气肯定生气,但同时也的确有些愧疚。毕竟当初曹嵩过来,其实就是大家关系不错,相处那段时间,双方也经常往来。
    眼看他要离开,还带那么多的钱财,陶谦担心出什么意外,于是派了麾下的都尉张辏セに汀K婪炊褪亲约号沙鋈サ娜耍哉馕焕嫌讯耸郑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也有些懊恼自己识人不明,也对老朋友去世感到惋惜。
    同时也担心,北汉是否会借题发挥,刚说要提醒一下刘曜,结果别人真打过来了
    “好了,现在我们应该讨论的,是到底打还是不打!”刘曜示意大家安静,其实也是拿两人没办法。看着他们这样肆无忌惮的斗嘴,就有种自己只是傀儡的感觉。
    原本陶谦还好,手里有臣武将,压着张超。后续张超收编了阙宣,又拉拢了陶谦任命的下邳郡丞笮融。笮融是佛徒,在下邳发展了不少佛徒,拉起了几千人的队伍。
    这下子,就兵力来说,张超还在陶谦之上,于是在朝堂上也就变得不客气起来。
    以前陶谦还算维护他,现在刘韬要求陶谦解任去给曹嵩守墓,他这一系就没了领头人。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倒是可以尝试接手下来,只是谁知道期间会有多少人投向张超那边。
    张超成了真正的权臣之后,估计下一步就是逼迫自己退位,然后禅让给他了。
    “陛下,给臣五千兵马,臣去会会那刘韬!”张超当即表态。
    他麾下就有超过一万兵马,现在要五千兵马,那根本就是要陶谦出这五千兵马。很不巧,陶谦最精锐的,也就这五千兵马。
    真给张超,后者转眼在战场绕一圈,把这五千兵马整没了不说。打败了,别人兵临城下,还是要把陶谦送出去赔罪。可到时候,等别人退走了,朝廷就没人能和他作对了。
    “张将军麾下,不是有上万兵马?”陶谦看向张超,他当然看出这厮的险恶。很悲催的是,不管是要打要和,自己都要倒霉。
    “吴汉和袁术伪朝,对朝廷一样虎视眈眈,本将的兵马,要驻防两地,不能轻易调动!”张超当然有他的借口,“能调动的,只有两千不到。”
    “那本官的五千兵马,也需要地方莒国的入侵,一样无法轻易调动。”陶谦回道。
    “陛下,你看到了,非本将不愿意打,而是有人养兵自重,不让本将去打!”张超直接恶人先告状起来。
    陶谦还真没见过那么厚颜无耻的家伙,本身年纪大了,冬天瘦了冻。之前听说曹嵩被杀,这懊恼的心情让情况进一步恶化,若非军国大事,怕都要在家里养病的。
    结果被张超那么胡搅蛮缠一阵,只觉得天昏地暗,人就这样倒在了朝堂上。
    “来人,把陶司徒抬下去休息,叫御医快点过来!”刘曜见状,连忙下旨。
    郎官上前,把陶谦抬了下去,朝堂上,武官员面面相窥,大家才意识陶谦老了。
    今年刚好六十虚岁,换了现代正式退休的时候,但在这个时代的确已经算老。
    直至陶谦被抬走,刘曜才宣布:“陶司徒既然身体抱恙,那么此事便稍后再议!”
    “陛下,对方只给我们三天的时间答复!”张超可不打算这样就罢休,“算上把书送回去的时间,我们只有一天不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