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因为刘韬杀了两个皇子,导致天下大乱,反而各方势力少了不少顾忌。接下来就是全凭实力说话,哪怕一个乡野村夫,都有机会登上皇位。
    透过现象看本质,到了这个地步,大家也都别说自己是什么忠臣,什么借口都没用,都撕破了脸皮。说穿了大家都是乱臣贼子,谁也不好意思说谁。
    谁起兵,不管打出什么名头,已经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
    反过来看,谁起兵,那么失败之后,夷三族是标准配置,清算是必然要进行的。可以肯定,大部分的世家会被卷入其中,一番厮杀之后,士族的影响力必然跌落冰点。
    这个时候,华夏或许会迎来破而后立的局面三兴炎汉,或许真的可行。
    曹操也不是什么满口仁德之辈,刘韬这一手干得漂亮,他必须承认。不过是否要过去投靠他,却另外说。
    “孟德,为何最近几日,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的父亲曹嵩来到书房外面,看着他问了句。
    “父亲,两位皇子罹难,董卓大逆不道,扶持起一个假的皇子为帝。如今天下大乱局势已成,我是应该举兵讨董,还是应该择一诸侯投效,实在难以决断。”曹操据实回道。
    “你其实心里已经有想法了,不是吗只是心里还有顾忌,对吧”知子莫若父,曹嵩看了看曹操手中的信函,“具体什么情况,说给为父听听”
    曹操也不隐瞒,把他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这个刘韬了不得,真的了不得”曹嵩闻言称赞道,“每次都能正好把控最佳的时机,然后迅速崛起。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不过显然很多人都忽略了,他的能力一样强大”
    曹嵩那么一说,曹操也才想起来,这位一路杀过来,不断打胜仗。虽然明显是抓住了时机迅速累积战功,才能提升到现在这个高度,但这一路过来,屡战屡胜才是关键
    “此人能亲自给你写信,自然也是真的看重于你。”曹嵩看向曹操,“你既然心怀大汉,不愿意当一个逆贼,那不妨,就选一个宗亲投效也罢”
    顿了顿,补充道:“也未必就是刘韬,陈王或者兖州牧刘岱,都是不错的选择。”
    自从确认两位皇子已经罹难,陈国相骆俊,就提议陈王起兵讨董。关键是不能再做一个安稳王爷,要开始收拾河山了。
    刘宠闻言也觉得有道理,以前上面还有皇帝,那么自然要守规矩。如今皇帝都没了,说不定自己就有机会当皇帝呢
    尤其前段时间,洛阳那边的老宗正,已经给他发来信函,只说诛杀董贼者为帝。刘氏宗亲,可共讨此贼刘宠这不已经开始正式训练士卒,招揽地方英杰
    有谯郡许褚,带五百族人前来投奔;又有沛国刘馥,九江成德刘晔前来投奔;后续,曾经被刘韬征辟过的梁习,毕竟也是陈国人,于是投入陈王麾下。
    到了这个地步,刘宠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就算直接杀去洛阳,本来问题都不大。奈何董卓劫掠兖州和豫州,大量流民都知道陈王仁义,纷纷投奔。
    显然,黄巾之乱时期,他大量招收流民的事情传了出去,大家一股脑都聚了过来。陈国流民不断提升,治安问题开始恶化,物资也开始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宠自顾不暇,出兵显然是没办法出兵的
    与刘宠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刘岱。他也收到了宗正的信函,然后开始出面,首先收服了济北相鲍信,后者也是看了宗正的信函,然后麾下将领于禁建言,这才投奔刘岱。
    也想过割据,但实在不想当这个逆贼,在刘岱麾下当山头也不错,同样是另外一座山头的,还有陈留郡的太守张邈。
    刘岱招贤纳士,有山阳人李典,以及其族弟李进前来投奔;后续又有游侠,平阳郡人乐进,带一千精锐前来投奔;又有河南尹任俊前来投奔。
    两位汉室宗亲都很有潜力,关键是麾下山头多,这也是曹嵩那么建议的原因。
    反而,在他看来,这刘韬那么有手段,过去他那边的话,那么只能乖乖臣服,没有别的选择,这样会非常被动。不过就前景来看,刘韬显然更具前景多一些。
    他已经老了,都退下来那么久,估计对局势也分析不太清楚。建议就放在这里,剩下的也只能由曹操来做选择,他能做的,就是无条件支持其任何决定
    从利益来看,投奔刘岱利益最大,毕竟可以建立新的山头,甚至成为最有权势的山头;不过从好处来看,投奔刘宠好处最多,毕竟他已经封王,分封将军什么的,也比刘岱方便。
    不过要说对胃口的,大概就是刘韬。眼光肯定好,不好没办法依靠四年的时间,从一个白身混到并州牧,实际上是并州王,正统些的称呼是晋王或赵王。
    他的理念,也很对自己胃口,三兴炎汉,重开西域,每一个都挠到他的痒处。
    “我打算投奔刘韬”曹操终于下定决心,“不仅如此,我希望能在陈留募集一批士卒,最好把夏侯兄弟,还有族中一两个族人带过去。”
    “你说什么傻话”曹嵩摇了摇头,“你是曹氏一族的嫡子,怎么可能让你只带那么少人过去为父老了,别的帮不了你,家中能卖的,都卖出去,给你筹军饷族人那边,我也帮你去说,怎么都给你凑齐三千士卒”
    “孩儿,拜谢父亲”见曹嵩回答那么决然,曹操心中非常感动,最后只能郑重拜谢。

第412章 曹操北上
    知道曹操的选择,曹嵩也不废话,当即变卖家业,同时还亲自去了一趟曹家。
    的确,他本姓夏侯,这又如何既然已经给曹腾当了养子,姓了曹,那么就是曹家人,而且还是曹家的家主回去直接宣布曹操的决定,就问谁同意,谁不同意
    “孟德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曹仁没二话,直接出面。
    “兄长去哪里,我去哪里”曹纯自然也站了出来。
    “好像就我不识趣一样。”曹洪笑了笑,身后随即站起来四五个曹氏子弟。
    “族长,孟德要择明主而侍,我等不反对,只是如今天下大势飘忽不定,全部押在一人身上,风险太大。”有族老前来请示,毕竟不是曹操自立,那么大家可以义无反顾。
    自家族人当了老大,那么自然要全力支持。可现在是投奔别人,这就存在风险了。
    “你们不知道”曹嵩却是有他的看法,“那刘韬麾下人才济济,带的人少了,怕是要被轻视。再说人多点没关系,只要团结起来,那么以后自成一系。那刘韬识趣,就继续在他麾下,若他无能,大可独立出去,甚至取而代之”
    在他看来,以曹操的才能,当一方诸侯那是绝对可以的,只是他对大汉有特别的情感,又不愿意当那个反贼,那只能先找个宗亲投靠着。
    “原来如此”曹嵩给出这个理由,大家虽然还有些不能释怀,但可以勉强接受。
    原则也很简单,无非学习春秋时期,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曹操带过去的老曹家,甚至是夏侯家的人,只服曹操,不服刘韬。
    这年头士人霸道惯了,做的舒服,那么君臣相安无事。做得不舒服,挂印而去便是
    曹操的动作,自然也引起两个人的注意。一个是陈留太守张邈,曹操在他地盘招兵买马,作为老熟人兼朋友,少不得过来问问。
    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刘韬征辟,曹操打算带人过去投奔。
    “那并州环境那么差,而且西河那边有南匈奴,出了长城有鲜卑,哪有陈留舒服”张邈少不得劝说一番,“孟德,不若先在我这当个别部司马,以后再找机会拿下一个地盘,自己说了算,怎么都好过别人说了算吧”
    张邈目前还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出于故交好友的身份,劝说一下曹操。
    “孟卓有心了,只是曹某心意已决,无需多劝。”曹操也知道张邈是为他考虑,可他不说还好,说了才想起来。
    刘韬不仅将南匈奴彻底打服,而且还击败过两次鲜卑,导致鲜卑步度根部,都与其结盟,然后组建边贸。
    比起那些,躲在后方享受安逸的家伙,这种内摄乱党,外震诸胡的举动,才对他胃口。或者说:大丈夫,当如是
    张邈看到曹操态度坚定,也不好继续劝说。只是想不明白,并州要人没人,要地没地,还是边镇需要分兵提防胡人,哪有中原舒服
    实在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喜欢去那种地方受罪。
    张邈是八厨之一,说到底就是花钱买名气,最后当了陈留太守。家里有钱,也正因为这样,人就有些好逸恶劳。当初担任都骑尉,就是吃不了苦,活动了一下,当了陈留太守。
    另外一个便是陈留的大商人卫兹,其实也不能说是大商人,毕竟是家人在经商,卫兹可是一个士人,怎么可能会经商呢家里小有薄财而已
    “听说孟德要去并州”卫兹是主动找到曹操的,毕竟没有出仕,态度放低点。严格来说,现在曹操也是白身,问题人家名气放在那里,被征辟也是时间问题。
    “嗯,并州牧下了征辟书,曹某觉得可以过去看看。”曹操简单说了一下。
    “以孟德之能,不管在哪里,都如同皓月当空,想要忽略都难。”卫兹笑道,“正好卫某也打算搏一番前程,不止是否有幸附骥尾”
    “哦,子许也有兴趣”曹操有些诧异,这卫兹算是陈留大户。见八厨起家,少不得也对来往士子非常慷慨,只是八厨为什么是八厨,而不是九厨,难道他就看不出来
    只能说算不上东施效颦,只是想要迅速累积名声,就没那么容易。
    曹操在陈留这段时间,少不得经常被卫兹招待,所以对他也有好感。但也仅仅是好感,毕竟对方接近的目的,实在有些明显。
    “刘并州起于微末”卫兹笑了笑,没有说完。
    意思已经很明确,起于微末,就意味着没什么人用,真要算扣除三个义弟之外,大部分都有属于自己的派系。另外还有一些游侠,或者地方良家子弟,上不得台面。
    这年头的人,眼光大概就是这样,觉得士人才是有文化的代表。至于那些寒门,只能给他们打下手,至于那些游侠和良家子,都不需要正眼看待。
    刘韬缺人,过去肯定能分到一杯羹,以后混个太守,甚至州牧当当很轻松。若不好伺候,还能改换门庭。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最近并州那边的商品有些多,少数的毛织品送到陈留,引起不少人的哄抢,这玩意做成衣服,套一件在亵衣之外,那么再披上一件大氅,就能出门。
    即保留了风度,又保存了温度,于是在士人阶级,自然是疯抢。
    他去并州,少不得就是要看看那个毛织品作坊,甚至造纸作坊,酿酒作坊,看看您能不能学会别人的手艺,回去自己也开作坊。家族产业,再多也不多。
    “嗯,那边估计也是在求发展,子许过去也挺好。”曹操大概猜到卫兹的想法,不过没关系。反正人带过去,刘韬要不要是他的事情。
    关键卫兹跟着过去,家丁肯定会有千把,关键是物资补给,那肯定可以足够他过去。否则让他凑,估计还真凑不出那么多物资,一路过去,估计还要想办法打猎,或者讨伐山贼来补贴一些物资。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出发之前,少不得给刘韬去一封信,提前告知他自己的决定。免得自己过去显得突兀,关键对方也没有提前做准备,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他们这些人。
    到时候给得太高,估计刘韬会后悔。可给的太低,那自己这些人肯定不乐意。
    “孟德,打算投效明主,可否算上我等”正要出征,却有两个文士来到军前

第413章 突然南下的刘韬
    “子伯?没想到你居然也会来?”曹操看到来着,惊喜之余,有些小激动。
    娄圭,南阳人,年青时就和曹操有旧。在戏志才上位之前,或者就算上位之后,他依然是曹操麾下,最受重用的谋士和将军。
    只可惜晚节不保,被怀疑诽谤曹操,最终被诛杀。也有可能是晚年开始膨胀,曹操觉得控制不住,于是借口将其杀死。
    现在而言,他依然是曹操最看重的一个文士,只是没想过他会过来。
    “孟德要北上博一番功业,圭也不希望默默无名,索性同去!”娄圭笑道,随即侧身,介绍身边的文士,“此乃吾最近结交的好友,戏忠,表字志才,谋略无双,可助孟德!”
    “子伯兄谬赞,戏某可没那么厉害……”戏志才笑了笑,“不过寻常谋士,戏某的确不放在眼里!”
    曹操闻言也是一笑,此人倒是张狂,却不知道实际才华如何。不过能被娄圭推荐,才能应该不差。关键娄圭的意思很明确,他们是来投奔‘自己’的,而不是刘韬的。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还真以为,自己是要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