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就需要计曹从事,从以前的资料里面,看看洪水泛滥,大概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然后根据这个数据,来大概确定一个范围。”刘韬也不知道,只能交给专业的来做。
    至于张世平那边,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也会只能先看着。说不定给出一个数据之后,自己也能稍微帮点忙什么的。
    毕竟现在每天的工作量,说穿了,其实也就那么一点。批阅完毕之后,大部分的时间,其实很闲,闲到他需要找点什么事情做做,来打发一下时间。
    比如说安排一个漂亮的女秘书?
    不不,他那么正直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要说打发时间,他当然有打发时间的手段,那就是去一趟军营,而且不是武猛从事张杨部所在。
    而是他三个月前,就秘密设置的一个军营。
    里面有一部分是在各部里面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一部分是在亲卫里面挑选出来的,他们刚刚入伍,就已经获得一个全新的身份,那就是锦衣卫!

第403章 锦衣卫的使命
    身上暂时没有锦衣,毕竟还没有真正训练出来。同时最后能穿上锦衣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锦衣卫会分成明和暗两套系统,明面上的负责缉拿和审理,直属于他,以后更是皇帝亲军,不受廷尉管辖。不过锦衣卫并不负责一般刑务,他们仅仅负责一个领域政治犯。
    “你们中有些人明面上,注定没有任何身份,甚至除了直辖的长官之外,不知道其他人锦衣卫是什么人。可能一辈子用不到,需要潜伏一辈子,没有那些行走在明面上的人那么光彩”刘韬再次强调这点。
    顿了顿,继续说道:“和其他地方不同,越厉害的人,才能行走在明面。你们这里是越厉害的人,却不得不走在阴暗面之中。虽然留有档案,不过也只是一个代号,真正的名册,仅仅在我这里留存。”
    众人默默地站在那里,他们不仅是各军选拔出的精锐,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有个共同点。
    这些人的家里,曾经因为官府,差点搞得家破人亡,至少也是伤筋动骨过。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有着共同的仇恨。在知道锦衣卫的职能之后,不管未来如何,他们都毅然加入。
    “天下很大,总有我照顾不到的角落,总有一些,如同你们一样,被地方官,勾结乡绅,商人,甚至其本身迫害的存在。只是限于他们的出身,连伸冤的地方都没有。
    锦衣卫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同时让天下的百姓,更安全,更幸福的生活。你们以后或许也会有子嗣,难道不就不想,让儿孙不再重复自己的遭遇?”刘韬看向众人,他能感觉到,说完这番话之后,大家的情绪有了波动。
    然后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很多官员很聪明,虽然我觉得他们聪明的地方很有问题。他们能在合法的情况下,不露出马脚,能很好的掩饰自己的行为。包括他们打算犯上作乱,甚至谋逆的想法。
    等他们露出獠牙,那么一切已经太晚。大量的百姓,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受到伤害,甚至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也会因此动荡起来。洛阳的局势你们也看到,上次我就让你们传阅,然后好好分析,结果如何了?”
    “我等的结论,和主公分析的一样。”为首的将官,出面说道,并非别人,就是杨射。
    这家伙只想当亲卫统领,但以后若称王称帝,所谓的亲卫,无非是羽林卫。不过羽林卫主要是骑兵,刘韬还需要一支步卒,锦衣卫是不错的选择。
    杨射对此也没有意见,于是就帮忙巡逻这些锦衣卫新人。
    亲卫军那边,很快也会分裂成两个部分:以骑射和骑战为主的亲卫骑兵,在刘韬称帝以前只能那么称呼;身穿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步卒。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锦衣卫暗部,也是锦衣卫的情报和监控系统。潜伏在各地,把身份和能力都隐藏起来,慢慢接近需要监督的目标。
    他们会在必要的时候,出面救援这些官员,同时也会在官员有任何不当行为时,向上一级告密,最后传递到锦衣卫情报处那边。
    根据行为不同,锦衣卫派人出去,将官员抓拿归案,被称之为诏狱。因为证据来源不合法,所以不走正规路径,只能独立于廷尉之外。
    同时,刘韬也不希望,廷尉有权利干涉和限制锦衣卫。这种爪牙级别的存在,只能是他,以及他的继承人直辖。
    “汝南袁氏,可能作为直接的带头者,领导士族,行霍光之事。不过到底是霍光还是王莽,其实很难说。
    这次袁绍刺杀董卓,提前走露风声的真相,也是故意为之。毕竟他不会真正冒着被拿下的风险,提前出走,留下一个刺杀未遂的名头,对他更有利。
    只要他成了发起人,那么哪怕之后有人刺杀成功,世人都不会忘记,袁绍第一个带头行刺董卓。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风险,就赚了不少名望。”杨射回道。
    下面不少人,顿时露出厌恶的神情,显然对这种为了私欲,可以搅乱天下大势的存在,非常不满。贪官污吏,最多是时不时祸害一个人,或者一家人。
    但因为这些家伙的私欲,卷入动乱和战争之中的普通人,却不知道有多少
    同时分析黄巾贼造反的资料,最初由甄氏负责收集,之后是张世平和苏双负责收集。毕竟是冀州人,而张角也是冀州人,所以收集效率很高。
    从实际的资料可以看出,张角能从一个寒士,一步步成为大教主,显然是有人资助的结果。各地乡绅,家族不断支持下,他才能一步步壮大。
    在通讯不足的时代,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信仰到全天下,并且让别人信仰他后面没有任何推手,显然大家是不相信的。
    最后的结论:太平教造反,从一开始就是认为推动的结果。为什么会提前败露,也是因为张角的势力越来越强,幕后之人担心控制不住,所以提前让他败露,削弱造反成功率。
    好处也显而易见,各地家族,士绅,获得了组建义勇军的资格。这些存在有了武装之后,显然他们这种小屁民,更加不敢招惹。
    从目前汇报的情况来看,在中平元年,到中平三年,各地士绅谋取地方百姓田产,甚至迫害百姓全家,用得最多的借口,就是黄巾余孽。
    在这样一步步的分析之下,他们也逐渐掌握了情报分析的技巧。之后到底能走多远,就看后续的结果。刘韬记忆里,有不少悬疑推理剧的剧情,不介意改编一下,让他们去好好分析,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
    最后最优秀的,作为第一批暗部,一层层的发展下去。从正式暗部,到外围暗部,把消息网络扩散到整个并州。
    剩下的,就是把锦衣卫衙门组建起来,然后把收集到的情报进行整理,交给锦衣卫抓人。机会和尺度刘韬会给,谁没有过失说错话的时候。
    不过超过了尺度,根据严重程度,警告,或者直接拿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谓的言论自由,无非就是:你可以自由说话,但要为说过的每句话负责。
    “现在你们了解到,自己的使命,有多么重要了吧?”刘韬看向众人,缓缓说了句。

第404章 孤儿院构想
    按照预先的设定,锦衣卫以后陆续都会招募类似那种,家人因为贪官家破人亡的存在。他们天然与贪官污吏对立,甚至不共戴天。这部分人,会占据大概一成左右的名额。
    然后是七成以上的孤儿,最后是两成各军里面的精锐。
    刘韬需要的,就是通过这一成的存在现身说法,让锦衣卫们了解自己的立场和使命;七成是孤儿,因为他们无牵无挂,所以忠诚比较容易培养;最后两成是精锐,毕竟本质上,锦衣卫还是他的亲卫军之一。
    最终有一部分人,要成为亲卫,职责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同时也是对外的门面。
    就如同仪仗队,自己身后一千多名,穿着明光甲,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存在缓缓移动。就算实际战斗能力不高,但那震撼的感觉会比较强烈。
    “训练这些人,难度大不大?”演讲完毕,少不得找到杨射,询问训练结果。
    “主公给出训练的方案,属下照做,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杨射表示,“郭祭酒虽然也有过来帮忙,不过他在情报分析上面,还显得稚嫩。如果能有一个,对局势掌控非常强烈,甚至能够在情报之中,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并加以利用的存在,就更好。”
    说到底,就是情报教育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不仅仅是情报分析,演技一样很重要,同时还需要学习拷问和反拷问的技巧。至少三到四年,才能勉强够用。杨射认为,真正的锦衣卫,应该从五岁开始培养,这样才能确保忠诚问题。
    “看来我还是要办个孤儿院才行”刘韬大概明白,至于所谓的人才,他内心深处倒有一个人才,就是那位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到他这里来。
    到时候讨董的时候,他不介意派人过去联系一下看看对,就是贾诩!
    “孤儿院?”回到衙门这边,刘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荀彧却有些诧异。怎么主公外出一下,回来就突然心血来潮要办孤儿院。
    “我们的财政,能支持吗?前期不需要太多,收养一百多个尝试一下就好,半军事化管理。”刘韬回道。
    其实收养孤儿,或者购买男童本身各大家族也会做。孤儿也好,或者买回来的家丁也好,从小培养起来,忠诚度比那些成年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
    同时那么多年的养育费,食宿费,加上利息,也能让这些孩子一辈子都没办法赎身。至于官方的,似乎真的没有。
    “没问题是没问题只是这样下去,会不会触碰到士绅们的利益?”荀彧试着问道。
    “他们缺人的话,直接雇一个长工不就好了?”刘韬随口回道,“人口买卖,本身我就不喜欢。生而为人,都是华夏子民,结果还能被当成牲畜看待,甚至连牲畜都不如”
    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当做是我釜底抽薪,如果可以,我希望这天下,不再有孤寡老人,不再有活不成,不得不出卖儿女。或者养不活,不得不溺死儿女的情况出现。”
    其中牵扯到一些重男轻女,以及其他的情况,不过能挽救,就挽救。
    “主公仁义,属下立刻安排。若建立了孤儿院,却不知道这孤儿院的名讳,该叫什么?”荀彧试探着问道,命名权,当然还是要交给刘韬。
    “起点!”刘韬笑着说道,“这注定是一个传奇级别的孤儿院,进入这里开始,他们将迎来人生的新起点,然后走向非凡的未来。”
    为什么进入这个起点孤儿院,就能走向非凡未来?荀彧有些不明白
    恶意算不上,更多是调侃。某点孤儿院这个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穿越者就要父母祭天似乎成了某点的经典梗。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父母双全必学霸嗯,这个他赞成。
    毕竟前世父母两双全,兄弟姐妹三五个的。穿越后,的确少了个娘,不过爹还在所以刘德然不成武不就,还是有原因的。
    “起点也好,这个名字也不错。”荀彧仔细斟酌了一番,作为孤儿院,这个名字也算不错,没什么禁忌,于是点头附和。
    至于老人院要不要建立,他当然也不会说。想想都知道,这玩意就是纯吃亏。只能说当财政允许,同时百姓安居乐业,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才有资格去办理。
    这属于儒家的一种精神追求,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为什么提倡,因为很多时候没办法做到。如今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到底也算有个盼头。
    不以道德约束百姓,必须要这样,反而建立法律规矩,建立老人院和孤儿院,来赡养老人和收容孤儿,这也很符合荀子的理念。
    “属下请教主公”说到这里,荀彧少不得谨慎问了句,“今年要处理的,大概就这些了吧?没有别的事情了吧?”
    首先是治中从事司这边的改革,现在还在尝试期,大家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查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其次就是计曹从事司的建立,还有各郡各县的统计改革;后续的农田重新丈量和分配,以及一部分山地农田退耕还林,一些沿河的农田退耕还湖什么的
    本身日常还有不少政务,另外还要追加一个孤儿院的建立。其他几个学院,图书馆的搬迁也在议程范围。再来两三个大型任务的话,估计真的要累死。
    有时候荀彧也吐槽,主公为什么喜欢,把那么多的事情,非要一年就做完不可。
    他却不知道,刘韬一直想要改革,从183年开始,到现在,好不容易熬死了刘宏,终于可以放肆了,于是一时间把控不住。
    很多地方都想按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