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刚刚愚弟趁空去了解一下,这五千流民,只有几百是流民,不少是普通百姓,却被强行迁到这里。问他们具体原因,只说是官府把他们抓住,然后发配来这里,不少人甚至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事。”卢琰这个时候凑过来说道。
“这不奇怪,看看钱福那体型,几个月不见又丰满了一些。就他那样子,估计已经不想再劳心劳力。把圣旨交给地方,由县令安排就好。”刘韬调侃道。
正好不少士绅,还想着扩张一下自己的田地。他们和官府肯定有一定的联系,趁机就把一些自耕农,或者一些得罪过他们的寒门给坑了。
“这些阉人果然可恶!”张飞闻言,愤愤不平道。
“你自己还不是个燕人,动不动就在战场上自称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吕布却是趁机调侃了句。
“我那是燕地的燕,燕赵多英杰,我是燕人我自豪,你肯定不懂!”张飞当即反击。
如果云中郡还是以前的赵国设置,算是赵国的疆域。那么五原郡,却是汉武帝建立,建立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偏远那是肯定的,蛮荒也说得过去。
以前开始就是胡汉混居,于是也有说法:吕布是有胡人血统,行为性格也偏胡风。行为与汉人格格不入,不为士族所喜,甚至轻贱于他。
“好了!”眼看两人又要闹腾起来,刘韬拦住了他们,“同僚之间,争强好胜可以,谁有本事谁上,我绝不徇私,但禁止恶意去贬低,或攻佞同僚!”
“是”两人见状,只能乖乖认错。
“所以说呢似乎还有后续?”刘韬随即看向卢琰,刚刚他的表情可带着少许激动。
“那五千流民里面,有不少匠人,医匠,甚至还有寒门士子。”卢琰连忙解释。毕竟家里有田地,那生活应该不会太糟,有条件肯定也稍微学习一些别的东西。
士绅要的扩大自家的田地亩数,而官员需要的是完成皇命,还有捞点好处,至于他们本县损失了什么,估计不会太在意。
“另外在那派遣过来的两千宫女之中”荀彧也过来,显然刚刚去查看宫女的情况,“大部分都有一些手艺,主公要开设的毛纺作坊,女工差不多可以在她们之中选拔。”
最宝贵的,还是她们的良家女身份。一般都有读过一些书,相夫教子绝对合适!
第362章 宫女的安排
宫中选拔宫女,那至少也要是良家女。甚至有些来自寒门或者世家的庶女,这部分大多会成为女官,甚至有个别运气真的不错,那自然可以成为妃嫔。
只是刘宏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临幸过不少的女子,但是只有一个何后。刘韬和他接触过一段时间,也知道这位绝对不是,会害怕何后的存在。
毕竟何后什么身份?说到底,就是一个屠户家的女子,兄长何进还是因为她的关系,才慢慢获得提拔,实际上就是个脓包不值一提。
外戚的力量到了刘宏这一代,其实非常薄弱,本来只要努力一下,或许就能打破东汉最近几代皇帝的恶性循环……奈何偏偏士族全面登上舞台,这个脓包也成了士族推到台前的傀儡,偏偏他自己还不知道,洋洋得意……
扯得有些远,只能说宫女之中的确有不少的人才。不敢说都是蔡琰这样满腹经纶,但从小接触过书卷,甚至在父亲身边,了解过官场一些事情的,大有人在。
另外还有不少纯技术工种,比如说早些时候赏赐给他的貂蝉女官。不少人都会织布,甚至会刺绣,手艺还不错,完全可以同时兼顾高端和低端市场。
同时还有一些中级和高级的,专门管理宫女的女官,她们具有一定的统筹和管理才能。当然,本身是文化底蕴也不错,对官场也大概了解。
也就是说,基本上可以直接担任吏员,或者担任官员。前提,肯定是刘韬要冒天下大不韪,任用女子为官。当初蔡琰担任长史,可没少被人私下说闲话。
女性为官,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官场的黑线!
刘韬很清楚,在规则范围内,有些事情他不能太过,否则估计会比王莽更惨。女性没办法为他提供多少助力,却是把男性全部推到他对立面,吃力不讨好,大概就是这样。
“这样好了……”刘韬想了想,“选拔优秀的宫女,进入书院里面学习两三年,作为班底组建一个师范书院……所谓的师范,就是专门培养老师的地方。”
“老师也需要专门培养?”卢琰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荀彧也是非常疑惑。
“聪明的人未必就擅长教书,有些人擅长教书,但实际担任官员处理政务,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老师也差不多,大家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授课的能力也各有不同。
不好的老师,甚至会把学生教坏。而我要做的,就是让教师的教学水平,维持在一个平均值上……至少不会把学生教坏了!”刘韬解释道。
“这样的话,这个师范可以有!”卢琰当即附和,荀彧也是点头。
两人也请教过不少‘大儒’,然后发现,不同的‘大儒’擅长的方向各有不同,有些明显声望高的,教学能力未必就好;有些教学能力好的,却没有担任过任何实务。
教学水平标准化,这是一个不错的改革措施。关键是有了师范之后,官立的书院也可以开始收徒。从长远来说,读书人的比例会不断提升。
同样的,士族这边的压力,也会提升许多。毕竟竞争压力,已经提升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家族里面,学习能力差点的族人,甚至有可能没办法出仕。
当然这玩意算不得‘推恩令’,毕竟士族家的子弟,往往不止一人。一个不行,五六个,甚至十几个里面,总会有几个当官的。只要家里还有人能当官,那么家族就不会没落。
同时士卒的家学,同样能让子弟领先在起跑线上,只要肯努力学习,那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这个政策可能会踩黄线,但习惯了之后,估计士族可以接受这个变动。至少,卢琰和荀彧认为,这比让一群女子,出仕为官为吏要好得多!
“选入书院学习的,那么婚嫁交给她们自己决定,嫁给谁,还是接收入赘都可以。”刘韬随即宣布福利,也算是鼓励机制,“其他的,按照战功情况,分发给有功之士。具体怎么分,稍微列出一个章程出来。但有一点,谁争抢谁失去这个资格,我不是在开玩笑!”
“那其实很简单,抽签即可。”郭嘉当即建言,“选定一个名单之后,然后让他们抽签,抽到谁就是谁。最好之前,都不让男女见面。”
直接许一个宫女给他们,那还有什么好抱怨的,能成为宫女的,难道还有丑的?最大的问题,最多是年纪大点,最大的已经三十岁,不过还能生个四五个娃儿吧?
“这个可以,附议!”荀彧当即附和,卢琰也是点了点头。
“另外选出里面最美丽的一些,赏给几个功臣。”刘韬看向吕布,张飞等人笑道,“别忘了在前线镇守的功臣,比如荀棐和关羽那边。”
真要算的话,文丑、成廉和张郃三人也要算在其中,高级将领其实就不到十个,在两千人里面,选出十个最漂亮的不成问题,二十个都不成问题。
把宫女分发给有功之士,也有他的考量。毕竟大部分的士卒,似乎都没有成家。准备成家的姑且不说,没有成家的,好歹为他们解决一下这个人生大事。成了家,在这里安定下来,才有了值得拼命守护的东西。仅仅讲究纪律和忠诚,那也就只能骗骗鬼。
“谢主公!”知道刘韬的安排,吕布等人纷纷道谢。
迎娶宫女,女人漂亮是肯定的,关键是她们的身份。一般人可没有机会娶宫女,尤其从一些私密的角度,娶宫女还有些别样的刺激感,这是普通的女子所不能拥有的。
“这本来就是你们应得的,可惜我没办法给你们更多,以后有机会,自然会补上。”刘韬看向众人说道。
这次刘宏就赏赐那么一些东西。刘韬也只能在这些东西里面,扒拉一下值钱的,然后赏赐给众人。比如说,私下从各县公田里面,拿出一部分,赏赐给自己的这些功臣。
和那些士卒一样,这些武将在这里有了产业,自然也能更努力去维持现在的一切。算起来,当初刘华送给自己一座庄子,结果老爹刘元起就被绑在了那里……
说起来,蔡琰和任红昌有身孕的事情,得写信和他说说了。知道自己要抱孙子,他一定会很开心吧?
“好了,事情先到这里,解散!”刘韬拍了拍手,示意散会。
七八月也没什么事情,最多是补种一季小麦,冬小麦理论上是可行的。另外高粱的青储饲料化,也需要开始尝试……
在这样的环境下,八月中旬,前线传来新的情报:贼人大败周慎部,战况出现大变故!
第363章 无聊的日子
“不得不说,张温不,周慎不不,应该说董卓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刘韬看着这份战报,直接感慨起来。
这个战报是前线发回洛阳,经过上官煜和刘戈之手传过来的,有那么点邸报的意味。
反正就是一月一次,把洛阳那边发生的大小事情汇报上来,然后由陈宫这些军师,就这些情报,来分析目前的洛阳政局情况。不打仗的情况下,军师也不好就这样闲着。
想到这里,刘韬觉得有些好笑。穿越前,不少三国的穿越者,都喜欢到处找人才畅谈天下大势,然后通过高超的预见性,来让对方纳头就拜,高呼主公的。
他穿越后也试过这样,发现对一些人来说的确有些效果,比如郭嘉、张飞和关羽这样,期待能改变命运的存在。好好高谈阔论一番,只要逻辑没什么问题,路线也没什么问题,同时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很容易忽悠到人。
只是对一些安于现状的人来说,忽悠没什么用。又或者别人底蕴更好,后台更可靠,根本不屑投靠一个地位低下的存在。至于袁绍这种门阀级别的存在,那就算了,说不得把自己给搭进去。
同时,考虑到自己穿越后,天下大势会发生改变,很多的东西未必会遵守原本的历史。于是在确保洛阳有情报源的同时,让军师们去根据情报,分析天下大势。
到现在为止,他还能这样淡定在这里布局,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纯粹依靠自己知道的历史?刘韬可没有自大到这个程度,局势每一份都有可能会变,他需要做的就是确保每一步,自己都能获得利益,至少也要利大于弊。
“不如说是袁阀的确厉害贼人都已经是一群惊弓之鸟,居然还能让他们反杀。不仅三万大军丢盔弃甲,便宜了贼人,物资辎重也落入贼人的手里。”荀彧看着战报,有些无奈,有些悲悯,但又无可奈何。大人物的博弈,根本不是他可以干预的。
除非成为刘韬这样的存在,才有主动去抢一口肉吃的可能性。
“扣除返回洛阳的刘戈,张温麾下原本两支兵马,一支周慎统领,一支董卓统领。如今周慎大败而归,估计革职都是轻的,军权完全落入董卓手中,张温完全就被架空了。”郭嘉却是看出了更深远的东西。
如此,后续的战斗,张温到底还指不指挥,已经没什么意义,完全看董卓要不要打。
要不要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完全是董卓说了算。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如同历史一样,打个三五年的。
“于是被架空的张温,为了能够逼迫董卓听话,只能在别的地方调兵”刘韬似乎明白,张温为什么要在辽西调兵,原来是不想当这个傀儡将军。
只是这调兵,乐子就大了。先是张纯和张举,联合乌桓丘力居造反。然后为了征讨不得不调南匈奴平叛,结果又出现南匈奴分裂。
分裂之后,新上任的须卜单于联合休屠各胡在西河起兵,然后在这个过程,把并州刺史张懿给杀了,直接导致丁原上位。
喵喵的,按照这个历史进程,自己怎么说都要苟一年,看看这场好戏上演。然后看看,能不能借助平叛的契机,打通河西郡和上郡的通道,同时混个刺史不不,州牧当当!
说起来,刘焉提议恢复州牧制度,也是两年后吧?这样一来,倒是刚刚好!幽州有刘虞,兖州有刘岱,益州有刘焉,并州为什么不可以有刘韬?!
“算了,也就一年多,正好种种田,顺便发展一下。”刘韬觉得自己其实真的没必要那么着急。毕竟自己地盘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
接下来几天,这次随军远征,以及留守的将领,都陆续获得一到两个美丽的宫女,作为家里的侍妾。当然,将士要娶这些良家,甚至是一些士族的庶女为妻,刘韬也不说什么。
在这之后,扣除作为师范书院第一批教员,被单独挑选出来的宫女,其他的宫女,也陆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