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不管如何,之前的路都是相同的。
    “太守盛情,钱某自是却之不恭。”钱福当然很乐意,这一路北上战战兢兢的,尤其是过太行山的时候,生怕突然跳出一伙贼人把他杀了。
    身边跟着五个护卫没错,但终究还是觉得不保险。
    接下来的两天,刘韬只是吩咐了一下,下面的人立刻就开始忙碌起来,军队开始集结整备,物资开始调配,反正本来就有这个打算,所以只花了两天左右,一切就准备就绪。
    期间,少不得回去好好陪陪蔡琰和甄姜,顺便喂饱任红昌。
    算不上无度,但也是在努力耕耘,也不知道回来的时候,是否会听说某人已经有了身孕的消息。想到自己要离开几个月,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难怪中世纪的欧洲,那些贵族出征的时候,会想到给自己的女人,装上某种带子。只是就华夏的传统教育,刘韬倒是相信自己的女人。
    更别说,蔡邕本来就是女训的作者,对这方面还是很看重的。
    “颜良、吕布、黄忠和张飞随我出征”刘韬想了想,“郭嘉和杜袭随军,其余留守。”
    张郃,丑,成廉和关羽不得不留守,虽然知道鲜卑不会南下,但也要有人留下预防。
    出征前,刘韬少不得来到卢琰面前:“我出发了,云中就交给你了!”
    “兄长放心”卢琰郑重点了点头,“愚弟自会全力以赴,把云中治理得好好的。”

第322章 抵达前线
    五百弓骑兵,五百弓弩手,两千骑兵,五百亲卫,这就是刘韬这次带出去的全部兵马,算下来也就两千五百人。没有准备辎重部队,只是随军多带了五百匹战马。
    “也就是到达前线,就能获得补给,否则算上辎重部队,少说都要七千的。”出征前,刘韬看着眼前的骑兵方阵感慨道。
    准备两到三天的干粮,毕竟都是骑兵,一天怎么都能路过两座县城,同时准备五百匹战马,驮上足够的资金,两三天后在当地采买物资,准备新干粮即可,顺带休息一天。
    “去的时候倒没什么,但回程的时候怎么办?”卢琰还是有些担心。
    “难得去讨贼,怎么可能一点战利品都没有?”刘韬戏谑的说道。他只是借调过去的友军,那么很多东西都会比较自由。战利品方面,自然是不会别人客气的。
    “这倒也是,总之,小心点就好。”卢琰恍然,不再提醒什么。
    真正辛苦的,还是那十几个随军士,在骑兵行进的情况下,乘坐马车其实更糟糕。也多亏这个时代的士,并没有魏晋时期那么弱不禁风,于是就大家一起骑马行进。
    过程不太好受,好在刘韬能为他们进行治疗,可惜疲惫感这玩意可没办法回复。
    “钱黄门,还受得住不?”刘韬笑了笑,走到钱福身边,这位和五个护卫他可没有特别照顾,尤其这钱福坐的是马车,这一路颠簸差点没了半条命。
    “还受得了”钱福也是逞强,其实早点回去洛阳复命也没什么,只是这刘韬赶路实在是太夸张,这一天下来似乎都已经路过三座城池,算算都已经进入定襄郡地界。
    天知道是怎么跑了那么久,吃饭都是在路上一边移动一边吃。白吉馍配上咸肉干,水囊在另外一边,这一天下来就没有停下来休息过,直至入夜前,才在定襄郡桐过县外停下。
    按照这个速度,明天大概就能到马邑了,只是自己这小身板,怎么熬得住?
    “明天到达马邑之后,会在那里待一天,采买物资,同时准备好后续两三天的干粮。”刘韬解释了一下,“如果钱黄门需要,可以进入马邑逛一逛。”
    “这样啊那还可以。”刘韬那么说,钱福就稍微松了口气,如果一直都是这样强度的赶路,估计还没有回到洛阳,他就已经没了。
    第二天傍晚,全军的确是顺利抵达了马邑这边,雁门太守派人前来询问,毕竟一支军队突然来到自己地盘,怎么可能不过问。
    当刘韬出示虎符说明意图,后者才放心下来,同时对于购买物资的事情表示支持。
    花了一天时间,在马邑这边休整和采买物资,次日大清早便继续出征。当天傍晚,或者说偏入夜时,便抵达太原郡的阳曲县。
    “明天差不多可以抵达太原到时候你我就要分开了。”刘韬看向钱福。
    “太守要去前线立功,我也不好拖后腿。”钱福笑了笑,其实他巴不得快点分开,这样的高强度行军,实在顶不住。
    “哈哈,以后有机会去洛阳,再去拜会钱黄门。”刘韬大笑,他也不点破。
    两天后,双方正式分道扬镳,直至这个时候,刘韬才下令全速前进。
    都是骑兵,尤其还是耐力很强的鲜卑马,长途奔袭本身才是这种马的特性。只是为了照顾钱福,才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其中当然也有加速术加成因素。
    “主公要不,还是维持这个速度,怎么样?”郭嘉上前求饶,身后的这些官们也是纷纷点点头,他们怎么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之前的速度,居然还不是全速。
    但他们很清楚,继续加速的话,他们真的会出问题。
    “你们怎么看?”刘韬看向吕布等人,这些人当然无所谓,大家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这点强度的训练真的不算什么。
    “算了,我们还要维持足够的精力,去和叛军打,就继续维持这个速度好了!”刘韬想了想,最后还是有了决断。
    最终,前后花费十二天左右,才抵达长安。所有人风尘仆仆,不过好在都挺有精神的。
    抵达长安附近,远远就可以看到城墙方面,已经站满了守军,并且做好备战状态。刘韬不得不派张飞出去,来到城墙下面说明来意。
    “镇北将军,云中太守,都亭侯刘韬部,奉命前来支援,现已到达,还请开门!”张飞那大嗓门,一吼大半个长安城都能听到了。
    也多亏如此,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稍微得到缓和,不多时有将领出面询问:“刘韬何在,可否上前答话?”
    刘韬这个时候刚好抵达,闻言策马上前,朝着城墙上拱了拱手:“本将在此!”
    “怎么样?”看到刘韬,上面的将领,看向身边之人。
    “的确是刘韬,不出所料的话,刚刚喊话的那个,应该是他的义弟张飞。”皇甫嵩在城墙上看了下去,确认无误,对身边的将领说道。
    他目前是戴罪之身,张温让他留在军中,不过却没有军权,只是参军的身份,作为随军官。不过皇甫嵩本来允允武,就算当官,也能很快适应,并且做得很好。
    “既然没问题,那就开门吧!”旁边的将领点了点头,随即吩咐下去。
    随着大门开启,刘韬部也浩浩荡荡进入长安城中。不多时,刚刚在城墙上的将领,就带着其他几个武将,来到他的面前。
    “我乃车骑将军张温,镇北将军果然神速,十几天的时间,就从云中过来了。”为首的将领,也就是张温上前笑道。
    原本说是一个月,结果十几天的时间对方就过来,算了算两地的路程,真的可以用神速来形容。这不刘韬部过来,张温才不敢相信是他们,不得不让皇甫嵩来辨认一下。
    “既然是讨贼,那我等自然义不容辞。再说本将这次南下带的都是骑兵,于是全力赶路,这才有如今的速度。”刘韬笑道,“如今我部已经抵达,如何打,还请车骑将军吩咐。”
    “不急,不急”张温笑道,“我军正在派遣探子,了解贼人的动向,在了解情况之前,无法主动出击。正好镇北将军也应该劳顿了,可以稍微休整两日。”
    “贼人的动态,为何无法探明?”刘韬就奇怪了,都打了那么久,还不了解贼人情况?
    “贼人皆是骑兵,行踪不定,想要知道准确位置,并不容易。”张温叹了口气。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第323章 战地自主权
    按照张温的说法,贼人不仅来去无踪,同时还能突然在奇怪的地方出现,袭扰他们的营地。又或者能够在他们的主力部队到达前,就突然离开。
    听到这些郭嘉差点笑出来,只是最后还是憋了回去。
    也不需要他笑,张温都说的那么露骨,刘韬都明白,只怕前线的这些将军之间,应该有贼人的眼线。只是到底是谁,有多少并不清楚。
    想到这里,刘韬似乎明白,为什么张温会宁愿在幽州调兵。
    首先是为了对付骑兵,毕竟历史上他要调兵的地方是辽西,公孙瓒麾下就有一支擅长对付骑兵的骑兵,叫做白马义从。其次便是对前线这些将领的不信任,觉得在辽西调兵的话,公孙瓒不管如何,都应该是无辜的。
    就如同现在的他们,不管如何都不应该和贼人扯上关系。
    不过能在186年就想到这点,而不是等到187,甚至是188年才想到刘韬不由得好奇,到底是谁给张温出的主意?
    或许,张温原本就有打算调兵,只是碍于物资不足,所以刘宏没有同意。如今提出来,正好自己的奏折递交了上去,于是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探清?”刘韬继续询问,如果内部有问题,那么估计探清贼人的动态也没用,估计他们会先一步收到消息,然后远遁。
    “这个不清楚”张温摇了摇头,他来到这里,其实也没几天。只是从皇甫嵩那里,了解贼人的情况,然后根据这个进行调度。
    但这些调度到底有没有用,说真的,他心里也没有底
    “既然是这样的话”刘韬想了想,“今天我军在长安休整一天,准备好物资,明天我们就离开”
    “将军何出此言?”张温有些懵,这是要撂担子不干?
    “呆在这里没意义。”刘韬回道,“我们是骑兵,总不能用来守城?外面游弋才能让我们的实力发挥到最大。我们会在长安周围游弋,甚至自主去探索贼人的去向,并追击。”
    张温闻言稍微松了口气,还想说刘韬那么横,刚来就要撂担子,还是说想要勒索一些好处,谁知道居然是这样的打算。
    “贼人有十数万大军,和讨伐军打得久了,他们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厉害。”张温提醒,毕竟刘韬麾下,撑死不超过三千。
    “我在涿县起兵的时候,麾下只有千余人,面对的是几万的黄巾贼!”刘韬反驳。
    “叛军的实力可不是黄巾贼可以比拟,他们都是弓马娴熟的胡人!”张温继续提醒。
    “这部分仅仅占据万余,剩下都是他们裹挟的普通百姓,和黄巾贼差不多。”刘韬摇了摇头,还真以为他没有做过功课?
    “这样你把计划,详细和我说说,可以的话,我就派你去。如果不可以,你必须要服从这边的调令,毕竟我才是主帅。”张温想了想,决定要和刘韬细谈。
    刘韬点了点头,与张温前往一个私密的地方,然后就这次作战进行探讨。
    讨论的结果,刘韬表示怀疑军中,有向贼人通风报信之人,这点张温表示,他其实也在怀疑,问题没有证据,否则的话也不会想到在别的地方调兵过去。
    刘韬就这个问题表示:“如果我在外面游弋,你们都不知道我在哪里,那么贼人的耳目自然也不知道,那么就没办法提前告知贼人。只要我能打败贼人几次,贼人必然会怀疑,这个给他们通风报信的人,是不是改变了主意。”
    “可这样我们要如何联系?”张温反问。
    “简单,定期我会派人过来联络,一般两到三天,必要的时候会频繁联络。另外隔几天,会回来长安补给一次。同时希望能得到您的手令,在各县获得补给。”刘韬回道。
    “这个可以,本将可以答应!”张温想了想,然后点头应承下来。
    “我们会和将军单线联系,但也希望将军不要把我们消息,告诉给别人。”刘韬觉得虽然这句话有些多余,但还是要提醒一下。
    “虽然有些刺耳,但本将可以答应。”张温有些不满,毕竟刘韬居然那么信他不过,不过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另外,若有战令,也请服从!”
    “这是当然的,毕竟我们也是将军麾下。明天我们就出发,将军就等着捷报便是最后,战利品方面”刘韬有些为难的看向张温。
    “平定贼人之后,朝廷还要重新治理凉州。到时候,哪里都要用钱。”张温在这方面,却是要稍微认真一些,毕竟战利品这玩意,牵扯到的利益太多。
    “五成,一口价!”刘韬当即开出他的条件,“到底是凭我部的本事赚到的战利品!”
    “三成,不能再高,否则我没办法和陛下交代。”张温当然是希望进一步压价。
    最后按照讨价还价的基本原则,双方以四成的缴获达成共识。
    张温也不担心刘韬会虚报缴获数量,有缴获意味着有俘虏,到底有多少人,多少物资,问过自然清楚。与其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