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梁和梁龙相视一眼,兴奋得快蹦起来了。

    这可是给咱们海军专门研制的。

    万吨级巡洋舰就能携带。

    上千公里的航程,实在太吓人了。

    从铁城能直飞黄江出海口了。

    而且,只要在出海口起飞,整个渤海湾,都在海鸥侦察机的飞行半径之内。

    如果用巡洋舰送到营州、滦州近海起飞。

    无论是幽州各地,还是辽阳府一带,甚至包括辽国的上京临潢府。

    海鸥水上飞机都能前往侦查,还能顺顺当当的回来。

    只不过,去了临潢府,滞空时间不多而已。

    对于陆军飞行队而言,幽云十六州所有地方,几乎都在金雕的飞行半径之内了。

    据说,正在制造的三发重型大飞机,还能飞得更远些,载人载物更多。

    只不过速度要慢很多,升限也只有六千米而已。

    不过,那玩意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未来可期!

    沈麟的试飞,只持续了半个小时。

    主要是不能跑太远,只能在露水谷来来回回的绕圈,失去了飞行的乐趣。

    该做的测试完成,他就稳稳的降落了。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他从驾驶舱里抬出来,难得地扔了几个高高。

    “陈长林,又是你个臭小子出的馊主意?”

    “快把老子……放下来!”

    一番热闹之后,沈麟笑着对袁天刚道。

    “其他都还好,咱们也不是造第一架飞机了。”

    “就是动力弱了些,很多机动动作做不好。”

    “加把劲,力争把动力提升到六百马力。”

    “海鸥,金雕就可以列装了。”

    袁天刚只有苦笑。

    目前的发动机,已经算实验室的设计极限了。

    再要提高?

    哪怕是五十马力么?

    也是很费劲的!

    “这个……”

    沈麟拍拍他的肩膀。

    “没关系,慢慢来。”

    “开年再测试半个月,解决一些小毛病好之后。”

    “先给海军和航空队各造一架,让他们过过瘾!”

    陈长林和陈梁等人提起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玩意能飙三百八十公里的时速,多过瘾?

    教练机连人家的一半儿都赶不上。

    有更好的玩具,谁喜欢那种落后的双翼机呢?



    第八百三十九章 比翼双飞

    

除夕夜烟花依旧,铁城系更上层楼。

    眼瞅着沈麟再抱美人归,一帮官员属下见面就要请柬。

    要不要大办一场?

    沈麟心里是拒绝的。

    他必须考虑到前面六个娇妻的感受。

    韩卿卿的订婚宴,规模已经很大了。

    总不能你是台湾女王,就搞特殊吧?

    另外六个姐姐,谁比你差了?

    “大都督,我们来了好几百人呢!”

    赵毓秀找到沈麟劝说。

    “大伙跑了几千里,总不能……一口喜酒都喝不着吧?”

    “这也……”

    “回头,他们回去,还不得说你这个大都督太抠门?”

    沈麟揉着太阳穴道。

    “你倒是说的简单?”

    “如今,铁城的各级军官和官府官员超过三千人。”

    “本都督请还是不请?”

    “人家来了,会空手吗?”

    “我身为大都督,老这么折腾,底下的人还不得有模学样?”

    “不腐败也腐败了!”

    沈忠孝作为男方分量最重的家长,他倒是赞成沈麟的意见。

    “你们真想图个热闹,下次沈麟去台湾补办一场好了。”

    “如今,我铁城大业未成,他身为大都督,不能带头搞什么几千人的婚宴。”

    “那都成什么样子了?”

    “就这么定了。”

    “一帮亲朋、官员,找重要的捡,只准开十桌!”

    “楚儿你和小赵商量着办!”

    “日子嘛,定在大年初五。”

    韩卿卿手托香腮,一直不吭声。

    直到沈麟看过来,她才小脸儿微红,低声道。

    “本王……我一直就说大张旗鼓,好麻烦的。”

    “毓秀姐说……说礼不可废。”

    “哎呀,就这么定了!”

    “听大伯的!”

    沈忠孝得意的笑了。

    看看,你家女王都这么说,还争个啥?

    喜酒喜酒,不就图个欢喜么?

    两当事人的身份太敏感,搞得愁苦兮兮地像什么样子?

    赵毓秀也没办法!

    请柬很快拟好,三叔沈忠和自告奋勇去送。

    最后却被沈四给抢了。

    得到请柬的,只有各集团军大将,军长,以及军、政各部门的司长一级。

    台湾那边也只挑出四十个娘家贵宾来。

    其余席位就留给沈麟这边的家人和亲戚了,确实简单得可以。

    外面那些军将官员也不凑热闹了。

    这不是级别够不够的问题。

    很显然,大都督是真不想铺张浪费。

    初五这天,沈家大门贴上了大红喜字,却只开了侧门。

    接到请柬的贵宾,也没谁敢怪罪大都督失礼。

    一个个笑眯眯

    地互道“新年快乐”,仿佛跟过年串门子一般。

    唯一的热闹,就是沈麟特意制作了几串鞭炮,开席的时候拿到大门外放了。

    拜过天地、长辈,小小的喝了几杯酒,沈麟就躲了。

    洞房花烛夜,金击子挑开红盖头。

    新娘娇艳如花,第七次当新郎的沈麟也忍不住心跳。

    “丫头,觉得委屈不?”

    韩卿卿莞尔一笑道。

    “能跟夫君共白头,何必在乎其他呢?”

    “你我本不差什么,对吧?”

    沈麟往碧玉杯子中斟满美酒。

    “嗯呢,喝完交杯酒,一切就圆满了。”

    ……

    “娘子,为夫来了!”

    “嗯哼,相公,请怜惜些……”

    ……

    正月十五,沈麟喜得贵子,取名沈天正。

    当了爷爷的沈忠孝老怀畅慰,当天就扔掉了拐杖,行走自如。

    满月酒刚结束,老头就急吼吼地跑河东上任去了。

    果然不出沈麟所料。

    管家沈忠福父子没要什么大别墅,跟着自家老爷一起走了。

    他们已经习惯和沈忠孝生活在一起,包括田嫂夫妇和十几个亲卫。

    回到沈家集,确实新鲜。

    但住了大半年,他们却觉得还是跟着老太爷为官一方,有事做,心里也踏实!

    二月底,韩

    卿卿没有怀孕的迹象,只得依依不舍地告别沈麟回了台湾。

    好歹家里还有个高山国,一帮文武总不能老待在外面不回去。

    以铁锋军舰船的速度,彼此来往也很方便。

    安全性更不需要担心。

    时间飞逝。

    渐渐的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铁城治下,一片欣欣向荣。

    军中装备的更换有条不紊。

    第一、第三、第四、第七、第九,一共五个集团军完成了热武器换装。

    其他四个集团军也配备了一部分,用于军中训练。

    变化最大的当数海军。

    铁城一共制造了四批,总数高达二十三艘驱逐舰。

    三批十八艘巡洋舰。

    除了六艘巡洋舰常年用于远洋航行之外。

    梁龙部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师级舰队隐于长山岛和最新的台湾基隆港了。

    最夸张却是陈虎的内河水军。

    三批一百五十艘内河炮艇下水,即便梁龙分掉了五十艘。

    剩下的也足以让陈虎的混编舰队实力大增。

    黄龙江和黄江水域已经完全被他控制。

    南边的伪周水军都只能躲进通济渠和山东运河苟延残喘,封丘城更是一日三惊。

    定型后的海鸥水上飞机和金雕侦察机,以每个月六架的速度飞快装备部队。

    三发运输机也首飞成功,安装的还是最新的六百马力发动机。

    不满负荷飞行,最大航程能达到一千二百公里。

    鲲鹏之名,深得航空队的喜欢。

    沈麟最满意的就是,各军急送物资和人员,几个小时就能到达指定地点。

    如此速度,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越来越多的飞机越过黄龙江,前往辽国空域飞行。

    不过,他们也没有领空的意识。

    天气晴朗,飞机非得再高,还是难免听得动静,看得清大致模样。

    辽皇耶律宏志已经怀疑人生了。

    怎么从过年到五月份,大辽国土上总是祥瑞不断呢?

    到处都有玄鸟凌空,其声清越?

    当沈麟收到情报司对外调查局的反馈,差点没有笑掉门牙。

    反正慕容晚晴和韩如烟每天回家吃晚饭,时不时总是莫名的偷笑。

    玄鸟?

    辽国人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难道?

    你们没发现海鸥侦察机带着两个大浮筒么?

    脚都不一样,玄鸟也分公母?

    据说,辽皇已经下了圣旨,准备筹建玄鸟神庙。

    这么搞下去,他们不会把金狼图腾也换了?

    等某一天,“玄鸟”凌空下蛋蛋的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沈麟表示,他相当期待!



    第八百四十章 找到目标

    

每年的五六月份,对百姓而言,都极其重要。

    夏粮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一家老小的肚皮。

    对于那些基层官吏,夏粮征收,更是最要紧的考核项。

    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指望老天爷是不靠谱的。

    沈麟也从没打算望天吃饭。

    他每接收一地,首先干的就是清查田亩,核实最新的税目。

    接下来就是更换基层官吏,充入一批伤残或者退伍老兵。

    上下一心修水库,挖沟渠,建大道。

    不靠天,不靠地,只靠咱们自己。

    因此,即便年初有一个多月干旱,依然不影响今年铁城治下小麦的收成。

    泸水东岸的一批试验田里,不少官员和农事研究员都在这里忙活。

    每一亩试验田都要单独计算,一根麦穗都舍不得丢掉。

    农垦司司长王成俊晒得一头一脸的黑色油汗,整个人却笑的格外开心。

    “大都督,五号良种达到预期。”

    沈麟一听汇报,顿时鼓掌大笑道。

    “好!”

    “五号良种,同样种植条件下,比普通麦种增产一倍。”

    “农牧司的各位同仁,你们这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其他品种即便达不到五号良种的水平,也值得欣慰。”

    “你们要知道

    ,这天下的耕地何止几亿亩?”

    “只要我等努力,让粮食不断增产下去。”

    “百姓哪儿还有饥馑之忧?”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大伙儿也跟着鼓掌。

    刚从河东卸了兼职,赶回铁城的民政部长周元接口道。

    “大都督已经证明了,育种计划跟生孩子一样,肯定走得通。”

    “那咱们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在场的诸位,六七年前,咱们最好的良田亩产量超过一担麦子,主人家都得开心坏了。”

    “可咱们铁城后来呢?用了农家肥、鱼骨粉和磷肥。”

    “又推出一代代良种。”

    “亩产一百二十算什么?”

    “如今我铁城系的土地,只要按照规范来,再贫瘠的坡地只要不缺水,亩产都超过两担。”

    “等明年,五号良种推广,三、四担都不是梦想了。”

    “老王,老朱,还有各位农牧司的同僚,你们辛苦了!”

    “今晚,大食堂庆祝。”

    “部里买单!”

    一帮人顿时欢呼起来了。

    “好!”

    周元做事向来一板一眼,铁面无私。

    即便是用公家账上的钱,还是在内部食堂搞庆祝,这种活动都很难碰到。

    原

    因很简单!

    良种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河北、河东路历来都是产粮大省,耕地拥有量巨大。

    即便因为前几年贼寇、鞑子肆虐,抛荒不少。

    沈麟接收后,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

    由军方主导的大规模分田分地,至少查清了所有田亩数量。

    这其中,那些豪绅地主瞒报的全兜出来了。

    经过辽军来来回回的杀,有几个土豪活下来了?

    跟着伪周走的,暂时小命儿还在自己手里,可家乡的田产就全被抄没了。

    如果算上陕西、河套、以及河西地区的田地。

    沈麟治下的现有耕地达到了六千万亩以上。

    麦子产量从不到一担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