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练兵,还是练兵!”
“再说那梁龙,跟陈风一般的暴脾气,如今不也悄没声息地憋着么?”
沈毅要跟李广利、姜庆元一起出兵。
性子稳重的沈昂劝了好几次,实在拗不过。
不管如何,三家总得同进同退不是?
沈忠孝在密信中说了,保住兄弟们的命,就是最大胜利。
他老人家一点都不看好这次山东大战。
铁锋军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
沈毅、李广利都没见过铁锋军的火炮打起来是什么效果。
辽国的就更别
说了。
显然,大伯是见过的。
也许,他老人家已经对半岛三家失望了吧?
他因病离开多久?
一帮人阳奉阴违,就悍然动兵了。
如果有好机会,沈毅当然要抓住。
可真如伯父说的那般严重的话,他就不得不小心了。
手下这六万铁骑,可是沈家主脉积攒了五百年的财富,才武装起来的。
军中骨干可都是沈家集、安定府出身的老乡。
真要折损太大,他沈毅都无颜面对家乡父老。
说白了,沈毅顾虑太多,也没有李广利那种勃勃野心。
他只是觉得投奔自家堂弟,有些没面子罢了。
“好吧!”
“沈昂,你交代下去,象征性的打。打火油袋就行。”
“让兄弟们……注意安全。”
“遵命!”
双方的主要攻城武器,都是大黄弩。
当然,李广利的步卒多,又带来了不少改进型投石机。
这玩意的最远射程跟大黄弩差不多。
但抛射的是十斤火油弹,比大黄弩的火油袋重了三倍。
谁打得凶,辽军的还击力度就最大。
好歹,守城方总是占城墙的便宜。
姜庆元部也憋着劲儿力争头筹,步卒损失不小。
十天下来,倒是沈毅部优哉游哉,晚上甚至还停了。
耶律宏睿的情
报工作不错。
“北门的南蛮子以具甲铁骑为主,一直在养精蓄锐。”
“咱们这次反击的重点,就是东门和南门。”
“记住了,一旦火炮打散了李广利部。”
“铁骑一定要追着他的屁股撵。”
“不能给他们三家汇合的机会。”
“拆八十门青铜炮,由十万步卒带着跟上。”
“谁追就打谁!”
“既然动用了火炮,不把青、莱,密三州打下来,都对不起陛下的支持和信任。”
“遵命!”
十一月十九日。
彤云密布,大雪纷飞。
城上城下,能见度不高。
双方指挥官都有单筒望远镜。
李广利还嫌弃距离太远。
“不能再拖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我军露宿野外,太吃亏。”
“加把劲,争取五天拿下齐州城。”
“帅旗前移。”
“要让全体将士,看到本帅的决心。”
城头的耶律宏睿转动着单筒望远镜,心花怒放。
“简直是找死啊!”
“距离五里之远,本王还怕打不着你。”
“你居然敢进到两里之内?”
“传令!”
“火炮分两个批次,瞄准李广利帅旗。”
“给本王弄死他!”
“东,南四门的铁骑做好准备。”
“炮声一响,立刻追杀!”
“遵命!”
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败如山倒
帅旗前移。
李广利举着单筒望远镜,感觉清晰了很多。
这种大雪天,实在不适合打仗啊!
但是,本帅艰难,辽军日子就好过么?
大家比的就是谁更坚决,敢不敢战罢了。
头号大将朱元成骑着战马,在重武器阵地上来回驰骋,大声吆喝。
一排排大黄弩车,重型投石机缓缓运动到位。
大战,一触即发。
李广利的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
耶律宏睿,你坚持不了多久。
说不得,今天就能分出胜负来!
突兀的。
耳边犹如霹雳炸响。
李广利的单筒望远镜差点失手掉落。
只见东城墙上盖板掀开,一阵阵烟雾火光在喷薄。
一枚枚黑点在视线中越飞越大,直奔中军帅旗砸来。
“不好!”
李广利拔转马匹要走。
“快撤!”
可惜,他发现的太迟了。
炮射铁弹多快?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眼前。
“砰砰砰!”
密集的骑兵队形被洞穿,血路蔓延。
李广利只感觉身子一沉,胯下良马四蹄已断。
“唏律律~”
“啊啊啊啊……”
视线余光中,他看到一枚落地杀伤了好几个骑兵的铁弹子,再次弹起。
打马疾奔而来,意图救援自家叔父的李成
功正巧碰上。
刹那间,那孩子的脑袋就不见了。
只剩下身子还伴随着战马向前冲刺。
“不……”
李广利不知道辽人用的是什么武器。
威力,射程竟然恐怖如斯?
周围的亲卫都惊呆了。
李广利连人带马跌倒在血泊里。
李成功的尸身和战马也倒下了。
“轰隆隆!”
城墙上的第二批火炮开始轰鸣。
这一次,辽人换上了不太灵光的开花弹。
主要还是数量太稀少。
一枚枚嗤嗤燃烧的铁弹子在地上滚了滚,轰然爆开。
无数破片,冲击波杀伤甚大,比第一次的的铁弹冲阵,还要恐怖好多倍。
帅旗倒了。
中军亲卫就像割麦子一般纷纷倒下。
恍然回头的朱元成声嘶力竭地吼道。
“大帅~”
然而,副将高亮的声音却更叫尖利。
“将军,鞑子骑兵……”
“出城了!”
朱元成脑子轰然炸开。
他不用多想,就明白。
李家军这是掉进耶律宏睿的圈套了。
“打!”
“火油弹,打城门!”
“阻止他们出来啊!”
驴球子的。
阵前足足三万多步军,要是挡不住辽军铁骑的冲锋。
这些步卒岂不是死路一条?
“高亮,你来指挥!”
“我……
我去救大帅!”
城楼上的青铜炮,发射频率本来就慢。
辽军的炮手缺乏足够的训练,一分钟打一轮,就算熟练了。
这个时候。
朱元成已经指挥着骑兵,抢出了李广利和李成功的尸体。
李广利浑身血肉模糊,气若游丝。
“元成……撤!”
“找……沈……”
话没说完。
这位一分钟前还踌躇满志,志在天下的大帅,就含恨而终了。
城楼上的火炮再次开打,这回不再对着中军位置。
而是用爆炸弹疯狂地摧毁着李家军的重武器阵地。
更多的辽军大黄弩也加入进来。
焦头烂额的高亮根本挡不住。
他已经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掀翻过一次了,刚刚换了备马。
好在,后方开始鸣金。
“叮叮叮~”
高亮纵马疾驰。
“撤撤撤!”
“投石机不要了!”
“架着大黄弩车跑!”
大黄弩车有驽马拉着,可进可退,易于行动。
还能把弩兵们捎上,总比走路快些。
可准备攻城的三万步卒就惨了。
他们哪里挡得住蜂拥而来的鞑子铁骑?
即便李广利部的骑兵比鞑子刚刚出城的人马还多。
但军心已失。
他们被不断轰鸣的火炮吓破了胆,战马也控制不住。
东门外乱了,连带着南门外也跟着遭殃。
真真是,兵败如山倒!
当炮声刚响起那一刻。
北城外的沈毅就从中军大帐中疾步而出。
他的眼皮子直跳。
“怎么回事?”
帐外的田小春收回望远镜。
“东边好像在打雷……咱们这边没动静啊!”
“打雷?”
“大冬天,打个屁的雷啊?”
沈麟额头突然冒出了冷汗。
他想起大伯的密信中,形容火炮发射的那个词。
“晴天霹雳!”
老天爷,真的被大伯不幸言中了?
“快!”
“通知沈昂,全军后撤三里,不不……五里!”
“小春,你带探马去东门看看,到底咋回事儿?”
“记住,跟城墙距离……远一点!”
田小春心头凛然。
“遵命!”
其实不用沈毅派人。
临危受命的朱元成,已经派出探马信使向沈毅和姜庆元求救了。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还无法指挥十来万大军跟鞑子野战决胜。
沈毅才是半岛的副总管。
“什么?”
沈毅望着脸色惨白,惊惶未定的信使。
“你确定……李大帅和成功都被那什么,从天而降的铁弹砸死了!”
信使伏地痛苦。
“沈帅,当时……卑职就距离中军大旗
不过五百步。”
“咱亲眼所见呐!”
“成功将军的脑袋都没了。”
“大帅……大帅被救出来,两句话没说完整,就去了呀!”
沈昂浓眉紧锁,赶紧问道。
“什么话?”
那信使哭诉道。
“一句话是……是让咱们赶紧撤。”
“另一句,就说找……沈,后面没说完!”
沈毅哥儿俩面面相觑。
姓沈的很多啊!
好吧,咱们就当是老李临终,神台清明,把大军的指挥权紧急移交给我沈毅了。
“不用往后退了。”
“沈昂,你率三万具甲先行一步。”
“注意避炮,本帅随后就到!”
几万大军要拔营而走,可没那么快。
辽军骑兵不敢走北面两个门。
光是东、南大小四个门,出城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好在,有火炮摧毁,追杀着李家军的重武器和步卒。
出城的骑兵稍稍一列阵,就加入了追杀。
朱元成组织铁骑反扑了几次,意图掩护更多的步卒跑路。
但是效果并不好。
即便双方装备差不多,在野外冻了好些天的李家军可没有鞑子骑兵那般生龙活虎。
很快,一杆王旗出了东门。
移动速度最快的六磅炮车足足好几十门,开始列阵对着东北,和西南方。
第八百三十三章 打不过就跑
等沈昂的大部队绕过齐州东北城。
“轰隆隆!”
一排铁弹子迎面打来。
好在,他的骑兵距离尚远。
辽军的六磅炮,最大射程也不过两里多。
根本无法对提前警戒的具甲骑兵造成伤害。
沈毅随后赶来,却看到西边的姜庆元竟然排着骑墙朝鞑子军阵发起冲锋?
“完了!”
沈毅以手扶额。
轰隆隆!
西边的辽军的火炮喷吐着火光烟雾。
几斤重的铁弹子横冲直撞,人马俱损。
姜庆元部一片人仰马翻。
耶律宏睿分出三万骑兵,随后追杀。
同时,西城二门洞开,大批汉儿步卒推着大黄弩车出来堵截。
不到两刻钟,惊魂未定的姜庆元军从西门外绕了个大圈,跑来跟沈毅汇合了。
辽军倒是没有再追赶。
灰头土脸的小姜丢觉得没脸见人。
六万余步骑,现在只剩下四万多骑兵了,重武器几乎丢了个一干二净。
再看沈毅部,六万五千铁骑。
竟然毫发无损!
辽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出城来。
李广利部的骑兵依然在朱元成的指挥下且战且退。
“毅哥儿,咋整?”
“救人呐!”
沈毅摊摊手,颇为无奈。
“怎么救?”
“耶律宏睿用的那玩意
叫火炮。”
“我们的战马冲上去就得受惊。”
“快马通知老鲁,让他的步卒迅速撤离。”
啥?
姜庆元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哥,咱们就是野战有点干不过。
“兖州,沂州北部都不要了?”
“刚到手的淄州也扔了?”
“咱们当初打下这些地方,可……可损伤了好几万弟兄。”
沈昂没好气地道。
“那你去守么?”
“怎么对付射程三五里的火炮?”
“你看那种一碰就炸的开花弹,打上城头,咱们站得住脚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