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年轻人有魄力,十两银子说买就买了?”
“哟?大姐,你知道个啥?”
“那几个都是炼油厂的员工,他们的饷银跟军队一样,都是一两五起步。有些技术师父每个月拿三五两银子跟玩儿似的!”
第八百一十九章 值了
刘毅赶紧拉住一位憨厚的中年人。
“叔……这个自行车,在哪里卖?”
那中年人指指前面。
“就在银庄对面呢!”
“还别说,这自行车真的比十两银子一匹的驽马强。不吃草不喝油不会生病。有力气蹬,连续跑个几十里跟玩儿似的!即便托东西,也能带上百斤,乡间小路都能跑!”
“小伙子,你要是想跑小生意,买这个确实合适!”
沈毅掉过头来,眼巴巴地瞅着老爹。
刘老疙可舍不得。
口袋里和折子上的钱,已经超过了五十两。
可他哪舍得花十两银子去买一辆车轱辘?
县城里的一进小院儿才多少钱?
不超过四十两!
老大老二不是要买房么?
凑一凑,年底就能给他俩置办了,没准儿还能讨两房婆姨呢?
“老三,你买那玩意也没用啊!”
刘毅眼神灼灼地道。
“爹,您不让额去参军,额去炼油厂应聘总成吧?”
“每天回家,有自行车,多方便啊?”
刘老疙眼一瞪,顿时不乐意了。
“在家养羊不好么?”
“前年,你大哥才置办的四对羊羔子。”
“到了今年,咱家已经有三十六只了。”
“你算算,额们每年赚了多少?”
“不比你
去那什么炼油厂强?”
“再说了,你凭什么觉着人家就要你?”
刘毅却不这样想。
“爹呀,养羊确实比种地强些。”
“可额家有您跟娘就够了呀!”
“额好歹也读了四年书,能写会算,凭啥应聘不上?”
“不试试,谁知道?”
“额也想上进呢!”
他可不是仅仅只是想去当个普通的炼油工人。
大哥二哥在军中都能不断上进。
自己比他俩当初的条件好多了,没理由不努力嘛!
刘老疙最终没有拗过小儿子,不过他坚持先去炼油厂看看。
谁知道,在建的城西炼油厂,对有文化的工人很是欢迎。
可培养性高呀!
如今的铁城下属的工厂,哪儿不缺文化人?
读过四年书的,也算!
刘毅不出意外地被招进去了。
签了合同,领了衣服鞋袜,三天后上班,参加培训。
这下刘老疙没话说了。
看那位主管很是看好自家老三,他也予与荣焉!
螺头山有谁家娃娃在县城上班呢?
没有吧?
大方镇恐怕都没几个!
好吧,这回真要破财了!
炼油厂初建,一年之内都只包吃不包住。
每月给二百文的住宿补贴,家里远的可以在县城租房。
刘家现在买一套
小院没问题。
但买房是大事,还得等老大、老二回来看看不是?
花钱去租房?
舍不得啊!
父子俩存了钱,跑对面卖自行车的店铺一打听。
军属居然还能打折?
买车的解释了。
自行车厂是大都督的新产业。
他任性,想怎么搞,别人也干涉不了。
一丁参军,九五折。
两丁参军,那就了不得了,直接八折!
好家伙,父子俩只花了八两银子就把自行车推走了。
把其他顾客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算上卖羊减免的税钱,加上这小子一年二两四的房租补贴。
咱家,这回受大都督的恩惠,多了去了。
刘老疙忽然叹道。
“唉!”
“值了!”
刘毅在前面歪歪扭扭的骑着车。
他已经在卖车的大后院里,练过半小时了。
现在上路,有点战战兢兢,慢慢骑也没事。
“嘎!”
他捏住刹车把,两腿叉地。
“爹?”
“您感叹啥?”
“啥值了?”
刘老疙拍拍车后座,乐呵呵地道。
“额就是说啊,让你大哥、二哥给大都督卖命,这辈子真值了。”
刘毅骄傲地昂起头。
“哈哈,当然值了!”
“听说炼油厂也有大都督的股份呢!”
“额不就等于给
他卖命喽?”
“爹啊,您瞅好吧!”
“额要当技术员,当主管,额也要混个出人头地!”
“额老刘家三兄弟,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刘老疙掏出旱烟袋在鞋底上磕了磕,装上焦黄的烟叶卷,慢慢用火媒子点上。
“呼!”
他惬意地喷出一长串眼圈,眯缝着双眼挥挥手。
“走!”
“回家!”
十天后。
银州城。
南郊大营。
第九集团军直属师某侦查连。
一排长李勇训练了一天,浑身大汗。
他冲了个凉水澡,换了一身干净的军常服,笔直地坐在宿舍里。
“呼!”
“小弟来信了。”
“看看都写了些啥?”
家信很薄,只有两页,但每一个字都仿佛洋溢着家人的笑容。
刘勇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又宁愿三天也看不完。
“哥,见字如面!”
“爹娘的身体都很好!”
“额家的羊卖了。二十八头,赶上了好时候,足足四十九两银子呢!”
“爹说先存着。等你年底探亲回家,额们就去县城看个院子。要是你能说个漂漂亮亮的婆姨,那就最好了。”
“额聘上炼油厂的工人了,六月八号上班。陈主管说额读过书,是干技术的料子,前途光明。”
“
嗯嗯,额觉得也是!”
“对了,爹给额卖了一辆自行车,可好骑了。”
“因为你和二哥的原因,咱们卖羊免了税。买车打了八折。”
“大哥,额觉得吧!”
“做军属,真好!”
……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大白天的,军官宿舍也不关门。
刘勇回头,赶紧站起来。
“连长,您来了?”
“有事?”
侦察连长杨进光也是延长人,算刘勇的老乡,两人关系莫逆!
“小勇,来家信了?”
“都还好吧?”
刘勇笑道:“都挺好的!”
“额们这兵当的,就两个字——”
“值了!”
杨进光顿时乐了。
“那还用说,也不看看额们侦察部队是啥装备?”
“对了,你一排的考核任务下来了。”
刘勇一挺身,神色庄重!
“请指示!”
杨进光也一本正经地道。
“任务——师属侦察营一连一排。”
“前往左厢回鹘军辖区,侦查长城一线。”
“明早出发!”
“记住,你部是潜行,新式武器尽量别开火。”
刘勇郑重地点点头。
“放心吧,连长!”
“即便只有一个班的复合弩,那也不是吃素的。”
杨进勇点点头,转身出门。
“自己……小心些!”
第八百二十章 鲁志昌的感叹
几人正在沈麟的办公房里商议。
“阿嚏!”
“谁在念叨我呢?”
沈麟忍不住摸摸鼻子。
沈忠元摸出怀表瞅瞅。
“哟,都晚八点了?”
“你又错过了家里的晚饭,除了几位夫人念叨还有谁?”
沈麟摆摆手道:“后勤压力大,哪有心情回家吃饭?”
刚刚跟红娘子完成交接的鲁志昌叹道。
“唉,新武器是真的好,可这装备速度……满如蜗牛啊!”
“机枪,需要三万挺出头。”
“看看,就一条生产线,即便日夜三班倒赶工,也得一、两年吧?”
“手枪需求量小,不说了。”
“最重要的就是步枪,需要一百八十万支啊!”
“目前只有三条生产线,月产不过两万支。”
沈忠元连忙纠正道。
“老鲁,你的算法不对。”
“现在的工人还在培训阶段,产能不足很正常。”
“熟练之后,年产四十万支不成问题。”
鲁大昌急的都快老泪纵横了。
你纠结这点有何用?
那也得四五年才能全军换装。
咱们哪里等得起?
“不行,大都督,步枪生产线还得扩充!”
沈麟点点头道。
“二叔,抓紧些,争取八月份之前,增加到五条步枪生产线。”
“我明白,你说工人不
够?”
“今年毕业的娃娃,提前给你,他们年纪小,好学!”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争取三年内,全军换装五五式步枪。”
“先紧着第一、第三、第四,第八军来!”
鲁大昌和沈忠元懂。
这四个集团军将来针对的是北方。
其实,主武器还好说。
即便赶不上,复合弩也能用。
二百步破皮甲,都三百米了。
五五式步枪的有效射程虽说高达八百米。
但普通官兵射击目标,也是在四百米内杀伤敌人。
最佳的肉眼杀敌距离,一样不超过三百米。
太远了,你看人头,就跟鸡蛋大小,哪里还瞄的准?
搞不好,就得打大目标,射马!
“子弹,我们真正急需的是步枪、机枪子弹。”
“目前,三条生产线,年产量顶多六千万发。”
沈麟敲敲桌子,郑重地道。
“根本满足不了全军需求。”
“每个兵,一年的射击训练,就得耗掉一百发以上。”
“战时,需求量更得翻几倍。”
这一点,不但沈忠元,就连鲁大昌都很不理解。
“没那么高的消耗吧?”
鲁大昌挠挠花白的头发。
“咱们当初出动三十多万兵马,在河西打了几个月。”
“每个兵都没射完一百支铁杆弩箭呢
!”
沈麟顿时满头黑线。
射箭能跟打枪一样?
复合弩一匣子五箭,临敌一波冲锋,都未必射光。
很多时候,追杀完了,有的兵都不需要装第二次。
因为,他们知道弓、弩的发射慢,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瞄准都是一丝不苟,恨不得一箭射翻一个敌人。
但五五式步枪就不一样了。
最少的弹夹都能装八发子弹,砰砰砰扣动扳机就成了。
即便射光再装填,也比复合弩上弦,上箭快。
无形中,几个人开枪打中一个敌人。
或者连着几枪打空了,都很正常。
你指望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开什么玩笑?
神枪手都未必做得到。
“等用热武器打一场打仗,你们就会明白。”
“子弹储备,必须多多益善。”
“要不然,就得用苗刀,或者枪上刺刀白刃战了。”
“二叔,想想办法,再上两条子弹生产线。”
“反正,咱们绛州的炼铜厂产量还不错。”
沈忠元不理解,但以往无数次都证明了。
大都督说的,往往都是正确的。
不理解也得执行。
铜壳子弹、炮弹的保质期很长,远远强于黑火药纸壳弹。
造出来也不会浪费,存着呗!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铁锋军都不
缺仗打。
要真是短缺了子弹、炮弹,那些武器就成烧火棍了。
复合弩的箭射光了,还能在敌人尸体上回收一些。
稍稍矫正就能继续用。
子弹、炮弹不得靠后方送上去?
到时候,你说库存没了?
那还打个屁的仗?
兄弟们不得把后勤、兵工厂给骂死?
鲁志昌最不着急的就是火炮。
那玩意产量也不够。
但是没关系,原本准备装备十二门的军方单位,先给两门练着好了。
即便大战一起,也能从其他驻防军抽调火炮,加强前线部队。
但你总不能把人家手里的步枪也调走吧?
那是单兵武器,像什么话?
沈忠元摇头苦笑道。
“就怕换装!”
“每次大换装,工厂里就忙活的一塌糊涂。”
“一次比一次恐怖!”
鲁志昌愁的不行。
“老夫算是明白,三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