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首舰尾,各一门105毫米线膛舰炮,射程十公里。
副炮为八门57毫米速射炮,射程8。4公里。
最高航速15节。
海军升格为集团军,辖第一舰队(军级),舰队大将梁龙。
下分四个师级分舰队,驻扎雄州以及黄江口,莱州、长山岛。
第二内河舰队,大将陈虎。
辖四个分舰队,驻扎铁城、太原、澶州
和相州。
陈梁为海军总大将,直属远洋舰队,师级编制。
第一舰队和海军远洋舰队,以后将以万吨巡洋舰、3500吨驱逐舰为主力舰艇,逐步换装。
鉴于铁锋军目前的敌人,基本上以内河为主。
巡洋舰每年建造六艘,驱逐舰为十二艘就够了。
但内河炮舰却一下子铺开了50艘的龙骨。
两个造船场一家一半,半年就能完成一批。
也就是说,沈麟计划花四年的时间,把内河水军的舰船换一遍。
当然,一艘炮舰搭载二百官兵都很正常。
因为补给方便,不需要那么空间储存粮食、弹药和燃煤。
大批木质铁甲战船也在当打之年,只不过,以后逐步会沦为配角。
沈麟之所以下饺子般建造炮舰。
是因为随着热熔铆钉以及电焊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建造一艘八百吨的浅水炮舰,已经比木船披上铁甲更加节省时间了。
唯一的差别,就是成本会增加很多。
但那又如何?
蒸汽机炮舰可以二十四小时巡逻,风雨无阻,速度超快,火力凶猛,岂是木质踏桨帆船能比的?
沈麟不想早早的跟辽国开战。
但不代表他不能暗戳戳的更换跨时代的后装线膛炮。
第八百一十章换代
辽军出现了青铜炮。
铁锋军还是以黑火药火炮对敌的话,未来战争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定时间里,100毫米,130毫米炮还有一定优势。
但沈麟根本有打算再增加吨位,倍径和口径,死命的玩儿黑火药武器。
这条道,就让辽国直挺挺地往前蹚吧!
铁城已经拥有了不弱的工业基础,为何不能玩儿更加先进的呢!
一帮高级军官每天挨训,却是痛并快乐着。
首先,五五式步枪定型了。
沈麟专门成立了步枪生产线,又增加了十条子弹生产线。
原计划步枪只装备精锐的特种和侦察部队,这次他咬牙给铁锋军全面换装!
军中的复合弩、破阵弩没准还能赶上南方的战争,卖个好价钱。
基本上,都够换装步枪了。
过了这个村,下次哪有这等好机会?
还不得当废品处理掉?
五五式机枪终于在二月初定型,同样要大面积装备部队。
一个排一挺,再加一门60迫。
普通部队,不再另外设立机炮派,机炮连什么的。
每个营,就有一个六门制的82迫击炮排。
团装备12门75MM山炮,射程五千米。
师装备24门75MM野战炮,射程八
千五百米。
12门105轻型野战炮,射程一万零五百米。
军装备三十六门155MM野战炮,射程高达一万八千米。
集团军就不再另外装备重型火炮了。
不是沈麟造不出来。
而是在这个时代,以上列装三种野战炮,已经足够欺负人了。
无论海、陆军,都是差不多的型号,只是炮座设计和轻重不同罢了。
装甲车制造太慢。
机械化部队训练也不容易。
沈麟只得更改方案,提高各支部队的火力输出。
造枪械火炮,零部件总比车辆少的多,技术也相应地更加成熟些。
生产线一旦搭建完成,产品就会源源不断的出来。
这时代的路面,只要稍稍拓展,吉普车就能蹦蹦跳跳地拉着75、105野跑满地跑了。
只要不是山区,官道匆匆改造一下,军卡也能拉着155毫米火炮及时赶上去。
这么一来,整风运动持续了十天,适应新装备,一帮军中重将又不得不呆到了二月底。
大都督下了狠心,搞出这么多让大伙儿梦寐以求的好东西,不得先摸透了?
林锐的新一军是第一个尝到甜头的。
装甲车先扔一边,他的部队成了试点,各种新装备流水价
一般往露水河谷送!
三月初,陕西传来好消息。
四大家族终于敲定,热烈欢迎铁锋军进驻,整编。
如果只是捕风捉影听到辽国搞出了青铜炮,他们还不觉得什么。
可堂堂的海军第一师师长陈栓都死在辽军的炮口之下。
他的特遣舰队同样有火炮啊!
鲁大昌等人当然不知道陈栓之死,有大意的原因。
他们只是后怕。
拥有同样装备的铁锋军,连师长都战死了。
全是冷兵器的西军一旦跟辽军对上,岂不是一面倒?
趁着老装备还能买个好价钱,赶紧欢迎铁锋军入境吧!
西军上上下下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反正两军的规制都差不多,只要新装备到位,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无论如何,沈麟出品的东西,总比辽国折腾的玩意更先进些吧?
只要兵甲武器不差,咱西北冷娃怕个球啊!
沈麟一声令下。
第七军陈梁部回总部驻扎,扩编。
吴七的第三军,新三军十六万人奔赴陕西各地,他们将和三十八万西军合编成三个集团军。
新成立第八集团军,大将慕容东升,辖一个集团军直属师。
第八军军长鲁延世,新八军军长杨怀中。
新成立第九集团军
,大将杨文瀚,辖一个集团军直属师。
第九军军长折彦军,新九军军长毛峰。
同样,吴七的第三集团军也编入了一个两万人的直属师。
剩下十二万西军官兵全部送到铁城属下,将打撒到其他六个集团军。
即便第五、第六,第七集团军还难以满编。
这次也都扩充到了十万人。
只等慢慢征招新兵,年底再补入一部分优秀的俘虏就行。
三月五日,陈梁远航归来。
他顾不得堂弟兼心腹爱将陈栓的阵亡,立刻就投入到海军的扩建中。
这次,海军将拥有两个军级舰队。
九个师级分舰队,舰船缺口很大。
没关系,先把人招满了,动用大批运输舰,装上裁撤的破阵弩和黑火药滑膛炮,一样可以巡视黄江。
铁锋军阻断黄龙江,辽军根本不可能把笨重的火炮送到南方去。
即便是改装的运输船,连铁棚子、装甲都没有,也一样可以跟着主力舰船在黄江流域纵横了。
梁龙的海军舰队第一时间得到了扩充。
原本划给其他师的驱逐舰都给他送去了。
山东海岸线的巡逻密度空前加强。
连续截获了十几艘辽国的运钱哨船。
即便打着火了,也能用驱逐舰顶到
海滩上搁浅。
大批银钱入账,倒是给沈麟扩军,更换装备带来了很大的底气。
山东半岛的基本处于对峙状态。
沈忠孝对于铁锋海军要在莱州和长山岛建立基地表示热烈欢迎。
一下子多了四万人,二百来艘舰船,山东半岛的海面,还有什么担忧的?
沈麟整编西军的消息传到了半岛。
沈忠孝紧急召集沈毅,李广利和鲁治宁几人商议。
他和沈毅倒是有些动心。
有先例在,一旦换装,投进去的钱都能收回来,还能赚不少。
比如沈毅的五万多套具甲,当初买的时候不过二百两银子一套,还包括苗刀和猴版复合弩。
现在卖个三百银子一套轻轻松松。
他还能赚不少呢!
可沈毅又有些不甘心。
真要成为堂弟手下的大将?
西军五十万人才变成两个集团军。
鲁大昌、折可烈都丢了兵权跑铁城去当作训、后勤司长了。
山东半岛这边,岂不是只能整编成一个集团军?
谁当集团军大将呢?
军长还只有两个,咱们可有四个人等着分呢!
总不能委屈谁去当师长吧?
沈忠孝倒是无所谓,他是文官。
铁锋军真要收复了整个山东,他当个一路总管指定没问题。
第八百一十一章 患得患失
“说说吧?”
沈忠孝还是希望能说服四个军头。
沈毅、李广利、姜庆元,鲁治宁。
领兵最少的姜庆元都有五万,还都是铁甲骑兵。
算是先帝杨念广和沈忠孝重点打造的山东系精锐。
沈毅和李广利的兵马则更多,战力也更加强大。
他俩一个是沈忠孝的亲侄子,一个是老乡,但都是带着主力来投的客军。
鲁治宁率领的全是步军,但装备也不差,起码每人一件步人铁甲。
所以山东半岛这三十万出头的兵马,放在大周和辽国开战前期,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很简单。
军中都是久经磨炼的老兵,兵甲也是一等一的好。
可惜,后来辽军的装备也相当了,人数还比山东半岛的兵马多些。
四位领兵大将,不,都是相对独立的大帅。
他们的都有各自的地盘,沈忠孝这位名义上的山东路总管,更像一位总盟主的角色。
因此,接受铁锋军整编这件事,尽管他很热切,还得面前四位愿意才行。
沈毅、姜庆元和鲁治宁都看向李广利。
谁叫这位兵马最多,还囊括了步、骑、海三军呢?
李广利沉吟片刻才慢条斯理地道。
“老大人的心情,我能理解。”
“要
是被铁锋军整编,我们能获得更好的装备,包括他们使用的火炮。”
“而且,耶律大越的南征军正在狂攻广南和荆襄南路。我们换下来的兵甲也能买个好价钱,不但各自的投入能收回来。”
“
“看起来,有利无弊!”
“但你们发现没?”
“耶律大越一时半会儿撤不回来,铁锋军又咄咄逼人。”
“就凭耶律宏睿那四十万人马,还没多少骑兵。”
“等我们的十万新兵分到各支部队。”
“呵呵,凭借我们自己的本事,都能收复山东路!”
“到时候,我们往南,往西打,都是耶律大越的软肋。”
聪明人不需要多说。
李广利所说的十万新军,是杨念广生前计划招募的丁壮。
沈忠孝接手后,把四十万砍到了十万人。
虽说铁甲只有几千套,勉强装备了各级军官。
但皮甲和兵器还是不缺的,质量还都不错。
他这个大总管练出来的新兵,肯定要分成四份,平均给眼前各位。
也就是说,山东半岛已经有四十万大军了。
真要舍得付出伤亡,他们现在都可以狠狠出击,跟司马宏睿见个高低。
姜庆元眼神一亮。
“你
的意思……”
“咱们只要光复了整个山东路,还能继续扩军,打河南也好,打两淮也行。”
“部队只会越打越多。”
“即便最后还是要被整编。”
“说不定,咱们四个都能混个集团军大将当当?”
“哎哟,想想都带劲儿!”
其实大家都明白。
山东半岛实在太小了。
目前就接受整编的话。
沈麟是不会拿出两个集团军编制的。
西军五十万人,带着比山东半岛庞大十倍的领土去投奔。
也不过才给了两个集团军编制而已。
这倒真不是沈麟抠门。
就连在座的五个人都能理解。
沈麟在某一方面又大方的过分了些。
比如换下的兵甲,就由原来的部队自己处理。
他等于只收了一批赤手空拳的兵丁,当然,战马必须留下。
还得倒贴装备。
重新武装,花费的银子可不是小数字!
但在座的四位都不甘心呐!
他们觉得还能争取更多,为何要急于一时呢?
其实,沈忠孝来信提出整编的意向,沈麟也没一口答应,说是缓一缓。
河北东路现在驻扎着陈风的第二军,梁自忠的第四集团军。
各集团军又编进去两万的直属师。
只要陈风手头十万铁锋军
渡过黄江,配合山东半岛各军夹击耶律宏睿。
战而胜之,问题并不大。
而且,沈麟还不用为治理各地的文官发愁。
大伯沈忠孝的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