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别说,十二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是半票。

    沈麟原计划推出免票制度,却被民政部劝阻了。

    最早,铁城各地的公交马车也实行过老弱免票。

    但是,却发现很多老人闲了,

    喜欢到到处逛。

    搞得公共资源陡然紧张,很多需要乘坐公交马车上班、或者办事的人却坐不上。

    铁路要是都被老人抱着孙子天天上车体验。

    三百多万的人口基数,得有多少免票资格的?

    其他人还坐不坐了?

    收个半票,已经算照顾了。

    这些闲得发慌的老人都经历过艰苦时代,格外节省。

    自个儿要掏钱,他们绝对不会去凑热闹。

    因为,他们本身已经过了创造财富,赚取工钱的年龄。

    再大手大脚的花钱,岂不是给儿女增加负担么?

    尽管如此,客运每天都是爆满。

    各地要求增加车次和客运车厢的信件雪花般的飞向铁城。

    十一月一日,沈麟回到铁城对沈忠元交代道。

    “二叔,不需要着急。”

    “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来。”

    “老百姓就是图个稀奇,这股劲儿过了。”

    “也就恢复正常了!”

    沈忠元坚持道。

    “还是赶赶工吧!”

    “怎么的也要增加到五列车,一天跑个二十趟。”

    “才赶得上客运和商业的需求。”

    沈麟感到很是诧异。

    “有这么大的日常客流量?每天三万人次?”

    “各地的四车道,两车道水泥路不都基本贯通了么?”

    “公交、私人马车才是主流吧?”

    商运司司长沈忠和笑道。

    “当然,走马路的还是主流。”

    “可火车的速度快啊,超过马车三倍以上,还新鲜!”

    “大都督,你该好好看看我们今年的政务报告了。”

    “各地的商业空前繁荣。”

    “来自陕西路的牛羊牲畜,铁城、安定府的渔货。”

    “来自山东路的海鲜,更别说咱们各工厂的特色产品。”

    “每天运来运去的,早就超过万吨了。”

    “上个月我们商运司做过统计,有关商业贸易,物流、载客运输,不论男女,从业人员将近五十万呢!”

    沈麟惊讶地合不拢嘴。

    近六分之一的人都脱产了?

    这还没算各地的学校,工矿企业和政务、军务人员呢!

    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治下三府二十二县一铁城,种庄稼的百姓可能一半都不到了。

    因为,还有大批娃娃走进学校读书。

    “这么说来,铁路方面,每天三万客流量真不多。”

    “那就增加吧,扩充一倍,先造十列火车跑着。”

    沈麟斟酌道。

    “年底,过唐州,到和县的铁路线也将开通。”

    “两边还能匀一匀。”

    其实,沈麟建造铁路的初衷是军用。

    调兵快速方便,后勤补给量大管饱嘛!

    现在看来,如此火爆的营收,五六年就能收回一条铁路的投资。

    按照沈麟前世的思维,一条公路需要十来年回本。

    铁路建设要回本,更是平均在二十年以上。

    为何说平均呢?

    有些热门线路,三年回本的都有。

    但是某些地方不得不修,事关国家安全,年年亏本都很正常。

    当然,沈麟治下没有高原荒漠,基本都算人口稠密区。

    哪怕是夹山县,以及洛阳山的四个县,修盘山公路都不会亏本。

    只是回本的时间慢些罢了。

    看来,还是铁路好,一本万利的买卖!

    白娘子莞尔一笑。

    “铁路还赶不上水运吧?”

    “每一次会议,陈梁的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陆军不打仗,没有缴获就得倒贴钱。”

    “在其他势力眼中,我铁锋陆军,每个月扔进去的钱,恐怕都算天文数字。”

    陈梁翘尾巴,完全正常。

    海军每个月都得去一趟陕西路,送过去铁城产品,运回来药材和牲畜,西域商品等等。

    两个月去一趟登州,运过去的货物也不少。

    除了销往山东半岛之外,江南等地的客商也开始去登莱拿货。

    没办法,铁城

    的独家产品太多了些。

    江南等地的丝绸,干果、蜜饯等特产,海军也没少往回运。

    最大宗的肯定是海鲜,以后还有各种矿物。

    台湾的大米和药材等等。

    不管是沈麟的私营产业,还是公家的,都得支付不菲的运费。

    大笔的运费,海军一样要上缴。

    这可是给整个铁锋军赚钱了呀!

    每年还没少赚。

    沈忠和抱怨道。

    “大都督,海军的运输费是不是该降一降了?”

    “等他们的钢铁大舰越造越多,跑一次的运量就是几万吨。”

    “咱们商运司的成本也太高了些。”

    沈麟忍不住呵呵一笑。

    “得了吧,三叔!”

    “你就别诉苦了。”

    “商运司的利润也不费。”

    “钢铁舰船现在还没工夫参与货运。”

    “你也知道,建一艘钢铁军舰的费用,赶得上十几二十艘万担级木船。”

    “海军未来几年,也是巨大的吞金兽。”

    “明年的账目一出来,你就不觉得海军的运费高了。”

    “能持平,咱就心满意足喽!”

    尽管北城钢铁厂出品的船用钢成本不高,但耐不住用量大。

    就目前这个时代而言,一艘钢铁巨舰上,满满的都是黑科技。

    成本高昂,可想而知!



    第七百一十九章 远航

    

十一月五日,北城军用码头。

    礼炮齐鸣。

    送别的军人和家属足足好几万。

    “轰轰轰!”

    白烟升腾。

    五艘钢铁巨舰准备起锚远航。

    巨大的白帆升起来。

    沿着黄龙江顺水而下,借助风力能省不少燃煤。

    测试二十天的军舰圆满交付,不但符合设计指标,还隐隐有些超出。

    以陈梁为首,远征舰队从铁城二号到铁城五号,搭载了一千五百海军官兵。

    甲板上,船舷边,轮班空闲的官兵都身着白色军常服站的端端正正。

    陈梁高喝道。

    “敬礼!”

    “报告大都督,我舰队准备完毕。”

    “请求出发!”

    刷!

    所有官兵举起右手,敬礼!

    陈梁举着铁皮喇叭!

    “海军勇士们,这一次,你们将驰入远洋深蓝!”

    “这是我铁锋军,也是我中原汉人征服汪阳大海的第一步。”

    “但,绝不是最后一步!”

    “太平洋的对面,有比中原大几倍的蛮荒土地等着我们去征服!”

    “有无数的矿藏,珍宝、和高产作物,优良药材、植物等着我们去发现!”

    “铁锋军,前进!”

    码头上和军舰上,响起了山呼海啸。

    “铁锋军!”

    “前进!”

    无数人被沈麟的讲话感染,

    禁不住振臂高呼!

    “铁锋军!”

    “前进!”

    沈麟放下铁皮喇叭,偷偷擦去眼角的热泪。

    他以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道。

    “兄弟们——”

    “平安回来!”

    这五艘军舰在沈麟看来是军用运输船。

    但在木头帆船的时代,它们足以无敌。

    这次远航,没有其他踏桨战船跟随。

    即便同样是顺风顺水,铁锋海军的其他舰船真心追不上。

    新式军舰的巡航速度,增加到十二节,本就够快了。

    在没有什么风浪的黄龙江里,跑出十三四节都很正常。

    怎么追?

    人家十五六个小时就跑到澶州去了,你多半还在半路飘着呢!

    铁城二号的蒸汽机已经改进过了。

    跟其他四艘姊妹舰一样,不强圧通风的情况下,也能跑出十七节的最高时速来。

    经过反复测试,蒸汽机的热效率大有提升。

    同时,也代表着单位里程需要的燃煤量降低了不少。

    舰船的额外载荷,也变相的增加很多。

    在陈梁的一再要求下,舰载武器做了调整。

    原本装备铁城二号的100毫米近防炮换掉了。

    每艘军舰左右舷,各装了五门130毫米千斤炮。

    二十斤实心弹能打三里远。

    换上十斤的

    开花弹,最远射程六里。

    如果再算上各四门15MM后装线膛炮,简直武装到了牙齿。

    第三天中午,五艘钢铁怪物吞吐着白烟到了雄州江面。

    等大批辽国舰船发现目标的时候,双方距离已经接近十里了。

    陈梁皱着么头骂道。

    “他娘的,欺负老子船少么?”

    “也不看看咱们的巨舰啥身板儿?”

    “降半帆,减速,慢慢靠过去。”

    还别说,陈梁来的挺凑巧。

    辽国水师总管完颜黑水恰好运了一批兵甲从幽州赶来河北路。

    此时,他正和应州王耶律大越,黄江水军总管耶律大白驻马南运河口。

    “什么?”

    “五艘庞然巨舰,估计有五六万担大小?”

    “铁锋军怎么造得出这种怪物?”

    别说耶律大越了,就连完颜黑水都不信。

    三人赶紧下马,齐齐上了一辆望楼车,手搭凉棚,瞬间都惊呆了。

    哨船发来的旗语没有搞错。

    铁锋军还真折腾出来五艘小山似的怪船。

    虽说也有桅杆,白帆,可两根大烟囱是怎么回事儿?

    船内烧起来了?

    这造型,也跟传统的木帆船迥异,要多怪有多怪。

    恰好陈梁那边也降帆减速了。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

    不过是傻大黑粗,

    看着吓人而已。

    应州王沉声问道。

    “你俩怎么看?”

    完颜黑水磨着牙道。

    “不过五艘怪船而已,浑身能多几根钉?”

    “黄龙江再宽也有个限度。”

    “这种造型,肯定是大海船,笨重且不灵活。”

    “王爷,好机会啊,就算以众凌寡。”

    “咱们也要啃下来。”

    “铁锋军船上的武器,我们急需样品。”

    “这不?”

    “他们主动送上门来了?”

    耶律大越有些踌躇。

    难道?

    沈麟想不到这一点么?

    他不知道我大辽围攻雄州正急,江面上的舰船能少得了?

    可他偏偏只派出五艘怪船来,也许是一种试探?

    但更多的可能,是沈麟有恃无恐。

    这种巨舰的武备和战力,肯定不凡。

    耶律大白被铁锋水军欺负惨了。

    没改成铁锋海军之前,陈梁、陈栓几个已经在黄江、黄龙江上打得他只有跑路的份儿。

    这次,报仇的机会来了吧?

    “王爷,让末将上吧!”

    “蚁多咬死象!”

    “就算拼掉两百艘舰船,只要有所缴获,都值啊!”

    铁锋军装备的破阵弩威力、射程惊人。

    辽国仿造的大黄弩,始终达不到破阵弩的水准。

    不知道上上下下有多少人想弄几架破阵

    弩研究一下。

    耶律大越的儿子耶律正伟就是最心心念念的一个。

    他更想要那种打出两三里,犹如晴天霹雳的爆炸武器。

    彼此兵甲差距太远的话,辽军怎么剿灭铁锋军?

    应州王狠狠一挥手。

    “大白,去吧!”

    “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得给本王啃下来!”

    陈梁这次仅带五艘新舰东下,也抱着教训辽人一顿的想法。

    旗舰舰长梁柏明举着望远镜提醒道。

    “军长,鞑子上当了。”

    “我擦,大舰队出动啊!”

    “怎么弄?”

    “舰首炮还不能轻易开火,炮弹太金贵了。”

    陈梁笑道。

    “你是不是傻?”

    “知道为啥大都督会给咱们塞那么多火药桶和纸壳弹么?”

    “纸壳弹的使用使用,只有一年。”

    “他娘的,大海上航行几个月,谁敢保证不受潮?”

    “大都督这是让咱们可劲儿造啊!”

    “没说的,今天把成品纸壳开花弹都打光!”

    “发信号,成一字列队。”

    “右舷对敌!”

    “打三轮,就撤一撤!”

    指挥塔上的信号兵挥舞着红蓝信号旗。

    各艘军舰纷纷转舵,保持着一定间距。

    右舷炮衣纷纷揭开。

    足足二十五门130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