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还不得不感谢铁锋海军。

    这么驱赶之下,辽国水师想再聚齐三五百艘舰船。

    得十天半个月去了。

    光靠躲入运河和黄江的百多艘大小舰船,是没法朝雄州北城发动进攻的。

    如今,雄州军仿制的大黄弩也不少了。

    区区百十艘舰船敢来打。

    卢老头就敢推出上千辆大黄弩车出城跟鞑子对射。

    岸基火力打舰船,好像还能占点便宜。

    三百多步的射程,辽军舰船不得排着队抵近射击么?

    两百里水路走完。

    沈麟从摇晃中醒过来。

    这个午觉,睡得有点长了。

    嗯?

    陈梁他们很听话,果然没开炮。

    要不然,本都督怎会睡得如此香甜?

    “爹爹,爹爹……”

    沈凤至光着小脚丫就往床上爬。

    沈天来不喊爹,可从他不敢落后的动作来看。

    这小子还是很恋爹的。

    沈麟觉着有些发闷,赶紧起身撑开了铁叶舷窗。

    一股清凉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扑面而来。

    蓝天白云,海鸟翻飞,波涛万里。

    壮阔!

    嗯!

    感觉好多了。

    “呀?”

    “你俩不晕船么?”

    沈凤至眨眨黑宝石一般的大眼睛,好像没搞懂晕船是个啥意思?

    沈天来比较内秀,懂得也多。

    他慢条斯理地解释道。

    “小征儿吐了!”

    “娘、和三娘都说有些晕,正在吃橘子呢!”

    “哦,五娘一点事儿都没有。”

    “跟我们一样厉害!”

    你五娘常年练武到处跑,没准早就逛过海路了。

    不晕很正常。

    红娘子虽说平衡性好的出奇,可也没

    到大海上晃悠过。

    你们两个小宝贝才是真厉害。

    居然比老爹我还适应海船摇晃?

    沈麟穿好衣服鞋袜,抱着两孩子去别的舱室看了看。

    柳楚儿两女只是轻微眩晕,过个大半天应该就没事。

    吴征和他娘陈无悔才最惨,吐得哇哇的。

    小脸儿都白了,看着挺可怜。

    这种事情,沈麟帮不上什么忙。

    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出海的人,不都是这么撑过来的?

    “不要憋在舱里,空气不好,多去船舷、甲板上走走。”

    沈麟提议道:“天高海阔,视线及远,感觉会好一些。”

    沈天来忽然道。

    “爹,咱们去钓大龙虾吧?”

    “陈威叔叔说,刚钓上来的……最好吃!”

    韩如烟拍着手大赞。

    “好主意,天来。”

    “走,跟五娘去找吊具!”

    沈麟洗了把脸,先去指挥舱看看。

    “怎么样?”

    “一小时的煤耗,统计出来么?”

    自黄龙江入海,顺风顺水,内河航行的煤耗做不得数。

    因此,大家等入海之后,降了风帆,才对蒸汽机的消耗很上心。

    陈梁拿着一张统计表递过去。

    “满功率运行一小时,一马力的煤耗差不多1。3公斤。”

    “一小时匀速,却只有

    0。52公斤。”

    “至于强圧通风,船上有孩子,不合适。”

    “等到了登州,再测试吧!”

    强压通风,就是往锅炉底下强行鼓风,让煤烧的更旺,热效应更高。

    铁城二号肯定还能多跑出两、三节的超高速来。

    但正常情况下,没有谁愿意这样搞。

    对机械和管道的压力太大了,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损伤,得不偿失。

    但测试数据总要有。

    以备不时之需。

    沈麟剑眉一蹙。

    “煤耗,还是大了些。”

    陈梁倒是很满意了。

    “大都督,其实很不错了。”

    “如果碰上合适的信风,煤耗还会降低很多。”

    “这一个多月来,铁城甲号也没出现过大的毛病。”

    “末将认为,搭载两千吨燃煤,去您说的地方,足够咱们跑一个来回了。”

    是啊!

    沈麟很是感慨。

    工业革命三要素。

    钢铁,化石燃料,橡胶。

    可为啥没人说杜仲胶或者其他植物胶呢?

    这不仅仅是量的问题,还得看质量。

    硫化橡胶才是蒸汽机做大做强的质量保证啊!

    “那就这样吧!”

    “继续测试!”

    “如果效果理想,我们不一定非得呆三个月。”

    “能早一天回去,另外四艘姊妹舰也

    早一天面世!”

    指挥舱里的各位军官顿时欢呼起来。

    他们可是知道。

    那四艘钢铁战舰的主体都建造得差不多了。

    舰船设计没什么问题。

    主要得看舰船的心脏——第四代蒸汽机抗不抗造?

    两天后,舰队顺利到达登州港。

    沈忠孝欢喜得老泪纵横。

    他和沈麟分别都快三个年头了。

    如今,这小子的一对龙凤胎都长到两岁了。

    时间,过的真快啊!

    “大爷爷!”

    “大爷爷好!”

    两个小家伙很是讨喜,令老人家开心得合不拢嘴。

    “天开紫气来,凤至我沈家。”

    “好好好!”

    “来来来,大爷爷抱抱!”

    吴征吐了一天,下了船又活蹦乱跳了。

    他趴开人缝,露出胖乎乎的大脑袋嚷嚷道。

    “我也抱抱!”

    沈毅大步跑过去,一把举起吴征。

    “哈哈哈!”

    “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老七的崽儿。”

    “跟他小时候,没啥两样!”

    自从三家合力打下山东半岛以来,已经连续收获一季秋粮和一季风调雨顺的夏粮。

    二百多万军民终于不再为粮食发愁。

    三家兵马也是越打越多,越战越勇。

    辽军连续发起十万人以上的战役,足足两次。

    次次都铩羽而去。



    第六百八十九章 求助

    

这回,沈麟直接把澶州军换下来的兵甲,都一股脑儿的给登州送来了。

    其中,老式重骑具甲就有三千套,步人铁甲过十万套。

    大黄弓,弩、猴版复合弩十几万把。

    这份大礼可把三家人高兴得不行。

    沈麟订购的五万套轻骑具甲,已经陆续到货了。

    李广利当初低价买了九万套辽军铁甲大黄弓。

    原本他们自己也有一些步人甲存货。

    山东半岛历次大战,也缴获了七八万套铁甲。

    再加上沈麟送来的这一批。

    三十余万山东军几乎人人铁甲了,前所未有的强大。

    当然,这一批货都是虎大龙置办的。

    沈麟不会因为换装了,就把这些兵甲收归己有。

    虎大龙也没打算再要如此庞大的一笔金钱。

    他打算用这些钱搞一个澶州籍官兵的安置和再就业基金。

    前期存在银庄吃利息,后面就拿出来公用,深得沈麟的赞同。

    沈忠孝当场拍板。

    愿意以四百万两的银子的总价买了。

    不过,三家可拿不出现银,还得以海鲜慢慢抵账。

    沈麟自无不可。

    如今,连澶州百姓都好这一口。

    三府十八县加上铁城的五十万人口,每两个月的海鲜需求量大的惊人。

    连

    陈家寨的五镇一港口都流行起来。

    一百艘舰船跑一趟,大部分得武装商船充数才行。

    要不然,拉回去了还不够卖。

    搞不好,以后,每个月就得跑一趟。

    沈思思带着嫂子们和三个小侄儿去后堂用餐。

    沈忠孝如今也很豪气,大摆宴席。

    一帮人杯来碗去,很是尽兴。

    华灯初上,酒足饭饱的几人去书房喝茶。

    一落座,老头就有些为难道。

    “沈麟,你那两艘钢铁巨舰不是要海试么?”

    “伯父拜托你一件事。”

    沈麟端着青瓷茶杯浅尝一口,咂咂嘴笑道。

    “大伯,都过去一年多了呀!”

    “你相信……秦王还活着?”

    沈忠孝抹了一下眼角。

    “总得给赵王妃母女一个交代吧?”

    “先不管什么皇位、权柄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

    “秦王两口子很恩爱的。”

    “老夫总得尽人事听天命吧?”

    “你的大舰队出航,总比当初他那些海船安全得多。”

    “找找吧!”

    “就算能在某个荒岛上,救回几个侥幸活着的兵将呢?”

    “也让大伙儿死心不是?”

    当初秦王带出海的可是十二艘大海船,三千余人。

    尽管沈麟觉着他们活着的可能性很渺茫

    。

    但他没法拒绝一位老人的恳求。

    大伯人如其名,且孝且忠。

    “好吧!”

    “修整三天,我跟陈梁他们带着五十二艘战舰出航。”

    “其他武装商船也可以搜索近海试一试!”

    反正都是练兵,往深海里走一走未尝不可。

    沈麟这次原本就打算往倭国方向走。

    他相信有自己带路,船队完全没必要沿着渤海湾近海绕个大圈子。

    沈忠孝感动地道。

    “要不是老朽脱不开身,真想跟你们出海一趟。”

    在他看来,就铁城二号那山岳般雄伟的钢铁船体。

    什么样的风浪能造成损害?

    三千五百吨,将近六万担的排水量啊!

    从古至今,谁造过这么大的海船?

    借着海试的机会,拜托沈麟是唯一的希望了。

    在座的几人,李广利和沈毅如今混的风生水起。

    不管秦王是死是活,他俩并不太关心。

    沈忠孝有什么事情,都得和他们商量着办。

    三家人实际上是平等的。

    不过,杨念广真活着回来了,头上就得蹲个王爷。

    到底该欢迎好呢?

    还是欢迎呢?

    两位军头,心中都有些复杂莫名。

    而姜庆元和马秉义乃秦王近卫官出身。

    鲁治宁是秦王刚到山东

    时收复,并提拔重用的。

    他们三个当然希望秦王能平安归来。

    山东半岛能跟江南水师联系。

    去年,皇佑帝出逃封丘。

    江南水师奉命北上黄江出海口接应。

    当时,他们和登州水师真的豁出性命去拼了。

    可惜,两支水师战损大半,却没等到黄江水军的里应外合。

    更可悲的是,要接应的皇帝和朝廷都他么投降当了俘虏。

    气得江南水师的总兵莫宗海大病一场,在登州呆了半个月就回建康去了。

    不过,他和登州水师总兵黄友堂关系莫逆。

    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也会派哨船北上,给登州通个气。

    毕竟,山东半岛实在太蔽塞了些。

    皇城司的人马,已经逐步被韩如烟整合并入铁城情报司。

    走陆路联系登州太危险,没必要付出伤亡。

    所以,登州每两个月,也能从铁锋海军那边获得推迟些的情报。

    他们对中原乱局也不是一无所知。

    登州系的几员大将一直都在准备出远海,寻找秦王的准备工作也在做。

    只不过这一年来,变化实在太大。

    登州水师剩下的舰船,又不适合深海航行。

    最厉害的一批水手都跟秦王走了。

    黄友堂再怎么努力,巧妇

    难为无米之炊。

    造船场再想造出秦王当初带走的那种大海船,龙骨都凑不齐。

    这会好了。

    沈麟要去深海试航,也答应帮着找找秦王的下落。

    登州水师总兵黄友堂当即抱拳道。

    “大都督,算黄某一个吧!”

    姜庆元,马秉义也强烈要求跟着去。

    鲁治宁稳重老成,他劝道。

    “各位,鞑子还在虎视眈眈,准备发动第三次战役呢!”

    “你们都是领兵主将,走得了?”

    “秦王就算回来了,看到你们玩忽职守,也得气死!”

    三位亲卫出身的大将顿时蔫吧了。

    老鲁说的没错。

    秦王治军甚严,是绝不愿看到他们擅离职守的。

    沈忠孝折中道。

    “这样,庆元带着骑兵,肯定离不开。友堂你的水师任务也不轻。”

    “秉义你的步军,可暂时交予老鲁统带一段时间。”

    “步军支援前线,也是打防守战,都是以千户部为单位跟沈毅部,广利部并肩作战的。”

    “咱们就委托秉义跟沈麟的舰队走一趟吧!”

    马秉义郑重地抱拳道。

    “尊老大人令!”

    沈麟倒不担心辽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