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哥哥我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了。”

    “咱们是不是?看错沈麟了?”

    沈毅已经习惯了旗舰的摇晃,他端起酒壶,给李广利倒了一杯。

    “老李,咱们都是铁铮铮

    的汉子。”

    “不出来拼一把,谁知将来会如何?”

    “乱世出英雄嘛!”

    “我沈毅,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当枭雄的本钱和资质。”

    “可这英雄嘛!”

    “无论如何,咱也要争个青史留名!”

    “我那个堂弟,没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我家大伯都不能!”

    “所以,切行且看吧!”

    李广利端起酒碗滋溜一口,眯缝的双眼中精光闪烁。

    “是啊!”

    “连在官场上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忠孝大人都看不透。”

    “咱们何必?自寻烦恼呢?”

    “毅哥儿,你说的对。”

    “往人世上走一遭,总得干点轰轰烈烈的大事。”

    “方不负你我这一身本领!”

    “还有……这一腔豪情!”

    “来,干了!”

    沈毅举杯。

    “干!”

    一路上,不时碰到周、辽双方的小舰队在交战厮杀。

    规模都不大。

    一般就七八艘,最多也不过二十几艘的规模。

    海洋太大了。

    游击往往比大队集结而战更有效。

    尤其,对大周水军有利。

    他们的舰船明显比辽国舰船小。

    也更加灵活。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这么纠缠下来,战损反而比集结一起要小。

    可这些交战的小船队看到遮天蔽海而来的大舰队。

    纷纷吓得四散而

    逃。

    就连大周的舰船,都没人敢上来套近乎。

    很简单。

    陈梁命令所有舰船,一律不许悬挂将旗。

    没人打扰,反而走的清净。

    登州码头。

    不管是过往的渔民,还是巡逻的军兵,都已经****。

    自三月底,秦王带着新造的十几艘大舰泛海而去。

    知府沈大人每天傍晚,就在海边眺望,都快变成望夫石了。

    唉!

    两个月的约定。

    已经过去了。

    今天是六月二十八。

    秦王啊,你出海满三个月啦!

    千万,千万别出什么意外才好。

    要不然,老夫该咋办哟!

    “当当当!”

    高耸的灯塔上,刺耳的报警铜锣响起来。

    沈忠孝大惊。

    “出了什么事?”

    值守的军将疾步跑来。

    “大人,您看北面。”

    “好大一支舰队!”

    沈忠孝手搭凉棚,疑惑的远眺。

    只见海天之间,一根根桅杆慢慢冒出来。

    接下来,是无数的白帆,还有庞大如山的舰船。

    “什么旗号?”

    “是友是敌?”

    沈忠孝急声问道。

    “长山岛的哨船,为何没来示警?”

    那军将苦笑道。

    “我们已经收到哨船旗语了。”

    “对方没有挂旗号。”

    “但那些舰船,不是辽军海船的样式。”

    “反而……”

    “跟我们登州船很像!”



    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家来客

    

跟登州船很像?

    哪里像了?

    其中小半儿大船全都乌黑溜溜的,完全不同嘛!

    沈忠孝已经认出来了。

    乌篷战船。

    沈麟独家出品!

    长山岛飞快驰来几艘百十担级的哨船。

    甲板上有红蓝小旗不停挥舞。

    “友军!”

    灯塔瞭望手惊喜的高喊道。

    “大人,是友军。”

    “我们的哨船旗语说……说他们来自安定府。”

    安定府?

    确确实实,来自老家呢。

    沈忠孝一屁股坐在海边礁石上,忍不住老泪横流。

    一年多了,就像隔了十几年一般漫长。

    沈麟那臭小子……那臭小子……

    终归还记得咱这个大伯。

    老头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跟着码头上的官兵百姓一起挥手。

    秦王一去不回。

    民事、军务如山岳一般压在他的肩上。

    他这几个月心力交瘁,都快直不起腰了。

    一艘庞大的海船脱离舰队,飞速朝着码头驰来。

    前甲板上,三个熟悉的娇俏人影跳着蹦着,也在拼命招手。

    船还没停稳,练了很长时间武艺的沈思思就踩着踏板跳下。

    “爹……”

    父女俩在码头上紧紧相拥,哭的稀里哗啦。

    环儿佩儿两个丫头也出落得楚楚动人,站在一

    旁用手绢不停的抹着眼泪。

    不一会儿,另一艘万担级的大帆船也靠岸了。

    顶盔掼甲的沈毅跳下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伯……侄儿投奔你来啦!”

    “主脉,没了!”

    什么?

    老头一下子从惊喜中坠入冰窟。

    “毅儿,快快起来。”

    “到底……怎么回事?”

    “你爹呢?”

    一队队铁甲兵牵着高大的战马,陆续登上码头。

    李广利拦着陈梁苦笑道。

    “我们……等一会儿再过去拜见吧!”

    “老头年纪大了,忽悲忽喜的,还是亲人告诉他比较好。”

    陈梁点点头,朝着东城门奔来的骑士挥挥手。

    “姜庆元,别来无恙?”

    那骑士飞身跳下战马,上来就给陈梁一个熊抱。

    “哈哈哈,就知道是你,梁子哥!”

    “我在城头就看清了,这些乌篷船,除了你们。”

    “还有谁?”

    “老天,这么多战马?”

    “啥情况啊?”

    “你们铁锋军都来了?”

    陈梁赶紧拉过李广利介绍道。

    “广利将军,安定水军参将,你肯定听过。”

    “这里的骑兵,八成都是他的。”

    “嗯,还有沈毅的东路军。”

    沈忠孝眼睛都哭红了,一把白胡子也揉搓

    得乱蓬蓬的。

    沈家集被贼寇攻破。

    家里还出了老三沈忠儒等一帮吃里扒外的叛徒。

    但也有更多的子弟和外姓好汉子,为了保护家园而浴血奋战。

    更有沈忠信和一帮家老,宁愿一把火烧了自己和传承五百年的沈家老宅。

    他们有勇气,有风骨。

    没有丢了书香门第的脸!

    老头唏嘘感慨,拉着沈毅的手上下端详。

    以往的白面书生,彻底成长为孔武有力,面容坚毅的战将了。

    失之我幸,得之我命。

    不管如何!

    上天还是垂青我沈氏一脉。

    老的走了,固然令人扼腕叹息。

    但新的一辈成长起来了。

    不说沈麟那个统兵过二十万,打下两府之地的怪才妖孽。

    单单沈毅和即将到来的沈昂,就足以成为沈忠孝的左膀右臂。

    放出去独当一面,毫无问题。

    果然,乱世就是一把篦子。

    它能把头屑、臭虫什么的梳理掉。

    也能让发根更加茁壮。

    谁说我老沈家无人了?

    多的是!

    登州城修建的很有特色。

    东面靠海,全是码头。

    南、北二门出去百十步就是山,平常也就百姓打柴割草出行。

    辽军约四万步骑堵在西门外一年多了。

    时不时攻

    打一阵。

    主要还是以困为主。

    来的战船、运输船多达五百艘,码头哪里停靠得了?

    南北城山下建立的造船场都停满了。

    光是下船的水军和骑兵就有九万多人。

    战马、驽马足足八万余匹。

    还有一些在易州搜刮的犍牛和肥羊。

    乍一看,到处都塞得满满当当。

    城内原本就塞进去五六十万军民,远超一个府城的容量。

    大伙儿在海上不过漂了三天多,还是不太适应。

    一个个脚步虚浮,不得不下船修整。

    没办法,就在码头和船场扎营了。

    晚上,大部分人还得回船上睡觉去。

    秦王居然不在登州了?

    几个核心人物听说,他居然寻找太祖藏金去了?

    都不由得心中一沉。

    泛舟深海,凶多吉少啊!

    李广利首先提议道。

    “老大人,咱们这批援军来的声势太浩大了。”

    “末将建议,大伙儿休息一个时辰,就对城外的辽军发起反击!”

    “务必全歼。”

    “作战距离近,末将还能让出两万多步人甲和大黄弓。”

    “城中可有骑兵,先拿去用?”

    沈毅赞同道。

    “大伯,不可犹豫。”

    “我军装备、兵力远胜于敌军。”

    “要是放跑了那

    么多战马兵甲,就太可惜了。”

    “我军中还多余一万轻骑具甲,一万八千铁甲、复合弩!。”

    那就是多出五万套骑兵装备了?

    战马也有两万多剩余?

    还是跟城外辽军铁甲骑不相上下的?

    姜庆元是登州的骑兵参将。

    另一位彪悍年轻将领叫马秉义。

    当然,还有一位络腮胡子大汉,陈梁当初在东平湖见过一面。

    他叫鲁治宁,是秦王收复的山东本地将官。

    姜庆元三人顿时大喜过望。

    “哈哈,我们登州啥都缺,就是不缺见过血的兵。”

    “我步五万人,都经过一年多的骑术训练,可惜战马只有一万二,都快养不起了!”

    鲁治宁嚷嚷道。

    “小姜,我跟秉义统领的虽是步军,可也有一批经过骑术训练的。”

    “哦,对了,李将军,沈少将军。”

    “我和马秉义部各有六万步卒,都在城头轮战过。各自抽出一万精通骑射的汉子,没问题!”

    马秉义言简意赅地道。

    “嗯呢,我们缺的就是兵甲。”

    这还没怎么的呢!

    一个个就争抢兵甲红了眼?

    那玩意有多值钱?

    你们不知道?

    沈毅和李广利顶多借给你们用。

    真要想要,上战场抢去!



    第六百四十七章 成功突袭

    

沈忠孝拍拍桌子,斥责道。

    “胡闹!”

    “争什么争啊?”

    “外面的鞑子不到四万,都不够友军吞的。”

    “杀光鞑子,不就啥的有了?”

    “本府决定!”

    “姜庆元调出三万人,加入沈麟部。”

    “马秉义,鲁治宁你们各调一万人给小姜。”

    “歼灭西门之地只是开胃菜。”

    “全军出动,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登州八县。”

    “最好连莱州八县都别放过。”

    “你们要是把青州也抢回来,本府摆酒为你们庆功。”

    “夏粮多半还在各县府,鞑子还没来得及运走呢!”

    “有了青州,莱州的铁矿、铜矿,想要多少兵甲不成?”

    “没出息!”

    “咱们手握二三百万百姓,到时候有兵有兵,要工匠有工匠。”

    “鞑子会为了个山东半岛,调几十万兵马来抢么?”

    沈忠孝一声虎吼,把三个大将训得服服帖帖。

    老人家说的在理。

    登、莱、青三州,鞑子加上汉儿军,顶天了七八万。

    哪里是咱们二十几万大军的对手?

    以前是兵器、甲胄轮流用,咱们才被困在登州城和海上岛屿无法动弹。

    现在多到五百余艘舰船,哪里不能登陆?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

    众人都摩拳擦掌。

    大量兵甲飞

    快的分配下去。

    各部兵源调拨到位。

    西门一次能冲出去多少骑兵?

    李广利和沈毅决定带着本部人马从近岸登陆。

    然后,蒋元庆三人各领一万骑兵出西门。

    铁锋水军没分到战马。

    上次缴获的都让陈梁大手一挥送人了。

    他担心这些战马听到火炮轰鸣炸窝。

    当然,船上还能拆下五百架破阵弩车,由陈虎带着去助战。

    埋锅造饭,整装待发。

    午后三刻。

    城头一声号炮。

    大地震颤,踢声隆隆。

    近十万铁骑合围而来。

    陈虎的破阵弩车不要钱的往辽军大营发射着磷火弹。

    坚实的木头寨墙瞬间燃烧起来。

    围三缺一!

    本就有所察觉的辽军根本没想到。

    登州的兵马如此强大。

    怎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铁甲骑?

    更可怕的是,那些重弩的射程还强过他们军中不多的大黄弩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