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都知道,铁锋军已经成长为一头爪牙锋利的猛虎。

    能不招惹,尽量忍着点。

    搞得下半月来,陈风郁闷不已。

    辽军连斥候战都不搞了了。

    那些远拦子看到铁锋军哨骑,就远远跑了。

    一些易于伏击的地方,他们去都不去。

    据说,吴亮等哨骑百户,好多次带队逼近唐州城十里之内。

    人家都懒得驱赶。

    辽军大营就在城外,想看随便。

    沈麟心头悬着地石头渐渐放下。

    八十炼精铁制成的

    大炮炮管,果然能承受最大装药量。

    每天,露水溪靶场炮声隆隆。

    搞得附近农场里的母鸡,母鸭都不下蛋了。

    不过,灵性最高的战马倒是适应力超强。

    第一批得到锻炼的炮兵和战马已经送往忠县前线。

    换了另一批人和马,继续回来听个响。

    测试哪有那么快结束?

    炮管寿命要不要测试?

    每个炮队得打完几十发炮弹,操作熟练才能出师嘛!

    陈梁手下的舰船,都派出去巡逻沁水河了。

    他却整天催着要火炮。

    沈麟也给不了,纸壳弹的问题一直没解决。

    每次都要刷膛清理,严重影响了射击频率。

    很头痛!

    水军得到了一万新兵的补充。

    原本跟着他的一万多半大孩子居然不想去学校读书了。

    一个个吵着嚷着要当兵。

    沈麟亲自跑去劝说,总算给学校保留了一千多做学问的苗子。

    高级技工学校终于开学了。

    没有足够的数理化人才,光靠他自己,未来怎么搞工业革命?

    不过,那些半大孩子依然有近万人进入水军。

    学校承认他们的学籍,书籍,考试都不能少。

    只不过,主要靠自学而已。

    沈麟觉着,他们整天待在船上,学习的时间肯定比骑兵多。

    那就满足他们

    的心愿吧!

    水军一下子多了两万新兵。

    三个师马马马虎虎,也算正常运行了。

    梁自成带着船场人员加紧开工。

    船台上,几十艘战舰等着完工呢。

    正好把炮位提前预留好。

    火炮上船,可不是简单。

    得考虑炮弹储存和后坐力。

    该加强的地方要改,该调整的地方也不能马虎。

    陈梁着急也没办法。

    火炮得先紧着陆军装备,他的炮兵倒是可以提前培训。

    毕竟水军还能追着辽军打。

    陆军不更换装备,受地形的影响,就未必了。

    韩如烟经常跑来沈家大院,却总是给沈麟甩脸子。

    好像沈麟欠着他几百万两银子似的。

    原因很简单。

    不出兵,她也认了。

    铁锋军确实有困难。

    可船场居然不让她去参观?

    露水溪天天打旱雷,搞得惊天动地的。

    傻子都知道,沈麟又在实验秘密武器了。

    可她想上山,都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尖刀队员给阻拦了。

    硬闯?

    那帮小子持的折叠弩箭,蓝汪汪的。

    一看就知道喂了剧毒。

    她还能一打十不成?

    最可气的,慕容晚晴居然进了铁锋军核心,当了情报司司长。

    那应该……是她的位子好不好?

    看把那死丫头得意的。

    真气人!



    第六百一十八章 石棉妙用

    

沈麟没工夫理会韩如烟的幽怨。

    他整天在实验室和造纸坊之间转悠。

    纸壳弹一打就破碎的麻烦不解决,他哪有心情管其他?

    如果两种火炮的发射频率,都才一分钟一发。

    除了射程优势,压制和毁伤效果还赶不上破阵弩。

    慢吞吞的有啥意义?

    高压胶合纸的设想没错。

    一开始他怀疑是粘胶效果不好。

    杜仲胶太稀缺昂贵,确实用不起。

    这些日子,沈麟依次试验了榆树胶、面粉胶,鱼胶、连鸡蛋都用上了。

    结果差不多。

    会不会是造纸材料的问题?

    目前,铁城的纸都是用秸秆或者荒草滩的各种野草,就地取材,图个低廉。

    或许,是植物纤维韧性,强度不够。

    前两天,他干脆改用榆树皮造纸。

    纸浆自带浓胶,高压成型,直接就做成了半厘米厚的纸板。

    紧急试验后,发现纸壳弹果然不再碎成渣渣。

    但高温灼烧,会留下一定的灰烬,还得仔细清理才行。

    回到实验室,袁天刚劝道。

    “大都督,这已经好了很多。”

    “北邙山里到处都是松树,柏树和榆树。”

    “早些年,穷的时候,大家还拿榆钱填肚子。”

    “现在那玩意没太大用处了。”

    “船场,

    家居坊都用得少。”

    “你也说了,榆木打浆,效果也不会太差的。”

    有型材松树、柏木,樟木可以选择,大伙儿自然不愿意用满是分叉、枯疖的榆木。

    不过,造纸倒是比草料更好。

    好歹是饱含榆树胶的木浆纸。

    成本略高一些也能接受,军方用途节约不了。

    沈麟望着玻璃柜里的各种矿石出神。

    忽然,他指着一块纤维状的灰石头问道。

    “石棉矿?哪里找到的?”

    袁天刚赶紧打开玻璃陈列柜,取出拳头大的古怪石头递给沈麟。

    “石棉?”

    “唉?挺形象啊!”

    “这是几个学生,在二号水库附近的山崖上挖出来的。”

    “我觉得跟古籍中记载的火浣石有点像。”

    “正准备忙完这一阵子,试验一下呢!”

    火浣布?

    沈麟笑了。

    “你没认错。”

    “这玩意确实能像棉花一般抽丝织布,耐高温、不怕火烧,还特别耐腐蚀,是很好的绝缘……”

    “绝缘这东西,你现在还接触不到,以后再说。”

    “它同样可以造纸。”

    “你的学生们,立大功了。”

    “本官觉得,咱们可能找到解决办法了。”

    沈麟亲自带人去了二号水库附近勘察。

    确实找到了一处不大的

    石棉矿脉。

    不过,仅仅用于造纸,绝对绰绰有余了。

    石棉纤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榆树纸浆,再高压烘干。

    沈麟连着出了五种标准纸板。

    袁天刚用力裁下几块扔进火炉中。

    烧了一刻钟,灰扑扑的依然如故。

    “哈哈哈,果然耐高温。”

    “这石棉,真是个宝贝!”

    沈忠元等一帮技工也是惊讶的合不拢嘴。

    沈麟轻笑道。

    “二叔,高温作业,你们经常被灼烧到,夏天也很难受。”

    “等会儿,我给你个配方。”

    “你找柳楚儿成立个石棉抽丝、制衣房。”

    “有了石棉布,手套,帽子和工作服就安全清爽多了。”

    沈忠元从不认为沈麟会忽悠他。

    老头笑得合不拢嘴。

    “那感情好!”

    “没想到费劲巴拉造个特种纸,还能衍生出好东西来?”

    当然不止一种。

    石棉瓦,石棉隔热板多了去了。

    趁着袁天刚去做试验弹的时间,沈麟用炭笔刷刷刷地写了好几张纸。

    “二叔,你得筹备个专门的石棉工坊了。”

    “这玩意,用处很大。”

    “保管你大有收获!”

    新的炮弹送往露水溪靶场。

    打完第一发,所有人就基本放心了。

    一打开炮闩,纸壳筒子冒着白烟都

    能完整的退出来。

    单单是实验阶段。

    炮兵就打出了一分钟三发的急速射。

    沈麟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了火炮内膛和纸壳弹的烧蚀状态。

    最后,他确认了。

    “好!”

    “本官宣布——”

    “五号石棉胶合纸,效果最理想。”

    “二叔,老袁,就此定下来吧!”

    “两种火炮,四个型号的炮弹,即日开始制造。”

    “这种纸壳,防水防潮效果也不错。”

    “保质期,定为一年。”

    袁天刚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放下望远镜建议道。

    “我发现,炮弹的出膛速度更快了。”

    “要不?”

    “100炮的开花弹定为三秒好了。”

    “130炮的射程要远很多,五秒即可。”

    目前的开花弹,还处于测试阶段,全都设置为七秒。

    落地得滚一点距离才会爆炸。

    战时肯定不行。

    比如水军交战,你落到人家船上,被挡住了。

    100毫米炮的标准弹射程才五百多步,也就是两秒钟左右就飞到。

    剩下足足五秒钟,却没有及时爆炸。

    反应快的水手,一脚就能给你踢水里去了。

    炮弹的造价可不便宜,这是炸人不是炸鱼的。

    当然,半装药的100毫米炮开花弹打得更远,都

    在八百步上下了。

    再怎么也用不到七秒的引线。

    因为精铁材料用的好,炮管细长。

    两种炮的倍径分别是20和24,堪称黑科技了。

    130毫米的火炮打半装药的开花弹,居然能干到五里之外。

    这还不过是方便陆军机动的轻型行军炮。

    分别重二百斤和一千斤而已。

    陈梁就捧着沈麟编写的《火炮纪要》如同好奇宝宝。

    “大都督,照您的说法。”

    “咱们的万担级大舰和一万五千担级旗舰,还可以承受更大的后坐力。”

    “舰首、舰尾炮岂不是能装三、五千斤以上的重炮。”

    “重量大,身管更长,射程更远?”

    “能打十里不?”

    沈麟笑道。

    “你呀,就别贪多嚼不烂了。”

    “想打的更远,就需要装更多的发射药,膛压也就更大了。”

    “我们的定装纸壳,未必承受得住。”

    “别说十里了,二十里,三十里,其实都不难。”

    “距离越远,就越难打中。”

    “二叔哪有那么多八十炼精铁给你造重炮?”

    沈忠元立刻竖起眉毛,呵斥道。

    “梁子,你给我消停点。”

    “130炮打轻弹,五里射程还不够你痛快的?”

    “几千斤一门炮,够造多少重甲?”



    第六百一十九章 威慑

    

铁锋军中倒是装备了不少百炼级的斩马刀和苗刀。

    一般都是军官专用,属于身份的象征。

    百炼级的具甲,就沈麟有一套。

    目前,新造的重骑具甲,一样是八十炼精铁。

    谁敢说要用百炼钢批量造甲,绝对会被骂得体无完肤。

    成本实在太高昂了。

    打造130毫米炮,幸好八十炼精铁过关了。

    全军需要近五百门130炮。

    用五十万斤百炼钢?开什么玩笑?

    打造成斩马刀,苗刀,都能把全军换一半了。

    当他沈忠元听说,要是炮管不够结实。

    一旦炸膛,一个班的炮兵就得死伤一片。

    老人家顿时吓着了。

    铁锋军自成立到今天,才战死多少烈士?

    杀敌不成,反而被自家的武器弄死、弄残了。

    兵工坊的脸往哪儿搁?

    他如何去面对烈士家人?

    没说的,用最合适的精铁造就是了。

    反正炼铁坊也要搬到铁山去,那地方足够大。

    铁城如今也不缺工人,可劲儿炼。

    但并不代表沈忠元喜欢无谓的浪费。

    明明两种规格的火炮,已经算跨时代的大杀器了。

    你还指望更大更厉害的?

    简直,贪得无厌,不可饶恕。

    陈梁一缩脖子。

    堂堂大将军,可惹不起

    脾气耿直的沈忠元。

    “二叔。”

    “咱只是说说而已!”

    “真的!”

    “您只要把咱们舰队该有的火炮,都造出来。”

    “小子天天烧香拜佛,念您老人家的好。”

    炮弹问题解决了。

    铁城工坊和造船场三班倒。

    陈梁特意开回来的两艘旗舰,四艘万担级大舰,陆续装上了大、小火炮。

    陈云的第一军最先吃到红利。

    他的战马全都更换了。

    军属炮兵团,配齐了24门130毫米火炮。

    五万大军开始逼向唐州。

    陈风的第二军转向黑松山一线布防。

    其实100毫米炮已经造了二百多门,可战马不过关。

    他也只能望洋兴叹,看着水军优先装备。

    沈麟乘坐水军旗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