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整个安定府的肚子不都亮出来了?

    “走,去河边看看!”

    大批铁甲骑簇拥着沈毅,直奔沁水河。

    不多时候,络绎不绝的战船自西南迤逦而来。

    庄名起看到北岸严阵以待的铁甲骑兵,他有些惭愧。

    沈毅这是打算增援自己呢!

    可澶州军没有多坚守一时片刻。

    十几里路,对骑兵而言。

    算远么?

    他命令旗舰靠岸,快步走下船来。

    “沈兄,抱歉!”

    “我军损失太大了,实在……坚持不住。”

    沈毅惊问道。

    “我军哨骑说,来敌不下十万?”

    “你被偷袭所致,可以理解!”

    “但何必要撤呢?”

    “河防还是可以守的嘛!”

    “咱们天明再战,不行?”

    庄名起很无奈。

    “沈兄,我军苦战之下,损失近半,伤兵满船呐!”

    “你看,贼寇有追击么?”

    “我在开元河段等了半个时辰,贼寇骑兵已经点着火把北上了啊!”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直接把沈毅雷得外焦里嫩。

    北上?

    过了忠县的上马镇,就进入安定县境内了。

    贼寇不准备乘胜追击,拿下唐州、忠县一带更多的城镇?

    直接奔着相对空虚的安定去了?

    大事不妙哇!

    沈毅也慌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

    庄名起倒是冷静。

    “沈兄,你放心。”

    “我小庄还不至于当逃兵,要是打过一场败仗,就怕了。”

    “死了的那两万多弟兄,都会看不起我。”

    “回安定城吧!”

    “咱们……不可因小失大啊!”



    第五百六十四章 顾此失彼

    

庄名起非要回安定水军大营。

    沈毅根本拦不住。

    好歹澶州军也有两万多能战之兵。

    庄家也不可能放弃安定府这个财源之地。

    因此,沈毅并不担心他真的跑路。

    除非,逼不得已。

    确认了。

    是陆大江那个坏种亲自领兵,他对安定太熟悉了。

    自上马镇进入安定的隆中镇,后面就是沈家集了。

    混蛋!

    拳拳打在软肋上!

    沈毅回到驻地,紧急叫来忠县县令马致远。

    “老马,贼寇前锋直逼沈家集,多半不会来咱们这里了。”

    “本将要带走安定的三万马步军回去增援。”

    “你通知易县老张,集结两县所有乡兵,先守住各自的县城吧!”

    马致远急的满头大汗。

    您这正规军一走,老张的易县先不说,他还在我忠县后面呢。

    就算我集结两万余乡兵,能守得住?

    “将……将军,连六万澶州军都挡不住!”

    “我们如何守?”

    沈毅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拍拍马致远的肩膀。

    “老马,你要相信你自己。”

    “当初,面对更为凶残的辽军,我带着的,还不是八千生瓜蛋子?”

    “你现在有两万人,还有更加完备的城防。”

    “你尽可能把全县的百姓,都收进城里去。”

    “别分散去守镇子了,那才是真的守不住。”

    “放心,贼寇的主攻方向是安定府。”

    “去找你的,只会是偏师。”

    “没有百姓当替死鬼,他们拿不下忠县城墙!”

    马致远狠狠点头,脚步踉跄的去了。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县父母官,备寇一年多了。

    该来的早晚要来。

    他没有开城投降的念头,他要拼了一把老骨头。

    岸边还有沈家的三十多艘大船。

    步军全都挤进去了,先回安定府城。

    营中的辎重粮草也顾不上,直接给了马致远的乡兵。

    让他们全都搬走。

    算是府城对他们唯一的支援。

    沈毅带着铁甲骑连夜启程。

    他必须增援沈家集。

    要不然,沈昂顶不住。

    最让他担心的是,最近老爹常常回去督促工坊生产。

    没准,老头这会儿也在沈家集呆着呢!

    更别说还有那满地窖的金银,怎么能便宜陆大江?

    陆大江确实走得急。

    当沈铁柱跟上来时,十四万大军,能动弹的只有九万了。

    官军没那么好打。

    但两部缴获了不少战马。

    军中凑了凑,竟然武装起三万多骑兵。

    陆大江是丝毫不敢耽搁,带着骑兵突袭上马镇。

    没错的,他的目标就是沈家集!

    这是早就跟归一王定好的策略。

    更何况,后续的沈铁柱还能挟裹三个镇子的百姓跟上来。

    他陆大江,不缺送死的人。

    果然,沿途的上马镇,隆中镇防御松懈。

    包括近些的乡村,都轻松偷袭得手。

    如果单看这支兵马裹挟的人数。

    实际上比出发时还多几千。

    沈家集繁华。

    码头上的船只不少。

    天色未明的时候,划着舢板、木排强渡的先遣贼寇,一举攻占了整个码头。

    所有船只易手。

    等沈昂接到急报,率领三千铁骑来夺,已经为时已晚。

    第一批登陆的贼寇骑兵,比他的队伍还多呢。

    怎么打?

    沈昂无奈,只得退回沈家集坚守。

    沈忠信还在睡梦中,就被示警铜锣给敲醒了。

    他让家丁推着轮椅,急匆匆赶到南门城墙。

    正巧碰到沈昂率队回撤。

    “二伯,您别担心。”

    “有我们呢!”

    沈忠信哪里放心得下?

    这时候,天色已经放亮了。

    只见成千上万的贼寇骑兵黑压压的逼向城墙。

    远处的码头两岸,数不清的人头,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

    沈忠信忧惧交加。

    “这可如何是好?”

    “贼寇怎会从天而降?”

    “沁水北岸的联军,难道打败了?”

    自家的独子,沈毅如今咋样了?

    沈昂飞快的安排完防务。

    如今的沈家集,人口好几万呢!

    周长八里的城墙不比府城矮,还都是新筑的水泥墙。

    上万乡兵久经训练,铁甲装备率近半。

    足够两班轮换着守城了。

    东边还紧挨着二郎峰,贼寇顶多三面围城而已。

    “二伯,您看,到达的贼寇全是骑兵。”

    “很显然,他们想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多半啊,这帮人绕道而来。”

    “沈毅堂哥他们,未必就败了。”

    “唐州那些城墙,岂能一鼓而破?”

    “近三万的水军据守沁水河,贼寇大部队可不容易过。”

    陆大江为了抄近路,在隆中镇用缴获的船只渡到了南岸。

    到了沈家集,又再次渡河往北。

    这是没办法的。

    北岸有好像一段都是山地,道路难行。

    哪怕两次渡河反复折腾。

    也比他走山路来得快。

    他还不敢用那些船只运载人马直接走水路。

    一是逆水行进赶不上战马。

    二来,万一遇上水军呢?

    运输船岂不是活靶子么?

    不成想到,陆大江的渡河举动。

    反而让沈昂误会了。

    以为他以骑兵绕路,长途潜行过来的。

    那就绝不会出现太多的人马。

    有兵,有坚城在手。

    沈昂信心十足,一定守得住!

    沈忠信提醒道。

    “派信使了没有?”

    “府城,呃,还有泸水铁城?”

    “救兵也要搬的嘛!”

    沈昂笑着摇头道。

    “算了二伯!”

    “安定府就留下一批乡兵,出城遇上骑兵,不是送死么?”

    “再说了,沈麟不在泸水。”

    “一帮女人守家,怎么可能出兵?”

    “他们能自保就不错了。”

    沈忠信想想也是。

    沈麟带着一批人马护送鲁志昌去了陕西路。

    这不是秘密。

    那边跟回鹘人打起来了。

    皇城司也有情报通传。

    他这样的府衙高官肯定能提前看到。

    沈麟那臭小子不断从铁城抽兵。

    都在西边打了半年了。

    家里哪还有可堪野战的力量?

    沈忠信没有办法,也不抱指望。

    不过,他转身下城的时候,还是叮嘱道。

    “趁着贼寇还没合围,机会难得。”

    “昂儿,派人去吧!”

    “咱们不求救!”

    “给他们示示警,总是应该的。”

    沈昂赶紧道。

    “成!”

    唐州知府朱文盛彻夜未眠,急得团团转。

    探马信使不断进进出出。

    “什么?”

    “庄名扬那小王八蛋,战败撤走了?”



    第五百六十五章 开城投降

    

坏消息还不止如此。

    偷袭北岸的贼寇,奔着安定府去了?

    朱文盛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忠县边境的沈毅,带着三万马步军去救老窝了。

    马致远、张书铭两位知县被逼无奈,正连夜把百姓撤进忠县和易县城里,以图自保?

    李广利骑兵营大败,如今只能靠着战船苟延残喘。

    一夜之间,局势陡变。

    唐州剩下的一府三县,就变成风雨中的孤岛了。

    过十万的水陆援军全指望不上了。

    靠着自己那帮生瓜蛋子,怎么挡住赵归一?

    那可是三十万如狼似虎的大军啊!

    连当初的黄炳仁,都被打得满地跑。

    班军游击官孙泽顺低声道。

    “大人,如今,谁也靠不着了。”

    “单单凭借咱们手头的力量,是万万保不住唐州的。”

    “不如……”

    天色大亮,唐州四门大开。

    朱文盛带着一帮军将和士绅,恭恭敬敬地在南门外站成一排。

    赵归一志得意满地接过朱文盛双手递上的降书。

    “哈哈哈哈!”

    “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赵某在此保证——”

    “我义军替天行道,绝不伤害唐州一草一木。”

    “另外,愿意随我征战的乡兵,发十两安家银。”

    “家属,三年不纳税!”

    原本缴了兵器,垂头丧气的乡兵们顿时纳头就拜。

    “归一王仁慈!”

    “归一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十两银子,三年不纳税的条件。

    值得乡兵们献出一条命了。

    无他。

    北岸的十来万联军,被先遣义军打败了,跑路了。

    后面就剩下个安定府,防备空虚,还不是手到擒来?

    澶州还有几家撑门面的军队?

    一般人,可不知道泸水铁城还藏着一只猛虎。

    他们只知道,澶州军就剩一半儿了。

    几万人而已。

    归一王几乎占据了河北西路大半儿地界。

    拥兵五十多万。

    谁挡得住?

    加入义军,也不一定就会送命。

    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赵归一毫不废话,直接留下五万本部人马镇守唐州。

    原本的十万乡兵,班军全都带去攻打安定。

    唐州府城本就有不少渡船,货船。

    大军渡河,声势浩大。

    下游的李广利接到哨船通报,惊得茶杯都摔了。

    “朱文盛,老匹夫!”

    “竟然敢断我后路?”

    庄名起撤退,沈毅撤退。

    李广利毫无意见。

    既然陆大江都去偷袭沈家集了,那还待在沁水河干嘛?

    有他这近两万水军,几千陆战骑堵住辽人就够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朱文盛一天都没坚持。

    不,是一箭未发就直接开城投降了。

    他娘的,不当人子啊!

    唐州一府三县,城防完备,乡兵足足十万呢。

    再不能打,守城战以战练兵,总能坚持些日子吧?

    “软骨头,混账!”

    朱元成,李成功兄弟也气得不行。

    “大帅,咱们出兵吧!”

    “至少,不能让贼寇过河啊!”

    “要不然,安定的防守压力,就太大了。”

    李广利按捺住一腔怒火,摆摆手道。

    “来不及了!”

    “咱们距离唐州城,不下三十里。”

    “三四里的河面,一来一回才多少时间?”

    “朱文盛手里,大小船只可不少,搭几条浮桥都够了。”

    “搞不好,这会儿都过去二十万大军了。”

    几人颓然而坐。

    船只盖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