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
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韩如烟顿时一脑门黑线。
“你……你们俩,真是的!”
“至于么?”
“好了,不闹了!”
“庄、沈、李、朱四家准备沿着沁水布置联合防线。”
“这次,主战力量是水军,意在拦截。”
“庄家会抽出一万水军过来。”
“李广利还得协防泸水下游。”
“他准备把太原江段的李成功部撤回来。”
“到时候,有三万水军,几百艘舰船,足以封锁百多里的沁水河了。”
慕容晚晴也郑重起来。
“不对呀,撤回李成功,那就只剩邹明贤部的万把水军。”
“他能挡得住辽人的太原水军吗?”
韩如烟轻笑道。
“不不,辽鞑子在黄龙江上游全面收缩了。”
“他们呀,已经被陈梁吓得不敢轻易出水寨了。”
“主要是,你们家每次去陕西的船队太吓人。”
“动不动就小二百艘舰船出动,谁敢招惹?”
众女会心一笑。
这倒是真的。
陈梁已将在黄江跟辽军水师交过好几次手了。
自己相公去陕西路的时候,也顺便帮着朝廷的黄江水军出过一次手。
目前来看,辽国水军是打不过铁锋军陈梁部的。
他们不是笨蛋。
也早就发现了。
只要不主动挑衅。
铁锋水军一般只是路过,才懒得搭理他们。
第五百三十六章 盼归
白娘子回房找来一份地图,摊在桌子上打量着。
心下了然。
“三万水军守住沁水一线。”
“朱文盛知府,是打算放弃唐州外线三个县?”
韩如烟点点头。
“那是没办法的。”
“根据情报,赵归一正在真定、邢州和平城大练兵。”
“他一旦挥军北上,人数不下四十万。”
“记住,这次贼寇的大军,根本不用带饥民。”
“赵归一也在学习杨成良,他把现有的地盘都当成老巢在经营。”
“对老百姓还算不错!”
“唐州府城和沁水沿线的三个县,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三个隔得远的,不得不放弃啊!”
柳楚儿很是吃惊。
“赵归一的大军,也算磨练出来了。”
“老天,四十万人?”
“他们几家能挡得住?”
韩如烟侃侃而谈道。
“庄子才无比重视安定府,这次,他将派出六万步骑前来支援。”
“因为,他的澶州军已经过十万人了,还训练了大半年。”
“李广利也练了一万陆战军,骑兵占一半。”
“沈忠信父子手笔也不小。”
“他们要调一万东路军铁甲骑上战场,另外抽调的乡兵也有两万人!”
白娘子莞尔一笑道。
“几家人都挺大方啊,转眼就凑齐了十万官军?”
“装备都不错,还不算滥竽充数。”
韩如烟笑道。
“不止呢!”
“朱文盛一直都在备战,以前就练成了五万乡兵、班军。”
“上个月,又征召了五万人,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
“沈家集的兵工制造也有些规模了。”
“沈忠信对朱文盛敞开了卖。”
“兵器,皮甲统统都给!”
“没钱不要紧,粮食和其他东西都收。”
红娘子闻言,难得地赞了一句。
“二十三万人守着河防,城池,只要其他三个县的百姓能及时撤退。”
“赵归一抓不到饥兵,这仗,有得打!”
慕容晚晴顿时放松下来,还慵懒地扭了扭小蛮腰。
“难怪不需要咱们铁锋军出手。”
“战场预设在唐州境内,打生打死都对安定府无损分毫。”
“偏偏,大后方还有足够的支持。”
“看来,四家联军信心很足嘛!”
韩如烟提醒道。
“你们也别大意哦!”
“据说杨成良在隆德府扛住了辽军的猛攻。”
“他在尉氏,马氏等县还放了不少预备军。”
“天下贼寇是一家嘛!”
“没准儿,人家就会出兵从泸水西岸绕道呢?”
白娘子和柳楚儿对视一眼。
就怕他不来。
梁自忠和虎大勇早就在流浪滩严阵以待了。
盐水湖以南的十万亩水稻田,三十万亩牧场都差不多开垦完了。
有这么大一片平坦开阔地的缓冲。
就算真有不怕死的贼寇从荒草滩摸过来。
也别想竖着抬出去。
“无妨!”
陈无暇淡然道。
“我们铁锋军,也不是吃素的!”
“陈梁这次从山西路运回不少战马。”
“家里弄出一两部骑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韩如烟满是好奇。
“哎哎,铁锋军到底有多少兵马了?”
“你们总是遮遮掩掩的,给我说说呗。”
慕容晚晴揽着韩如烟的香肩道。
“姐们,等你嫁入咱们家,自然就会知道。”
“你现在打听个啥?有刺探军情的嫌疑哦!”
陈无双眼珠子转了转,笑的很诡异。
“有些事儿,你甭打听。”
“要不然,咱们只能先把你拿下了。”
韩如烟吓了一跳。
“哎哎,友谊的小船儿,怎么说翻就翻?”
“人家……随口一问罢了。”
“亏得咱一心一意地帮你打听消息。”
“最后一个问题。”
“沈麟在西北那边,打得咋样了?”
“赶紧回来吧!”
“我听说秦王在登州被围四个月了。”
“很惨的!”
“你们家的水军厉害,是不是去看看?”
“好歹沈忠孝老大人对沈麟还不错!”
这时候,刚刚从学校回来的沈思思还在门口,顿时花容失色。
“如烟姐,真的假的?”
“我爹……岂不是很危险?”
韩如烟赶紧安慰道。
“妹子,你别担心!”
“你想啊,辽军出兵山东路,一路都打到徐州,两淮路。”
“最后攻破商丘,沿着大运河往西合围京城。”
“登州肯定被围得水泄不通啦!”
“我的人回报,说登州打得并不激烈。”
“你放心。”
“秦王和你老爹都不是一般人,他们一开始就层层抵抗。”
“你们家卖的五千具甲,对辽军的威慑很大。”
“他们多半是以围困为主。”
白娘子也点点头道。
“思思,我见过秦王,他也算知兵之人。”
“再说了,辽军水师还在黄江入海口打着呢!”
“登州海岸线那么长,良港很多。”
“实在守不住了,秦王也可以登船出海嘛。”
“辽军是拦不住的!”
韩如烟连连点头道。
“无暇姐分析都对。”
“我说让你哥早点回来的意思是。”
“凭借铁锋水军的犀利。”
“给你爹和秦王送些粮秣和兵甲去。”
“他们没有外援,坚守也不容易!”
沈思思靠着柳楚儿坐下,央求道。
“大嫂,你给哥去封信,叫他早点回来嘛!”
“陈云兄弟都能独当一面。”
“就算西北战事没打完,哥也不是非得待在那边。”
柳楚儿想了想道。
“行吧,原计划是让陈梁三月初八出发的。”
“主要是给慕容军的两万具甲没完工。”
“看来,贼寇那边暂时也折腾不出啥动静来。”
“无暇,要不,还是从新军里抽两万套先送走?”
“让陈梁后天出发得了。”
“免得黄江上游结冰不好走!”
柳楚儿只是建议,她不参与军队的事情。
白娘子沉吟片刻。
“可以,我跟老梁他们几个,商量一下。”
陈无双笑道。
“虎大勇,梁峰他们又得哭了,哈哈哈!”
“那批具甲才发下去几天?”
“都还没捂热乎呢!”
在场的几人都忍不住莞尔。
从新军身上剥具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好在,现在二叔的炼铁坊,兵工坊日夜三班倒,产能大增。
大半个月,就能把缺额补上来。
沈麟的西征大军一旦撤回。
再往陕西路送甲胄,就得悠着点了。
西军欠的银子,可不少。
第五百三十七章 困龙
沈思思牵挂着老爹。
沈忠孝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弦月如钩。
夜就已经深了。
府衙书房的灯还亮着。
沈忠孝披着棉衣,带着沈麟送的老花镜,正在油灯下翻着厚厚的账册。
花白的眉头倒是越皱越紧。
“咳咳咳……”
咚咚咚。
一个人影挟着寒风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也只有秦王杨念广,才能不经禀报,随意进出府衙。
“哎哎,老大人,都说了,你感染了风寒。”
“别熬夜别熬夜。”
“你呀,就是不听话!”
沈忠孝抬起头来,摘掉老花镜也跟着埋怨道。
“老夫也说了多少次了?”
“你是王爷,是七万登州军的主帅。”
“咋老是亲自带着骑兵去夜袭?”
“没有你,姜庆元,周尚吉他们就不会打仗了?”
“怎么?今儿不顺利?”
秦王自顾自得坐到书桌对面,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一扬脖子就灌了下去。
“唉,慕容家……害人不浅。”
“他们倒是全家殉国了。”
“可晚晴那丫头从沈麟手里买的三千套具甲,还有那么多自造步人甲,一半儿都送到登州辽军手里了。”
“今晚杀退了追兵,我们损失了七百骑。”
“好在,甲胄没丢,还捡了几百套!”
嗯?
沈忠孝惊得一下子站起来了。
坐太久了,老胳膊老腿的有些晃悠?
“战损七百骑?”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先例啊!”
“敌人到底派出了多少具甲骑兵?”
秦王苦笑道。
“具甲骑一千五左右。”
“铁甲骑不下六千,还好咱抽身得快。”
“最麻烦的是,他们装备了一种黄色大弓。”
“百步就能破铁甲了。”
“都快赶上咱们的复合弩,吓了本王一大跳!”
“以后,这仗可不好打喽!”
沈忠孝听得心惊肉跳。
看来,辽军也在与时俱进。
双方兵甲弓弩的差距越来越小。
咱登州军再想靠着具甲轻骑发动突袭,很难搞呀!
“那就坚守城池吧!”
“老夫改进的投石机,会让辽鞑子惊喜的。”
秦王心里还是没底。
老大人生生把投石机的射程提高了二十步。
攻城战,或者登州水军都能占不少便宜。
可辽鞑子也不是死脑筋。
强弓都搞出来了。
再改改投石机,也未必难得到他们。
毕竟,辽国可不缺上好的牛脊筋。
两人叹息良久,确实束手无策。
当初辽军才出兵,登州军已经趁机抢收了夏粮。
仗着具甲骑兵犀利,还顺手把莱州,齐州等地的庄家也割了不少。
因此,登州是不缺粮的。
可大战一起,跑往登州的难民也多。
城里就装了六十余万。
隔海对望的长山岛,面积不下于一个大县。
登州水军守护附近海域还算得力。
二百多万百姓全都送上岛去了。
挤是挤了一点。
可开发的耕地也多。
周围海域渔产丰富,加上原来的存粮。
这些人也不至于饿肚子。
登州不缺壮丁,正规军就训练了七万。
三万在登州,四万协防长山岛。
彼此还能互相支援。
新练的辅兵预备役更是高达十万。
辅兵只能做到一人发一根长枪或者朴刀。
皮甲都没几件。
沈忠孝犹豫片刻,还是递上一封拆开了火漆的信。
“天黑那会儿。”
“江南水师派了一艘哨船,避开辽军的封锁。”
“这是来自京师的信。”
“看看吧!”
秦王一看落款,顿时剑眉微蹙。
老大?
太子?
两人关系不睦。
他怎么可能给我写信?
等杨念广看了那封亲笔信,脸庞上的清泪滚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