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照样可以用贺兰山防线抵挡更久。”
“远程魔火弹一样可以抵挡。”
“它总烧不穿砖石堡垒吧?”
其他诸将也频频点头。
我们可以在城寨、关墙里布置大量投石机。
可进攻的西军就难了。
通道狭窄。
只要顶住了魔火弹肆虐。
最后还不得短兵相接?
守城方,总是占便宜的。
坎儿诺咬牙道。
“只要击退了拔都。”
“西军并非不可战胜。”
“他们肯定要大力耕种河套平原。”
“人可以撤到城里去,庄稼总带不走。”
“咱们以贺兰山防线为出发地。”
“不跟他们硬拼硬。”
“光是轻骑骚扰,南蛮子就吃不消。”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凯旋
二月初五,铁锋军全部撤回长安灞桥。
慕容军却留在了鸟鼠山定西大营。
不少粮草也留下了。
大雪封山,粮秣转运不便。
虽说雪橇车能解决很大麻烦。
可长途跋涉,人马也受不了。
永兴军主力安置在兰州、秦州等城。
跟着鲁志昌父子返回长安的,只有两万余具甲骑兵。
这是战略力量,还是跟在主帅身边比较方便可靠。
永兴军各地驻军都分到了不少战马,双层皮甲甚至铁甲。
鲁家打算把二十几万永兴军逐步整编。
至少要训练出二十万骑兵出来。
就算一人双马达不到,一人一骑还是很宽裕的。
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渐精锐化。
漫长的冬天,还要两三个月才会过去。
这段时间,正是养精蓄锐,严格训练的时候。
前方大胜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陕西路各地。
边关危机解除了,还大有收获。
鲁志昌等人并不介意大肆宣传。
千里沃野的河套地区落入西军手里了。
雪化之后,就可以搞大开发。
提前搞搞宣传,到时候多去些移民总是好的。
那地方一旦开发好了,并不比整个陕西路小多少。
开疆拓土啊!
大周的历史上,几乎没有打下一路之地的先例。
值得普天同庆。
跟辽军几乎占了整个河东路,河南路,兵围京畿相比。
西军的大胜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如此强军守护,陕西路上空弥漫的战争乌云都消退了。
七十万回鹘骑兵都被打败了,差点全歼。
辽国敢进攻咱们陕西路么?
他们已经出兵八十万围攻京城了。
山东路,河东路要不要留下足够的军队防守?
辽皇还能派出几十万大军来打咱们陕西路?
开什么玩笑?
你以为训练有素的兵源是鲤鱼甩籽呢?
养军队不花钱?
军备更是个无底洞。
回鹘人大败,还不足以让辽人警醒?
长安知府冯玉良带领大批官员,冒着严寒,亲自跑到灞桥来迎接大军得胜归来。
这是个务实的本地官员。
大周讲究以文御武。
可在边境之地,如澶州、雄州,河东和陕西路。
文官的作用被无限削弱了。
他们负责管理老百姓,搞好军队后勤。
文人有几个死脑筋的?
你不配合军队,到时候,外敌一旦入侵,你跑得掉么?
要是结了仇,背后的冷箭你都受不了。
所谓以文御武,也只是在太平时节,或者是安稳的京城和南方罢了。
去年的教训已经让西军警惕了。
那位啥也不懂,专会坑人的副枢密使童子贵。
不但把鲁志昌积攒了好些年的骑兵队伍给坑进去。
五儿子也战死了。
他自己都差一点回不来。
所以,现在鲁、杨、折三家对文官既警惕又严厉。
能不能干?
不能干你可以挂冠而去,咱们绝不拦着你。
也许年前还有硬气的文官受不了,赌赌气。
可现在嘛!
相比于西军的夸张战绩。
再看看大周朝廷,连京师都快收不住了。
乱世将至。
诺大的中原,还有比陕西路更安全的地方么?
南方各路不会有外敌入侵吗?
成都府路面临吐蕃的威胁。
梓州路、广南西路面临大理、李越国的侵扰
沿海海盗屡剿不绝。
要是京城被辽军攻破了,大周朝廷被一锅端了。
中原南方的枭雄之辈还不得乘势而起?
到时候,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尊?
谁说的清楚?
内乱四起,死的人更多。
所以,聪明的冯玉良在鲁志昌面前,姿态摆得很低。
这次跟回鹘人交战。
他管辖的陕西路文官系统也出力不少。
老鲁还是很满意的。
“来来,老冯,你辛苦了。”
“这三匹宝马良驹,送你!”
“各位,今天人人都有礼物。”
“感谢各位对我永兴军的支持。”
“宝马良驹难得。”
“可合格的战马,人人都有份。”
“临走时,都去挑一挑,一人两匹!”
就算陕西路再偏僻,一匹好的战马,现在也要七八十两银子。
原本没这般高的价格。
但止不住南方各地跑来买。
辽军都打到两淮和河南路了。
除了陕西路还算安宁,上哪儿买马去?
不涨价才怪呢。
至于宝马良驹,那玩意有价无市,别指望买到。
来迎接一下,蹭顿饭吃,还能混两匹好马?
一帮冻得缩手缩脚的官员们顿时喜笑颜开,嘴巴都合不上了。
“恭喜鲁大帅,旗开得胜!”
“永兴军真是我西军翘楚,北国屏障啊!”
“对对对,有鲁大帅在,有永兴军在。”
“俺们睡觉都踏实了!”
……
沈麟和一帮铁锋军大将根本不露面。
秘密支援,能不暴露是最好。
鲁延世直接带着他们入营了。
打的旗帜也是大周军的黄龙旗。
永兴军早就有模学样,不管是皮甲和铁甲、皮质马铠。
全都染成了黑色。
一眼看过去,都是黑色的骑兵队伍,哪里分得清谁是谁?
旁观者只觉得这七万铁骑虎虎生威,杀气毕露。
果然是百战归来的悍将雄兵!
永兴军招待文官们的庆功宴,沈麟也不去凑热闹。
灞桥军营的地盘儿又扩大不少。
战马多了,要训练嘛!
前期到来的两万多童子军就在水军千户陈虎的监管下。
一直在独立的军营中刻苦训练。
能天天黏在马背上练习骑射,这种机会可不多。
铁城的战马也不算少了。
一半儿要提供给新军新练。
另一半儿要保持战备值班。
哪有多少给童子军训练的?
能一周驰马一两个时辰,就算军方很重视他们了。
沈麟带着一帮重将策马巡视。
边看边点头。
“娃娃们个头增长很快啊!”
“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效果不错。”
陈虎笑道。
“大都督,小娃娃学东西快。”
“要不是力气小点,近战都没啥问题。”
陈云建议道。
“大都督,咱们五万大军,减员也有两千余人。”
“我看,不少孩子都足以补进军中了。”
“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接受了文化、武技的系统训练。”
“顿顿有肉,身体也足以支撑四十斤的负重。”
陈云指的是,三十斤半身具甲,十斤的兵器等。
这一点,铁锋军控制得很严格。
第五百二十八章 编入
铁锋军官兵的负重,精确到了一两。
随身装备包括一把复合弩,一把苗刀和匕首、水壶。
十斤的斩马刀、被褥、干粮和箭壶,要么挂在得胜钩上。
要么由备马托着。
这批童子军,一般都在十三四岁。
也有身体强壮,个子出众的十二岁娃娃,但比例不高。
陈风遗憾地道。
“可惜,只能当轻骑兵啊!”
梁直没好气的笑道。
“老兄,你也太过分了。”
“这么小的娃娃,你想让他们当重骑?”
“等十五岁之后,再选吧!”
“多十斤负重不打紧。”
“关键是铁杆马槊的平衡和反弹,不少大人都承受不住。”
林锐也翻了个白眼揶揄道。
“老陈,得了啊!”
“这次咱们在西北,招了不少大个子兵,挺能打。”
“你小子已经瞄上了不少人。”
“可咱们铁锋军已经整编了好吧?”
“每个两万人的参将部,只有五千重骑。”
“给轻骑留点种子行不?”
陈风呐呐地道。
“一样。”
“都是一样的!”
“等回到铁城,咱们带回去的精锐,还不得跟新兵混编?”
“训练得再好,没见过血的,还是他娘的菜鸟!”
各位主将,除了用顺手的十来个亲卫。
其他的兵,基层军官,都要经常调换的。
见过血,打过仗的老兵,谁不稀罕?
你让留守的梁自忠,虎大勇等人就带一帮新兵蛋子。
他们不急眼才怪呢?
沈麟转了一圈,才决定道。
“这些娃娃都练的不错,不管男女。”
“传令下去,三天后集中考核。”
“不强制要求,自愿报名!”
“民政,工坊等各部门,也需要有文化,有武力在身的年轻人嘛!”
“咱们自己调教出来,用着也顺手不是?”
“女孩子可以招进野战医院。”
“正好混编集训一个月!”
之前上前线,军中是没有女护士的。
以后肯定要正规化。
每个参将部都得编入一个千户的娘子军负责情报、纠察、后勤和医疗。
只是不常驻游击部和千户部而已。
别看人家娇滴滴的。
打起仗来,穿上具甲骑上战马,姑娘们一样骑射近战,彪悍的很。
命令很快下达。
两万三千童子军全都报了名。
加入铁锋军,几乎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
当兵才是铁城人最崇尚的职业。
不单单是军饷比其他职业更高。
还因为铁锋军屡战不败的战绩,实在是太耀眼了。
同时,先进的医疗技术,强大的野战医疗系统。
无坚不摧的具甲,犀利无敌的兵器。
也大大降低了战场重伤率,以及死亡率。
加入其他军队,你得随时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
可铁锋军里,却不必担心。
在河套地区大战三个月的五万大军。
减员才两千多。
大部分还是缺胳膊断腿的。
回去铁城,也能得到很好的安置。
学校,民政部门,或者各街道官员。
伤残军人待遇从优,走到哪里都受尊敬。
孩子们相处了一年多的学校教官,可不都是伤残军人担任的?
他们的战斗故事,早就耳熟能详了。
那些体育教官,哪能不为老部队着想?
他们恨不得把所有娃娃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
要不然,对不起大都督天文数字一般的付出。
沈麟很欣慰。
辛苦得到了回报。
孩子们的参军积极性没让他失望。
就算入了军队,或者参加了工作。
他们还是要继续自学,每年都要回学校参加两次考试。
免费教育五年,是沈麟制定的最低标准。
考核其实没那么苛刻。
孩子们年纪还小,可塑性很强。
比如射箭,百步固定靶,中八环就算过关。
骑射,人型活动靶,百步能射中就行。
战场上。
一百二十步之内,都很容易受到对方破甲箭的反击。
铁锋军开战,为了减少损失。
一般情况下,都不提倡近战。
用复合弩远距离吊射,就能解决对手,为何非得逼近呢?
当然,凭借甲胄优势。
重骑兵宝马长槊,免不得要冲锋在前。
但那多半是决战之时了!
百步距离,能射中移动人型靶,更远些,射中马匹还有什么问题?
加入军中磨砺两个月,他们还能取得长足进步。
文化考试,也只是走走过场。
他们接受了一年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