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百零四章 除恶务尽

    

修整一天后。

    鲁志昌又把剩下的新兵武装起来。

    他和慕容东升带着十万骑兵前往会州。

    因为,西域联军的后勤基地在零波山下。

    当然,只是西路军的后勤基地。

    鲁志昌光是望着兰州城外缴获的百多万只肥羊,五六千头犍牛就流口水了。

    零波山下的草原上,还该有多少?

    沈麟没打算掺和收尾战。

    他叮嘱道。

    “老头,黄头回鹘随军的部落应该不少。”

    “恐怕都在黄河西岸放牧呢!”

    “你这一趟去,必须狠下心,杀光他们。”

    鲁志昌大惊失色。

    “小子,对普通牧民动手?太那啥了吧?”

    沈麟冷笑道。

    “你懂不懂除恶务尽?”

    “那一带的大片草原,牧民被干掉了。”

    “不就全是西军的地盘了?”

    “你不会在凌波山下筑城么?”

    “水泥的烧制之法,我已经给你了。”

    “黄土高原上的百万汉人,难道不需要生存空间?”

    “种族之间,是没有仁慈可言的。”

    当着一帮西军的面儿。

    沈麟给他们科普了一下水土流失的原因。

    西北高原,开发了一两千年,已经到了极致。

    烧荒,取暖做饭,植被树木几乎砍光了。

    这样下去,外层的腐殖土全都流失。

    你还指望能种出庄稼来?

    子孙后代打窑洞住很舒服么?

    只要大军往西推,西河套多的是肥美草场和可供开垦的耕地。

    几十里修筑一座水泥坚城,西域人拿什么来啃?

    “老头,你要给兄弟们讲清楚。”

    “西域人畏威而不怀德。”

    “是一劳永逸杀得他们怕了?”

    “还是如你们祖祖辈辈一般穷困潦倒,被人家欺负几百年?”

    “西军只要不断地往外筑城拓展。”

    “西域人打不过,就得往更西边迁移。”

    “西北高原上的百姓,大量往好地方搬,树挪死人挪活嘛。”

    “高原山川恢复个几十年,不就山清水秀了?”

    “你们陕西路,还会穷吗?”

    慕容东升现在是鲁志昌的孙女婿了。

    他有些向往地道。

    “大帅,您呀,就得听都督的。”

    “咱们看到的只是眼前。”

    “他的着眼点,是千百年后的西北安定。”

    “骂名,就由咱们这辈人来承受吧!”

    “屠几十万人算个啥?”

    “为了我中原的长治久安。”

    “就算杀尽千万胡人。”

    “我慕容东升都不会有一点愧疚。”

    “更不会后悔!”

    沈麟呵呵笑道。

    “那你得努力了。”

    “我原计划打完西北之战,就帮你把慈州和大宁州占下来。”

    “因为,你慕容军回安定府,根本无法养活众多骑兵。”

    “现在嘛。”

    “西北原属于大齐朝的夏州,银州、灵州、甘州、凉州、瓜州、沙洲,甚至天山、葱岭东、西,有多少牧场良田可以占据?”

    “只要你有本事抢到手,别说占据数州。”

    “就算统辖一路又如何?”

    “杀光,撵光了西域人,你可以从陕西路和四川路迁移人口嘛!”

    “给安家费,一家发几百亩草场或者几十亩良田。”

    “你还担心没人跟你走?”

    一众军将被沈麟描绘的蓝图给震惊了。

    恢复大齐旧地?

    不不不,相对于大周朝而言。

    这等于开疆拓土万里了。

    如果光是靠慕容军或者西军肯定做不大。

    后面还有沈麟这个大财主呢!

    没有兵甲?

    用马牛羊换就是了。

    银子?

    呃?

    屠杀那么多西域人,还怕抢不到银子?

    河西走廊的回鹘诸部很会做生意,历来不差钱。

    如果放在几天之前,沈麟这样说。

    大家只当是他在画大饼,一笑置之算了。

    可这一仗打下来。

    西域联军相比于强悍的辽国鞑子而言。

    简直就是好拿捏的软柿子嘛!

    当然,西军也好,慕容军也好。

    没有足够强悍的兵甲,他们也不敢这么想。

    现在,一切皆有可能。

    慕容东升双眼煜煜生辉,满是渴望。

    “咱们……真不回去了?”

    沈麟乐呵呵地道。

    “你们要是愿意为国开疆,我沈麟,必然全力相助。”

    “当然,人情归人情,买卖归买卖。”

    “不管什么兵甲,咱肯定以最低的价格,赊给你们又如何?”

    “碰上硬骨头了,我铁锋军也不会袖手旁观。”

    “传讯及时,一来一回也不过一个月罢了!”

    他现在有信心说这句话。

    以后的慕容军和西军,肯定不缺战马。

    铁锋军来援,只需要带足粮草和兵甲、人员就行了。

    百多艘大船,拉个七八万兵还不容易?

    鲁志昌和慕容东升相视而笑。

    “那就杀他个天翻地覆!”

    沈麟的决定。

    让西河套的牧民在短短十几天里,遭受了灭顶之灾。

    他们围攻会州,驻守零波山的人马也就五六万。

    那里是鲁大昌和慕容东升两军的对手?

    随着大批战马和牛羊押送回来。

    留驻兰州的慕容军,永兴军新兵全都汇聚而去。

    银川到会州一线的边境驻军也解脱了。

    那一段的黄河西岸。

    很快就集结了近二十万骑兵。

    据说,鲁志昌又开始招募新兵了。

    这次,他还要扩军十万,骑兵!

    他和慕容东升一人分一半。

    两人步子迈得不小。

    西域人留下的大寨中,炉火熊熊。

    一帮铁锋军大将烤着几只肥羊,吃肉喝酒。

    陈风羡慕地道。

    “都督,这么一搞,慕容军都快超过十万人了。”

    “咱们……是不是?”

    沈麟用小刀切下滋滋冒油的肥美腿肉,吃得津津有味。

    “你们啊,也不算算陕西路的人口。”

    “慕容军十万人。”

    “鲁老头的永兴军二十五万。”

    “折家,杨家,目前加起来也有二十万吧?”

    “他们还会不会扩充?”

    “陕西路还剩下多少丁壮?”

    “适龄男子,大部分都参军去了。”

    “我们,还招个屁啊!”

    陈云喝了口小酒,举杯叹道。

    “我算了算,给咱们送回来的牛羊都是抵账的。”

    “战马呢?”

    “除了咱们前一战缴获的送回来了,他们自己装备都不够呢!”

    “而我们,重骑一人三马,轻骑两马而已。”

    “梁子马上要走了,还得带走上万战马。”

    天气越来越冷。

    渭河上游多半要结冰。



    第五百零五章 大迁徙

    

陈梁得赶着时间,把慕容军和西军订购的下一批军械送回来。

    “都督,真要带走上万头牛,一百万只羊?”

    “就算全部运输船都带走。”

    “我觉得运量都玄!”

    陈梁估摸着,四十艘三千担运输船磨损不算太严重。

    挂在明轮商船后面,也跟得上速度。

    好家伙,他不过才一万一千多水军。

    一次带着两百艘大小船只回返。

    这规模,也是没谁了。

    沈麟顿时也发愁了。

    “牛是一定要带走的。”

    “羊么?挑小母羊和羊羔子吧,能装多少是多少。”

    “咱们营地里,已经有三百多万只了。”

    “实在是……大冬天不好养啊!”

    吃也吃不完呢!

    梁光安慰道。

    “都督,别着急!”

    “咱们抓紧时间,这次,不在路上折腾了。”

    “顶多一个月就能回来。”

    “这批陕西兵,不是有几万家眷也要迁移么?”

    “没有两趟,肯定运不完!”

    沈麟一直热衷于迁移官兵家属,可靠嘛!

    铁城也需要足够的成年家属。

    再说了,那么多光棍汉,不需要年轻女子补充吗?

    三万新兵,愿意跟着走的家属就过十万。

    这边的百姓是真能生养,一家四口人都是少的了。

    离开贫瘠的黄土高原。

    去听说能顿顿白米饭,吃肉管饱的泸水铁城。

    谁不愿意?

    上赶着运回一万头犍牛。

    是因为今年水稻丰收。

    平均一亩田果然达到了三担的最低产量。

    这已经让农牧司的官员欣喜若狂了。

    他们要趁着这个冬天,再向荒草滩要二十万亩水稻田。

    彻底解决铁城人的粮食问题。

    同时,他们还要填平沼泽,种植牧草。

    计划折腾三十万亩牧场出来。

    这么一搞,送百万只羊回去算什么?

    一亩草场,足以放牧十四五头羊了。

    当然,农牧司计划同时放养牛、羊、鸡、鸭。

    一定要铁城人摆脱单纯吃鱼肉的局面。

    沈麟很欣慰。

    大伙儿的进取心,值得鼓励。

    肉食都朝着多样化发展了。

    在大周朝,铁城的生活标准,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你们再来时,把即将放假的那两万多童子军带上。”

    沈麟交代道。

    “本官没指望他们上前线打仗。”

    “多走走,多看看,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男的女的都带上。”

    “路上不用惹是生非,战马就全留家里好了。”

    “楚儿……应该生了。”

    “唉,真想看看咱的两个宝宝啊!”

    陈梁上次走得时候,大夫人就即将临盆了。

    时间过去快一个月了,肯定生了啊!

    他笑着安慰道。

    “都督,放心吧!”

    “老黄随时照看着呢!”

    “说胎位很正,绝对能顺产。”

    “要不?”

    “我再来时,让思思小姐把宝宝画下来?”

    嗯?

    这倒是个好办法!

    众将都挺感兴趣,很想看看未来的少城主长什么模样。

    纷纷起哄,让陈梁多带几张画像来。

    第二天一早。

    船运、陆运双管齐下。

    大批牛羊被送往秦州,几天后,陈梁就扬帆起航了。

    除了定西寨河里留了十多艘拖网船。

    整个西北,铁锋水军走得干干净净。

    沈麟把城外的大营拜托给兰州守军。

    尽起五万具甲铁骑,前往零波山跟鲁志昌,慕容东升汇合。

    决战,一触即发。

    折可烈和杨文瀚也绕道而来。

    几方大帅汇聚一堂。

    鞑子东路军只剩下二十万出头了。

    这批人是西域最大的部族,回鹘人组成。

    他们就算再迟钝,西河套的变故,也应该知晓了。

    可回鹘的喀喇汗根本看不起西军战力。

    或者说,在他眼里,黄头回鹘也只是小蚂蚁。

    蹦跶得再欢又如何?

    六七十万黄头回鹘人,能跟人口近三百万的正统回鹘相比?

    他们的地盘东边和大周、辽国接壤。

    西边越过了葱岭,说带甲百万都不夸张。

    辽皇耶律宏志够嚣张吧?

    大草原上的辽国部族人口,也才二百来万。

    耶律宏志给喀喇汗的亲笔信,都自称小弟的。

    黄头回鹘也不过是喀喇汗的马前卒。

    如今,马前卒全军覆没了,挺好。

    本可汗就毫不客气地接收你的高昌王都了。

    杨文瀚脸色凝重的道。

    “我们不能等了。”

    “根据交好的部族情报来看。”

    “喀喇汗还在调兵,援军数量可能……高达五十万。”

    慕容东升闻言,太难以想象了。

    “这……回鹘有那么多精通骑射的青壮?”

    折可烈道。

    “有的!”

    “喀喇汗花了三十年时间,把西回鹘、北回鹘都合并到他的中回鹘了!”

    “说带甲百万一点都不过分的。”

    “高昌的黄头回鹘一直很恭敬,所以才没被喀喇汗吞并。”

    几人合计了一下。

    折家、杨家一直坚守城、寨,没什么缴获。

    两部加起来,只有六万骑。

    铁锋军五万,慕容军五万出头。

    鲁延世已经打完了龙城之战。

    他带着三万精骑先一步赶回来了。

    永兴军的规模最大,能出战的骑兵有十四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