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散了!”

    午饭后,西北的秋阳很暖。

    百多艘大船做足了准备。

    顺风顺水,能借用船帆省点力气。

    陈梁自然会充分利用。

    四千慕容军正在排队上船。

    慕容东升长吁短叹道。

    “妹子啊,你自小就主意正……唉,为了老哥我,你付出的也太多了些!”

    “连个婚礼都没办……你就……唉……”

    “记住了,银子没那么重要。”

    “安全第一。”

    “沈麟既然派出他身边那些,神出鬼没的尖刀保护你。”

    “哥也稍稍放心了不少。”

    慕容晚晴娇嗔道。

    “哥,你就别唉声叹气了。”

    “你妹子还没到卖身救家的那一步。”

    “本来就喜欢上了嘛……早晚还不是他的人?”

    “你这边打仗,刀剑无眼,也得多加小心。”

    “好了,我上去了!”

    望着妹妹风风火火地上了一艘武装运输船。

    慕容东升的千言万语还是化作一声叹息。

    自家妹子就是再喜欢沈麟,也没必要急着自荐枕席。

    这牺牲,实在是……有些大了。

    她唯有成为沈麟的枕边人。

    才能彻底打消铁锋军上下的顾虑。

    毕竟,以前大家还敌对过。

    看看沈麟的承诺。

    等船队回来,慕容军将换上和铁锋军一样的制式具甲。

    四十炼精铁啊!

    简直……跟做梦一样!

    当然,慕容东升也清楚。

    自己带着这么多人,想加入铁锋军是不可能的。

    不说彼此训练不同。

    上上下下的军官安置,就是个大问题。

    没有重骑配置,可以理解。

    宝马良驹真解决不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立营招兵

    

第二天一早,浩浩荡荡的大军也出发了。

    随行的,还有四十几艘三千担货船,满载着粮食物资。

    沈麟是打算把这些中型运输船用两个月即可。

    一天后,巩州再望。

    不过,船只依然朔流而上。

    遇到浅滩,强行拉拽也要过去。

    磨损什么的,大家都顾不得了。

    两个月而已,总不至于报废。

    这样又走了大半天。

    渭水的源头到了。

    此地叫做鸟鼠山,距离渭源县很近。

    就算兰州,也不过三百里而已。

    一人双马,骑兵疾行,两个时辰就能赶到。

    这里原本就有个依山面水而建的寨子。

    叫做定西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不过,定西城却在东南方向。

    距此小四百里呢!

    鲁志昌把秦州大营的骑兵都抽空了,才勉强凑齐了两万人,

    要是没有沈麟带来了近五万铁骑。

    呃,现在只有四万五了。

    老鲁绝对不敢这么做。

    “哈哈哈,你小子选择定西寨扎营,确实尚佳。”

    “北面的兰州,东北的定西,后方的秦州,西面的熙州,南面的川西岷州,骑兵都能在两三个时辰内赶到。”

    “就算最远的西宁,也不过才七百里。”

    沈麟撇撇嘴道。

    “西宁、湟州那等破地方,除了驻军跟家属,有几个汉民?”

    “西域的联军都不稀得去抢!”

    “就以定西寨为大本营,走水路,后勤便利。”

    “咱们不着急,先招兵练兵好了。”

    鲁志昌手头可没几艘船。

    能用的,全都集中到潼关水寨去了。

    沈麟的到来,解决了他的大麻烦。

    四十艘运输船,哪怕再慢。

    三个日夜的功夫,就能送来十万担粮食。

    至于草料,渭源以及鸟鼠山,缺草么?

    趁着秋高气爽,安排人收割、储存就是了。

    沈麟一定要逐水扎营,主要是可以捕鱼。

    这时代的河流,拖网跑个三五里,拉上来就是好几千斤。

    能省下多少粮食?

    鱼肉管饱了,营养上去了,粮食却节省好多。

    老鲁他们为何一直不敢大规模扩兵?

    陕西路黄册记载,有民近八十万户,过三百万人。

    其实官方统计很不准确。

    瞒报,漏报,甚至山区的黑户不在少数。

    整个大周都是这种情况。

    沈麟觉得,整个陕西路应该超过四百万人。

    户口当在百万以上。

    也就是说,西军还没达到三丁抽一呢!

    在其他地方,比如封丘京城,或者江南、荆襄等富足之地。

    别说三丁抽一,五丁,八丁抽一,老百姓都会怨声载道。

    但西北地广人稀,土地贫瘠。

    老百姓谋生的手段不多,当兵吃粮就显得天经地义。

    大营还没扩建完毕呢!

    从第二天起。

    早就得到通传的各地官吏,就带着适龄丁壮络绎不绝地赶来了。

    沈麟让人在河边架起几百口大锅。

    不管选不选得上。

    白面满头,大碗的鱼肉先管够。

    维持秩序的官兵喝道。

    “都不要着急。”

    “排队排队!”

    “我们是来自澶州安定府的铁锋军和慕容军。”

    “死在咱们手里的辽鞑子、二鞑子,都超过十万了。”

    “你们一旦被选上,月饷一两起步,绝不拖欠。”

    “每个兵,家里发放十两安家银。”

    “死了、伤了抚恤加倍!”

    “就算没选上,回去也送你二十斤鱼肉的跑路费。”

    河滩上的丁壮们顿时沸腾了。

    待遇这么好?

    老天爷,西军能实发半两银的月饷就不错了。

    大家当兵,不就是为了填饱自家肚子,还能周济一下家里?

    西北地方的一两银子,购买力远远强于中原内地。

    买上一头百十斤的肥羊都够了。

    一年下来,岂不是能给家里添上一头牛马?

    嗯嗯,不对!

    光是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就能买上一头犍牛。

    或者一匹驽马加两头肥羊。

    死了都值啊!

    其实,铁锋军的普通一兵,月饷早就涨到一两五了。

    但在此地,总得跟慕容军和永兴军看齐吧?

    等三个月的新兵期过了,再以补贴的形式发放吧!

    消息越传越广。

    到了第四天,就连定西、熙州、武山的百姓都赶来不少。

    十几万青壮可供选择。

    沈麟的要求自然提高了不少。

    首先是马术,再就是猎户和有武艺在身的优先。

    没有户籍的黑户。

    必须有乡邻作保,居住期不满十年的坚决不要。

    至于身体瘦弱些不要紧。

    天天吃肉,补上两个月,还不得膘肥体壮?

    慕容东升也不跟沈麟争。

    谦让着让铁锋军先挑。

    开玩笑呢?

    这么多青壮汉子,铁锋军选三万人而已。

    结果,慕容军也挑了三万人。

    沈麟答应一视同仁给慕容东升装备具甲。

    就算排后一些也不要紧。

    军中淘汰下来的铁甲、皮甲也不能全扔了吧?

    辅兵、补充兵多多益善嘛!

    鲁志昌看到神奇的拖网捕鱼,每天捞十几万斤轻轻松松的。

    沈麟也大方的答应白送他技术。

    这得省掉多少军粮啊?

    他一咬牙一跺脚。

    十天之内,又被他留下八万人,全部编入西军。

    没有兵甲不要紧,先训练着好了。

    这些兵都是铁锋军,慕容军挑剩下的。

    西军发不起那么多饷银。

    鲁志昌给新兵们承诺。

    可以发放五十斤咸鱼抵扣月饷。

    反正,陕西路有盐池,食盐是永远不缺的。

    老百姓当兵,不就是图个吃饱穿暖养家糊口么?

    每月五十斤鱼干送回家。

    全家人都吃不完吧?

    卖了不一样能换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布匹棉花回家?

    定西寨一扩再扩,占了好大的地盘。

    新老兵加在一起,都超过二十万了。

    也不怕什么敌人来袭。

    光是诺大的营盘,就足够让人望而止步了。

    寨墙用木头,多快好省,不需要换成夯土或者石头。

    哨探任务全由铁锋军负责。

    以小旗,百户部为单位,最远的已经撒到兰州和横山前线了。

    鲁延世的兰州守军虽说只有三万人。

    但军城百姓中的丁壮,也有义务参与守城的。

    十万西域联军远道而来,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

    十几天过去。

    也没发动几次像样的攻击。



    第五百章 以逸待劳

    

看来,这场仗,西域人做足了持久战的准备。

    反正秋高马肥。

    甚至整个冬天,他们都有的是时间。

    沈麟笑着安慰道。

    “老头,你家老四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当初,你失陷于晋州,生死未仆。”

    “他果断组织了慈州大撤退,就做的很好嘛!”

    “兰州在他手里,兵精粮足,哪有那么不禁打?”

    “放心,我的哨骑一夜监视着呢!”

    鲁志昌和慕容东升把玩着心爱的单筒望远镜。

    有这宝贝,原野上能看到十几二十里远。

    兰州外围的西域大军,有啥动静,确实无法遁形。

    慕容东升乐呵呵地笑道。

    “咱们现在就得加紧练兵,以逸待劳。”

    “等都督的第一批制式具甲到来,铁锋军就足以武装起五万铁骑!”

    “哈哈哈,我不觉得那十万西域联军能挡得住。”

    鲁志昌心头也放宽了不少,他轻抚着一把乱蓬蓬的白胡子笑道。

    “说实话,咱这辈子,还没打过这般懒懒散散的仗。”

    “以往,每到下雪天,千多里的关墙一日三惊。”

    “咱们就那点人马,刨掉内地留驻的。”

    “用于关墙防守的也就十二三万。”

    “哪年不是提心吊胆的?”

    “今年倒好,明知道人家来了四十万大军,咱这心里反而踏实不少!”

    你心里当然踏实了。

    人家四十万骑兵。

    守在边境线上的西军步骑占据了堡垒、城墙地形之利。

    还不是有三十万之多?

    就算新兵过半,战斗力差一些。

    有城堡防护,跟野战能一样么?

    哪怕沈麟指挥的两支军队没来。

    西军没有打出去的本事。

    单单是据城而守,胜算也有五成的。

    为何对半开呢?

    因为西军养不起更多的军队了。

    而西域联军还能从后方调集援军,犹有余力。

    人家那些马上汉子。

    只需要一件皮甲,一把弓刀,两匹马足够。

    这些装备,还都是自带的。

    部族和联盟只需要提供吃喝就行。

    沈麟笑道。

    “我的意思呢!”

    “只要兰州、会州,同心三城没有被攻破的危险。”

    “咱们就按兵不动。”

    以上三个边境大城,足以牵制二十四五万西域人。

    其他的边境堡垒、寨子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十几万西域骑兵分散在千多里的边境线上。

    集中攻击某几处又如何?

    鲁、折、杨三家谁没留着一两万骑兵机动?

    随时也可以增援。

    慕容东升沉吟道。

    “都督,你是担心会打草惊蛇?”

    沈麟哈哈大笑道。

    “谁说不是呢!”

    “你信不信,咱们这定西寨的二十多万人马拉去兰州。”

    “仅仅装个样子,没准儿,就能把西域人吓跑了。”

    “我之所以哨骑四处,遮蔽所有大道和边境小径。”

    “就是不想让他们吓一跳!”

    时间一天天过去。

    天气越来越凉。

    三支大军成品字形,泾渭分明。

    第一个月,铁锋军主练队列、步操和普及识字。

    顺便开展基层军官教育。

    慕容军除了必要的阵列之外,加强了箭术和刀术训练。

    两军六万新兵,原本的骑术基本过关,没必要花太多的功夫。

    鲁志昌的八万新兵就差了不少,从头开始啥都得练。

    他的雄心不小。

    这批新兵,一样是按照骑兵来练的。

    既然早晚要打出去,将来,战马也许就不缺了。

    未雨绸缪,不得不下功夫。

    有铁锋军从早练到晚,日日不停。

    慕容军和永兴军也只得有模学样。

    原本这时代的军队,能三日一操,就算勤快了。

    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