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越成竹在胸,哈哈大笑。
“本王这一路走来,河东路的抵抗势力一扫而空。”
“自然不能任由杨成良蹦跶。”
“这样,本王给你三万草原精骑,七万汉儿军。”
“一个月内,拿下西南四州,可否?”
耶律正翰一愣。
分出十万人去剿杨成良?
河东路各地驻守兵力怎么的也要五万吧?
就算还有一些新投降的。
王爷手头的南征主力,也不到三十万了。
军力看似庞大,可用的骑兵却只有三分之一。
“十万大军剿贼,当无难度。不过——”
“王爷,黄江之南,是大周的重点防御区。”
“河东路距离京畿之地,实在太近了些。”
“还请留汉儿军驻守各城,尽量多带骑兵过江。”
耶律大越点点头道。
“不错,我军善于围点打援,野战歼敌。”
“骑兵远比步卒好用。”
“大明的水军打得如何?”
“何时可以渡江?”
耶律正翰抽抽腮帮子,脸色颇为尴尬。
“大周水军战力一般。”
“原本这两天就能全歼童子贵部,可……出现了一点意外。”
“耶律大明颇有顾忌,都按兵不动九天了。”
什么?
对峙了整整九天?
你们不知道军情如火,战机稍纵即逝么?
应州王白眉紧锁,一双鹰眼中冷光闪烁。
“到底发生何事?”
“耶律大明,可不是怯战之人。”
堂堂水军统领,怎会怯战?
除非……
耶律瀚海苦笑道。
“那日,三十艘路过的大型乌篷船,强势穿越我水军后阵。”
“击毁我大小战船近七十,对方却一舰未损,扬长而去。”
他这话半真半假。
陈梁的水军还留下来打扫战场了。
耶律大明只能眼睁睁干看着,根本不敢与之交战。
“我们不知道,这支战力恐怖的船队属于哪一方。”
“不调查清楚,哪敢再战?”
乌篷船?
应州王脑中灵光一现。
“他们……是不是有一种远超投石机射程的重弩?”
“嗯?火油弹爆炸的威力,也非比寻常?”
耶律瀚海顿时一喜。
王爷知道他们的来路?
“是呀是呀!”
“我们的舰船根本打不着他们啊!”
“大明他们,实在……有心无力。”
一帮人走进中军大帐。
耶律大越抬头望着帐顶,恍然道。
“是他们!”
“是泸水沈麟的部下,号称铁锋军。”
“我军在黄江跟这帮混蛋交过手。”
“大明打不过铁锋水军不奇怪。”
“这个沈麟,是个怪胎……”
一番解释,大帐中的辽将,顿时呆若木鸡。
老天爷,成军才一年多,那姓沈的居然如此厉害?
就连王爷世子都死在他的手里。
偏偏,王爷还任由他活蹦乱跳?
耶律瀚海试探性地问道。
“王爷,当初偷袭安定失败,您为何不报复?”
“那时候的安定府,派出五六万铁骑,就能轻松拿下了吧?”
“您为何……”
一众大将也是疑惑不解。
王爷可是杀伐果断的人物。
两个儿子一死一重伤,去偷袭的万余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好不容易造好的战船,也扔下不少。
这个仇,岂能不报?
耶律大越擦了把眼角老泪,喟然长叹道。
“你们,以为本王能忍得住那口气?”
“当初,本王的六万大军都集结在丹江河口准备登船了。”
“陛下的申饬旨意到了。”
“本王……本王不能因为家仇,而打乱了我大辽灭周大计。”
“安定府,必须留着。”
“我大辽,需要那个北国最大的走私之地。”
“除非,它丧失了走私的可能。”
稍稍灵醒的军将顿时明白了。
大辽两路大军东西夹击,灭周之战已经开始了。
当然,劫掠永远是发家致富的最快捷径。
但,大辽是个国家。
它需要的很多东西,单单,靠劫掠是不好弄的。
比如精铁,比如各种高端的纸张、书籍,丝绸、色布。
甚至,传说那种水晶般的玻璃制品,也是产自安定府。
同时,草原过剩的牲畜,也得有个外卖的地方。
第四百七十五章 马踏江南
耶律瀚海忽然间,脑中升起一股危机感。
他有些怀疑,朝廷这般放任安定府。
很可能……养虎为患。
“王爷,不妥吧?”
“您这么一说,这沈麟的本事也太大了,实力增长太恐怖。”
耶律大越摆摆手道。
“无须担心!”
“前些日子,大周朝廷那帮家伙贪图沈麟的技术和财富。”
“随便安了个罪名,就纠集了十几万大军去攻打泸水铁城。”
“结果,官军铩羽而归,不得不封官许愿,任其蹦跶。”
“你们也看到了。”
“铁锋水军就是单纯的路过,可有帮大周水军的意思?”
“要是大明早知道这一茬,让开水路。”
“没准儿一兵一船都不会损失。”
众人有些难以置信。
这个沈麟,已经是一方诸侯了?
十几万大周军都奈何不了?
这时候,外面有来报。
“禀王爷,大帅!”
“那三十艘乌篷船已经顺江而下。”
“并没有和我军产生冲突。”
众人顿时大眼瞪小眼。
王爷的话应验了?
铁锋水军,居然真的不管大周军死活?
“好!”
耶律大越一拍大椅,呵呵笑道。
“如此强军,竟然拒之门外。”
“自作孽,不可活呀!”
“大周朝,合该灭亡。”
“诸位,马踏江南的时机,到了!”
陈梁不知道,就在他大摇大摆地离开汾水河口战场后。
仅仅三天。
黄江水军战败,辽军水路齐攻南岸大营。
周军主帅,富枢密使童子贵再次沦为童跑跑。
这家伙见机不妙,带着五千精骑提前跑往洛阳。
副帅慕容东升临时接过大军指挥权,死战不退。
最终重伤昏迷。
三四万败军沿着黄江往下跑。
辽军水路并进,紧追不舍。
黄江,河清县。
北岸的一处河湾里。
铁锋水军已经猫了三天了。
踏踏踏!
三百多铁骑踏着晨露,身披朝霞自北而来。
陈梁站在船头一瞅,顿时气得不轻。
“梁龙,你吵吵把火的要上岸。”
“这就是你埋伏一晚上的成果?”
“三十匹马儿都没捞着?”
梁龙哭丧着脸道。
“老大,人家远拦子不出来。”
“我有啥办法?”
“运气太差呗!”
铁锋水军之所以猫在这里,就寻思回家也没啥大事。
还不如捡点漏呢?
北面是济源,属于辽军占领区。
往西百多里就是辽军大本营,再往北属于贼寇的阳城地界。
水军不过两千余人,原本只有一百陆战骑。
因此,陆上作战,只能搞搞偷袭。
在黄江上来去纵横,陈梁谁都不怕。
可就算歼灭多少辽军舰船,也没卵用。
那些破烂,大家伙儿看不上眼。
他们想要的,是好马。
济源一带,贼寇和辽军探马四出。
理论上,应该能浑水摸鱼。
第1天,陈梁亲自带队。
提前选好伏击阵地。
依靠复合弩和车载破阵弩的超远射程。
他连续伏击了四个小队的远拦子,缴获的宝马良驹超过一百。
大家很兴奋。
因为随船的轻骑具甲足有上千套。
有好马,就能打更大规模的陆战。
第2天,陈威按照老法子出去打野。
收获比陈梁还多了几匹。
这下,梁龙坐不住了,他跟陈虎划拳定输赢。
一番激烈博弈之后,他带着三百骑上岸去了。
结果,实在太打脸了。
“老大,我怀疑辽军已经高度戒备了。”
“济源是个小地方,驻守的辽军本来不多。”
“能派出来的远拦子,应该都杀得差不多了。”
有道理。
辽军一个千户骑,才几队远拦子?
咱们已经杀了过百个了!
陈虎想了想道。
“你们呀,狡兔三窟懂不懂?”
“老在那一片可劲儿薅羊毛,傻子都不会去。”
“老大,上午咱往上游走一段儿。”
“去长泉镇一带,遮蔽辽军大本营和济源驻军的联系。”
几人眼中精光闪烁。
这主意不错。
连续三天了,大批远拦子被杀。
济源驻军应该也调查出大致情况了。
他们当然不可能发现铁锋水军。
这个河湾位于两山之间,异常隐蔽。
周边十里,水军还有警戒哨。
下午,没准就能截获一批信使。
嗯嗯,信使跟远拦子一样,都是一人三匹宝马良驹。
速度快嘛!
再说了,辽军又不缺好马!
众人刚刚把战马赶上船。
放出去巡视的一艘百担哨船,就从南边疾奔而来。
这种哨船只有十艘。
可以吊在运输大船的尾部。
三人踏桨,速度比五千担大船还要快不少。
“将军,南岸,好多败军。”
“汾河对面的周军大营破了。”
话还没完了。
其他几艘哨船也纷纷赶了回来。
陈梁抽出望远镜,一望之下,顿时吓了一跳。
只见上游十里左右,白帆几乎遮蔽了整个江面。
几乎全是辽军的旗号。
当然,前面也有三十几艘大周水军战船再逃。
双方追追打打,速度都不算快。
难怪南岸的步卒拼命跑,都能跟得上。
可惜,更多的辽军铁骑正源源奔来,掩杀在即。
那些步卒,除了跳江,好像没有其他活路了。
陈虎倒吸一口凉气。
“他娘的,不下三百艘舰船吧?”
“老大,咋整?”
“人家真要不怕死地往前冲,很麻烦啊!”
顺水仗,辽军的小型快船纵火。
没准儿还真能威胁到铁锋水军。
梁龙嘎巴了一下嘴。
“他娘的,才三天啊!”
“十几万大周军呢,这么不经打?”
“都碰上了,总得帮把手吧?”
鬼知道发什么?
拿鲁志昌的话说,童子贵只是个迂腐、胆小的书呆子。
他懂什么打仗?
朝廷派他领兵,结局早就注定了。
陈梁一拍栏杆,命令道。
“所有人,入舱。”
“满帆踏桨,亮旗号,出发!”
前些日子,两军在汾河口大战。
铁锋水军有任务在身,顺手也干掉了几十艘辽军战船。
很够意思了。
但现在,陈梁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对岸几万败军被屠杀吧?
辽军太嚣张,是时候给他们提个醒了。
“排一字长蛇阵,边打边退。”
“保持足够的射程和距离!”
“注意对方的纵火船!”
“虎!”
第四百七十六章 水上争胜
三十艘乌篷大船从北岸河口鱼贯而出。
飞快的在江面上排成一字战队,逆流而上。
辽军的瞭望哨率先发现。
“下……游,有乌篷船。”
“是……是铁锋水军!”
辽军统领耶律大明吓了一跳。
他手搭凉棚一望。
好家伙,来的太快了。
双方距离顶多五六里。
“驴球子的,铁锋军不走了三天了?”
“怎么出现在河清一带的?”
身边将士面面相觑。
大人,你问咱们,咱们问谁去?
鬼知道那帮人咋想的?
副将咬牙道。
“大人,避无可避。”
“跟他们拼了。”
“顺水之战,我们占了先天优势。”
“铁锋水军,不过三十艘战船而已!”
耶律大明狠狠一拳,打在船舷之上。
简直……欺人太甚。
“准备纵火船!”
“全部下水!”
他就不信了。
三十艘乌篷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