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斤装一个坛子,再密封。
成本就四十多文了。
偏偏,大人外卖才收一百文。
自铁城开张一来,还从没做过如此薄利的生意。
加班费和奖金一扣除,才赚几个钱?
最过分的是,不少居民图省事。
往往一颗大松柏树上,开好几个口子。
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死了几千棵。
船场的总管事梁自忠气得直骂败家子。
那些大树,有不少是他看中的造船型材。
偏偏,让人割油枯死了。
船用木材为了防虫蛀,必须要保证有足够含油量的。
这下好了。
枯树只能烧炭了。
铁城出品的火油弹,质量好,价格比市价便宜了一半。
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水军买,澶州、安定驻军也买。
就连前线剿贼的马原部,也拉着银子来,一买就是十万坛!
沈麟都没想到。
他制造的松柏火油弹,居然成了剿贼的制胜法宝。
原本双方很有默契的对峙着。
大打不能够。
小打天天有,权当是练兵了。
但是,麦收季节到了。
官军有大后方供给,不在乎那十来个县的麦子。
可赵归一不行啊!
他拥兵二十多万,家眷和流民也有好几十万呢。
这些人总要吃饭吧?
抢收麦子,比打仗更重要。
可沈毅和李广利出了个釜底抽薪之计。
你在乎麦子,咱们就搞破坏。
于是一种马车拉的小心投石机就制造出来了。
远远的对着卖田来几发,然后掉头就跑。
贼寇根本追不上,也扑灭不了这种大火。
只能眼巴巴看着无数良田付之一炬。
赵归一暴跳如雷。
把手下大军分成十几股,不再固守四方镇。
双方就爆发了抢麦大战。
这一次,他算是下了一招臭棋!
二十多万大军聚集在四方镇,官军兵力太少。
狗咬乌龟无从下口!
你分兵,那就好办了!
马原立刻尽起大军,主力一路平推。
碰到县城都不管,碰到贼寇阻拦,一个字,杀!
因为此时的他,足足拥有两万骑兵。
哪怕很多骑兵还是骑着驽马上阵。
不过不要紧,跟着追击掩杀就是了。
麦田照烧,人照杀!
等一连损失了五六万战兵之后。
赵归一幡然悔悟,中马原奸贼之计也!
不过赵归一也不是吃素的!
他驱动大批流民为前驱,十五万大军跟进。
在清平县境内跟马原大军放手一搏。
这一战,官军惨胜,死伤近半。
贼寇更惨,丢下大批流民和家眷,什么都顾不上。
赵归一带着不到十万众,掉头往东南方向跑了。
姗姗出城,赶来支援的安定知府黄炳仁一看。
这不行啊!
东南方向,可都是平原大县城。
赵归一随便打下一两个,不就死灰复燃了?
追!
必须追击!
要不然,前功尽弃也!
于是两军合一,先在清平县搞了一场大屠杀。
那些俘虏,不管是无辜的流民,还是贼寇家眷。
来不及甄别了,也没钱粮安置。
简单,挖一批万人坑就解决了。
简单粗暴。
沈毅跟沈麟寄来的亲笔信,写的惨不忍睹。
可是他和李广利官儿太小了。
反对无效。
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数人被坑杀!
事后,李广利留下镇守泸水河下游。
沈毅带着骑兵跟着大部队继续追击赵归一部。
所有人默契地没有想着渡过泸水河,去攻打杨成良的老巢。
这家伙现在,可是帮咱们澶州看着西南大门呢!
还有比他更好的看门狗么?
赵归一就像被追急眼的兔子一般。
一路只能抢抢村镇,县城都不敢打。
他也发了狠。
你黄炳仁、马原敢坑杀咱老子的义军家眷?
那就给你制造更多的流民!
于是,这家伙一路有模学样。
凡是见过的麦田,只要没收割,全都放火烧了。
双方都杀红了眼。
这一追,竟然把贼寇赶去了雄州地界。
马原部几万人不打算回澶州。
他们顺势在边境接管了好几个县,就此驻扎下来。
黄炳仁极力支持,双方沆瀣一气。
庄子才排除异己,不要这些人,他老黄急需呀!
第四百一十章 遗祸雄州
澶州东南。
平城府衙。
作为澶州文官之首,黄炳仁高踞主位。
平城知府廖文静,都只能敬陪末座。
一群文官武将在这里斛光交错,大肆庆祝。
可恶的赵归一,终于被赶走了。
西南一角的杨成良,又跑太原府抢地盘去了。
他早晚还得跟辽人干上,就成了咱澶州的挡箭牌。
后方也传来好消息。
几个还被少量贼寇盘踞的县城,一看大势已去。
也许是清平县的大屠杀吓破了贼胆。
那些人全都举城投降了。
在大伙儿看来,澶州自此太平。
庆功宴当然要开的。
黄炳仁兴致很高,他举起杯子高呼道。
“诸位,剿贼三个月,辛苦了!”
“来来来,饮胜!”
一帮文武官员兴高彩烈举杯,乱哄哄地应和道。
“饮胜!”
“饮胜!”
……
一杯美酒下肚,各种佳肴流水价地端上了。
山珍河鲜,应有尽有。
玉珍楼的歌姬来了几十个,有陪酒献茶的,有弹琴起舞的。
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
黄炳仁哈哈大笑道。
“想当初,燕胜北在落阳山举旗造反。”
“雄州总督卢太白,大名知府孟日清要不是躲一旁看热闹。”
“哪来老总督张峰奇之死?”
“赵归一,杨成良之辈哪有机会陷我三州十几个县?”
“我澶州地界也不至于丧民百万,钱粮损失无数。”
落阳山是雄州和澶州东北部的界山。
山区四县只有一个属于澶州。
其他三个都是属于雄州。
当初雄州那边确实没精力管。
他们天天跟辽人打着呢!
澶州一直太平,出兵剿匪不应该么?
前总督张峰奇顾全大局,一点怨言都没有。
他跟卢太白交好,彼此也看得远。
谁会计较这个?
当然全力承担了剿匪大事。
可谁知道局势往往出人意料。
匪首燕胜北被斩杀,贼寇大部队也被一鼓而灭。
张峰奇却伤重不治。
贼寇中偏偏冒出个走一步看三步的杨成良。
他竟然带着赵归一流窜几百里,轻易就在西南部的马氏、尉氏二县站稳了脚跟。
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把黄炳仁的老窝,鹊巢鸠占了。
好家伙,死灰复燃,一发不可收拾。
要不是澶州正规军出兵,水陆并进。
还赶不走赵归一呢!
马原举着琉璃盏敬了黄炳仁一杯。
“黄大人言之有理!”
“贼寇战力不足为惧!”
“卢太白抽不出多少精力应对。”
“足够大名知府孟日清,手忙脚乱了。”
大堂中的众人纷纷鼓掌,大笑不已。
孟日清正是雄州的文官之首。
实际上,两州分属河北西路、河北东路。
向来不睦。
谁不想把整个河北路归拢到一起?
朝廷要是任命一位河北路总管。
黄炳仁和孟日清的机会都有,这也是他们互不相让。
私下里争斗不休的原因。
谁都想看对方的笑话。
这次把赵归一撵到河北东路去。
最开心的就是黄炳仁。
哪怕贼寇抢了他的家业祖地,
杀了他的大儿子黄子玉。
他也能把这口气暂时咽下去。
平城府
平乡,鸡鸣、平恩、肥乡,成安。
成一条弧线长长拉开,自北向南跨越五百多里。
黄炳仁开门见山地道。
“马帅,平城府就拜托你了!各县就交给几位将军分别据守。”
“屯田也罢,收税也成。”
“本官会上奏朝廷,此一府五县交予诸位养兵,就不抽取赋税了!”
“但,本官只有一个要求。”
“尔等必须死死堵住赵归一,不许贼寇回头,越雷池一步。”
马原等人遭庄子才排斥。
他们原本就不想回澶州,去争夺那三瓜两枣的。
这次追击赵归一,抢了贼寇带不走的粮草辎重无数。
每家都算发了大财。
一路上,贼寇到处焚烧麦田、村庄,不少百姓无家可归。
马原等人赶紧收拢起来。
一家分了七八万。
如今有了地盘,丁壮从军,家人去开荒。
转眼间,之前的损失就弥补了,兵力还有超出。
这就是有了自家地盘的好处。
马原、杜勇、蒋先定等人连连拱手称谢。
他们养军不就是为了打仗发财?
打贼寇总比打辽人安全吧?
如今,大伙儿在澶州东南边境安家落户。
就等于远离了辽军威胁。
庄子才那个贪心鬼堵在第一线呢!
没有黄炳仁开口帮忙。
他们怎么可能得到名义上的屯兵之权?
当然,老黄的心思,大家心里都清楚。
不就是为他所用了么?
这也没啥。
大周朝文贵武贱。
为将者,除非你能爬到庄子才,卢太白的高度。
他俩可以为所欲为,不再看大头巾们的脸色。
其他的军将,还是交好一位文官大佬比较可靠。
角落里,沈毅一个人喝着闷酒。
连续十几天的追击战。
他的五千铁骑居功至伟。
结果一分战利品,抢到的都交出去不少。
他娘的,怕死鬼杜勇都白得一个县城。
他沈毅这般勇冠三军的大将,却毛都没捞到一根。
估计黄炳仁也有自知之明。
安定沈家的人,不是那么好拉拢的。
他不吭声,黄炳仁却端起杯。
“沈将军,为何闷闷不乐耶?”
沈毅连忙举杯道。
“没有没有!”
“末将只是在想,军中伤残官兵的安置问题。”
黄炳仁好奇地问道。
“哦?”
“本官看你的五千铁骑军容整齐,没多大的损失啊!”
沈毅苦笑道。
“大人,马大帅是最清楚的。”
“我的骑兵一直是大军先锋。”
“已经增补三次了。”
“送回安定修养的伤兵就不下三千人。”
“其中,阵亡、断手断脚不得不退役的近千啊!”
马原为人还算厚道,他笑起来就像弥勒佛一般。
轻易不得罪人。
“大人,小沈这次立功不小。”
“他麾下的铁骑损失了可不好补充。”
“骑兵操练,太耗时间了。”
“沈毅啊,你过两天就得带兵返回安定。”
“本帅听说你家里就有炼铁坊。”
“安定也是澶州最大的骡马市。”
“要不这样,你麾下的战马,官兵的铁甲、马铠。”
“不如卖给咱们如何?”
“放心,咱们现在不差钱,就算高出市价三成。”
“本帅……也绝不还价!”
这下子。
杜勇和蒋先定等人激动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强买
战马和铁甲,无论何时,都是好东西。
现在属于非常时期,更是有价无市。
就连黄炳仁都动心了。
他的三千标兵也需要不是?
他现在是看出来了。
只有铁甲骑兵才是王道。
特别是具甲轻、重骑,简直就是贼寇的克星。
他也打听到了沈毅的轻骑具甲都是从泸水铁城买的。
不但他,还有马原都派人去过了。
沈麟那边的便宜火油弹随便买。
但兵器甲胄就一个字。
没!
哪怕猴版武器,也不能随便扩散。
人家不卖,偏偏马原,黄炳仁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此,众人把主意打到了沈毅头上。
就算让他做个二道贩子。
大伙儿也心甘情愿。
“哈哈,沈毅呀!”
“马大帅说的不错。”
“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