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沈麟一番解释。
三叔叹道:“今儿听大人一番话,我等茅塞大开呀!”
“原来,粮食买卖还能这么折腾。”
“想亏本都难喽!”
田文青摇头晃脑地道。
“大人这么一弄,老夫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看来,就算有五六万小娃娃白吃白喝。”
“咱们铁城也养得起!”
其他吏员无不长松了一口。
这次大买卖,可是交付民政部自己搞的。
沈麟不会从中间抽取一分钱的利润。
他甚至还让银庄垫付了本钱。
当然,银元那一分三的火耗,就该银庄赚。
对买卖本身没有影响。
大批粮食吃进,再进行深加工陆续卖出去。
这才把生意做活了。
公家账上的利润,也会水涨船高。
毕竟,就算铁城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也不需要存放百多万担的口粮不是?
太占地方了!
农牧司的官员们会觉得自己太无能。
老是外购,算怎么回事儿?
咱们又不是白拿月饷,吃干饭的?
争取自给自足,甚至创造利润,才是每个部门的追求!
白娘子问道。
“山里的朋友问。”
“咱们还要孤儿不?”
“太原府那边,现在可乱得很。”
“孩子们太可怜了!”
没想到,一向仁厚的田文青揪着胡子反对道。
“二夫人,我们在座的,都想做善事!”
“谁也见不得,那些可怜的娃娃流离失所。”
“但现实很严峻。”
“铁城的人口比例已经失衡了。”
“根本无法收养更多的孤儿啦!”
新校区确实够大,但娃娃多了,总需要人管吧?
铁城的成年人是有限的。
本就紧张的授课先生,连女人都上了。
日常住宿和生活,还不得人管理?
沈麟皱着眉头道。
“如果……我说陆陆续续再添三万孤儿。”
“你们觉得?”
“能否勉强照顾得过来?”
“吃穿这一块,学校不用担心。”
“我完全能解决!”
在座的官员们纷纷摇头。
实在抽不出人手了。
文教司副司长袁世杰咬牙提议道。
“那只好让大一些的娃娃出来担事了。”
“混编寝室,一个大的带七个小的。”
“日常都有大孩子负责管理。”
“甚至可以教授课余识字。”
“正好,十二、三岁的孩子近万,完全照顾得了七万多小的。”
白娘子眼中满是担忧。
“会不会出现以大欺小的情况?”
“这些孤儿,年少遭逢大难,敏感着呢!”
“万一结下仇恨,就不好了。”
这肯定是难以避免的。
十二三岁,心智一样不成熟,本来就没啥耐心。
一个人管七个小萝卜头。
就算没啥坏心思,也难免简单粗暴。
沈麟鼓掌道。
“袁先生此计可行。”
“前提是,学校要做好监管和防患。”
“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来嘛!”
“让大一些的孩子提前承担责任,也没啥不好。”
“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
田文青叹道。
“我总觉得……拔苗助长了些。”
“他们这个年纪,不该承受太重的压力。”
老夫子太理想化了。
现实就这么残酷。
铁城就算再救回来三万孩子,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们比起那些,丧生在战乱中的可怜娃娃来。
已经算得上幸运了。
沈麟保证道。
“老师,这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以后咱们按照正常毕业人数补充。”
“出校多少,就收回来多少孤儿,如何?”
田文青无奈点头。
目前在校的,以十岁的男女娃娃最多。
今年明年,都别指望毕业多少。
但从后年开始,却能进入良性循环。
力争做到走三万,新收三万,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好。
毕业的不少娃娃,也可以留校任教嘛!
边教边学,有个三五年的磨炼。
这些小辈也不比那些童生出身的先生差多少了。
没准儿,反而更能和孩子们打成一团。
此事议定,沈麟和白娘子姐妹一起打马回家。
他颇有些好奇道。
“岳父不是说,需要回山避避风头么?”
“他们前几次收获可不错,都把欠款还上了。”
当然,陈天浩不可能劫掠到几十万两银子。
他拜托陈梁拉回来的东西五花八门。
帐篷啊,辽军武器啊,牛筋、食盐、牲畜啥的都有。
就是把粮食和战马给留下了。
当然,沈麟不在意。
辽军武器他能处理给沈昂,那边就喜欢收便宜货。
驽马什么的,还可以送到骡马市卖个好价钱。
反正,岳父大人送来的东西,折价也挺低的。
就像他要的兵器甲胄,沈麟也只收了半价。
第三百九十六章 扑空
白娘子解释道。
“老爹刚捎信给我,没来得及给你说嘛!”
“最新消息,杨成良再次攻占了卫、林、汲三县。”
“他以五万大军急袭河东路隆德府,四天就拿下了。”
“他的野战骑兵不够,邀请北邙山马贼相助。”
“我爹决定掺和一把。”
又掺和?
其他寨子小富即安,不愿意下山么?
沈麟觉得岳父有点冒失了。
杨成良邀请马贼下山,野战的可不是大周班军、乡兵。
多半是要面对辽人呢!
“两千具甲轻骑那够?”
“太冒险了吧?”
白娘子轻笑道:“你以为我爹傻呀?”
“他从救回的那批人里挑出五千,紧急训练了一段时间。”
“马队扩充到了四千骑,具甲和铁甲轻骑各一半。”
“其他的都是步卒,分一千铁甲兵和两千皮甲兵,用来守城!”
沈麟恍然,岳父是打算实战练兵呢!
杨成良跟辽军打,野战的机会并不多。
他也冒不起风险,攻城战才是主要应对手段。
当然,陈天浩带着七千人去援助他。
别的不说,分守一个县城毫无问题。
战不战,怎么战,都还的岳父说了算。
尽管杨成良新军都是良家子,并不嗜杀。
但接连大战,家破人亡的孤儿定然不少。
这也是陈天浩写信来问的原因。
他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偏偏,陈家寨不适合养那么多娃娃。
沈麟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些。
“你回信给岳父吧!”
“孤儿尽量收集!”
“对了,再给他两千猴版具甲。”
“有我这样的豪爽女婿,还穿什么皮甲?”
陈家马贼最早得到的只是半身铁甲,并没有配备马铠。
其他山寨不愿意下山去,铁甲和战马肯定要归还的。
后来,沈麟陆陆续续给岳父补充了两千具甲。
这也是陈天浩能连续偷袭几次辽军,次次凯旋而归的原因。
红娘子眨眨一双大眼睛,赶紧提醒道。
“相公,刚刚卖给狐狸精一千套甲具呢!”
“库存不够了,复合弩、斩马刀倒是将将够。”
自家相公也算对得起老爹了。
铁城的猴版具甲、兵器根本不愁卖。
给陈家寨不但只收半价,还得欠着。
一般给甲具,都得配复合弓和斩马刀,只是另外算钱罢了。
沈麟摆摆手道。
“有多少,先送多少。”
“给岳父说,让他的兵先适应一下装备,七八天等不起么?”
“让二叔赶赶工就好了。”
杨成良进兵太快,倒是让尖刀部队扑了个空。
一帮人好不容易走出荒草滩。
掉进沼泽扭伤的官兵就有二十多个。
梁直无奈,只好找了个山谷修养几天。
他亲自带了个小队前出黄家堡侦查。
大部队留给了陈长林负责。
杨成良治理尉氏、马氏二县长达半年。
黄家堡更是被他当做老窝经营。
大批士绅、地主都被镇压了。
土地都分到百姓手里。
在这里,贼寇深受拥戴,他们被称之为义军。
杨成良确实做到了他的承诺,两个县的治安和现状。
要比大周统治时期好多了。
至少老百姓暂时不需要缴纳赋税,田地还多了一半。
眼看麦收在即,家家的日子都有了盼头。
他们不拥护杨成良才怪呢!
梁直等人很轻松地四下里游走。
义军大部队出征,新占领的西面三县需要人维持。
留在马氏、尉氏二县不过三万人。
一多半还在泸水河防备官军偷袭呢。
尖刀部队训练不过一月,但他们原本就是铁军中的精锐。
这些人把化妆和易容术运用得出神入化。
梁直和林光带着两个女兵扮成夫妻,混进了黄家堡。
他们挑着桑葚沿街叫卖,渴了就问人要水喝。
一口地道澶州方言,根本就看不出任何不妥。
尖刀部队这趟只为一个人而来。
庄名扬!
可这小子应该不会留在黄家堡。
但也怕万一。
他可是杨成良手中最重要的人质,怎么保护都不为过。
所以,梁直还得在黄家堡活动活动。
顺便摸清一下贼寇内部虚实,也是是好的。
眼看天快黑了。
梁直有些着急。
他打算招呼“老伴儿”常晓兰,先撤出去再说。
一队铁甲骑兵急速驰过。
某个军官突然一挥手。
“等等!”
他的副手提醒道:“老周,军情紧急。”
“你折腾个啥?”
那老周混不在意道:“紧急个屁!”
“调咱的小旗去隆德府干什么?你不知道?”
“安定王率军去打潞城了,哼哼!”
“多半是放心不下那小子,让咱们去送人呢!”
“别急嘛,我买两斤桑葚,过东门的时候,捎给我家媳妇儿。”
“她呀,就好这口!”
其他义军顿时起哄了。
原来,这位小旗官老周的媳妇儿,怀孕六个月了。
平常就好一口酸的。
酸男甜女嘛!
起哄的兄弟们倒是恭喜居多。
梁直手脚麻利地用荷叶包了两大包桑葚,看起来足有三斤。
真是踏破铁血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哇!
需要一个小旗部的铁甲骑兵护送,那小子该多重要?
八成就是庄名扬了。
“军爷,恭喜您啦!”
“就当小的请客,还请赏个脸!”
梁直心情挺好,装起驼背弯腰的老头惟妙惟肖。
就连巴结的语气,都说得极其自然。
逢鬼说鬼话嘛!
老周笑眯眯接过荷叶包,随手往竹筐里扔了一把铜钱。
怕不得十好几个。
够大方了。
看来杨成良的铁甲兵,待遇不错。
“老头,赚个辛苦钱,你也不容易。”
“我们是安定王的义军,从不白吃白喝。”
“你利索,咱老子更爽快。”
“走喽!”
几十人轰隆隆往东而去。
梁直赶紧收起摊子,带着常晓兰出了城。
来到约定地点,林光早就等着了。
“小光,你腿脚快。”
“去那边矿上偷几匹驽马,你们三个回去通知陈长林。”
“大队立刻赶往隆德府!”
偷驽马,不容易引人注意。
营地里伤没好利索的,还能换着骑一会儿。
林光惊喜的问道。
“头,抓着兔子尾巴了?”
梁直点点头:“八成差不离。”
“反正,咱们也要去西边走一趟的。”
“我带人先行一步。”
两边分手,各自赶路!
第三百九十七章 抓和放
义军的战马全靠缴获。
骑兵能做到一人一马就不错了。
他们的对手全是班军、乡兵,马匹本身就不咋的。
这几十个人穿着厚重的步人甲,根本舍不得放开了跑。
走个十几里,还得停下来歇歇马力。
梁直等人可是经过魔鬼训练的。
最初半个月,一早一晚要跑两百里。
后来减半了,飞毛腿也练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