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次,几百年的门派不能就此解散了,传承必须延续。

    希望沈麟给提供一处地方。

    最后,一两千娃娃要进学校,至少得一视同仁吧?

    沈麟满口答应。

    这算什么要求?

    铁城居民谁不知道?

    娃娃不读书,将来没出路。

    铁城大学校,有教无类,谁都可以进去。

    沈麟从不过多干涉。

    教材、规章制度一旦确定。

    他早就当了甩手掌柜。

    船只问题。

    别说霸刀门带了五十艘船。

    就连白娘子从郓州、须城弄回来的四十艘大船。

    他也只挑出最好的八艘,留下来改成铁棚运输船。

    这样,就足以凑成十艘,五万担的总运输量。

    对于目前的铁军而言,已经够用了。

    其他的八十二艘大小船只,都得卖掉。

    安定府的商业略有起色。

    水路,眼见着一天天变得热闹了。

    船只跑得快,总比走陆路更安全吧?

    因为李广利给各大船厂下了海量的战船订单。

    本地的商人想买船,也根本找不到地方,正着急呢。

    因此,这批船只,一点都不愁销路。

    梁自成要在铁城重建霸刀门。

    有好有坏。

    好处是,其实跟开一家私家商铺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霸刀门的规模比较大而已。

    吸引老百姓前去练武强身,也没什么不好。

    坏处?

    侠以武犯禁嘛。

    江湖人本事大,脾气不好,一不留神就会动手。

    这会给铁城治安带来某些隐患。

    不过,人世间并不是非黑即白。

    哪怕是沈麟一点点建起来的泸水铁城。

    将来也不会干净得就如一张白纸。

    黑点会有,灰色地带更有存在的可能。

    不过,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些事情需要引导。

    只要军权在手,些些微澜无足重轻。

    更别说,梁家人跟沈麟还是亲戚。

    “舅舅,城南靠西边,城墙围住了四个山头。”

    “每个占地都在百亩以上。”

    “如果你们不介意水泥工坊在附近的话,就去挑一个。”

    白娘子提醒道。

    “舅舅,其实没啥影响。”

    “工坊靠北边。”

    “我觉得吧,最南边的两个小山头。”

    “随便一个,都足以做霸刀门山门了。”

    梁自成大喜。

    他和一帮长老家老原本有些忐忑。

    亲戚归亲戚。

    你要在人家军城里另立门户,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没想到,沈麟答应的如此痛快。

    “那……简直太好了!”

    “大姑爷……阿不……大人,地皮我们会照价付钱的。”

    “这也是咱们着急卖船的原因。”

    沈麟豪气地摆摆手,大方地道。

    “地皮就算赠送了!”

    “不过明面上,你们要说是买的。”

    “暂时,铁城是不支持土地私有化的。”

    “我们鼓励脱产创业!”

    梁家人一路上都了解过了。

    泸水铁城的工坊堪称财富之源。

    因为面临着贼寇和辽国的威胁。

    实际可开垦的土地并不多。

    而这座城,随着收养的孤儿逐年递增。

    未来人口,也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土地私有化?

    哪有那么多耕地?

    都准备向荒草滩要田了好不?



    第三百三十六章 执拗

    

泸水有运输船出售?

    这消息很快就被巡逻的官兵和劳工们传出去了。

    千把两银子,买一艘几千担的大船。

    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笔需要仰望的财富。

    可对于安定那些士绅、大商人而言。

    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船,仅仅是赚取更多财富的工具而已。

    霸刀门当初买船的时候,就刻意挑选了。

    白娘子率领的铁军有恩于郓州和须城。

    人家送的船,自然不会凑数。

    所以。

    这批即将出售的大小船只,就没有一艘船龄超过五年的。

    帆船制作讲究。

    木料都是最好的柚木或者松木,阴干三年到五年才能用。

    因此,一艘标准的帆船,使用寿命不会低于二十年。

    当然,人为损毁除外。

    如今,有钱也很难买到合适的船只。

    沈麟出售的时机很好。

    价格也相当不错。

    霸刀门至少能保持个不亏不赚。

    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五万多银子到手。

    一千五六百人挑了最南边的山头破土动工。

    适龄娃娃都送进了学校,包吃包住,省心不少。

    沈麟带着一大家子人跑来参观。

    这个山头是最高的,大约百丈出头。

    占地面积比预计的大一些。

    如果把北面的小山谷,西面靠近城墙的平地也算进去。

    占地恐怕超过二百亩。

    不过,城墙之下,肯定要修宽过三丈的绕城水泥路。

    方便调兵防御。

    环城大道一旦修建完毕。

    至少靠近城内的一侧,可以修建过千栋商住两用楼。

    这次,沈麟打算都修成四层,后面两到三排全是住宅楼。

    总数将达到六千户以上。

    当然,这是个规划,暂时也没有那没多人去住。

    首先动工的,肯定是扩大了三倍的军营、训练场和学校。

    以后,就不会在把军营建在城内了。

    能容纳三万余人的新军营,足以防御整座泸水铁城的安全。

    将来即使不够住,也可以考虑扩建浪子滩军营。

    那边的土地,完全不受限制。

    想怎么规划都行。

    真有几万骑兵驻扎浪子滩。

    北下的道路还被铁城给挡住了。

    东面是泸水河,西面是满地沼泽的荒草滩。

    仅仅守住南面,根本就没太大的防御压力。

    梁自成乐呵呵地介绍道。

    “我们准备把主宅都弄到山顶去。”

    “山坡开垦出一百多亩梯田。”

    “哈哈哈,没打算种粮,就想弄点小菜。”

    “想吃啥种啥!”

    “人上了年纪,就得多动动!”

    沈麟满头黑线。

    这可是高度三百来米的小山呢。

    先不说灌溉水源,你们人喝的水怎么解决?

    当初圈这四座小山进来的时候,就勘察过。

    山高水高,显然不适合眼前的霸刀峰。

    上面绝对没有地下水的。

    红娘子极力反对道。

    “舅舅,你们真是……闲得慌!”

    “房子修在山脚下,打井,或者利用城里的自来水,都很方便。”

    “跑山顶去干啥呀?”

    “喝西北风么?”

    一个满头白发的长老笑眯眯地道。

    “三夫人,咱们计划修个十亩的大水塘呢。”

    “生活用水能解决大半儿吧?”

    “人吃的喝的,下山挑呗!”

    “咱们在泰山,就这么干。”

    “几百年下来,挑水也成了我霸刀门的炼体项目了。”

    原来是是图这个呀!

    沈麟苦笑着摇摇头。

    一帮老家伙真是执拗。

    炼体还不简单?

    多修几个训练场不就行了?

    咱们铁军要是仅仅指望一天三次的越野跑。

    那可练不出多少效果来。

    既然是人家霸刀门的传统保留节目,他也不好多说。

    “要修水塘,那就挖大些,挖深一点。”

    沈麟建议道。

    “咱们铁城的水泥好用。”

    “内部价才一文半一斤,比市价便宜一半儿呢。”

    “用水泥加固,搞个百年工程出来。”

    “夏天雨水,冬天积雪,没准还能为你们的菜地,提供灌溉。”

    其实,沈麟一直觉得水塔消耗过大。

    真不如在后山找个高过城墙两三倍的谷地。

    建一个大大的水库。

    山谷两边,就能开垦不少水浇地出来。

    就如霸刀门一样,不图种粮食。

    让农牧司去种些蔬菜也好。

    不过,现在的重点是修筑城墙和挖掘人工湖。

    接下来,还需要打通浪子滩水道。

    水坝计划只能往后拖。

    目前,铁城的生活、工坊用水压力还不大。

    坚持一两年没问题。

    越建越多的城墙水塔,看起来有点劳民伤财。

    其实也间接地,把沿河城墙提高了两三丈。

    面对任何楼船或者敌人的重武器,都处于居高临下的打击优势。

    给人的安全感,不是一般的强。

    外来人,站在东岸一看。

    好家伙,你们泸水铁城的城墙,好像比京城还雄伟呢?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

    五尺女墙之下,有一半儿是中空的水塔。

    不过,混凝土外壁,厚度足有五尺。

    也不是这个时代,任何攻城武器能损毁的。

    霸刀门老辈子执拗的,不仅仅是要住到山顶上去。

    他们一定要修木结构的亭台楼阁。

    说是水泥房子不好看。

    一帮小辈闻言哭笑不得。

    好吧,那么高的山顶,本就靠近西北城墙。

    远程攻击也打不进来。

    只要他们不玩火自焚,安全上倒无须担心。

    也许,以后的霸刀门对外开放了。

    还是铁城别具特色的景点呢?

    当一帮头发了都白了的老头子,毛遂自荐要帮沈麟造船时。

    沈麟直接拒绝了。

    “算了吧!”

    “你们那批运输船都是买的。”

    “霸刀门常年居于泰山之上,哪儿懂什么造船?”

    这批老头就没有一个四十岁以下的。

    领头的大爷驼背银发,拄着拐杖中气十足地嚷嚷道。

    “哎哎,大人,你可不能小瞧咱们。”

    “这里足足二十七人,当初都在登州造船场干了五年以上。”

    “老头我不是自吹。”

    “我梁苍海当初特意改了名字。”

    “仅仅五年,就混上了登州造船场三大管事之一!”

    什么?

    造海船的?

    登州造船场在周朝可是大名鼎鼎。

    因为,那是大周专门制造水师舰船的地方。

    足足兴盛了两百余年,至今还保留着三成的造船能力。

    建康的江南造船厂,还是百多年前,从登州分出去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有一群宝

    

单单开工三成。

    登州造船场就支撑着水师,跟辽人耗了这么些年。

    沈忠孝前两天还跟沈麟谈到了。

    他和秦王过去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登州造船场。

    唯有足够的海上舰船,彻底击退辽人水师。

    登州才谈得上安全。

    沈麟万万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一群老宝贝藏在霸刀门里。

    “老爷子,真的假的?”

    “你们霸刀门,跑去学海船制造?”

    “到底图个啥?”

    一旁的梁夫人孟子真擦擦眼角,长叹一声。

    “图啥?”

    “寻宝呗!”

    “我家公公笃信太祖的海外藏宝,是真的。”

    “他派了不少老弟兄,进入登州船场学。”

    “后来,沧海叔混成了管事,就私自卖出了五艘水师大船。”

    “公公把霸刀门传到自成手里,就带人出海了。”

    在场的没有几个外人。

    梁自忠、梁直都是沈麟亲信。

    也不存在泄密的事情。

    “哎哎,自成老哥,太祖藏宝不是要凑齐三枚臧金令么?”

    梁自忠一脸惊讶。

    “你们没有地图,茫茫大海上哪儿找去?”

    沈麟不着痕迹地把腰间的玉佩塞进腰带里。

    大伯可是说了。

    这玩意有可能,就是皇家遗失的第三枚臧金令。

    传言太祖去龙宫喝酒,搞丢了的那一块。

    沈麟不在意什么太祖藏宝。

    钱太多了就是一堆金属,有多大的意义?

    他从不指望天上掉馅饼。

    当然,沈麟也不会把这枚所谓的臧金令,还给大周皇室。

    凭什么呀?

    小爷当个装饰品不好么?

    好歹也是两百年的古董了。

    梁自成搓搓脸颊,比自家老妻还无奈。

    “我爹那人,执拗起来。”

    “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说太祖远征倭国,那批藏宝所在岛屿,一定不会太远。”

    “不过是比较隐蔽而已。”

    “慢慢搜过去,有没有地图也无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