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军舰队被灭,安定水军快打快撤,损失不会多大。
每次登陆,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哪怕折损点船只,兵力,也会很快得到弥补。
李成功带着冒充的主力在丹水流域耀武扬威。
这是阳谋。
辽军如果置之不管,李成功又不是不敢上岸去抢。
显然,辽军忍受不了。
已经开始大规模调兵了。
这给李广利的后续计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李兄,计划不错。”
“其实你完全可以跑远一些。”
沈麟支招道。
“辽军上层肯定知道你安定水军,纯属报复。”
“在你对面的防御河段,人家的戒备,会得到加强的。”
“稍稍劫掠一下即可。”
“抽个空子,你不妨带着主力去太原府的防御区转转。”
“趁机拿下几个滨江县,升官发财不是梦想啊!”
小打小闹,只能说发财。
大周一直无力对辽国发起有效的反击。
李广利如果通过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奇袭。
充分调动了辽军的布防兵力,造成一些防御漏洞。
再乘虚而入,能在大同盆地收复几个县城。
哪怕是呆上两天,劫掠完了就走呢?
对于大周朝廷而言,都是了不起的大胜仗了。
于是,李广利既发了财,又得了名声。
人家扩军三万人了,还能打硬仗、胜仗。
总比大周那些只会喝兵血,吃空饷,坚守不出的将领强多了。
小小的参将职务怎么够?
就算给个副将,甚至水军总兵,也是理所应当嘛。
核定兵源之外的人马,又不需要朝廷来养。
让李广利自己去抢好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交换
吴七都有些羡慕这两个肆无忌惮的军头。
他现在还是个苦逼的牢头儿。
手下不过二百人马,一半儿都得自己养着呢。
唉!
回头赶紧生几个娃,传承有后了。
长辈们多半会松口。
那时候,七爷就能彻底放飞自我了。
李广利忽然笑道。
“沈麟,你那些乌篷船都一个规制。”
“是为了适应你军装备的远程床弩吧?”
“别!老哥哥我不贪图你的秘密武器!”
“改来改去多麻烦呀?”
“我舰队里有几艘空的运输船,也是战船的底子。”
“你拿回去加装武器就行。”
“我要你这三艘伪装战船,正好派上用场。”
“如何?”
沈麟意动了。
要是昨晚之前,他还会犹豫一下。
毕竟刘家这三艘船,可称得上战船中的上乘之作。
要不然,为何李广利一见之下,就心动了?
伪装船,趁着雾天或者夜色偷袭。
效果不要太好!
既然自己都打算开挖盐湖,建立船场造车船了。
还改造老式帆船干啥?
铺上铁甲钢棚很费事的。
以后,拆下来也只能回炉,并不能重复使用。
哪怕排水量相差无几的船只,外形上都不可能一模一样。
尺寸总有出入。
沈麟笑眯眯地道。
“可以!不过,这次你得补偿兄弟一把。”
“别搞什么以三换三啊!”
李广利乐不可支。
他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可能老占沈麟的便宜。
上次你就送了二十艘辽人战船给我。
要不是水军一直都是人等船,未来一年都得不到缓解。
李某送你几艘,也是应该的。
“三换三呀?暂时,咱也凑不上合适的。”
“这样吧,我给你两艘五千担的,两艘三千担的如何?”
“都是刚下水的运输船,特意加固了的。”
沈麟大喜。
正愁如何把对岸的战利品带回去呢。
四艘运输船加入,可是完整的一万六千担运载量。
都不需要陈梁跑第二趟了。
太称心如意了好吧?
“啪!”
两人一击掌。
沈麟笑道。
“成交!”
“走,去对岸!”
“兄弟我再送你五百匹死马,给水军兄弟们打打牙祭。”
李广利的船队开开心心地走了。
他拿到了他想要的。
李字旗号收起来,突袭战可以展开了。
陈梁望着四艘新换的运输船,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大人,两艘五千担的呀!”
“沈二叔多半又要头疼。”
“都不知道要改造到啥时候去了!”
“啪!”
沈麟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头盔上。
“改个屁呀!”
“你不需要专门的运输船么?”
“没有铁甲防护,就不能装破阵弩,打远射了?”
“十艘船的混编队伍,足足两万六千担运量。”
“运输船还能隔出专门的马厩来。”
“装一千具甲骑兵很轻松了吧?”
陈梁握住拍歪了的头盔委屈地道。
“可是……可是,我很想要战船呀!”
白娘子抿嘴笑道。
“梁子,大人昨晚彻夜未眠,就在设计新的战船呢!”
“何必要改造船?哪儿哪儿都不满意。”
“自家从头到尾,新造的船多好?”
都开始设计新船了?
陈梁和一帮水军兄弟顿时眼神大亮。
大人出手,一向是非同凡响。
新船指定比咱们现在这批改造船强。
因为,大人已经不止一次嫌弃旧式帆船逆水行驶太慢了。
说就跟龟爬似的。
这下子,装载速度大增。
送给李广利五百匹死马,又少了几千担。
大家也没啥舍不得的。
反正是战利品。
在泸水铁城,羊肉和牛肉,才值得大家期盼流口水。
酸唧唧的马肉么?
只能说比鱼肉好些。
物以稀为贵嘛!
日上三竿,十艘大小船只再次启程,扬帆东下。
到了傍晚,船队拐进了泸水河。
铁城在望,到家了!
刚刚上了码头,沈麟就听到家里来了客人。
沈毅?
这家伙都跑来三趟了?
次次不见正主,还这般锲而不舍?
洗了把脸,他让人去把在城里四处闲逛的沈毅给叫回来。
“堂兄,你这日子过的很悠闲呀?”
“怎么?不练兵?不筑城了?”
沈毅捧着茶杯,一脸苦楚。
“谁告诉你,我很悠闲的?”
“忙死了好吧?”
“不找你行么?沈三叔又做不得主。”
“我要水泥,大批量买水泥!”
沈麟知道主脉从夹山县招了一批兵。
还把家属近两万人都要弄到沈家集。
城墙不扩建都不行。
“大批量的水泥?”
“沈家集扩建,天气还冷,何必这般急迫?”
沈毅长叹道。
“不单单是沈家集!”
“如今,咱安定府的防御扩大到四个县了。”
“夹山、忠县、易县的县、镇城墙都年久失修,不抓紧些怎么行?大不了,学你的法子,烧火烘呗!”
“总比砖石砌墙快好多倍吧?”
“堂弟,贼寇嚣张啊,他们的探马,都出现忠县境内啦!”
什么?
沈麟也惊到了。
自从陈家马贼撤回北邙山。
铁军对贼寇的动向,就不太了解了。
只知道杨成良负责守护马氏、尉氏二县大本营。
顺便按照他的想法,操练了五万新军。
都是那种分了房屋土地,给月饷的朴实农家子。
赵归一跟杨成良产生了分歧。
这家伙觉得杨成良的训练办法太慢,太仁慈了。
造反嘛!
挟裹乱民附蚁攻城,一场血战下来,不死的就是老兵了。
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编成主力部队。
贼寇中军人马,不就是这般来的?
燕胜北活着的时候,也是这般操练出十万大军的。
于是,贼寇主力被赵归一带着主外去了。
听说又攻下两个县,劫掠颇丰。
却没有再邀请陈家寨人马,去分一杯羹。
自家老岳父很看不上粗鲁莽撞的赵归一。
哪怕收到邀请,他多半也不回去的。
“堂兄?确定过?”
“马贼大军要转攻忠县?”
“他们不是南下真定了么?”
沈毅自己多也糊涂着。
他本来就是半路出家。
论统兵打仗的本事,还赶不上沈麟呢。
“难说啊!”
“最新消息,赵归一的兵马已经打到了真定城下。”
“鬼知道他会不会碰壁?”
“再回戈一击?”
第二百八十章 适度支持
一番交谈,沈麟都不得不为贼寇点个赞。
同时,他也暗暗鄙视大周朝,真是江河日下了。
真定知府黄炳仁,实际上也是澶州名义上的最高官员。
文官为首。
这是大周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另一个奇葩现象。
要说整个澶州,谁最恨贼寇?
除了黄炳仁大人,找不出第二个来。
他的老家,黄家堡如今可是贼寇的老巢。
黄家百多年的积蓄和诺大炼铁基地,全都沦入贼手了。
就连他的独儿子黄子玉,都被贼人杀了。
当然,黄大人不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沈麟。
一把火烧了黄家堡的是他。
俘虏并凌迟处死黄子玉的,还是他!
贼寇不会做出解释。
他们杀戮成性,造下的冤孽多了去了。
也不在乎这笔帐落到他们头上。
鬼知道黄子玉那个倒霉鬼是被谁干掉的?
北邙山马贼火并?
也许陈家寨才是幕后黑手?
反正贼寇们心里美滋滋。
他们白白捡了个大银库。
最大的收获,却是黄家的矿山,还有没彻底烧光的炼铁业。
房子烧光了也不要紧,只要工匠还在就行。
战乱时代?
什么最重要?
钱粮?盐?
在贼寇眼中,怎么都比不过手中的刀!
有铁就有杀人的刀。
有把好刀,什么宝贝抢不到?
黄炳仁纠集了三万班军,气势汹汹北上。
发誓要把贼寇连根拔起。
同样,赵归一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
双方在曲周境内迎头碰上。
一场遭遇战,黄炳仁大败而逃。
据说逃回去的兵力,还不到五千。
赵归一赶鸭子一般,直接追到了真定城下。
沈毅最后叹道。
“贼寇越发势大了,新军操练需要时间。”
“兵力上,安定府无法给出有力的支持。”
“所以,只有购买大批量的水泥,高筑墙好了。”
“公家出钱,两文一斤。”
沈麟乐了。
原本卖给沈家是一文半。
公家买,量大了不少,反而每斤涨了半文钱?
不赚白不赚。
沈麟的工坊,造纸停了大半。
炼铁也消停了不少。
棉布和染布、制衣倒是扩充了些。
大批孤儿和军属、教书先生家属的迁移。
泸水铁城已经挤下五万余众了。
大半人都是老老小小。
孤儿七八个人挤一间房,要不然,根本安置不了。
身上衣的需求,也变得异常旺盛起来。
柳楚儿主管的织、染、制衣一条龙。
如今是铁城女人们最向往的工作。
说不上多累,光是加班奖金,就让不少人羡慕了。
沈麟盘算了一下。
原本的七大一小,每天不到五万斤水泥的产量。
已经远远赶不上需求了。
他给陈家寨建的两口水泥窑,日产就能达到一万多斤。
不行!
生产规模要扩大。
单口窑的产量还要提高。
泸水铁城的扩建马上提上日程,对水泥的需求量也很大。
“成!”
“每日交付五万斤以上,基本够用了吧?”
沈毅掐指算了算,皱着眉头苦笑。
“你这点产量,咱们沈家集和安定县都供不上呢!”
“其他六个镇子也要大兴土木了。”
“辽军夜袭,可把他们吓坏了!”
“堂弟呀,我觉得你的产量,扩充三倍,可能……将将够。”
沈麟坐在椅子上,捧着茶杯半天都忘了喝。
你们这是?多么强大的堡垒意识?
非要打造一副砸不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