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寒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寒士-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人情,他必须得承。

    “大局嘛!”

    “咱们安定县,地处水路要冲。”

    “黄龙江上,要没有水军巡逻、警戒。”

    “哪有商旅、客货敢来?”

    “周叔,你这伤,可真危险!”

    要是稍稍射高那么一些些。

    就不是脸颊了。

    无论太阳穴还是眼睛。

    老周怕是已经躺平了,哪有在此说话的机会?

    周元微笑着摇摇头。

    他说话挺费劲的,还担心人家听不明白。

    所以他只是用宽厚的手掌拍拍沈麟手背。

    眼中满是赞赏和鼓励!

    李乘风揪着白胡子有些自责。

    “都怪我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你二伯那些投石机,都是在沈家集督造的。”

    “兵凶战危,县城木匠可不会做。”

    “老夫翻着书本督造的第一批,全报废了!”

    “等第二批勉强合格的送上去,还是晚了些。”

    “死伤太重了!”

    这回沈忠信倒是很肯定李乘风的努力。

    最后上来的那批投石机,威力确实差劲。

    就算沈麟来的再晚些,也能帮守军不少忙。

    难道?

    你指望一位教书育人一辈子的县教谕。

    一转眼,就变成无所不能的诸葛孔明?

    那不是扯淡么?

    “老李,你不需要你自责。”

    “能做出来,能杀敌。”

    “你就于守城有大功。”

    周元也点点头。

    “很鸡死(及时),老李,你厉害!”

    李乘风当然知道自己尽力了。

    他叹道。

    “战死近四千人呐,还有那么多伤者。”

    “抚恤,可要老多钱了!”

    沈忠信终于想起了这件大事。

    自家儿子买沈麟的东西,花了十七万了。

    不不不,以沈麟一贯雁过拔毛的性子。

    他一定会送出沈毅拒绝不了的诱惑。

    无论如何,都会凑够二十万银子的。

    这一点,沈忠信笃定无疑。

    好吧,抚恤才是大头。

    没二十万搞不下来。

    可军库只有四万多银子啊!

    这是白白发下去的,跟买兵器甲胄不一样。

    “沈麟,你告诉老夫。”

    “他……是不是从沈家集调银子了?”

    沈麟不吭声了。

    他可是答应沈毅不说的。

    结果看到便宜二伯那吹胡子瞪眼的模样。

    自己就忍不住想气气他。

    还是把买卖的事儿说了。

    至少给了军备,沈毅并不吃亏。

    沈忠信也是精明之人,他应该明白现在最需要什么。

    可从家里掏钱发抚恤?

    恐怕他过不去抠抠索索的心理关。

    因为此战之后,消息一传开,安定的商贸肯定一落千丈。

    为何?

    辽人也有大批战舰了啊。

    黄龙江必将沦为战场。

    普通商船还能自由来去?

    运气差一点点的,就会喂了鱼虾。

    没有蓬勃的商贸,恢复了商税又如何?

    以前每个月能收十几万两银子。

    以后,每个月能有三、四万就得谢天谢地了。

    沈毅要组建一万正规军。

    各乡镇,以及县城的乡兵是不是要恢复旧观?

    近三万军队,那点钱仅能维持而已。

    还是军备不缺的情况下。

    怎么扣回那笔庞大的抚恤金?

    太惨烈的仗,真心打不起啊!

    沈忠信盯着沈麟不断变化的脸色,忍不住长叹一声。

    “你不说,老夫也明白了。”

    “败家子啊……”

    老家伙终于不再死鸭子嘴硬了。

    他拉过被子把脑门儿上一盖。

    算球,眼不见心不烦。

    败家的口子,一旦打开。

    就再也关不上喽!



    第二百一十六章 挽联

    

沈忠信跟沈麟斗了大半年,也大致了解。

    这家伙筑泸水铁城,建军三千,都是用银子堆起来的。

    没有足饷足粮,没有严苛的训练和装备。

    沈麟凭什么跟辽人野战决胜?

    他能笑呵呵地坐在这里。

    就说明,他那劳什子铁军损伤不大。

    至少,没有多少战死或者重伤者。

    沈毅要跟着沈麟学?

    老天,这个败家的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沈毅手下的兵更多,花掉的银子也会翻倍儿的往外扔。

    可沈忠信没有信心。

    就算沈毅花同样的钱,练三千兵。

    战斗力就未必赶得上那劳什子铁军。

    人和人是不同的。

    有些差距,你得承认。

    沈麟是公认的北地第一才子,你沈毅不是。

    沈麟精通奇技,他花的多,只会赚得更多。

    你沈毅只会一车车地从家里拉银子,还收不回来。

    不能想了。

    再想老夫要晕过去了。

    这场探视,就此结束。

    病人需要休养。

    李乘风和沈麟并肩走出医馆。

    如今安定几位主官,死的死,伤的伤。

    就剩他一个活蹦乱跳的。

    一大堆事情就压在他这个教谕身上,不得不赶鸭子上架。

    “沈麟啊,你回去可以。”

    “但大码头的兵,最好留几天。”

    沈麟点点头。

    “行!”

    “大战后,人心不稳。”

    “还得担心辽人,会不会再来报复?”

    “不过,教谕啊,咱可得先说好了。”

    “一旦不可抵挡,您可别怪学生我撒脚丫子跑路。”

    李乘风自己先乐了。

    你都觉得不可抵挡,咱们还找死不成?

    跟你一起跑路,岂不是更安全?

    你泸水铁城人是了点。

    可城小,也更坚固、更好守不是?

    万一,事有不偕,咱们逃亡北邙山,也更方便嘛!

    “行!”

    “你怎么安排都成,”

    “不过老王……为这座城英勇战死。”

    “他的葬礼,你必须出席。”

    “因为,老王对你一直很欣赏。”

    沈麟默然点头,拱拱手上马而去。

    正好那些重伤员,暂时也不方便搬动。

    现在大码头库房,养一段时间也不错。

    留一千骑兵常驻安定城外。

    轻重骑各半。

    每天看到威武的黑甲骑兵呼啸来去。

    县城百姓也踏实不少。

    几天下来,铁军伤亡的官兵倒是问题不大了。

    重伤者都抢救过来。

    有两个致残的,只好退役。

    再是遗憾,沈麟也不得不接受。

    打仗,哪能确保人人不失的?

    结果已经很好了。

    接收的上千安定重伤者,死了十几个。

    截肢、或者还在危险边缘徘徊的,近四百。

    让沈麟开心的就是。

    将有六百老兵,伤愈后加入铁军。

    自己的队伍又扩大了。

    信得过的,能战不怕死的兵,不好找啊!

    他每天都去巡视简易病房,看到那些垂头丧气的截肢老兵。

    沈麟笑忍不住骂道。

    “都他么打起精神来,行不行?”

    “比起楼上那几十个中了毒箭,还昏迷不醒的战友。”

    “你们,已经很幸运了好吧?”

    “再比起死去的那几千战友呢?”

    “你们要是没勇气活下去。”

    “他们在天上,都要臭骂你们。”

    “骂你们是孬种!”

    一个断了左腿的伤兵“哇”的一声哭了。

    这间大病房里的,二十个伤兵都抽泣起来。

    “大人,小的断了一条腿。”

    “就算好了,也干不了啥呀?”

    “是呀大人,我这右眼瞎了,脸上还被砍了一刀。”

    “以后,连媳妇儿都说不上了!”

    ……

    沈麟喝道。

    “都他娘的闭嘴。”

    “担心衣食无着?家人跟着受苦是吧?”

    “只要愿意去泸水的,老子全包了!”

    “一家大小都去!”

    “你,腿断了,看大门总可以吧?”

    “你眼睛瞎了,脸受伤了,当教官也可以吧?”

    “找不到婆娘?”

    “只要心正向善,肯上进,自然有姑娘看上你。”

    “其他人都一样,泸水铁城,有你们全家的一口饭吃!”

    当沈麟走出战地医院的时候。

    楼上楼下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大家宛若新生。

    “安静安静!”

    各病房的护士叉着小蛮腰,虎着脸训斥道。

    “开心啥?”

    “也不怕吵到你们昏迷的战友?”

    “要庆祝,也等康复出院再说吧?”

    “就你们这小屁孩儿似的样子。”

    “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你?”

    呃?

    一帮在战场上死战不退的伤兵,顿时脸红了。

    咱们,没那么差吧?

    王瑞光的葬礼,在七天后举行。

    灵堂就设在大码头。

    这里足够宽敞。

    前来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文弱县令,拎起宝剑上城杀敌。

    这原本是话本小说里的故事。

    可几天前,偏偏发生在安定县。

    王瑞光的事迹,鼓舞了无数人的斗志。

    也值得更多的人,去缅怀和学习。

    不但安定县城的人,差不多都来了。

    就连底下的乡镇和附近的县,也来了不少人参与葬礼。

    花圈,挽联,飘洒的纸钱,几乎把安定城外。

    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

    无数人在哀哀的恸哭,伤怀!

    哒哒哒!

    五十匹精挑细选的黑马,踏着整齐的步伐而来。

    马上的骑士黑衣黑甲,胸前佩戴着百花。

    铁军!

    沈麟特意安排的祭拜队伍来了。

    “跨!”

    “下马!”

    沈麟站在最前面,拔刀!

    百炼宝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两边,提前到场维持秩序的官兵接过了马缰。

    五十一人排成整齐的方阵。

    横排竖列,肃穆庄严。

    “齐步走!”

    “踏踏踏!”

    五十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所有在场的人无不震动。

    最让他们震撼的是。

    陈云陈锋兄弟抬着的巨大花圈。

    那一副墨迹未干的挽联。

    字体遒劲豪迈。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灵前。

    教谕李乘风,作为主祭,他身后摆着两张轮椅。

    上面坐着重伤的沈忠信和周元。

    三人都是白衣素服,这一刻几乎异口同声。

    “好联!”

    “好诗!”

    周围的百姓和来宾都纷纷鼓掌。

    今天送来的挽联成千上万。

    没有谁的文采,盖得过沈麟。

    他可是北地第一才子。

    “好!”

    “好!”

    ……

    李乘风叹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足以盖棺定论呐!”

    “老王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了。”

    “沈麟,老夫替王县令,谢谢你。”

    “谢谢你写下足以留名青史,光耀千秋的名句!”



    第二百一十七章 赋诗一首

    

沈麟本身不想出风头。

    但他敬佩王瑞光这样的人。

    老王平常看起来,如闲云野鹤一般,四处访友玩赏。

    他不务正业了么?

    非也!

    他会用人。

    他把专业的事情。

    都交给如李乘风、周元、沈忠信这样专业的人去做了。

    到了关键时刻,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却义无反顾!

    没有他和周元以身作则。

    那些乡兵和班军有敢战之心,却无敢战之胆魄。

    他们面对的,是正规军都为之胆怯的辽人啊!

    王瑞光不幸战死了。

    八千城防军也死伤殆尽。

    可凶悍的辽军一样损失惨重。

    他们把水军都调来打攻城战了。

    最后连驾驭战船的人都不够,损失一样惨重。

    如果加上李广利水军的损失。

    这次安定战死的将士在五千左右。

    他们给辽军造成的死伤也超出五千,是伤兵更多些。

    这种战绩,放在澶州,或者雄州。

    朝廷经制军队,都未必打得这么好。

    辽国就算多了大同盆地和幽云十六州。

    他们的人口也不过三千多万。

    可大周幅员辽阔,人口近亿。

    各地军队都按照安定县这个伤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