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巨炮炮弹却实实在在的轰在了大红一师的脑袋上。
大红一师的撤退路径上立刻腾起了几团冉冉的蘑菇云,先锋II巨炮那恐怖的杀伤力一瞬间便摧毁了几平方公里面积内的目标,特质的巨口径炮弹内容纳了多种型号的战斗部,可以对软硬目标,分散目标,集群目标展开均匀且致命的杀伤。
现在,这种里桑人手中握着的最凌厉的武器,终于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里桑军队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反攻的序幕。
罗波立特在深思熟虑整整三个小时之后,终于按照杨天华说的,做出了大反攻的决定。
投入反攻的是此前杨天华亲自训练组建的第一批里桑新军,足足有三个坦克旅、两个炮兵旅、六个步兵师的兵力,这些历经反军阀和反高卢战役锤炼的精锐的老兵正马不停蹄的从第二道机动防线上推进,气势汹汹的发起攻击。
当这些里桑军队的基本盘从掩体中走向战场之时,足以证明罗波立特的作战决心。
阿萨奇波里空军基地。
阿尼烈中校正拎着飞行头盔坐进一架JF17Block2的机舱中
经过无数场空中任务的锤炼,这位优秀的空军军官已经迅速成了里桑空军的第一王牌,地勤已然给他挂上了SD10中程空空导弹和PL8格斗导弹。
阿尼烈中校朝着地勤点头敬意,然后熟练的检查了油料和火控系统,操纵尾翼之后开始松开刹车,缓缓的推下节流阀,在升级版本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呼啸中,这架灰色的轻型战机加速腾空。
在这场战争中,里桑空军已经组建了一支拥有六个JF17中队和四个J7G中队的战术空军,是一支具有相当威胁的空中力量。
阿尼烈中校已经成为了一名联队长,很少有任务需要他来亲自执行,但在今天,在这场史诗般的大反攻中,阿尼烈中校毫不犹豫的接过了重任,为地面部队保驾护航。
在头顶,廖云腾和他的僚机组成的双机编队正掠过更高的天空。
北极熊的态度一直很是模糊,在此前的出击中,苏沃洛夫中将在自己的部队仅受到了一点挫折就立刻命令战术空军撤退,规模浩大的行动也仅仅只是轰炸了白头鹰几个不重要的小目标。
既然没人能猜透那个斯拉夫老头心里在想些什么,那就不去想了。
杨天华只保留了一个歼11B中队的预备队,以用来应对北极熊冷不丁一抽风可能对图利桑斯亚的攻势。
而同一时刻,非洲军团的空军主力则对准白头鹰开始施加压力,歼11B闻风出动,在空警500预警机的掩护下向目标压去,假想敌部队则寻找机会对敌军重要雷达站发起攻击,廖云腾的双机小组则开始攻击敌之预警机。
卡森中将发现,战场突然升级了。
敌人的力量从今天开始突然急剧增长,原本只有两个难缠的军师一级敌军单位(卡森的推断),可今天却突然变成了十个,空中力量似乎也在迅速上升,从原本的相持阶段突然碾压了上来,远程打击的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能量似乎变得。。。。。。变得磅礴了许多。
弗兰奇少将的撤退似乎是选对了路,因为在他的面前,几个里桑坦克旅和步兵师正如同群狼一般撕咬过来,要是继续被合成三师咬住,必将彻底陷入一片泥沼。
然而,第14和第15合成步兵旅却以轮式车辆惊人的机动性和速度穿插而来,并赶在大红一师前头建立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狠狠的挡住了大红一师的撤退之路。
两个合成步兵旅手中的重型主战坦克数量并不多,更加致命的是多功能的作战车辆,红箭10八联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连连开火,占了一个偷袭的便宜,冷不丁的给正在撤退的车队造成一重大的毁伤。
而将车体掩藏在沙丘之后的09式轮式战车则已经开到了敌军车队两侧,凭借着105高压线膛炮射出一枚枚杀伤力骇人的脱壳钨合金穿甲弹,凿开敌军的侧面装甲,不断的刷新着敌人的阵亡名单。
打完一轮齐射之后,大量的09轮式步战车纷纷倒车,将车体掩藏在沙丘之后,果不其然,敌军的M1主战坦克的反击火力统统落了空,贫铀穿甲弹擦着沙丘飞上了天。
趁着敌人坦克还在装弹,09轮式步战车再次开了上来,摇动火炮对准目标,再一次狠狠的开火,将长钉一般的穿甲弹芯射入目标的装甲之中。
林立对这两个合成旅的速度十分满意,合成步兵旅编制虽然不如师一级的规模大,不适应大兵团作战,但却胜在指挥灵活,且指挥结构扁平,响应速度更快,大量的轮式车辆加持之下,他们的机动性远远超过重装部队。
此刻,第14和第15合成步兵旅正挡住大红一师的撤退路线,而在大红一师的身后,合成三师的三路兵马正紧紧的撵上来,里桑大军则在之后,雷霆万钧,气势如虹的冲向目标。
第357章。366 炮海
白头鹰作战集团群指挥部,在三天前,卡森中将以及他的参谋团队全部通过数架战略运输机从加埃塔南部跨越地中海,抵达了尼日尔,距离战场更加近。
坚固的地下工程刚被激活成为指挥部,一道新的情报就抵达了。
一名参谋惊喜的说:“司令官阁下!最新战报,特种部队在图利桑斯亚一侧的丘陵地区发现了大量密集的无线电波!虽然其携带设备功率不足无法破译,但其仍然感知到了大量VHF和UHF波,图利桑斯亚绝对不正常!”
另一名参谋点头:“判断得出,这些甚高频和超高频电波甚至比阿萨奇波里附近还要密集,情报技术部门目前判断,敌军的第二套指挥体系很可能存在于图利桑斯亚一带,也许是整个里桑战场最核心的地区!”
卡森中将一下子站了起来,眼睛中似乎有精光闪烁:“你们可以确认情报的真实性吗?”
参谋连连点头:“基本可以确认。”
另一名参谋补充道:“司令官阁下,空军正准备冒险对图利桑斯亚地区进行一次战略侦察,数颗侦察卫星也已经被调动,一旦发现敌人的神经中枢,我们将立刻调动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进行毁灭式的攻击。”
卡森中将沉思片刻:“光靠导弹和轰炸机还不够,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的战斗准备如何了?”
参谋说:“已经部署完毕,按照您的意思,第101空降师已经加强了120辆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和200辆安装陶氏反坦克导弹的悍马车辆,空降步兵们手中加强了标枪反坦克火力的部署,可以实施快速突击。”
“目前,绝大部分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C141举重战略运输机、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都已经抵达里桑南方的各个前线机场和空军基地,配属给空降师的A10攻击机部队也已经抵达,战略投送能力上了一个等级,可以在两个昼夜间将任意一个空降师的大部分兵力投送至指定区域。”
卡森中将伫立在指挥部内:“等一会儿,把图利桑斯亚一带的地形图调出来。”
一幕幕画面迅速调出,精确无比。
卡森中将十分沉稳:“图利桑斯亚,丘陵地形和平原地形交加,某些地区不适合重装部队的突击,但却很合适一次快速有效的空降行动。如果配合猛烈的火力打击,照这么说来,一次性摧毁敌人的指挥中枢神经并非天方夜谭,只要有精密的计划。”
片刻之后,卡森中将再一次看了一眼作战地图,不确定的抬头反问:“你们认为,以两个空降师的兵力去歼灭一个集团军群级指挥部,你认为可能吗?”
参谋皱了皱眉头:“有一定可能性。”
卡森中将:“给我明确的答案。”
参谋说:“司令官阁下,空降部队的优势在于高机动性和突然性,如果敌人手中保留一支重装部队作为预备队,并且能迅速支援,那么两个轻装空降师很难产生时效的装甲突击力。”
“而一旦失去速度和空间,轻装空降部队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和风险,甚至会在敌人的腹地被全歼也说不定,空降部队唯一获胜的可能性,便是在敌人支援到达之前,彻底摧毁敌之中枢神经。”
卡森中将:“你的意思是,这次行动的关键在于速度。”
参谋点头。
卡森中将:“我相信曾经在欧洲战场上大杀四方的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降师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但首先,务必要确认情报的真实性,不能让士兵们白白牺牲。”
远在三角的另一端,苏沃洛夫中将正默默的端详着地图上标定的白头鹰动向,他的参谋团队则站在他的身后,一言不发,默默的看着他的背影。
“我要的卡森个人性格分析到了么?”苏沃洛夫问道。
参谋们回复:“还在整理中。”
苏沃洛夫:“KGB的速度有些慢了,我早已说过,军队自己就应该有自己功能强大的情报部门,才能在某些时刻不受制于人。”
“好了,尽快将情报整理好,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苏沃洛夫中将拿起另一份文件:“经过上一次的试探性攻击,前线航空兵的那些飞行员应该都褪去自大和轻狂了吧。”
一名中校说:“是的将军,数个米格23航空团都已经学习到了大量的作战经验,而米格29和苏27之类的三代机飞行员也已经摸索出了和A50预警机联合作战的经验,将军,前线航空兵和空军都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苏沃洛夫说:“地面作战部队呢?”
“第18近卫坦克师、第4近卫坦克师、第119摩托化步兵师、第38火箭炮旅均已抵达,而第76近卫空降师随时可以按照将军您的命令出击,对任何一个目标展开猎杀。”
苏沃洛夫摆摆手:“让这些骄兵悍将等着。”
一名上校参谋提醒道:“将军,军官和士兵们求战心切,他们对我们不断的试探性出击和快速回避十分沮丧。。。。。。”
苏沃洛夫笑了笑:“士兵们是不是认为,他们的将军是一个不敢挑衅白头鹰军队的懦夫?”
上校参谋尴尬的不说话了。
苏沃洛夫说:“能让战争真正胜利的利器,绝不是一往无前的推进,而是在敌人的软肋上,狠狠的轰上一炮,他们会明白这一点的。”
。。。。。。
里桑军队的大反攻正演变成一场非洲大地上气势磅礴的泥石流。
不光是杨天华亲手锻造出的新军,除了守卫阿萨奇波里的必要力量,其他的里桑大军几乎蜂拥而出,在北部边境,超过四十万里桑大军倾泻而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兵力实现了机械化,产生了一股几乎无法抵挡的机械化突击集群。
同时,里桑军队也甩出了手中几乎全部的远程打击力量,先锋II型列车巨炮不断的爆发出惊人的怒吼,购置的DF11战术短程弹道导弹也不断的拖曳着火流星划出巨大的弹道,一架架JF17战斗机呼啸着将对地弹药砸在敌军核心节点。
短短一瞬,战场局势突变,无数白头鹰士兵几乎被打懵了,他们压根也想不到,原本战斗力孱弱的里桑军队怎么会在那表面的虚弱下隐藏着如此的肌肉,一挥拳竟然打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惊人力量。
铁锤砸铁毡,战场上顿时间火花四射。
猛烈的爆炸如同一片火红的地毯般绵密的响起,里桑军队调动了足足一千五百多门152榴弹炮和122榴弹炮对目标展开轰击,此外还有二三百门122火箭炮,几乎是里桑压箱底的家伙了。
这一千多门重炮虽然命中率和精确度不如白头鹰手中的M109和M270之类的高价值家伙,但胜就胜在一个数量,当大炮兵主义隆隆在非洲作响时,前线的白头鹰士兵们照样会抖如筛糠,破碎飞射的弹片照样会震撼平凡的生命。
白头鹰立刻进行反击,为了对付那些数量惊人的火炮,白头鹰空军迅速挂载大量对地弹药起飞,他们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里桑人手中的炮兵阵地,减少炮弹落在自己人头上的几率。
里桑空军和非洲军团则自然不甘示弱,已经执行了大量对地攻击任务的各个JF17中队纷纷挂载空空导弹起飞,而廉价的J7战斗机也在起飞挡在前方,为宝贵的JF17战斗机中队承担火力。
非洲军团的战法则高明许多,多架空警500预警机纷纷升空,与地面雷达站互相联合组成一道不透风的电磁墙壁,JH7B电子豹则对敌方实行高功率的电磁干扰,空战首先从电子战和信息战上下功夫。
廖云腾和他的僚机也紧急起飞,他们将作为后续起飞的J11B的开路先锋,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性能和优势,对敌方重要节点一一猎杀,破坏敌人的体系,最终形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效果。
但质量优势始终无法化作数量优势,战场面积过于庞大,非洲军团只能保证侧翼的制空权,而里桑空军的防区则显得并不严谨,只能对要地进行主要防空。
于是,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