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有后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大唐有后台-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朽是程处默的外公。”
  原来这老者正是清河崔氏的族长。
  世人称之为崔公,号称五姓七望的顶梁柱。
  崔公拉着程处默慢慢进门,一路径直走到先前的几张桌子处,这才缓缓驻足,目视众人道:“老朽虽然是程处默的外公,但是老朽并不会特别照顾这个孩子,我乃清河崔氏族长,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家族人。程处默是我外孙,严格来说属于外人,他刚才哭哭啼啼确实让老朽心疼,但那也只是外公对于外孙的心疼而已,想必诸位都知道,我清河老叟做事一向如此。先重利,后重人……”
  在场世家一方下意识点头。
  天策府一方也是心有同感。
  也就在这是,忽见崔公面色一肃,沉声道:“但是,有些事不能一直重利不重人。今日来的都是各家执掌,所以咱们说话不需要藏着掖着。老朽认为,汉女的事情需该有个了断。那是几十万个汉家女子,曾经被异族掠去受尽了苦难,虽然她们已经被顾天涯解救回来,但是她们将来的归宿仍旧是件大事。”
  “怎么解决呢?顾天涯已经找到了路。就是棉花产业,就是纺织工坊。但是开办这个产业有个前提,需要大家去幽云之地帮他种植棉花。量很大,底限就得一百五十万亩。咱们都知道,顾天涯是个白手起家的人。虽然他妻子是一位公主,但是那位公主以前穷的很,手里只有兵,偏偏没有钱。”
  “因此,顾天涯单靠自己是没有能力弄起棉花产业的。”
  “一百五十万亩地,而且还都是未经开荒的荒地,这就意味着至少需要十五万口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到达幽州,并且把土地开垦出来,并且把种子播种下去。”
  “十五万人一起去开荒种田,每天需要吃的粮食就能把顾天涯压垮,所以,他把目光盯上了我们。”
  “这个盯上得举动,诚然让人感觉心里不舒服,但是老朽想在这里劝说诸位几句,咱们先把这份不舒服放在一边吧。咱们去帮一帮顾天涯,咱们各自使出自家的力。咱们也让那个一直敌视世家的家伙看一看,世家才是撑起整个中原汉家的脊梁骨……”
  “咱们要让顾天涯清楚的看明白,几十万汉女是谁帮他救济的,是朝堂吗?是天策府吗?都不是,而是我们这些一直受他敌视的世家。”
  “老朽现在以清河崔氏族长身份,郑重向大家宣布今次的参与份额,吾清河崔氏将会出动三千民户,前往幽云开垦荒地三万亩。他的底限需求是每家两万亩,吾清河崔氏帮他多承担一万亩,要用这份诚意,让他明白世家的不可或缺。”


第278章 李世民很‘失落’
  “朕!”
  “李世民!”
  “立志做一个莫得感情的演戏皇帝!”
  “但是这一次,朕竟然没赶上这场戏……”
  御书房中。
  李世民耷拉着一张脸,眉宇之间透着一股子郁闷。
  旁边长孙皇后明显想笑,憋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能憋住,终于手捂小嘴噗嗤一声,略显打趣的道:“要不臣妾去拿铜镜,陛下照上一照可好?您看看您呐,满脸一副不爽的神情”
  李世民闷闷不乐哼了一声。
  长孙皇后笑的越发花枝乱颤……
  足足好半天过去之后。
  李世民仿佛还是情绪不佳。
  堂堂皇帝仰脸望天,双眼直勾勾盯着顶梁,像个老妇女一般不断碎碎念,满脸‘幽怨’的道:“不应该啊,怎么会呢?朕明明还没有出场呢,怎么这场大戏就结束了……”
  长吁短叹!
  自怜自哀!
  长孙皇后笑的脸都抽抽了。
  自古都说知夫莫若妻,尤其还是长孙皇后这样的聪明女人,她今天陪着李世民一起兴高采烈出宫,结果两口子满腹失望怏怏而回,回来之后李世民就是这个样子,皇后岂会不知道丈夫心中的失落。
  准备那么久的戏码,原本以为可以压轴登场,结果呢,去晚了。
  仿佛一拳砸在棉花上。
  搁谁都感觉不得劲……
  皇后还在偷笑,不过没像刚才那般坏笑,聪明的女人都知道,男人有时候就像小孩子,哪怕已经当了九五之尊的皇帝,但是仍旧保留着内心之中的一份童真。
  这时候,得哄一哄。
  她端起一盏茶水,满眼温柔的搁在李世民手边,然后起身站到皇帝身后,轻轻用手给丈夫捏着肩。
  柔柔道:“陛下莫要失落了,其实这样也挺好。虽然咱们没能赶上程府的一场戏,可是这件事毕竟有了一个圆满,能够解决十几万个汉女的衣食,陛下应该为这件事高兴才对。”
  “朕没说不高兴!”
  李世民面色还是惆怅,好半天后悻悻然的道:“朕只是觉得,事情成功的太快了。朕还没有出场呢,这些人也不知道等一等……”
  长孙皇后又是噗嗤一笑,乐道:“合着非得等您出场,这件事才算圆满呗?”
  李世民下意识回头,颇为傲然的道:“那可是一百多万亩地的大事,稍有不慎就会掏空很多人的家底,朕身为执掌大唐的皇帝,岂能不给他们把一把关?”
  长孙皇后轻声道:“但是陛下您也知道,这件事有几十个家族参与。”
  李世民登时又变得怏怏。
  好半天后叹口气道:“是啊,有几十个家族参与。”
  长孙皇后轻轻给他捏着肩膀,柔声道:“所以这件事的的压力看似很大,但是每家分摊一点就不那么大了……”
  李世民缓缓点头,忽然自嘲般一笑,道:“嘿,朕这个大唐皇帝,看起来真就有点可有可无。”
  皇帝明显还是在失落。
  他为了配合顾天涯演戏可是准备很久了。
  聪明的女人这时候懂得转移话题。
  但见皇后继续给李世民捏着肩膀,忽然像是想起某一件疑难之事,故意语带担忧道:“陛下啊,臣妾真是有些担忧,眼下乃是天寒地冻的时节,北方那边据说滴水可以成冰……在这样严酷的天气里,那些奔赴幽云的百姓可咋办啊?”
  李世民果然眉头皱起,下意识的接口道:“是啊,眼下的天气很冷。”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幽幽道:“那些家族之所以愿意去北方开荒,其实并不是因为可怜汉女们所受的苦难,他们之所以大肆购买开荒份额,其实是看重了咱家妹夫的能力,毕竟,谁都知道跟着顾天涯有钱赚。只要有利可以博取,世家不在乎苦寒之地。”
  “但是……”皇后微微一停,紧跟着再次幽幽叹息道:“但是那些家族派出的百姓不是啊。”
  李世民又是下意识借口,喃喃道:“老百姓身不由已!”
  皇帝说出这话是有原因的。
  在大唐这个时代,老百姓很难靠着自己生活,由于世道太过艰难,百姓们必须托庇在某个势力的笼罩之下。
  比如长安城外某一个庄子,也许名字可以叫做什么什么庄,但是它的归属必然有人,一般都是某个世家大族的属地。
  崔氏庄子……
  王氏庄子……
  程家的庄子……
  秦家的庄子……
  等等等等!
  村庄,是世家大户麾下的村庄。
  百姓,是世家大户名下的百姓。
  虽然现在的大唐百姓已经拥有了土地,但是日常生活仍然要跟着世家大户的步伐走,原因很简单,艰难的世道需要抱团才能生存。
  而世家大族正是抱团的主体。
  要想老百姓们活的好一些,就得让百姓们跟着世家大族的步伐走。不管李世民和皇族如何心有不甘,这个情况短时间内都是无法改变的。
  而这恰恰是百姓们身不由己的缘由。
  当世家大族决定要去北地开荒的时候,他们不会在意麾下的百姓们愿不愿意长途跋涉,他们只需要指定一下哪个庄子需要全体出动,然后庄子上的百姓们就得老老实实的背井离乡。
  千里之地,数九严寒,世家大族不在乎这些困难,他们在乎的只是百姓们能不能在开春之前到达顾天涯的幽云之地。
  如此而已。
  但是李世民必须得在乎。
  因为他是执掌大唐的皇帝。
  这时长孙皇后眸子轻闪,语带试探的道:“大唐后宫不得干政,所以臣妾即便有想法也不敢乱说,但是,那些将要长途跋涉的百姓太可怜了。他们受各个世家的指派,不得不全家出动背井离乡。而那些世家大族只在意利益,他们不会在乎百姓们苦不苦,偏偏,这件事属于一件民间性质的事……”
  此次各个世家出动民户前往北地开荒,严格说来确实是一件民间性质的事。
  既然是民间性质的事,那么朝堂就不太好插手。
  李世民面上若有所思。
  长孙皇后的眸子又轻闪几下,小心翼翼再次语带试探的道:“陛下啊,臣妾心里真是不忍,若是这件事能变成朝堂之事,也许那些百姓们在赶路之时就不会那么苦了……”
  太多的话长孙皇后没敢继续往下说。
  毕竟大唐后宫不得干政。
  但是李世民的虎目却陡然一亮。
  “把这件事变成朝堂之事……”
  皇帝眼中的精光越来越亮,陡然伸手重重一拍身前的桌子,笑道:“合该如此。”
  他转头看向长孙皇后,语带欣然的道:“观音婢,你真是朕的贤内助。”
  皇后温柔一笑,柔声道:“陛下想明白怎么做了吗?”
  “想明白了,这件事朕要主导。”
  李世民缓缓从椅子上站起,负手缓缓走到御书房的门口,语带肃然的道:“那个臭小子要搞纺织产业,幽云之地要大肆种植棉花,但是他既没有钱粮也缺少人口,所以这些都得朕的大唐支持他,虽然花钱购买开荒份额的是各个世家,虽然派去开荒的百姓属于各个世家,但是有一点谁都无法否认,那就是这些百姓在最根子上都属于大唐……”
  “他们,全是朕的子民。”
  “既然全是朕的子民,朕岂能不亲自插手?”
  “一百多万亩地的开荒,最少要十五六万百姓,动用了朕的子民如此之多,这件事谁也别想绕过朕这个皇帝……”
  “此事,就该是朝堂之事。”
  “那个臭小子,他得好好谢谢朕,否则的话,哼……”
  李世民一脸神气十足。
  后边长孙皇后缓缓走到皇帝身侧,轻笑道:“那是咱家妹夫,您怎么总是一口一个臭小子?虽然天涯妹夫的年龄有些小,但他如今毕竟也是当爹的人了。陛下啊,您在称呼上还是应该稍稍注意一下……”
  哪知李世民嗤笑一声,脸上更加神奇十足的道:“他在幽云之地开荒一百多万亩,却要动用朕的子民十几万人,占我这么大的便宜,朕喊他一声臭小子算轻的。”
  长孙皇后‘噗嗤’一笑,语带深意的道:“那若是陛下忽然得知,其实此次开荒并不仅止一百五十万亩呢?”
  李世民登时一怔,下意识问道:“莫非数量不对?”
  皇后轻声一笑,若有所指的道:“比如,是两百五十万亩,又比如,民户出动接近三十万人……”
  李世民再次一怔,道:“莫非还有朕不知道的世家参与这件事?”
  皇帝的神色瞬间肃重起来。
  平白多了一百多万的荒地份额,并且出动的民户也几乎翻了一番,这是何等惊人的手笔,即便以李世民的城府也要心生警惕。
  但是皇帝的警惕仅仅持续了一小刻。
  他陡然把目光直勾勾的盯向了长孙皇后。
  虽然他才登基不久,但是长安城里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住他,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弄出这么大的手笔,并且百骑司那边竟然没有上报此事……
  只有皇后才有这个能力。
  足足好半天后,皇帝才缓缓开口,问道:“观音婢,莫非是你……”
  长孙皇后笑的很得意,忽然从怀里抽出一张写着开荒份额的书契,道:“陛下您看,这是咱家的份额,臣妾让内务府出手,抢下了北地开荒的最大头。”


第279章 虽远在千里之外,但我早已提前筹谋
  一百万亩。
  十五万民!
  李世民盯着书契上面的字样,老半天都还感觉眼睛有些发晃。
  这手笔真够大的。
  但是,最让皇帝眼睛发晃的并不是这俩组数字,而是书契最底下的一行字,那才是让皇帝心神动摇的地方。
  “百万亩地,十五万民,一年之后,分润三成!”
  “保底收益,两百万贯……”
  嘶!
  李世民深深吸了一口气。
  两百万贯?
  还是保底收益?
  这似乎是要发大财了啊。
  足足良久之后,李世民陡然大声而笑。
  皇帝脸上更加神气十足,道:“那个臭小子这回可是欠了朕一大笔债,等到来年的时候若是还不起朕就用唾沫吐他一脸,哈哈哈哈,顾天涯,你也有欠朕钱的时候。”
  大笑声中,抬脚出门,放声又道:“朕手上攥着一百万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