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嘻嘻又是一笑,突然小脸神神秘秘的凑过来,举着闪光小卡道:“哥哥你再看最后一行,保证让你大为惊喜。”
顾天涯连忙把目光凑到小卡上。
综合数据:文明进度35%
解锁奖励:27种新的保障药物制造权限,三种新的高产农作物培养权限,巨型木质轮船图纸一份,轮船配套推进器一台(蒸汽级动力器,实物),化学肥料制造权限。
顾天涯只觉的脑子一懵。
终于,终于,又有了新的农作物。
并且,还解锁化学肥料的制造权。
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巨型木质轮船图纸,以及一台配套的蒸汽涡轮器。
在眼下这个时代,大海还是人类的禁地,然而只要能造出一艘巨型木质轮船,并且装载上那台蒸汽涡轮机,那么,这就是海上最大的霸主。
但是,小卡上也提出了新的分支任务。
三年之内,让七州之地的所有百姓丰衣足食
三年之内,人口数量增长到450万人
子民幸福指数,必须整体达标。
子民幸福指数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百姓们喜欢在这里生活。
对于这个事,顾天涯有好多的想法要实施。
他会让整个属地变成人人向往的沃土的。
送上,情节里掺杂一点歼星舰的东西,方便接下来种田情节的一些不合意物品出现。
第231章 想要发展幽云之地,先得解决民族问题
现在的幽州城并不大。
全城所有的人口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万多,由于被草原民族占据了很多年,导致这座城里生活的突厥人竟有一半开外,所以若是单论族群实力对比的话,汉人竟然在自己的土地上弱过了外族的人。
只不过么,幽州城里的突厥人和草原上的突厥人很不同。
他们并不把自己当成突厥人,反而很想把自己当成是汉人,他们早已经很多年不再放牧,反而跟着汉人一起学习种田。
种田多稳啊!
洒下一袋种子可以变成十袋。
虽然土地的收成不高,但是中原的北方最不缺的就是地。甚至堪称是地广人稀,放眼一望全是可以耕种的地。
只要肯下苦力气,就能开垦出无数的良田,然后去请一些汉人农夫当老师,教会他们怎么从良田里面种庄稼。
此前顾天涯和李世民带着大唐官员刚来幽州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边的突厥人竟然比汉人种的田地还要多,比如某一户突厥人家大约有十来口人,竟然通过多年的努力开垦了上千亩地。
就算一亩地只能出产十斤粮食,一千亩地加起来也得有一万斤之多,而一户突厥人顶多也就十来口,这一万多斤的粮食完全吃不完。
所以,幽州这边的突厥人很满足。
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那种追逐水草定居的生活了。
他们在寒冬来临的时候从不担心帐篷会被暴风掀翻。
他们大多是躲在坚固的屋子里,一家人围着熊熊的火炉取着暖,偶尔会弄上一些饭食,邀请一些汉人过来,即是作为招待和答谢,同时也是想明年继续让汉人帮忙。
顾天涯让人调查过,这种情况不止幽州才有。
而是整个幽云五州基本上都是如此。
由于五州之地被突厥人占领了很多年,所以突厥人必然拥有着任何土地的所有权,汉人则是属于这里的次民,仅能帮着突厥人种田赚取吃喝。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按说汉人应该活的很惨。
但是,在这一片地域上的突厥人明显和草原那边的不一样。
他们很少会欺压汉人,更别说是屠杀和折磨,反而每年草原大军南下入侵的时候,偶尔会出现一些草原战士误杀这里的汉人。
而每当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整个幽云之地的突厥人都会暴怒无比,他们会拿起久违的弯刀,他们重新骑上自己的战马,然后,几千人上万人在短短时间里形成一支强悍无比的大军。
他们并不是要去跟随南下的入侵大军一起入侵。
他们竟然是要给那个被突厥人斩杀的汉人报仇。
在幽云之地,任何一个汉人都不准杀死,因为,汉人是他们的好朋友。
这就是幽云之地的突厥人。
这就是幽云之地的特殊规矩。
不管是谁来此,不准欺压汉人。
这些幽州突厥人在这里生活的太久了,他们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成个汉人了。
他们汉化了!
“那么,这种情况下,施政该当如何下手呢……”
一座临时盖起的简易屋子之中,顾天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写下题目。
又是一次课堂测验。
他教学的理念一向实用为主。
而他今天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眼下整个幽云之地的情况。
写完这个题目以后,顾天涯便不再去打搅学生,他自顾自的走到一个小火炉,伸手在上面烤着僵冷的手。
天太冷了,拿粉笔写一会字就冻的手指发僵,看来得赶紧建立正规的学院才行,否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继续受罪。
这座简易无比的大屋,就是幽州的第一座学堂,由于顾天涯想要大面积的授课,导致学堂的场所必须足够大,偏偏现在乃是寒冬时节,不可能在露天场所授课,那样的话学生们会冻的受不了,他顾天涯的体格同样也会冻的受不了。
所以城里面的突厥人和汉人一起努力,自发的在极端时间里搭建起了这座大屋。
可惜建是建了,终究建的太过仓促。
如此巨大的一个学堂,短时间内建起来根本不可能合用,这座大屋仅是一根一根的柱子做支撑,然后柱子之间用木板连接起来,虽然大一点的缝隙之处都糊上了泥巴,但是那些细小的缝隙无时无刻不再透着寒风。
然而即便如此,学子们已经满心火热。
每当顾天涯开课的时候,整个大屋之中密密麻麻全是人,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既有冒着鼻涕泡的稚嫩小娃,也有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甚至还有那种身材魁梧的大青年,竟也厚着脸皮说自己还没长大在吃奶,属于小孩行列,可以成为学生。
反正就是要听课,一定要听顾先生讲学。
而每当这个时候,就有无数的家长潮涌而来,他们自发的围成一圈又一圈人墙,用身体挡住吹向这座大屋的寒风。
这些家长即有突厥人也有汉人,人数的比例几乎就是个一比一平。
他们在帮着孩子遮挡寒风的时候,也能听到顾天涯在学堂上的讲课,所以每当顾天涯提出某个课堂问题的时候,偶尔也会有家长壮着胆子开口回答。
顾天涯总是带着温和的笑,他对于任何一个家长的回答都会认真倾听,经常会有家长回答的不错,他就会送出一点奖赏作为鼓励。
比如今天他又提出的问题,家长们先比孩子们显得踊跃。
“顾先生,俺想回答……”
这是一个山东口音的汉子,此时正站在大屋的外围遮挡寒风,这汉子的身材比较高大,但他仍旧使劲踮起脚尖,那样子分明是担心顾天涯看不见他,所以他努力的让自己在人群中拔尖。
顾天涯站起身来,远远朝着汉子温和而笑,鼓励道:“说吧,你的回答是什么?”
那汉子连忙昂首挺胸,明显是在深吸一口气给自己鼓劲,然后,他大声道:“您门下的一位小先生跟俺说过,施政就是实施管理政策的意思,顾先生刚才的问题是‘幽云之地施政该如何下手’,俺对于这个问题刚好有一些话想说。”
“那你就大胆的说!”
顾天涯继续温笑鼓励,甚至补充一句又道:“若是你回答的很好,我会请你陪我喝上一杯酒。是专门温过的那种顾氏烈酒哦,喝一杯下去浑身都会火辣辣的舒坦。”
咕嘟!
四周响起无数个吞咽口水的声音。
北地苦寒,酒乃宝贝,所以无论汉人还是突厥人,对于酒的渴望丝毫不下于粮食。甚至就连女人们,若是有了机会也能一口‘顿顿顿’,喝个三两五两只算小打小闹,半斤一斤照样不影响干活。
那汉子听闻顾天涯要奖励他酒,甚至还是奖励他陪着顾天涯一起喝酒,顿时汉子满脸兴奋,整个人都忍不住打个晃晃。
他勉强克制一下,这才大声开口,道:“俺觉得,幽州这里和其它地方不一样。别的地方的汉人,会被突厥人欺负,但是幽州这里的突厥人,却把我们汉人当成好兄弟。”
他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顾先生您可能还不知道,这里的突厥人救过很多汉人,每逢荒灾年月的时候,家里没有隔夜的粮食,当孩子们饿的哇哇大哭之时,总会有突厥人拎着一袋子粮食找上门,上门之后啥也不说,直接就把粮袋子往地上一扔,然后转身就走,牵着他们的马匹驮着粮食继续去另一家给汉人送粮食,所以,幽州这么多年从未饿死过汉人……”
他说到这里又是一停,不知为何情绪忽然变得低落,一脸苦涩的又道:“反而是俺的家乡那边,每次遇到荒灾都要饿死人。那些富户们明明粮仓堆满,可是却不肯拿出来一颗粮食,若是让他们拿出粮食救命也行,穷人们必须卖儿卖女卖出自己的地。俺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在前几年逃荒到了幽州,在这里,俺至少能吃饱。”
他一直说到此处的时候,其实仍旧不算是回答顾天涯的问题,但是顾天涯并未不满,反而突然问了一句道:“你是在卖完儿女妻子和地之后,导致自己再也没有东西可卖,所以才活不下去,所以才来到幽州吗?”
“不是!”
那汉子一个激灵,随即满脸都是骄傲,大声道:“俺就算再穷再苦,也不能干出那种卖儿卖女的事,妻子同样不卖,她跟着俺已经够可怜的了。”
顾天涯点了点头,忽然又提出一个新问题,道:“那你为什么不去关内逃荒,反而要来幽州这等苦寒之地。要知道关内历代都是朝廷腹地,每次荒灾都有大批的灾民过去,为什么你不去,这是有何缘故?”
却见那汉子遥遥看过来,突然竟是反问了顾天涯一句,道:“顾先生,那些逃荒关内的百姓过的好吗?”
顾天涯似是早知他会这么问,因此黯然的叹了口气道:“不好!”
那汉子又问,道:“顾先生,那些逃荒关内的百姓都活了下来吗?”
在场很多人都是一怔,尤其是那些旁边学堂授课的世家小吏们,所有人都能知道,这汉子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不是问题难,而是回答起来难。
就不知顾先生会怎么答。
第232章 在我这里,一视同仁
却见顾天涯缓缓抬头,遥遥望向中原方向,足足良久之后,他才艰难的开口道:“也许活了一半,也许活了三分之一,每逢大灾之年,灾民饿死无数,就算是逃荒到了关内,同样也还是有很多人饿死……因为,因为,嘿嘿,因为他们到了关内也没粮食吃。关内的富户同样粮仓堆满,可惜那些粮食不属于‘该死’的灾民……”
那汉子陡然一声大吼,眼睛之中分明变得湿润,竟是一种质问口气道:“既然逃去关内活不成,顾先生为什么还要问我不去关内?幽云这边虽然苦寒,可我带着妻子孩子却活了下来。”
“人人都说突厥人野蛮,人人都说突厥人是我们的死敌。可是我逃荒到了这里之后,救活我们一家的正是突厥人,那么我的心里就没有仇恨,我的心里有的只是感激,我不管其他地方的汉人如何如何,我们一家永远都把突厥人当亲人……”
“但是顾先生您放心,我们并不是毫无底线,我们对于突厥人的亲切,只限于幽云之地的突厥人,对于那些草原的野蛮残忍之人,我们同样不会忘了他们做下的恶。”
“总之,俺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想回答顾先生的问题,不管是对是错俺都要回答一次。”
顾天涯缓缓点头。
然后是默然无语。
直到良久之后,他才再次开口,仿佛喃喃自语一般的道:“突厥人,汉人,世敌,恩人……”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陷入深深的思考,喃喃又道:“对于其它地方的汉人来说,突厥人是杀死他们妻儿老小的仇人,但是对于这里的汉人来说,突厥人却是愿意拿出粮食救他们命的恩人……”
“反而那些号称同胞的汉人,让这些逃荒的汉人失望了。那些富户的粮仓堆满,却不愿意拿出一颗粮食救人。而人的命,就是这世间最大的果,那些关内的汉人伤了这些汉人的心,所以这些汉人也就没有同胞的情,这边的突厥人救了汉人的命,所以这些汉人就把他们当亲人。”
“所以,一切都是因为能活着,活着,就是最大的因,因果如此简单,没有谁对谁错!”
“这就如同我幼年之时饿到在雪中的那个样子,当时我眼巴巴看着密云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