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道:“王师所言,朕已经有所计较,若诸卿同意,朕会将布局透露一二,让诸卿不必为此担忧!”
尉缭蒙毅相视一笑,两位作为文武的首领级人物,异口同声的说道:“臣等愿往!驱除异族,护我诸夏,正是我辈职责!”
“好!”秦皇大悦:“王师、小蒙爱卿、尉卿、李卿,朝会之后,你们到章台宫找朕!”王翦乃是帝师,平时秦皇皆称呼他为王师。
秦皇点名后,四人皆应诺。
信宫内,一切安之若素,大朝会的流程,很快走到了最后,文武散去,只剩下王翦蒙毅等四人,秦皇道:“四位爱卿,先到章台宫等朕,朕随后就到!”
王翦四人离去。
秦皇扭头望向自己身边,低声道:“小九儿,你来了!”
他微笑着询问身边,嬴朕一脸惊呼:“父皇能看见我?”秦皇闻言,哈哈大笑:“自然是能,你今日能到此处,也是朕一手谋划,小九儿以为呢?”
嬴朕问道:“父皇智谋百出,不下鬼穀之祖!”
秦皇笑道:“就你小鬼头嘴甜,不过父皇还是很清楚的,于王诩相比,朕还是多有不如的!”
嬴朕道:“父皇为帝,古今无双,不应妄自菲薄!”
秦皇道:“自该如此!小九儿,也应该是皇帝了,有些事情,父皇也到时候告诉你了!”他说完,一指点出,一层层的七彩之光,通过秦皇的食指,进入嬴朕的眉心。
嬴朕闭合双眼,仔细感悟。
他在那闯入脑海的七彩神光内,看到父皇率领尉缭、王翦、蒙恬等人自青铜门杀入了无上上境,父皇最后折返,自芥子物中取出一对青铜灯笼,放到地上,转身进入无上上境。
秦皇隐没无上上境,青铜灯笼华光大作,飞了起来,没入青铜门内,彻底将青铜门封印。
“小九儿魂系归去,父皇尚有要事处理,来日你我父子在把酒言欢!”
青铜门外,嬴朕浑身激灵,自沉睡中醒来,他只感周身酸痛,青铜门上的一对灯笼也早就暗淡。
尉萌见嬴朕一脸茫然,关切道:“陛下,您无碍吧!”
嬴朕茫然道:“无碍,无碍!”他虽然尚能回话,其实一直神游物外,消化着自秦皇处得来的七彩神光,神光渐渐散去,嬴朕的脑海之中多了无数的记忆。
嬴朕将所有记忆浏览一遍,说道:“原来如此,朕一切都明白了,父皇、大兄,荷华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嬴朕道:“第七何在!”
第七身形一闪,自虚空中出现在嬴朕的身边。
嬴朕自芥子物中,取出一物,以神念写下书信,装入墨色囊中,递给第七吩咐道:“你将此物亲自交到东皇太一和我烈伯祖的手上,据说少帝在燚都静候二位!”
第七接过墨囊,应诺行礼后,转身消散在虚空!
王婠道:“陛下请二老来这里要做何事?”
第三百四十六章 前线大捷
嬴朕笑道:“你呀你,就是不够细心,你要知道啊,你问问大师姐!”王婠闻言,望向尉萌:“大师姐,你知道陛下的用意?”
尉萌点头:“陛下是请二老前来加固这青铜门!”她从其父尉缭子那里是知晓一些青铜门的秘辛的。
王婠道:“青铜门后面有妖怪吗?”
尉萌和嬴朕相视而笑,她道:“没有妖怪,这后面应该是燚族来到瀛渊大陆的入口!”
王婠恍然大悟:“怪不得如此俨然,大焽还将帝都设立在此,原来是要守护着入口,照我说,就不用封印,直接毁了它!”
孙伯灵笑道:“婠儿有时老成如师尊,有时有稚嫩如小儿,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啊!”他打趣完,便又向王婠解释道:“若此门能毁去,哪里还能留到今日!”
廄苑有着特殊的虚空神行道法,重要的时候,可以在一日之间,往返嬴州极西和玄州极东。
廄苑的虚空神行道法,除了大廄长和弼马温精善,便是那些重点培养的养马人,譬如那拥有吊睛白额大虫和伥鬼的嬴罪。
第七弼马温一日之间,回到咸池,见到了东皇太一和嬴虔,将嬴朕的神念书信面呈给二老,二老简单的收拾一番,便撕破虚空直奔兖州燚都。
第七回的快,东皇太一和嬴虔去的也快,一个只有一日,一个仅用了半日。
东皇太一来到青铜门外,联手嬴虔,耗费了七日,再次利用门上的一对青铜灯笼将青铜门封印。二老在嬴朕的带领下,简单的游览了一番燚都的风光,便率先回归咸池。
此次没有重要的事情催促,二老并没有耗费半身的香火之力,撕裂虚空,强行赶路,而是选择咸池泛舟,入生州,过凤麟州,最终回到嬴州咸池。
嬴朕解决了青铜门这个心头大患,他也放轻鬆了下来,做事也畅快许多,他简单的交代了一番,便将兖州之事,交给了王婠主管军政一应事物。
至于行政方面的人才,由百里那边已经派遣出来了,此刻正在路上。
交代完兖州之事,嬴朕带着尉萌、孙伯灵和章邯赵佗回归嬴州,尉萌孙伯灵一路跟着回归咸阳,章邯和赵佗则在后方,带着主要的军力,直接回了南越郡和雍郡。
咸阳城内,一切事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白妶这个武安君王直接在后方坐镇,没有一个人敢生二心,但凡心里有点想法,想要趁着嬴朕不在搞点事情的,他的想法稍微开始萌芽,立刻便被大秦的文臣嗅到,直接嗯死在摇篮里。
甚至咸阳内的武将势力,也作壁上观,嬴朕不在的这些时间,他们真的甚是轻鬆,有些风吹草动便被文臣们解决了,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出手。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少空闲,晨昏需要入校场操练,由咸阳中尉全权负责。
中尉是秦朝设立的帝都官职,负责帝都治安,统帅禁卫军队,直接对皇帝负责,和咸阳内史般,位同九卿。
嬴州被嬴朕敕封给武安君王白妶后,咸阳中尉和咸阳内史需要听的人,便多了一人。
白妶有着咸阳内史和中尉的辅助,咸阳城被她管理的有条不紊,任何风吹草动,她都很清楚,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后,她身边也有着养马人随时待命。
正是有着白妶的坐镇,一直到嬴朕回归,咸阳的机制都运行的很是完美,甚至有很多地方比嬴朕在时,做的还要好。
嬴朕回归咸阳,白妶亲自到咸阳城外灞桥迎接,夫妻二人手牵着手回到他们居住的章台宫。
入竹楼,行周公礼,自然是他们的第一件事情。
嬴朕夫妻的皇宫生活,很是简练,皇后专有的寝宫,虽然有,但是他们都没有去住过,一般都是在章台宫起居,想要更私密的生活空间,夫妻便会进入竹楼。
所以现在章台宫不仅起着书房的作用,更是皇帝皇后的寝宫。
当然也不是说混为一谈,章台宫前是书房和批阅奏摺的地方,后殿才是帝后二人的寝宫。不过嬴朕夫妻多数时间都是在批阅奏摺,或者看书,前者是嬴朕在做的事情,后者则是白妶主要做的事情。
黄昏时分,嬴朕和白妶携手行走在咸阳皇宫内。
嬴朕道:“燚焱被杀,瀛渊十州,已经有八州掌握在了我大秦的手中,父皇的伟业,朕也将要完成,接下来只要将寒弗陵解决完,这天下将再次混为一统!”
白妶道:“陛下,围剿大寒之时,能否让我挂帅,我想要亲自扭下寒帝的脑袋!”嬴朕道:“娘子是想要报他离间你我夫妻之仇,好,那夫君就答应你,你我一起挂帅御驾亲征!”
今上六年,大寒始元十二年,霍骠骑和蒙裳会师于东宁岛,将大焽最后苟存的一小波军队结果,自此天下十州三岛,有九州三岛彻底归纳入大秦版图。
“前线大捷!前线大捷!”
斥候从东宁岛一路扬鞭策马,边走边高声宣扬。此行回京师报捷的斥候,便有一千人,一人配了三匹战马。
前线大捷,早就通过养马人这里通知了嬴朕,斥候的沿途宣扬之法,便是嬴朕批覆,这是最好的扬大秦国威,聚拢天下民心的大好时机。
咸阳街头,到处都在讨论前线大捷。
一处茶肆内,一名儒家书生询问道:“前线大捷,大秦军队是攻下了大焽燚都城了?”一名模样较为鸡贼的店小二回应道:“这位客官,您这是才从山里出来吗,大焽燚都城早就被今上攻打下来了,就这捷报这个月已经传了九次了!”
“在下,常年宅在家中,苦读经书典籍,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名儒生倒也不恼怒,虚心询问:“那这捷报是?”
那店小二给他桌子上的茶杯续上水,笑道:“今次捷报,乃是灭国捷报,这意味着,大秦对大焽的战争已经结束,燚族从我诸夏侵佔的领土,已经全数回到我们的手里!”
儒生询问道:“这捷报有什么区别吗?”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天下将安
店小二有些防备的询问:“客官不是大秦臣民?”
儒家书生一愣,只得从怀中取出路引:“到是见笑了,在下才从大寒帝州逃难来到咸阳,你看这路引前月才办理下来!”
店小二接过路引,仔细看了一番,将路引递给儒生,笑道:“客官也别见外,有些话,只能给我们大秦百姓说。就说这区别传捷的声音,便是不可外传的事情!”
“哦,愿闻其详!”那儒生一脸的好奇,勾起了店小二的自豪感!
店小二道:“客官这就不知了吧,这传捷报是有规章的,一般大捷,传捷报的斥候,会九息一高宣,一人传捷报,至于攻破敌方帝都的捷报,则又要急促些,六息一高宣,三人传捷,像这灭国的捷报,则三息一高宣,九人传捷!”
“竟有此等秘辛!”那名儒生感歎道。
儒生正在感歎,就听茶肆外传来哈哈的大笑:“小二,你这次可就错了!”
店小二满脸堆笑的跑了上去,将那位墨家书生引到座椅上,为他擦拭好茶桌,斟上茶水,询问道:“这位客官,不知小的今次哪里错了,我这些消息可是从咸阳的吏官处打听来的!”
那墨家书生嘴角带笑,喝了一口茶水,道:“规则到是没错,只是今次可不是简单的灭国捷报,此次捷报是灭族、灭国捷报,驱除异族,外加上灭国,你说这捷报,当如何报呢?”
墨家书生端起茶杯,朝店小二递了递,示意他说说,又继续喝了起来。
店小二一脸的为难,眉头紧皱:“这小的就不清楚,那位吏官没有将告知小的!”接着他很是虚心的朝墨家书生拱手道:“还请客官告知,今次这茶水算小的!”
墨家书生望着小二,很是赞桑,朝掌柜的笑道:“掌柜的,你找的这店小二赚到了,是个玲珑通透的人才!”
掌柜的朝墨家书生拱手,笑道:“承贵客吉言,贵客若知晓,还望不吝赐教,今日在本店的所有消费都算是小老儿的!”
“店家是个通透的人,在下也不贪,就请我这杯茶水就可!”墨家书生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朝店小二道:“你可记着了,这灭族捷报和灭国捷报,若连在一起,那也是三息一报,但却是三千人传捷,而高宣的时候,需要三人同宣,但凡有人居住的地方,这高宣声,不得断!”
“小的受教了!”店小二一脸堆笑!
茶肆内,墨家书生和一些同侪正在高谈阔论,那儒家书生用秦半两付过了茶水费,出了咸阳,直接奔帝州。
出的咸阳城,儒家书生直接撕破了虚空,高速遁去,若有养马人在此,一定能认出他的身份,他的行为和功法,皆带着大寒亭卫的影子。
大寒沛城内,寒弗陵和寒据,以及燚一兄弟都坐在怀思宫。
不过此时的怀思宫以及换了名字,寒弗陵为了怀念中都,以及将它更名为未央宫!
沛城未央宫内,寒据将从亭卫那里得来的消息,递给寒弗陵。
他道:“陛下,大秦已经灭掉了大焽,这是详细的消息!”
寒弗陵接过手中的捷报,仔细的看了一番,说道:“大焽覆灭,大秦必然挟灭国之威势,顺带覆灭大寒,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妙计应对!”
寒据道:“大秦如今养势已成,不可正面撄其锋芒,我们或许可以效仿昔日高祖应付象羽,先假意臣服,来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燚一道:“寒据亭长的建议不无道理,不过我不认为此招可以实行,当初高祖能够成功,关键在于象羽独断专行,而嬴朕据我所知,他不仅很尊重大臣的意见,很在乎他人的建议,甚至每一个人政策出来,他还会和皇后白妶先讨论推演,若效仿昔日对付西楚的计策,臣不认为可以成功,甚至会加速大寒的灭亡!”
寒弗陵点头:“确实,不过寒据亭长的此计也不是不能采用,实在退无可退,可以采用此计博上一搏!”燚一和燚二也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