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开局灌醉长乐公主-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系统装自闭,程修文却一反常态,并没有继续逼问。
  他在感受这一段时间隐隐约约的变化。
  以前的系统,基本上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大多都是非常机械的回答。
  可是现在三天两头会冒出来陪自己聊会儿天。
  以前的系统能力,似乎都只能够兑换两个世界的物资,可现在不但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还能远程操控……
  根据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
  没有什么是凭空出现的,也没有什么是凭空能够做到的。
  如果真的发生了凭空,那就只能证明,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一定存在的中间件。
  即便是量子中间价的猜想,也已经维持很多年了。
  而且程修文穿越之前,已经有点证据了。
  薛定谔的猫都能控制生死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所以,
  唯一的可能性……
  程修文的眼神严肃起来,正要说出心中的判断的时候,道士招呼的声音传来了。
  “修文,真的是太谢谢你了。”
  道士逆着人潮,走到程修文面前,一脸感激。
  “今日我们兄弟见面,等会儿收摊了,我请你喝一杯。”
  程修文听了摇摇头:“这就不必了。我今天本来是和朋友约的,因见了你才耽搁了,接下来可不能再耽搁了,下次我们有缘再约着一起吃酒。”
  “那真是太遗憾了。”
  道士微微一叹:“原先我还想问一下,你这段时间是不是有什么非常不一样的事情发生?现在看来也没什么机会了。”
  “何出此言?”程修文不禁问道。
  自己穿越至今已经大半年了,原先那个程修文的记忆,已经融会贯通,不分彼此。
  按理说就算是熟人见面也不可能发现什么端倪,更何况是一个在路上搭伴而行的道士。
  两个人之间,可并没有深厚的友情。
  “原先我见你,脸上有死气。现在死气全消,因而有些疑惑。”
  “对了,认识这么久还没有自我介绍,我叫袁天罡。”


第131章 圣旨到!
  三日后,京兆尹回府衙工作了。
  一去府衙,第一件事,就是招来左右问,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上面下达的命令。
  “府尹大人,并没有。”左右想了想,均摇头说道。
  京兆尹有些失望,也有些释然的挥手让左右退下。
  “有些事,明知不可能,就不该抱有不切实际的奢望。”
  “那个小道士长得是挺俊的,为人遇事也处变不惊,颇有几丝名士风流的做派。”
  “他年纪轻轻,若肯好好学习,未来说不定还有一番作为。”
  “再过两天,就派府里的家丁去城隍庙那一带,再请他过门一叙,若肯愿意拜我为师……”
  京兆尹正想着,
  突然,
  外面出来了一阵吵闹的声音,
  他皱了皱眉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正要叫人进来询问,
  就听到外面炸呼呼的喊叫声……
  “大人!大人!来了,来了!”捕头人高马大,走路如风,第一个走到他面前,兴奋的大喊。
  “来什么了?”京兆尹沉声问道。
  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到时候告诉自己的不是一个让他也感到惊讶的问题,他一定好好的治治这个大惊小怪的捕头。
  京兆尹正想着,
  就听捕头说道:“大人,上面来命令了!”
  命令,
  什么命令?
  京兆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突然,小道士那张脸,出现在他的脑海当中。
  还有那一句“三日之内,朝廷必有政令。不出一个月,长安必治。”
  他“唰”的一声站起身子,
  “什么命令?”京兆尹喝问捕头道。
  这时候,传旨的人已经走到他面前了。
  “雍州牧,接旨吧。”
  京兆尹深吸一口气:“臣,京兆尹……”
  关于这一次怎么安抚百姓的措施,朝廷的争议特别大。
  尤其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为代表,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说法。
  谁知道李世民悄无声息的出宫一趟回来之后,竟拿了一个新的方案。
  这个方案让人瞠目结舌,又不免觉得有几分可行性。
  最后,朝堂之内讨论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一个结果。
  眼见着民间的形式再次恶劣,
  最终李世民作为皇帝拍板决定以自己私人的名义下达这个命令,由雍州牧负责,两位赈灾的国公,秦琼和程咬金协同。
  这一次即便是最喜欢揪着李世民的魏征,都没有说话。
  中书省、门下省也都没有异议。
  这一道命令就这么诡异的,来到了京兆尹的手里。
  因为这一次受灾地区就在长安附近。也就是说,都是在京兆尹治理范围之内。
  因此这个命令就直接下达到他的手中。
  可现在京兆尹没有时间,去看这个命令究竟写的什么,因为他的脑海里,满满的全是震惊。
  “竟然真被那个小道士说中了。”
  “那个小道士究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恰好,运气好,还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现在回想一下他当时的表情神态以及说辞,那都是信心满满……”
  “莫非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人?我竟还自不量力,想要收他为徒。”
  想到这里京兆尹心中一阵的惭愧,
  恨不得立刻抛开一切,来到城隍庙,向那位小道士道歉,请求原谅,并且拜那位小道士为师,跟对方学习卜卦之术。
  “像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六十四卦。我们都以为是假的。”
  “那些道士,一个个仙风道骨,但若说能够成仙,自古以来没有一个。”
  “本以为仙人之说,卜卦之词。只不过是玩笑话而已。”
  “前些年还有一个叫袁天罡的人,因为卜卦而声名赫赫,我那时候也在洛阳为官,都不曾去拜访,好奇。”
  “没想到这一次竟被我遇到这样的真正有能力的道士……”
  从半点都不信到深信不疑,可能仅仅只需要一个转折。
  京兆尹这一次,因为和小道士的赌约,就完成了这样人生的大转折。
  京兆尹将传旨的人送走之后,正准备让人安排马车送自己去长安城隍庙附近,突然又转念一想,
  “也不知道这一次具体应该怎么安抚百姓。”
  “那小道士曾经说过,三天之内命令就能下来,我一个月之内,百姓就能被安抚……”
  想到这里,京兆尹的目光不禁转向了自己手里拿到的圣旨。
  这一道圣旨下得并不那么规范,京兆尹身为朝廷堂堂的三品大员自然是能知道的。
  可也正因为如此,
  他心中开始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办法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将越演越烈的情势得到遏制,乃至于完全解决?
  他更好奇,那个小道士所讲的,第二点是否也能完成。
  好奇心这种东西,总是那么的调皮。
  总能在不经意之间调动你大部分的情绪,并且让你越来越心痒痒,恨不得立刻就能揭开谜底,看到真相。
  一旦心里有了好奇这种东西,京兆尹似乎就并不急去见小道士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将这份文件缓缓打开……
  里面写的第一个字就已经足够吸引他的目光。随后,他强忍住心里的各种情绪,一点点的往下看。
  越看越震惊,震惊到连手指都有些颤抖。
  “这不可能,这怎么能这么做?”
  “正所谓是安抚百姓,这和安抚二字有什么关系吗?”
  “靠着这样的法子,真的能够稳定百姓,不起寻衅生事之端?”
  可不知怎的,他偏偏又觉得这里面所说的方法也不无道理。
  恐怕这样的纠结不只是他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们也都有吧。否则也不至于,下了这么一个尴尬的圣旨。
  “一个月之内百姓,必定能够得到安抚。”小道士的话,又再一次响彻京兆尹的耳旁。
  “或许这个法子真的管用吧,而且只要一个月就能见效。”京兆尹喃喃自语说道。
  忽然他像是想起什么一样,
  对着门房大喊道:“给我找顾师爷来!”
  他要让顾师爷,去城隍庙找那个小道士!
  而他自己……
  京兆尹握着手中的白纸,力气不禁又大了几分。


第132章 京兆尹的美梦
  京兆尹命手下将附近的县令,都召见过来。
  以长安令为首的县令齐聚一堂。
  可以说,
  如果在这个天下还有哪个官职像京兆尹一样悲催的话,那大概就是长安令了。
  毕竟他们管理的地方,都是上面有无数的脑袋压着他们的。
  不过这两人见面,可没有什么悲催见悲催,两眼泪汪汪的戏码。
  因为这两个人私交不太好,所以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派发命令的时候,当所有县令面面相觑,也是长安令第一个持不同意见。
  “大人可曾想过,这些百姓分散在各地就已经愈演愈烈,剑拔弩张之势,锐不可挡。”
  “若是将他们聚集在一处,岂非是引起更大的争端?到时候,场景如果失控,应该由谁控制?”长安令几乎毫不客气,就差没有指着京兆尹的鼻子问道。
  京兆尹冷冷的看了一眼长安令,其他的县吏也都噤若寒蝉,但没有一个人帮京兆尹说话。
  京兆尹环视一周,
  “陛下下令,让翼国公和卢国公带领军队协同,若是真的出现争端,这两位国公绝非坐视不理之人。”
  “那大人您的意思就是说,万一真的出现了动乱,这些军队就要镇压百姓是吗?”
  “我认为长安令应该更相信陛下。毕竟……以防万一的举措,并不一定要真正实施。最坏的打算,又不过可能是谨慎而已。”
  京兆尹和长安令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就这么当堂吵起来。
  眼见都快要动起手来,其他的县令才慌忙的上前将二人分开。
  也正在这个时候,
  京兆尹通过和长安令的辩驳,心中越来越肯定这个方案是可以实施的。
  “这个方案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人提出来的,又有当前的这些谨防万一的举措,绝不可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这位大人……真是明智得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地步。”
  “真希望能拜倒在这位大人的门下。”
  “不过说实在的,就算是鼎鼎有名的房谋杜断,乃至于皇上的小舅子齐国公长孙无忌,应该也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乃至于眼界可以定出如此高明之方案。”
  “等将这个差事办得漂漂亮亮,我的官位大概也能往上挪一挪,说不定就有缘见到这位大人了……”
  “这可如何是好?那位小道士师傅,我心中是敬仰万分的,现在又多出来这么一个特别有能力的大人,我也想拜入他的门下……”
  “一连出现两位师傅的最佳人选,也不知道选择哪一个才好,无论是放弃哪一个我心里都不舍得。”
  正当京兆尹对提这个方法的人,心中的景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
  长安令早被其他的县令到房间的最外围地方。
  这个时候那些人拦着他的力气也都松懈了不少,只要长安令不再往京兆尹的方向冲去,大家也都不太愿意去管。
  毕竟在座的除了京兆尹,其他人都是县令,抬头不见低头见,
  而且长安令又是众位县令之长,大家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所以,这个时候长安令非常轻松的将其他人放在他身上的那些手都给甩开。
  然后对着京兆尹冷冷的说道:“就知不知道这一次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谁背这个责任?”
  京兆尹哪能不知道长安令这么一招,无非是想让自己主动担下这个责任。
  原先他可能还有一些犹豫,不敢下这个命令,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可是现在经过长安令这么一闹腾,
  他心中一些不敢想的想法,一一在脑海中呈现,
  越想越觉得这个方法是天衣无缝的最佳方案,绝无可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更何况……也不知道是提出方法的人还是陛下,已经早早将可能出现问题的漏洞全都给补上了,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应该是提出方法的人吧,李二郎为人冲动,不可能是这个人才。”
  这让京兆尹想要见出这个方法之人的想法,更加浓烈了。
  也更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成绩。
  这样即便在京兆尹的位置上不能久待,也不需要投靠任何人,就能获得平迁乃至于升迁的机会。
  “虽然如此,长安令也不必担心,这个责任由我来背负。”京兆尹如长安令所希望的,大包大揽说道。
  “好,希望雍州牧不要后悔!”
  长安令冷笑一声,然后躬身道:“长安令,遵命。”
  身为刺头长安令妥协,再加上京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