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到杨妙真回到营地之后,她随即就接到了斥候发给她的最新报告。
根据嵇安先生画的简易地图,斥候找到了当时“飞翔的河南人号”搁浅的那处河滩。
当斥候赶到那里的时候,图们江岸上只有染血的黑土地,和地上月球环形山一样大大小小的弹坑。
他们既没有找到那艘蒸汽船,没有在周围发现船体的碎片或是残骸。
听到了这个消息,杨妙真顿时就长长的松了口气!
她当时在接到嵇安先生的信件时,也曾经为飞翔的河南人号担忧了很久。但是如今看来,那条船怕是已经脱险了。
杨妙真的心里非常清楚,别说是这些东夏人了,就算自己曾经参观过通州军工厂,对新式机械有些了解,也别想把那艘蒸汽船开走。
所以既然船只不在了,那就说明船上的人还活着!
此时的杨妙真心情异常振奋,这个好消息顿时就让她如释重负。
在这之后,杨妙真在寨墙上看了一眼对面的东夏军阵,随即命令马英率领另一队三千人出寨接战。
马英到的命令是:带领这队骑兵远程射杀对方的军士。一定要确保两军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能同对方短兵相接,以免造成自己人的损伤。
杨妙真让她一旦遇到蒲鲜万奴派出的骑兵过来拦截阻挡,绝不要与之硬碰,直接退回山上就可以。她可以利用营寨作为依托,居高临下继续射杀敌军。
当马英领命冲下山去之后,她随即就像刚才的杨妙真一样,与对方保持着若即若离的两三百米距离。用骑兵手上的钢臂弩不紧不慢的杀伤对方有生力量。
而这时候的杨妙真,刚刚从军阵那里收回目光,就看到令飞扬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在看着她。
“杨将军,您怎么知道他们不会过来围困这座小山?”只见这时的令飞扬终于忍不住问道。
“蒲鲜万奴手中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七万之数,如果他真的有反扑之意,早就到胡里改来跟咱们交锋了。”这时的杨妙真笑着说道:
“那条老狗坐拥大军却迟疑不前,在此地磨磨蹭蹭呆了六七天都不肯挪窝。他若是真有什么进取之心,还能像只母鸡一样在这里孵着?”
当杨妙真说到这里的时候,她那双亮闪闪的妙目中带着沉稳与镇静,转头看向了对面人海滔滔的东夏军阵。
“蒲鲜万奴怯懦无能,如今他是不愿缠战、不肯久战、不敢死战!”
“现在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千万不要让咱们这支人数不多的敌军缠上,甩都甩不脱……他害怕被咱们的大军赶上来,把他打个全军覆没!”
第1937章:士别三日刮目看、吴下阿蒙、名将如山
“所以咱们越是摆了这个孤零零的小山营地在这里,做出有意引诱他们过来围攻的样子,他越是不敢这么做!”
直到令飞扬听到这里时,他才恍然大悟的点头道:“因为那个蒲鲜万奴不知道,距离咱们最近的援军,还九六在数百里外呢!”
“可是……”就见令飞扬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他又面带犹豫之色向着杨妙真问道:“将军这么做,也太冒险了吧?”
“万一要是蒲鲜老贼脑袋一抽,真的过来围困住咱们。这山上没水没粮,咱们可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咱们用不着坚持太长时间。”只见这时的杨妙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我老师何许人也?他连敌方将帅揣着什么心思,都能看得清清楚!”
“像我这样的弟子,在战时会用什么样方式的思考,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老师他怎么会不知道?”
“我这点儿心思,在他那里就跟透明的一样!”
“所以……咱们后边真的有援军,正在统帅的命令下赶过来!”这时的令飞扬终于听明白了杨妙真的用意,他的精神也随即放松了下来。
“如果蒲鲜万奴要是还这么磨磨蹭蹭的不肯走,”只见这时的令飞扬笑着对杨妙真说道:“到时候等咱们援兵一到,肯定是杀上去,把他打个落花流水。”
“可是如果这老家伙扭身就跑的话,那咱怎么办?”
“哼!”
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杨妙真淡淡的一笑:
“他要是七万对一万,都不敢上来迎战,弄得全军不战而退的话,哪还有什么士气可言?到时的东夏军,势必是将士心中惶恐,军心颓废。”
“像这样的军队,要是在临敌之际转身退走,岂能不乱?”
“到那个时候,咱们就用不着什么援军了。就凭着这一万人,咱们就能撵在他们屁股后边,打他个落花流水。”
“好家伙!”这时候的令飞扬听到杨妙真说得豪气万千,心中似有成竹在胸,他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令飞扬心中暗道:他们这位杨妙真将军,看来是真的变了。
今日面对着这样的大敌,而且还是在兵力极端弱势的情况下。杨将军竟然还能把对方主帅的思路想法、士兵的军心士气计算的如此清楚,而且还果断的实行了这样的计划!
这就说明他们这位杨将军,正从之前的那位猛将,正在向着一位智将的方向转变。
一时之间,令飞扬的心中,也不由得澎湃激动了起来!
……
这时候,马英带领的三千骑兵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远程射击之后,从终于从东夏军的侧翼赶来了两支骑兵。
这两支骑兵加起来大概有一万两千人上下,呈两面包抄之势,向着马英部队的后方席卷而来。
就见马英毫不犹豫的立刻率军返回,长长的一列骑兵兜转回来,瞬间就奔向了他们扎营的那座小山。
这一次马英并没有立刻回营,而是上山之后就立刻集结整队,让自己的弓弩手居高临下,瞄准了下面的平原。
等杨妙真看到马英部队的动作之后,她也是欣慰的一笑。
他们这些人经过了通州的军校学习,接连两个月的高强度培训使得马英副将也是今非昔比,跟之前截然不同了。
现在马英做出的这个决定,其实非常符合杨妙真的战术构想。
对面的一万多的东夏骑兵,如果要是围堵包抄的话,马英这三千人就显得非常单薄。
三千山东军站在那里和敌军对拼,或是跟对方展开骑兵对冲,都会难以避免的造成人员损失。
但是东夏这一万多人说起来虽然不少,可要是四面包围住这座小山,那兵力就要被摊薄到可怜的程度。
到那个时候,马英可以随时挑选任何一个地点冲下山去,突破对方的军阵之后,继续用自己的远程优势与对方缠战。
到那个时候,马英的部队有山上的弓弩手策应,她只要灵活机动的贴着小山的山根来回运动。就会像磨盘一样,把这一万多敌军全都一点点的磨碎吃掉!
如今这个马英,指挥作战的时候居然也像是一位棋手一样,她在放下一着棋之前,居然也开始推演后面的三步了!
由此可见,这支山东军的兵士连同他们的将帅,都是远非几个月前那支红袄军所能相比。他们的谋略和战术都日趋成熟,打起仗来已经很有模有样了!
……
果然,对方的骑兵并没有像杨妙真希望的那样,直接过来围困住整个小山。而是完成了驱散山东军的任务之后,立刻就返回了自己本阵。
随后,当对面的东夏军的阵势再度整队之后,这一次杨妙真召回了马英的部队,以便让他们保持体力。
杨妙真又把第三个千人队人派了出去,让令飞扬负责带队,继续之前的杀伤袭扰。
到了这个程度,杨妙真分兵三股的思路,也渐渐的被她手下的众将想通了。
如今这三路每路三千人,每支出击部队最多冲杀一个时辰之后,就会立刻返回来换人。
这样一来,不但他们每支部队在出击的时候都有充沛的体力,使得他们的移动可以灵活而迅猛。另外全军上下的战马和骑兵,也都同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让他们可以随时全军出击!
这场战斗,就这样一直打到了中午。
就在杨妙真撤下战场上的那批队伍,打算再次换人的时候。
这时就见对方军阵之中帅旗摇动,那面略显脏污的东真国王旗开始徐徐后退……东夏大军果然还是退兵了!
“等一等,别着急!”
杨妙真随即制止了想要带兵向前冲杀的岳老三。然后她举起望远镜,静静观察着对方渐渐退去时的细节。
等到东夏军一连退出了四五里远之后,原本一直保持着防守阵型的东夏大军,就开始慢慢的收缩成了行军队列。
虽然蒲鲜万奴留下了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骑兵用来断后,这些骑兵还保持着军阵的样子。但是本阵中的大量东夏兵,已经开始忙不迭的撒腿奔跑,紧随着自己的队列后退。
第1938章:振翅金蝉欲脱壳、万奴分兵、取死之道
他们撤退之初还是十分警惕,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在全军开始变阵之际,士兵的动作中已经不可避免的露出了混乱惊慌的迹象!
就在这时,只见杨妙真陡然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
“就是现在,全军出击!”
只见杨妙真一声令下,这支山东军万人队犹如出闸的猛虎一般,呼啸着奔出了营寨,向着正在撤退的东夏军猛扑了过去!
……
一天之后,沈墨接到了杨妙真在前线发回来的军报。
在军报中,杨妙真详细的讲述了她依山立寨,不断袭扰杀伤敌军的全过程。
沈墨看着这封军报,嘴角上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早知道这位女弟子的脑筋已经开窍了。不过这还是杨妙真学有所成之后,第一次单独指挥作战。
看她把这场仗打得可圈可点,让沈墨的心里也是十分欣慰。
这封军报几乎不用看下去,沈墨就知道接下来的战况会是怎样的了。
只见他继续看的时候,就见杨妙真在军报中写道:“敌军不耐久战,于午时徐徐后退……”
“趁其退时,敌军阵脚自乱之际,我方全军出击,一战击溃东夏大军。”
“此后,敌军于图们江水势平缓处泅渡而过,就此南逃。”
“经查此役杀敌一万五千,俘敌五千,缴获战马辎重无数……”
可是,正当沈墨面带着笑意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就见他的眉头猛然就是一皱!
在这封军报后面,又接着写道:“据东夏俘虏供认,携王旗率军南去者,为蒲鲜万奴三子蒲鲜宣哥。”
“蒲鲜万奴本人于兵败之际,自率两千卫队北上,不知所终。”
“其后,随军死灰营战士三十五人由沈独将军率领,追杀蒲鲜万奴北去……”
“这个沈独!”
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见沈墨立刻就无奈的摇了摇头。
“三十五个人追杀两千?也就他能干得出来!”
……
其实在刚才杨妙真的战报中,沈墨也看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首先就是在敌军在大举渡河之后,杨妙真并没有立刻追上去,她这个做法实际上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杨妙真率领的一万山东军,毕竟在人数上居于劣势。如今山东军最为强大的优势,其实还是它的机动性。
如果要是在敌军刚刚渡河的时候,杨妙真立刻就追上去。那个时候她背靠图门江,万一要是碰上敌军全力向他们杀个回马枪,到时候山东军被挤压在江水和敌军中间,机动性立刻就会丧失殆尽。
那时的杨妙真就不得不在河滩上列阵而战,以一万人对抗四万人的攻击……杨妙真其实用不着承担这么做带来的伤亡。
她只要等到对方渡河远去之后,然后再尾随渡河,继续追杀就可以了。
而在这期间,沈墨派给杨妙真的援军,由王云峰率领的另外一支万人队就可以赶到那里。
这一次,王云峰给杨妙真带去了统帅手令,到时候杨妙真自然会听命行事。
所以在杨妙真的那边,所有的情况现在已经处于沈墨的控制下。
至于那位蒲鲜万奴,他为什么会在兵败之际做出了私自潜逃这么个决定……这件事也早在沈墨的意料之中。
蒲鲜万奴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沈墨的心里早就清清楚楚!
沈墨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沈独和他带领的那三十四个死灰营战士。
他麾下的这支死灰营,从来都不会问敌军有多少这样的问题,他们心里从来只有一件事,就是敌军在哪里!
……
在蒲鲜万奴率令着王宫卫队,一路向北潜逃的时候,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跑出去那么远。
而且他要是早知道自己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打死他也不会跟自己的军队分开!
接连四日三夜的狂奔,蒲鲜万奴带领着自己的卫队,居然已经越过了胡里改北面数百里外的阿斯温山,渡过了布列亚河,向着更北方向而去。
在这几天几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