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他们的战旗,从来就没打起来过。”这九六时候,就见这位战士接着说道:
“按照俺们的惯例,战场上只要是死灰营的大旗打起来,就是全军拒不受降,必须杀到敌军全军覆没、不余一人为止,所以杨将军才看不到他们的死灰旗。”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这名战士向前努了努嘴儿:“就是那帮穿灰衣服的,他们就是死灰营!”
这时的杨妙真诧异的从马上回过头。然后她就看到队伍的前面,有一只大约百十人的队伍。全军都是一袭灰衣,正在策马前行。
在他们的马鞍背后,一左右还驮着两个不大不小的铁箱。
在这之前,其实杨妙真也不是没看到过他们。但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还带着箱子。弄得杨妙真还以为他们是军中的军械士或是辎重兵呢!
可是,就这支百十人的队伍,竟然弄得整个通州所有军队,没人敢自认第一?
杨妙真的心里诧异万分的想道:“这支死灰营,不知到底厉害在何处?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在穿过蒙古进入东夏国境之后,沈墨的军队再次像刀锋一般,切过了深入东夏境内的东辽隆州一角。
在这里一个叫石兴镇的小地方,本地驻守的五千名东辽军正好拦在沈墨的兵锋之前。被沈墨的大军一边行军一边顺手给切了下来。
如今沈墨的军队就像是一列呼啸的列车,拦在他面前的所有障碍都只能怪自己倒霉,正好处在他前进的路上。
这五千东辽军没到一个时辰就被尽数斩杀,随后沈墨又带兵突入东夏,一路直奔东夏的防御重镇肇州呼啸而去!
……
这时的沈墨,其实走了一条很奇怪的路线。
他并没有去东辽的最后一个屯兵重镇隆州,也就是现在姚里氏和陆无惧所在的地方。而是直接将他们弃置不顾,攻入了东夏国。
虽然这五千东辽士兵被沈墨的大军随手干掉了,但是隆州城内的姚里氏还是重重松了一口气。
山东大军居然没管他们这支东辽的残余政权,这使得姚里氏如蒙大赦一般。她如释重负的遥望着山东军的兵锋,滚滚向北而去!
……
此时此刻,在沈墨的大兵过境之后,东辽境内已经是一片混乱。
被沈墨占领的城镇州府中,所有的将领几乎悉数被杀。被他击溃的那些东辽士兵们群龙无首。此时正在分散在乡间和州府之间,四处乱窜。
他们这些士兵没了长官的约束和带领,只得自发的凝聚成了一小股一小股。同时由于他们在作战时被人追得狼狈奔逃,所以身上几乎一个米粒都没带。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不被饿死,那就只能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了。而抢劫这种事一旦要是抢滑了手,就会渐渐变得不可收拾!
在这些溃兵引起的骚乱之下,那些殷实的富户地主先是家中的财物不保,随后家里美貌的大姑娘小媳妇自然也遭了殃。
如今这些败兵们朝不保夕,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明天一早,就被山东军的大军追上杀掉。所以他们这些人,谁还顾得上军纪?
结果没过多久,这些乱兵们就开始四处抢掠杀人,弄得整个东辽境内混乱无比。
再到后来的几天,这些士兵们也觉得这样的生活,比自己之前当兵时候要快活多了。
于是他们更加收不住手,纷纷四处搜寻村庄乡镇,一找到百姓聚集的地点,他们就继续烧杀奸淫。
而且他们相互间为了抢夺财物和战利品,还接连不断的发生火拼。结果就在旬日之间,整个东辽境内已经是狼烟四起,乱象纷呈!
……
一大早上醒来,萧摩珂的心里就觉得生气勃勃。
萧摩珂是一名东辽军军官,在辽阳府兵败之后,他一度被山东军追得连鞋都跑丢了。
不过在他好歹还是汇拢了十几名自己的手下,之后就开始了一路逃难似的流浪。
在这中间,他们不可避免的因为饥饿开始杀人抢粮。到后来萧摩珂逐渐汇集了一些散兵游勇,他的部队也慢慢增加到了一百多人。
而他们这支溃兵在萧摩珂的带领下,抢劫杀人的手段也开始越来越残酷起来。
几天以来,他们就在辽阳府城的附近打转转。每次找到一个村庄或者小镇,他们就像是过节一般开始狂欢!
这些穷惯了的大头兵们,原来在当兵的时候能把饭吃饱就不错了。
而现在他们吃的是那些富户人家里的牛羊,睡的是地主家里的大床。满宅院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被他们像小猫一样提着发髻拎来拎去,任凭他们想怎么快活就怎么快活!
所以这些天以来,萧摩珂和他手下的士兵早就已经放弃了回到州府,寻找他们的大部队和领军将领的打算。
“既然周围都是一片乱腾腾的不安静,那就说明局势还没有稳定,辽阳府未必是什么靠的住的地方!”这几天以来,萧摩珂一直在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证明自己现在这样烧杀抢掠的生活是逼不得已。
但是实际上,从他自己到手下的士兵,每个人心里都清清楚楚。大家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去的,都恨不得这样的生活能一直过下去才好。
身为主将的萧摩珂,昨天晚上在睡觉之前,将这一户大宅子里那个垂垂老矣的富商,家中的小妾接连换着睡了四个,这才心满意足的睡了过去。
等到一早上醒来,他咂巴咂巴嘴儿,觉得那个老头还是杀了的好。
“占着这么好的女人不用,这不是浪费吗?你看把这些美貌娇娘们都素成什么样儿了?这得亏有我!”这时的萧摩珂笑着想道:他娘的老王八蛋死不足惜!
想到这里,萧摩珂光着屁股提着刀爬起来,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走到了院子里……
第1886章:昔日羔羊谷中藏、万千汇聚、报应不爽
杀了人之后神清气爽,萧摩珂看着满院子追女眷追得鸡飞狗跳的士兵,哈哈笑着吃早饭去了。
就这样,快活的日子又过了两三天。萧摩珂再次集合他的队伍,心满意足的继续搜罗下一个村镇。
当萧摩珂又找到了一个村子之后,他带着人兴致勃勃的赶上去,却发现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已经跑了个精光。
在这之后,他骂着娘点了几处房子,看火苗腾腾地冒起来,他心里的那股气才算是降下来一点。
最近百姓们也学精了,有些村庄已经开始没黑没白地派人到村口和高处放哨,就是为了防备他们这些溃兵杀人抢劫。
萧摩珂想了想,觉得这些人似乎跑不远。于是他看了看周围的山川地势,就带人顺着村口的河滩追了下去。
一直到跑了两三里路,后面的村子已经渐渐远了,萧摩珂本来都打算要放弃了。
可是就在这时,他却发现河滩前面的土坡上,远远的似乎有几个人影依稀闪动……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
于是他连忙大呼小叫的带人追了上去。
等到他们一路爬上了那道高坡的时候,萧摩珂跑在了最前边。他手里提着刀刚刚越过了坡顶。随后就见他像傻子一般,站在了原地!
就在他的前方,一个偌大的山谷里横向三四里宽,竖向则是一眼望不到边。竟然挤得密密麻麻,全都是人!
只见这些人席地而坐,正在狼吞虎咽的吃饭。一大片炊烟袅袅飘荡,到处都是四处乱跑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女人和身材褴褛的庄稼汉。
这些人一见到萧摩珂从山坡上出现,近处数百上千人的目光开始向着这边汇聚……随即他们就醒悟了过来!
只见他们抬手抄起了粪叉子和锄头之类的农具,就像一片杂乱无章的怒潮一般,向着萧摩珂这边奔涌而来!
“我去!”
萧摩珂看到这情况,转身就想跑!
他平日里虽然追的是老百姓,这些天残害的也是百姓。但是这一些百姓一旦要是多起来,甚至到了无边无沿的程度,也一样把他吓得头发根儿发炸!
可是,就在他想要回身的时候,正巧他身后的士兵也爬上了土坡……就见这些人收势不急,一个个的撞在一起,倒是把最前面的萧摩珂撞得立不住脚,蹬蹬一路向着下面的人潮跑了下去!
他现在甚至能看到这些农民眼睛瞪得血红,远远的已经把手中的锄头举了起来!
这时的萧摩珂,脑海里不知怎么却忽然间想起了两个字——报应!
在一瞬间,萧摩珂的嗓子里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随后这声叫喊就随着一记沉闷的咔嚓声,戛然而止!
这一百来个溃兵,随即就被这群暴怒的农民用农具砸了个粉身碎骨。
在这之后,他们的兵刃和衣甲都被人剥下来,收集好了交给几个壮汉扛着,送去中军大帐那边。
当这几个扛着衣甲的农民一路顺着山谷向东走去的时候,他们走过了两三里远,越过无数衣着褴褛的饥民。在这之后才来到了军营旁边。
这里说是军营,实际上里面的军人穿戴也跟这些农民差不多。
他们有的人身上穿着破旧的衣甲,有的还是一身粗布衣裳。不过他们手中的兵器却是扎枪砍刀,和外面那些农民截然不同。
而且这军营栅栏里面的人,也都是个顶个身体精壮的汉子。营地里四处井然有序,和外面乱哄哄的流民潮截然不同。
等到这几个流民献上了盔甲之后,作为奖励,军营里面的军官从他们中间挑选了几个壮汉,扔给他们几件兵器,也让他们加入了队伍。
这几个人自然是喜不自胜,他们随即拿着新发下来的兵刃,雄赳赳的站进了队伍里……这下他们终于不用担心自己会饿死了。
与此同时,他们看着走过自己面前的一列士兵,却满眼都是羡慕之色。
这些士兵身上盔明甲亮,五百多名人全都身穿着东辽制式铠甲,长枪上的枪缨也是红得刺眼。
这支军队列队而行时,身上铠甲发出了唰唰的响声,远远听着就有一股金戈铁马的肃杀味道。
“大哥!这些人是谁呀?”这时候,刚刚加入队伍的一名新嫩士兵,好奇的扯了扯身边一位老兵的袖子。
“这个?这是俺们赵七斤将军的卫队!”
……
等赵七斤带着卫队一路来到中军帐前。他把卫队留在外面,自己和另一名将领李老蔫儿一起,按着剑柄走进了大帐。
中军帐里刀枪罗列、卫士如林,几名身穿铠甲的将领坐在侧席。
居中的一把交椅上坐着一名身材高大的汉子。此时这个汉子脸上扣着一个碗,正唏哩呼噜的喝着碗底剩下的一点米粥。
当他放下碗来之后,看得出这位大将军年纪并不大。
他大概只有二十五六岁,却是身材魁伟壮实,脸上也不显得怎么凶狠。
“原来是七斤老哥和老蔫儿!”这时候,就见居中的那位将军把碗扔在桌上,笑着看了看刚刚进账的两个人:“坐下吧!”
“武王!”
这时的赵七斤不但没有听命坐下,反而还按着剑柄,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看着面前的这位“武王”说道:“照这么下去,咱们兄弟粥都该喝不上了!”
此时座上这位武王听到赵七斤皮里阳秋的口气,他随即笑了笑道:“既然七斤老哥找我来说事儿,想必你是有准主意了呗?”
“有没有主意不说,咱好歹不能在这等死啊?”这个时候,就见赵七斤的眉梢眼角,陡然闪过了一丝戾气!
“有什么就说呗!”就见武王闻言,摇头笑了笑说道:“都是一起起事的自家兄弟,七斤老哥平常也不是转弯抹角的人哪?”
……
话说中军帐里面这几个人,全都是这支起义武装的首领。
其中刚才喝粥的那位是全军之首,被全军尊称为武王。他是最早起事,带领流民抵抗官军的大首领。
由于现在东辽境内遍地狼烟,百姓大多都被被溃散的官军害得家破人亡,没了活路的人简直遍地都是。
所以他们这支队伍一拉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聚集了数万人之多。
第1887章:命里原来只七斤、却问金箭、谋取万钧
除了四五万精壮汉子,被他们编成了这支“武王军”以外。还有好几万人的流民觉得,跟在这支队伍旁边不会受到官军的追杀,所以就围绕在他们的营地周围,死活不肯走。
这样一来,大几万流民的数量放在这里,那九六粮食肯定就没个够吃的时候了。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武王还坚持给他们附近的流民发放粮食,这样就引起了他手下一些将领的不满。
眼看着他们这支武王军的将领,就分成了各自泾渭分明的两派。
这个赵七斤和李老蔫两个人,就是其中一派的带头人物。他们的手下军纪散乱,招收新兵的时候也是什么人都要,连过去烧杀抢掠的溃兵都不在话下。
而且赵七斤这一派的人都盘算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