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马志远带领的傲兴军,步兵部队四千人。在这之后是王云峰带领的执法军,长枪手重步兵四千人。
剩下的两员战将,马英和岳老三是杨妙真的直属副将。杨清岳弓马娴熟,负责陈浩南军师指挥战斗的时候,带领红兴军上阵冲杀。
于是,在这支包含五部军队的红袄军正式编组完成之后,由杨清岳和王云峰负责全军训练事宜。
老成持重的老将马志远,随即就带着红袄军多年积存下来的金银财宝,去草桥镇那里购买钢臂弩去了。
如今这种钢臂弩在杨妙真的心中,已经成了战场上制敌取胜的宝物。
事实证明,在这次转战泰安的过程中,钢臂弩表现出的威力,让整个红袄军上下都是喜出望外。
它射出去的箭支,射击距离远达200步,一般弓箭只能达到它的三分之一。而且弩箭的力道威猛,可以在对方的弓箭射程之外贯穿敌军重甲。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的弓箭只要持续在潮湿环境中待上一段时间,就会使得粘接用的鱼胶或动物胶失效开裂。
并且动物筋腱或者皮革制成的弓弦,更是一遇水就会泡得发胀,变得软塌塌的。
所以这种传统弓基本上到了雨天就会威力大大下降,一旦遇到持续几日的阴雨天,就更是完全无法使用。
可是这些钢臂弩由于是钢臂钢弦,所以即便是杨妙真的红袄军在泥水中摸爬滚打了几天几夜之后,它的威力却依然丝毫没有下降!
而且它的机件结实厚重,抗摔抗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勤务性非常好。
在红袄军中现有的这200把钢臂弩,在这段时间的作战中竟无一损坏。这已经足以证明它是一种可以供军队长期使用、并且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结实可靠的武器。
第1664章:沈郎暗暗助东风、焕然一新、巍巍军容
在这种情况下,杨妙真自然要倾尽自己的能力,尽量的购买这种钢臂弩。所以她这次一回来,就立刻派马志远去了草桥镇。
当马志远回来后,他花了大量的金银财物,换来了一千八百把钢臂弩。
其实这样的武器,杨妙真本来是想多多益善的,奈何它的价钱实在是太贵了。
虽然由于大批购买,对方把价格下调到了一百两银子一把。这么昂贵的武器农民军还是装备不起太多的数量。
除此之外,马志远还带回来了大量纯钢制成的枪尖、薄钢板冲压的轻便行军锅之类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倒是价廉物美,并且他还买了一批粮食回来。
除此之外,马志远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草桥镇的那些商人们答应他,由于杨妙真的部队横在草桥镇的前方,使得他们这些商人能够不受干扰的招收本地农户。
所以他们为了表示对红袄军的感谢,还特意给杨妙真提供了一个优惠条件。
以后只要是红袄军送过去的农户和退役老兵,他们全都会按人口数量折算成粮食和军械,和杨妙真交易。
这样一来的话,杨妙真只要收拢人口,向着草头镇不停的输送,红袄军就可以不断的更新和强化自己的武装,使得军队的实力越来越强,却不用花费任何成本!
这一下杨妙真自然是欢欣鼓舞,她把自己的队伍派出去,一边进行野营拉练,一边用粮食救济和收拢各地的饥民。在红袄军向流民说明情况以后,再将这些山东农户护送到草桥镇。
这样一来,可以料想这种很好的合作模式进入正轨之后,杨妙真的武装水平还会逐渐加强。
在这之后,草桥镇的商人们还贴心的派来了一堆工匠,帮助起义军安装和修理买来的长枪枪尖等设备。
并且他们还协助杨妙真的红袄军,将钢臂弩的使用和保养技术,普及到了士兵中间。
除此之外,杨妙真这一次接连歼灭金军,缴获的大量的金军铠甲。这些工匠也将这些铠甲修复完整,以供红袄军装备使用。
杨妙真的农民军平日里是穷惯了的,遇到像是铠甲这类异常宝贵的缴获,在战场上哪怕是巴掌大的一片铠甲,甚至是零星的甲叶都会被他们收起来。
这些东西果然被草桥镇派来的百余名工匠,飞快的就给修理整治好了。在经过了擦拭和打磨之后,所有的铠甲都变得完整而簇新。
这一回,当军队装备上了大量铠甲之后,立刻便是军容肃穆整洁,看起来很有一支强军的样子了。
除此之外,有了这帮工匠的帮助,军队中弓弩射手的射击水准也是日渐提升。
当然,红袄军里没人知道,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咱们这位陈浩南大军师,在暗地里偷偷指使的。
……
杨清岳原本是属于正规军队出身,对于骑兵阵型和冲锋战术的使用及其精熟。王云峰则是对步兵阵型和作战方式下过一番苦功。至于赵锦屏,他原本就是沈墨军中统领重步兵的得力大将。
所以他们各自负责一门手艺,拼命的操练士卒,让他们迅速提高作战技能。
同时几个军种之间还相互切磋,不但兵种之间经常配合磨练战术,同时还组合演习各个兵种之间的对抗作战。
在这些骑兵练习冲锋,和对面的重步兵互为攻守之时,每一天都会有士兵受伤。同时在训练过后,他们也会得到有效的医治。
在一天的艰苦的训练过后,晚上部队军士和士官就会开会相互传授经验,总结教训,使得战斗力上升得飞快。
沈墨麾下的王云峰和杨清岳都知道,现在是时间紧迫,时不我待。
如今每多一分练习和汗水,就会使得战场上多一份优势。所以他们训练这支农民军的时候不但运动量极大,而且手段也是堪称残酷!
就以杨清岳为例,他甚至让新成军的骑兵部队,连续三十几个小时不许下下马,用这样的方法来苦练骑术。
除此之外,他更是让骑兵战士们连续十天八天的睡在马棚里,和自己的战马培养感情。
这期间所有战马的喂食清洗,清扫马厩的工作全都由骑兵来做,使得他们快速和自己的战马磨合成为一体。
这些骑兵在短时间内,就把自己屁股上和马鞍接触的部位磨得肉模糊。在接连几次结痂和破损之后,这些受损的部位就迅速的生成了老茧。
与此同时,骑兵们的骑术开始日渐提高,冲锋起来也慢慢变得的有模有样了。
……
而王云峰治军的时候,风格却是严厉冷酷异常!
在他负责的长枪兵方阵队操练时,随时随地都有百余名执法队员手里提着藤条,在队伍中来回巡逻。
慢说是动作变形,或是交头接耳了。在长枪阵训练中,哪士兵要是敢眼神一个飘忽,立刻就会遭到一痛暴打!
没过多久,杨妙真就发现她麾下数千人的长枪阵,演练的时候真是静如顽石,动如雷霆,每一个动作都是齐整的吓人!
当这五千长枪手一声怒吼,齐齐刷刷刺出长枪的时候,这股杀气已经直追王云峰最早的一千长枪手老兵了。
……
这些天以来,杨妙真做梦都会笑醒。她手上的这支军队已经成长到了让她难以想象的程度。往往几天不见,某支队伍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练兵场上如火如荼的场景让杨妙真发现,这其实才是一支军队应该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在杨妙真的心中,却还一直有个疑团未解,就是她那位神奇军师陈浩南。
这个家伙所暴露出来的水准,已经远超一个普通亲兵,甚至杨妙真本人都难以想象。所以这家伙的出身,绝不可能是一个普通农户子弟。
于是杨妙真考虑了好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开诚布公的找这位陈军师问个清楚,以解她心中的谜团。
于是她想着,不如就直接去拜访陈浩南军师,大大方方的当面向他问个清楚。
第1665章:此去千里望家国、不知故园、音信如何
而这个时候的沈墨,却是正忙得不可开交。
相信红袄军的任何一个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会大吃一惊。
就在这天,大师兄沈小虎作为信使来到了沈墨的军中。
他原本早就已经赶到了,但是由于沈墨当时在泰安方向没有回来,所以这位携带着大量机密文件的大师兄,就只好停在灵山岛海军基地里,等着沈墨回来。
而这一次马志远去往草桥镇购买军械的时候,顺便带回了杨妙真全军返回的消息,所以这位大师兄随即就从灵山岛赶到了诸城军营中。
自从沈墨进入山东,如今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时间,在这期间有很多紧急军情和紧要事务,都要报告给沈墨本人。
虽然这些紧急事务都在姜姑娘的手上得到了妥善处理,但是让这位统帅随时掌握局势的变动,却是必不可少的。
等沈墨在自己的房间里见到了大师兄之后,他就将大师兄带来的公文逐一浏览了一遍。
沈墨一边看着这些公文,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文件中描述的,各个事件的全貌。
最开始的一部分当然是紧急军情,沈墨看的第一份文件就是来自于临洮路,倚天要塞发回来的情报。
李慕渊防守的倚天要塞,依旧是安然无恙!
在沈墨走之后,金国果然组织起了几路联军,想要试图拔除这个要塞。
但是如今2。0版的倚天要塞,实际上是经过了花神组三个女孩在长期惨烈的攻防战过后,总结了经验教训后重新设计成的。
并且要塞的主将李慕渊在得到了磨练之后,防守方面也是更有心得。这样各种有利的因素汇集到一起,倚天要塞的攻防战就变得毫无悬念可言。
对于这枚插进自己喉咙里的毒刺,金国军队在万般无奈之余,也不打算在它上面流更多的血了。
他们已经付不起动辄八九万人,填在这个要塞中这种巨大的损失!
所以金国的接连尝试了几次攻城失败之后,随即便在倚天要塞附近也修筑了城堡,和倚天呈对峙之势。
实际上,临洮路的战事就此已经进入了平静的相持阶段。
……
在这之后的第二份报告,说的是临洮路第一批移民过去之后,在本地安置的情况。
有由于沈墨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这次过去的移民也经过训练和教育。所以他们在军队的帮助下,迅速的在临洮路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始发挥作用。
第一批的数万移民,在四海商社的帮助下,盖好了兼具防守功能的居民点。他们在盖好了房子之后就一边准备春耕,一边加深军事训练。
尤其是在山东境内,在战争中活下来的红袄军老兵更是利用他们的经验,将临洮路的各个民兵队伍操持的有声有色。
看起来这个将山东百姓移民到临洮路的计划,在实施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沈墨心满意足的看着这份报告,心中想道:
“现在唯一还差的,就是人数而已。再有80万到100万人的移民到临洮去。那这个西北边陲之地,就真的彻底成了他的国土了。”
在这之后,就是临洮路西夏边界马市的情况。
报告上说,西夏人已经将战马交换的货物,从钢臂弩扩展到了更加精良的铠甲、还有各种军事装备上面。
西夏的冷锻瘊子甲家虽然是冠绝天下,甚至不输于沈墨工厂里大批制造的外销型锻钢鱼鳞甲。但是瘊子甲的生产成本之高、制造之费时、却是任何军队都无法忍受的。
所以又便宜又好的鱼鳞甲,已经成为马市上的第二种拳头产品。
再接下来,沈墨又把手中的文件一本一本的看了下去。
四川的民政经过宋慈的治理和整顿,已经将一切纳入了正轨。建立在蜀中一带的军工和军火两大基地,建设的进展也异常顺利。
除此之外,还有几份海外辗转送回来的报告。
在这些报告中间,沈墨在临安的弟子宋无悔,给他送来了一份由宋无悔自己编制的《铁心计划》。
这个计划让沈墨考虑了好久之后,终于给予了肯定的批复。并且沈墨让姜瑜馨姑娘和武毅文一起配合宋无悔,去将这个计划执行下去。
在这之后,当沈墨打开下一份文件的时候,这一次终于出现了一个坏消息。
……
这是他手下的四海商社掌门人,龙玉决给他发来的一份报告。
据龙玉决在报告中说,如今临安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临安城赵与莒的大宋政府,经济状况正在越来越趋向恶化。
这一点征兆随即就被敏感的龙玉决捕捉到,并及时报告了沈墨。
在龙玉决的报告中说,史弥远开始乱发“交子”,并且这种纸币的信用也越来越低。
如今大宋民间对交子乱发已经是民怨沸腾。史弥远不得已采用了政策上的高压手段,在能继续强硬推行这种交子。
龙玉决说,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大宋的经济就会开始逐渐走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