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7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统帅的意思,实际上大多数的人,都只是偏白或者偏黑的吧……
  他们此时觉得,如果要是把统帅的这句话想通了,说不定他们在这太极心法这方面,还能再有些进益也说不定!
  ……
  等转过天来,天气正好是个大晴天。
  此时正值正午,阳光很足,在这个季节,如果屋子里要是不烧上炭盆火炕的话,往往在正午时分,屋里比外边还要冷。
  在红袄军驻地的诸城正中有一个很大的院落,正是诸城所处的密州州衙所在。
  原本这里面当然是给州官办公的,但是现在却给杨妙真他们这一支起义军占据了。
  所以在这个州衙里分成的一个个院落,也都成了杨妙真手下各个将领的居住之处。除了散布在外围的一些将领和军队之外,杨妙真一派的高级将领差不多都在这里。
  王云峰和杨清岳的居处也在这个院落当中,这个时候,他们两个人正在府衙的花厅里,和那位杨妙真将军一起商讨事宜。
  虽然王云峰如今已经是内定的红袄军执法将军,但是他现在却不便立刻走马上任。
  因为他现在就连最基本的将领都认不全,对各军的情况也全都不了解。现在上任就是个笑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到任前先熟悉情况是避免不了的。
  在这期间,杨妙真当然要把自己的势力里,主要的一些核心将官介绍给杨清岳和王云峰。
  沈墨作为亲兵在一旁伺候,当然也看清了杨妙真的核心班底这几个人的样子。
  在这里面,头一个就是咱们熟悉的那位副将马英。
  她在战场之上敢打敢拼,武艺也不错,现在是一名副将。
  同时因为她也是一个年轻女子,所以杨妙真为了起居方便,避免流言,到哪里都随身带着她作为副手。
  然后第二位就是杨妙真麾下的一名年轻战将,令飞扬。
  这个人今年二十五六岁,长相也是帅气高大。
  此人因为家中是行伍出身,所以在这支红袄军里,他对于行军打仗、管理部队算是个内行。此外他的智谋武力都很不错,也就成了杨妙真看重的将领之一。
  除此之外,第三位是一员老将,名叫马志伟。
  此人今年四十五六岁,样子朴实老实,就像是一个热心肠的田间大叔,是一个十分沉稳厚重的人物。
  此人是当年杨安儿起义的时候,杨妙真的哥哥留下来的老班底。他对杨妙珍忠心不二。平日里做事老成持重,打仗的时候很少犯错。是最得杨妙真信任的一位老将军。
  随后第四个,是一名30多岁的精壮汉子,名叫岳老三。
  这家伙平时打起仗来不要命,在红袄军中人送外号儿“岳大魔”。平日里的言行表现也是出人意表,是一位半疯一样的猛将。
  据说他当年在战场上被杨妙真救下了性命,从此以后这个疯子一样的勇将谁也不服,就听杨妙真一个人的。
  听说他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经常身先士卒,甚至一个人都敢往敌军军阵里面冲。看他的样子手上脸上的疤痕无数,一侧的鼻孔上还有个豁口。
  除了杨妙珍之外,他看谁的眼神都像是要喝人家血似的。他在红袄军中也是一个谁都惹不起的人物。


第1575章:金军义军乱如网、敌我交错、小镇存粮
  除了这四个核心人物之外,杨妙真的队伍里还有一个和尚。
  这个和尚的名字叫做“觉证”,据说很有智谋,杨妙真在不知道仗该怎么打的时候,经常向他去问计。
  不过沈墨对这个人的水平很是有些怀疑,不说别的,单单就说上次杨妙真舍弃了泰安州,到磨旗山去救李全的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个家伙作为谋士,水平差得远了去了。
  另外他的法号“觉证”沈墨也是一听就想笑,觉着给他取法号的那位师父,对他下手也是够狠的。
  这个觉证和尚今年二十五六岁,面目长得也还算清秀。不过沈墨看到他的时候,倒是不觉得他像凌霄子那样,是个招摇撞骗的家伙。
  不过这个谋士实在是才能有限,所以杨妙真现在把山东的局面弄得这么糟糕,这位觉证大师也脱不了干系。
  如今他们这帮将领正在屋子里议事,除了岳大魔岳老三没来之外(他也议不出什么事来),其余的这些人都在。
  而沈墨作为亲兵,当他陪着王云峰和杨清岳到了花厅之后。和他同行的大眼贼蹲在了太阳地儿里等着。他自己却在院子里的一个草垛顶上趴了下来,一边迷迷糊糊的晒着太阳,一边听着花厅里面这些人说话。
  沈墨现在觉得太阳照在身上,倒是有几分暖意。于是他晒完了A面翻过来晒B面儿,正是舒服的一塌糊涂。
  那么大家肯定要问了,在州衙的花厅院子里怎么会有个草垛呢?
  那还不简单,喂马用的呗!
  现在杨妙真面对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危急,几乎是一日数惊。在这种情况下,她往往在听到发生了意外事件之后,跳上马就要出去。
  像州官大老爷那样想要出门,就先吩咐外面备马,然后再把战马从马厩里牵过来那样。现在的杨妙真可真是耽误不起这工夫。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杨妙真她们几位将军的战马就在后宅里拴着。以备杨妙真随时都能快速行动。所以喂马的草垛扔在院落当中,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更何况这些农民起义军也不讲究什么花前月下、景致优雅之类的调调儿。别说草垛了,为了方便他们都敢把茅房盖在院子的正当间儿。
  所以沈墨现在就像是一条死狗一样,哼哼唧唧的趴在一人多高的草垛顶上,十分惬意的把脑袋往下一耷拉。看他的样子,舒服得就差把舌头也伸出来了。
  他这个样子,弄得在花厅里议事的马英时不常就向这边扫上一眼,一双秀眉始终都是皱得紧紧的,一脸看不上他的模样儿。
  其实要说沈墨现在的样子,也不全是装的。他还是比较享受目前这种感觉的。
  因为他在前世虽然是历经了各种职业,在各个危险中的环境中卧底过。但是他毕竟还是没当过一军的统帅,要说这个职业于沈墨来说,还真有点不习惯。
  最起码他是懒散随便惯了的人,不喜欢讲究什么礼数和规矩,仅仅就在这一点上,他就和古代人颇有些格格不入。
  就在这两年以来,沈墨的身边日常围着的都是他的下属。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虽然过瘾,但是沈墨也很苦恼。
  哪怕就是你想打个饱嗝,或者是后脊梁痒了想要挠一挠,他都得随时考虑自己的高大形象,不要被那些下属看了笑话去,这可实在是够拘束人的了。
  要是知道在这个时代,你要是作为一个文人名士大可以放浪形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就是两个人谈话的时候,你把衣服脱下来一边拿虱子一边聊天,人家也会说你身有魏晋时代的名士风范。
  可是沈墨的这个位置却不行,哪怕就是他在待客时候的坐姿稍稍有些不端正,都会被误认为他对来人不够重视和尊重。最起码一个“怠慢有德之士,望之不似人君”的评语是免不了的。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可把沈墨给憋坏了。如今终于让他捞着个机会可以随便抻懒腰、打哈欠,哪怕就是到处抹大鼻涕都没人管。
  所以现在的沈墨是撒泼打滚儿的放松自己,把这一年多以来受的委屈全都加倍的发泄了出来。
  这种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报复性补偿。沈墨自己的心里也是清清楚楚……但确实是很爽是不?
  ……
  此时的沈墨趴在草垛上,听着花厅里面的谈话,就听到杨妙真她们几个人反复提到了一个地名,叫做李文镇。
  这次的军议没听几句,沈墨就大概知道了他们商谈的到底是什么事。
  原来现在杨妙真的军中,现在是极度缺粮。
  泰安那边如果要想打下来的话,要涉及到庞大的军事调动,还要用上她全部的实力。所以一时半会儿不宜仓促向泰安州进攻。
  可是现在,杨妙真军中粮食的却已经快要吃光了。
  在这种情况下,距离诸城三十里外的这个叫“李文镇”的地方,就理所当然的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这个李文镇有两千余名金兵把守,还有大概六七百的本地乡勇。
  所谓乡勇,就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平日里组织起自己的佃户庄丁,用来保护自己村镇的地方势力。在沈墨过去的历史中,这样的势力也被称为“地主武装”。
  李文镇这个镇子之所以如此吸引人的注意力,就是因为里边储存着大量的粮食!
  根据杨妙真的估算,李文镇的八千石粮食要是省着点吃的话,可以供她手上的这支大军食用二十天。
  ……
  在这个时候,大致要说一下山东地区的敌我态势。
  所谓的“敌”当然就是金国人了,而自己这一边则是山东的各路起义军。
  在山东这里,这两大势力的控制区犬牙交错,局势复杂异常。有时候你走着走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到了敌占区里面。
  至于说敌我之分,也不是完全分得那么清楚。这里边有不少的起义军山头都和金国地方官暗自勾连。而金军的城镇里也不乏有些将领和地方官跟起义军暗通款曲。


第1576章:眉睫之危急如火、六日之食、无计可想
  更何况起义军之间矛盾重重,各个山寨的大王各怀鬼胎。所以有的时候同为起义军的人碰到另一伙山寨中的兵将,说不定要比遇到金军还要危险。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武装,谁到我这里来,我都跟你客客气气的,让我叫爹都行。但是你要是想进来驻兵,那就不好意思了!不管是金军还是起义军,人家都会抄起刀枪跟你拼命!
  这些中立势力更是摇摆不定,说不定什么时候背地里就会捅你一刀。
  所以在这种极端复杂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杨妙真的驻地外边没多远,就出现敌方势力的情况。
  这个李文镇明显就是金国军队跟地方武装勾结而成的一支势力。里面虽然存粮不少,但同时也是一个很硬的寨子。
  以杨妙真现在的情况,如果要是去攻打李文镇,人家据寨而守,占据了地利优势。而且还是保卫家园,士卒一定会死守不退。
  所以杨妙真一个不慎,说不定就会在那里吃个大亏。
  可是如今那里的八千石军粮,红袄军却是志在必得,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杨妙真她们几个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也没有想到攻下这个寨子的方法。
  沈墨在草垛上听得昏昏欲睡,屋子里的人商讨了一阵之后没什么好主意,也就全都不说话了。
  此时只剩下了那个觉证和尚,还低着头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子上不断的计算着什么。
  等到过了一会儿之后,就见他抬起头来,向着杨妙真说道:
  “杨将军,如今诸城的粮食,也就能将就着再对付四天……”
  “我还带来了点儿粮食,估计能让咱们这四万大军再吃上两天。”这个时候,没等和尚的话说完,就见王云峰接口说了一句。
  “多谢王将军……也就是说,咱们最多还有六天的粮食!”只见这时的杨妙真微微皱着眉头,轻轻敲打着桌面说道:“在这几天之内,咱们就要把李文镇拿下来才行!”
  “不然的话,等到这些士兵一开始挨饿的时候,咱们再想行动就什么都晚了!”
  “可如果咱们要是强攻李文镇,兵卒的死伤一定小不了。”这时候,就见那位老成持重的马志伟将军,蠕动着厚厚的嘴唇说道。
  此时年轻的将领令飞扬还有马英她们全都是愁眉不展,也不知该拿这个李文镇这个扎手的刺猬如何是好。
  此时的王云峰和杨清岳两个人一边装作冥思苦想,一边把目光移到了屋子外边。
  只见此时的沈墨趴在一人多高的干草垛上,半个脑袋耷拉在外面一动不动,看起来居然像是睡着了。
  随后他们两个人的眼神交汇了一下,把嘴边的话也给收了回去。
  现在他们这支队伍属于刚刚投靠的新势力,再加上这一千人放在四万人的军队里也真是不算什么。还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不要轻易表态才好。
  在这之后,这一帮人商量了一阵没有结果,于是这一次军议也就散了。
  等到大家全都陆续离开之后,杨妙真把那个觉证和尚和王云峰杨清岳留了下来。由杨妙真继续给王云峰他们介绍山寨里的情况。
  就在这时,俏张飞马英明明都已经要走到院落的中间,眼看着就要从草垛边上过去了。可是当她一见草垛上死狗一样的沈墨,她就是气儿不打一处来!
  只见马英上去照着草垛就是一脚,顿时把草垛踹得“哗啦”一响。
  “嗯?”
  就见沈墨睡眼惺忪的抬起头来,眼睛眨巴了半天,好像才认出了眼前的马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