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准许沈墨可以自行决定如何作战。只是在墨字营作战的时候,愿意告诉,就告诉大帅杨正吾一声就是了。
当沈墨看见这封圣旨之后,立刻就是眼前一亮!
这位天子,不愧跟他是旧日的兄弟。对于沈墨的性情和战斗方式了解得很清楚。这是赵与芮生怕杨正吾这些猪队友用沈墨来当炮灰,或者干扰沈墨的行动。所以才用奖赏的方式给了沈墨这么自由的作战权限。
不过这样一来,他在这之前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皇帝这封圣旨来作为后盾,沈墨也就不用再担心什么“擅自动兵,不遵主帅军令”的这样的罪名了。
在这之后,就是第二道圣旨。
这封圣旨,是朝廷下给大帅杨正吾的,但同时因为里面也提及到了沈墨,所以杨大帅也把这封圣旨交给沈墨看了。
这时沈墨拿起来,一看圣旨上的日期。就估计着,这是自己带着墨字营在饶风岭失踪后,天子接到消息才下达的。
等到他打开一看,只见果然如此。
在这封圣旨里面,赵与芮第一件事就是急令地方军队,火速寻找失踪的沈墨。命令杨正吾一有沈墨的消息,就立刻奏报到临安。
另外圣旨上还命令,命令沈墨及其麾下的五百厢军,只待战事一毕,立刻全军返回临安行在,天子要在临安检阅嘉奖这支部队以及沈墨本人。
等到沈墨看了之后,他的心里,不由得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他这个天子兄弟,果然不枉费他舍命相交!
看这封圣旨之中,天子急切的心情和他跟沈墨深厚的情谊,已经在字里行间掩饰不住的跃然纸上。显然皇帝拟这封圣旨的时候,非常担心沈墨已经面临危险,甚至是全军覆没了。
这个时候,杨大帅也看过了沈墨接到的第一封圣旨。只见他立刻回过头来,向沈墨笑着说道:“既是天子有旨,让将军可以自行其事,那将军就请自便了。”
“是,”沈墨答了一句之后,随即就想要告辞。
“对了,将军要是想返回通州,用船怕是有些不便。”
这个时候,只见杨正吾大帅随即又说道:“本帅原本也有些船只,不过都在饶风岭下莫名其妙的沉了,所以如今手头上也没什么船了。”
“没关系,下官自行筹措便是。”沈墨知道这是杨正吾大帅在变着法儿的发泄他心中的怒气,也就笑着答应了一声。
说起这话来,这时的杨大帅心中倒是郁闷的很。
他这些日子以来,就见着一艘艘的大船沿江而下,就在他金州城外的汉江中成片的路过。但他就因为他手中没有船,所以也没有办法上去拦江检查。
第703章:西北音信久相违、料想沈郎、身死难回
在他想来,估计那些船上都是利州路的富商,携家带口的带上了自己全部家当,准备要逃离西夏铁骑的残杀,才顺江而下逃跑的。
这样的船,原本只要他拦下一艘,便有一艘的钱可以勒索。
可是没奈何,他手中就连一艘船没有,所以只能看着那些大船飞快的通过,而站在岸边徒然望洋兴叹。每当想起这事儿来,他就格外的愤恨沈墨!
沈墨当然不会跟杨正吾计较,因为在这之前从汉江中通过的船只,差不多全都是他运送战利品回通州的船!
等到沈墨回到自己的军营驻地之后,随后他就听到了杨大帅拔营起寨,带领十余万官军,向着石泉县进发的消息。
看来,这是杨大帅要去“收复失地了”。
……
随后,沈墨就率领着他的部队上船,顺江而下,直奔临安!
有了他手中的这封圣旨,赵与芮命令他战事一旦结束,就立刻回临安接受检阅,那他还在这等着干什么?
也就只有杨正武那样的傻瓜,还以为前面有天大的功劳等着他,才会一个劲的往西去。
等到这个大帅把一封封“收复失地”的军报,接连送回临安。估计沈墨和他的墨字营也都到了临安了。
到时候,天子看见杨正吾“浴血奋战,收复失地”的一封封军报的时候,还指不定给气成啥样呢!
之前的这些日子里,由于临安和利州路长达数千里的路程,所以来回传递军报的时候才会造成了那么长时间的延误,也由此产生了很多误会。
可是这些误会,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停止。
因为就在沈墨率兵顺江而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返回临安城的时候。在临安的朝堂上,却正在因为一封杨正吾大帅之前写来的军报,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
这一天,金殿上正在议事。
君臣们正在商议的事,就是他们刚刚接到的一封来自利州路的军报。
就在这封奏报上写着,杨正吾大帅正在编练部队、筹备粮饷,准备对西夏展开进攻,一举收复失地云云。
当然,皇帝现在对于杨正吾的话,压根儿就连一个字儿都不带信的!
然后,在这些废话的最后,杨正吾还是奏报天子。他们利州军经过大面积寻找,并没有发现沈墨及其麾下军队的消息。
据杨正吾奏报中的原文说道:“然据臣听闻,夏贼前日正于石泉城关出现,徘徊未去已有数日,不知是否与沈指挥使有关。”
“屁话!”
当天子赵与芮听到军报上的这句话的时候,这两个字儿差点就从这位皇帝的嘴里脱口而出!
“什么叫徘徊未去?”
只见这个时候,赵与芮在御座上朗声说道:“难道他杨正吾的职责,就是等着人家西夏人退兵吗?”
“那些西夏铁鹞子一路进兵,他就一路后退!”只见赵与芮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天子脸上已经是一片盛怒之色:“金州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京西南路!”
“他杨振武接连退却,龟缩于金州,他要是再往后跑,他就到了襄阳了!”
“眼看着西夏铁蹄在我大宋两路国土上纵横来去,他居然一场像样的仗都没给我打出来!直到如今,他就连一个西夏人头都没见送到临安!这样的将帅要他何用?”
“请天子息怒!”
这个时候,就见朝官之中的梁成大随即站了出来。
只见他正色向着天子规劝道:“纵然如此,但是眼下敌情未明、临阵换帅乃是军前大忌,还是请天子对杨正吾暂时放下,观其后效才是!”
这个时候,就见赵与芮看了梁成大一眼,并没有出声。
随即,就见这位梁成大接着说道:“至于那位通州府沈墨,沈指挥使……”
“此人虽立有大功,但是已于军前失踪多日,必是已身遭不幸。所以天子还是早早下旨封谥其人,让这位为国捐躯的战将得其哀荣。以彰其功,益显臣节……”
“住口!”
等听到他说到这里,赵与芮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打断了梁成大的话!
“谁说沈墨死了?你看见他死了?”只见赵与芮拼命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冷冷的向着梁成大问道。
这个时候,他就看见金殿上一个个的史弥远一党,全都在脸上暗自掩饰着欣喜之意。
看他们的神情,好像已经确定这次沈墨终于死在了党项铁骑的手里。如今他们的这根眼中钉,终于被他们借刀杀人派到了利州路去,被西夏人给杀了!
谁说沈墨死了?谁说的?此时此刻,看着下面这一张张洋洋自得的脸。赵与芮狠狠的攥紧了双拳,在心中悲痛万分的想道:他没有死,他不会的……他……不能死!
朕的……沈云从!
此时的赵与芮,只觉得一股酸楚和悲怆,不断的从心中向上喷涌!
已经多少天没接到沈墨的消息了?每一天过去,沈墨生还的希望似乎都更减少了一分。这一天天的等待和失望,已经让这位少年天子的心中,从希望渐渐变成了绝望。
他最好的朋友、那个看起来行事肆无忌惮,但是却毫无私心的臣子。他那个唯一可以倾诉和依靠的兄弟,只怕已经和他天人永隔,永远回不来了!
此时的赵与芮,只觉得这金殿是如此空旷清冷,丹樨是如此险峻陡峭。他在这群臣拱卫之中,却像是身在旷野一般孤独无助!
……
“报!”
正在这时,只见金殿外走进来一位太监。
只见他向着御座上的天子大声奏道:“知通州事沈墨,已率军返回临安行在!”
……
“你说什么?”
这个时候,就见赵与芮猛的一挺身,从御座上跳了起来!
只见此时这位天子袍袖簌簌而抖,两只手死死的攥着自己的拳头,头上面的冕旒冠珠子刷刷的相碰,已经完全没有了天子仪态!
“通州沈墨回来了,正率军在……涌金门外候旨。”
只见这位太监一眼看见皇帝的样子,不由得吓得向后退了一步,神情忐忑的说道!
第704章:全胜之功归战神、临阵潜逃、立斩辕门
随即,就见这位太监接着说道:“沈墨言道,先前圣上有旨,令其全军待战事一毕,立刻回行在接受检阅,所以他才回来复旨的……”
“让他进城!”“且慢!”
这个时候,只见天子激动的声音和梁成大的反对声,几乎是在同一刹那响了起来!
只见赵与芮回过头来,看向梁成大的一瞬间,他立刻躬身言道:
“西北战事未了,沈墨便擅自回军,显然是畏敌避战之举!”
只见梁成大的声调拔的很高,整个金殿上都充斥着他尖利的嗓音:“这是临阵潜逃!军中大罪也!圣上岂可让此人率军进入临安行在?应当在涌金门外即刻将其斩首示众!”
“我先斩了你再说!”这时候,这句发狠的话在赵与芮的嘴里翻腾了几次,最后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此时这位天子狠狠的盯着梁成大,差一点,就差那么一丁点!
赵与芮以极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才没上前当殿就是一记飞脚,先把这个家伙踹他个半死再说!
“朕的沈墨!沈云从!”此时此刻,纵使是眼前这个家伙再怎么可恨,也冲淡不了赵与芮心中的狂喜!
“他回来了,他没死!”只见赵与芮的右手伸到了自己左手的袍袖之下,用指甲拼命的掐着自己的虎口,用一阵阵剧烈的刺痛来提醒自己。这不是一场梦,沈墨是真的回来了!
而此刻的金殿上,这些史党却相互间交换着眼色。
看他们的眼神之中,一个个都是阴狠里带着毒辣的神情。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那个沈墨不仅在党项铁骑的铁蹄下侥幸活了下来,而且现在还到了临安城外!
“这个人……不能留!”
“如今他已经犯下了临阵退缩、畏敌潜逃的罪名,正好趁这个机会弄死他!”这时候,几位史党重臣同时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只见朝堂上一连五六位大臣纷纷站了出来,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申明军纪、斥责沈墨。
眼看着,他们是非要把沈墨置于死地,这才肯善罢甘休!
就在这时,只见赵与芮对这些苍蝇的嗡嗡似乎是充耳不闻。
他的眼神一扫,就看见那位过来报信的太监脸上,带着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似乎还有什么话没说完。
“住口!”
就见这位天子向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大臣们,厉声斥责了一句。
随后,就见他向着那个太监问道:“还有什么事?”
“据沈知州讲……”这位太监看见金殿上的情景,现在已经是一片大乱。甚至就连皇上刚才跳下丹樨的时候,他都没注意到这位天子的轻功如此了得,居然都没看清皇帝的身法,人就到了他的眼前。
更何况,那些大臣如今一个个就像疯了似的站出来,七嘴八舌的乱成了一片,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如今这位太监听到,在皇帝的斥责下朝臣已经纷纷住口,整个金殿上的人全都在目光炯炯的重新看向了他自己。
只见他随即战战兢兢地说道:
“沈墨说:利州路战事已毕,他手下墨字营已全歼西夏来犯军队,三万铁鹞子片甲不得回乡……”
“……沈知州已于数日前率兵收复紫石关,如今大宋全境之内来敌尽数肃清。利州路此战……大获全胜!”
“哗!”的一声!
这一次,金殿上才真的是一片大乱!
只见朝堂上的正直之士喜笑颜开,不了解沈墨底细的人瞠目结舌。一群史党一个个面如土色,神情灰败!
梁成大等这一伙,刚才还在起哄架秧子,想要把沈墨斩杀在涌金门外的五六个大臣,现在脸上不知道是尴尬还是震惊,全都是一幅六神无主的样子。
现在的他们,真不知道该悄悄退回朝班,还是该说点什么给自己辩解。
他们杵在金殿中,一时间只剩下了茫茫然,惊惶得不知所措的一副丑态!
……
“身为朝中重臣,竟无丝毫识人之明!”
这时候,就见天子脸色阴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