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见这百十人就有千军万马的威势,大家这时才意识到,这位郡守大人平白无故来到此处,伸手就要接收他们的权柄,并非是没有依仗。他的背后可是通州军不可侵犯的军威!
  随即,当郡守大人穿着一身朱红官服,在自己的坐船上一亮相,码头上千万道目光随即就对准了赵金锭。
  只见这位郡守大人年方四十上下,唇边带着短短的须髯。在他的身上居然并无一丝文秀之气,也没有大宋官员身上常有的凛凛官威,而是看起来居然……异常凶狠!
  在他的眉眼之间,似乎有一种狡猾狠毒的意味,嘴边的微笑更是让人觉得不怀好意,好像是满含杀机。这位赵金锭大人不笑倒是好点儿,咧嘴一笑反倒让人脊背发凉。
  只见他在幕僚的簇拥下,缓缓下船登岸。等到他最后一步从跳板上踩到了夔州码头的石板,就听一阵沸反盈天的锣鼓唢呐“屋里瓦”的一声就响了起来。
  显然这些鼓乐是本地官府用来欢迎郡守大人的。不过这个班子吹得实在不怎么样,高一声低一声的很是让人揪心。不过这位郡主大人缓步走来时,脸上却依然是笑容可掬。
  等他来到了码头上,随即前面的百十余名官员乡绅齐刷刷的下拜,大声喊着恭迎郡守大人到任。赵金锭立刻笑呵呵的上前,让大家免礼。
  在这之后依着官场的规矩,本地官员拿着自己的手本履历,一个个的上前唱名拜见。这里边当然首先就是帅漕宪司的各部长官。
  赵金锭一看眼前这些人神情不安、目光犹疑,眼神中带着一副打探抻量的味道……一切简直跟他想象的一模一样。
  就见这位郡守大人哈哈大笑着上前,将晋见的官员一一搀扶起来。
  同时他还大声说道:“兄弟一介武夫,本来就是个粗人。让我打仗还行,说到当官还需要诸位大人顶那个什么相助……大家今后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此刻那些过来欢迎的官员,一见到这位郡守大人居然连“鼎力相助”四个字儿都说不全。这番话说到后来,什么“自家兄弟”更是明显带着一股山大王的味道,这些人心里不由得暗自鄙夷。
  闹了半天,那位元首居然派来了这么一个不识得几个大字儿的武夫过来担任郡守,这时的众人未免松了口气。
  在他们的心目中,既然是武夫,就一定很难搞清楚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而此人身上的江湖气如此之重,说不定便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
  如此说来,这位郡守大人看起来倒是好对付的很……想到这里,这些官员脸上的神情也都舒缓了许多。
  之后诸位官员拜见完,就轮到了本地的乡绅。这时几位身穿华服的本地世家人物,也过来笑呵呵的拜见郡守。
  等赵金锭看见这帮人的时候,他知道跟那些官员相比,这些人才是真正难啃的骨头。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放在官场上也是如此。地方官都是流水一般轮流坐庄,但往往本地的世家大族才是真正的把持权柄之人。
  他们的家族动辄传承百年之久,这些人全都代表着一个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的本地势力。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识相,会不会跟自己对着干,赵金锭一时之间也不能确定。所以他现在有意做出了一副粗豪的样子,打着哈哈和这些本地乡绅见过了礼。
  然后赵金锭一行人就启程出发,向夔州城里昂然而入。
  之后的半天赵金锭拜印排衙,一项一项走完了流程。等时间到了日暮时分,上任手续完成之后,他也就正式成了本地郡守。
  在这之前,夔州城里并没有郡守大人的衙门,而本地的帅漕宪司人数众多,哪个衙门给郡守腾出地方来,他们自己也没个去处。
  所以提前为赵郡守打前站的人,便在夔州城里寻了一处地方作为郡守大人的办公和驻跸之地。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居然是一座龙王庙。
  这座龙王庙半新不旧,里外却甚是宽敞。除了前面朝南的一个大殿之外,后边便是一个占地面积甚大的大院子。
  而且在院落里的东西北三个朝向,还各自有一排房舍。这些房子原本是此地庙祝居住的地方。
  不过这龙王庙香火不盛,原本就只剩下两三个人在此。赵金锭派来的人索性便将它一体盘了下来。
  在这里前面的大殿拆了龙王像,就可以当做郡守衙门的大堂,后边的屋子也可以作为办公场所。赵金锭本人带他的三十来位幕僚,连住带办公全都够了。
  除此之外他们的人还在附近租下了几个院子,让卫队的战士们住宿。
  同时这些卫队分成了三班,每一排三十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到龙王庙里当值。
  此时却是谁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偶然的巧合,日后竟然让郡守大人赵金锭,成就了“巫山龙王”的赫赫威名!


第3091章:小楼一盏静如烟、四大家族、图谋上官
  蜀中人生活悠闲,最重享受。所以在欢迎郡守大人的仪式过后,当地的几名士绅难得凑合到一起,顺便相约到一间茶楼里闲话谈天。
  等他们派伙计包下了赏春楼的二楼,在这家格局开阔的茶楼上坐下喝茶闲谈时,大家的话题不由自主的转到了今天,他们迎候的那位郡守大人身上。
  这里一共有四个家族的少爷,全都是三四十岁,顶门立户的人物。
  他们分别是把持了贵州一带长江沿线盐井的辛家,还有在夔州南北两地,拥有的大片土地的大地主游家。
  第三位是个姓步中年人书生,看起来身上一派和气,却是威严深重。这步家是世代簪缨的官宦世家,家中子弟在天下各处为官,势力着实非同小可。
  而最后一个是位姓甘的少爷,他二十来岁,一身温和儒雅之气,身上透着一股饱读诗书的味道。
  他们这四位都是各自家族里的外场人物,换句话说也就是家中的嫡系子弟,迎来送往之类的事多由他们负责。
  对他们来说一些小事也能当家作主,但是真要说到大事的走向和决定,还得由他们各自的家主决定。
  如今在这座茶楼上,这四家所代表的势力从财力土地到话语权,接近了整个夔州郡的八成。也就是说这四个看似云淡风轻的家伙,正是赵金锭处心积虑想要对付的那一派人。
  等到他们坐定闲聊了几句,大家的话题不由得转到郡守赵金锭的身上。大家说到赵郡守的时候,家里边开着无数盐井的辛家二少爷,却忍俊不禁地笑了笑。
  “这位赵郡守必是有所为而来,不过他能有多少的操守品德,是不是人品高峻,那就要试试才知道了。”
  这位辛家二少爷紫巍巍的一张脸,人长得方方正正,说话的时候也是声音洪亮,面带微笑,看起来倒是个阳刚气十足的人物。可是他说的这番话,却并没有得到另外三个人的认可。
  这辛家垄断了蜀中井盐,银钱赚得如山如海,所以他一遇到问题就本能的想着用钱来解决。刚才他的那番话,就是意在试探这位赵郡守,到底吃不吃别人喂给他的银子。
  此时在另外的几家看来,辛少爷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却未免有些太过轻率,也把那个赵郡守想的简单了,所以另外三人听了都是不置可否。
  ……
  要说这井盐,实际上是海盐的代替品,基本上从成分来说都是盐,两种盐的区别并不大。
  只不过从东南海岸生产出来的盐,一路要通过水路运到蜀中。其间由于船只漏水,湿气发潮等原因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这一路上,高昂的运费和官府的盘剥,也使得不怎么值钱的海盐运到这里便是价格昂贵。
  所以本地人为了摄取盐分,就从百年前起,在地下水脉中吸取盐卤水熬成盐以供食用。
  这些卤水井就是盐井,勤劳聪明的古代人用大毛竹加上钢铁钻头,能打出几百米深的卤水井,抽上水来用大火熬制,制成的盐比海盐更加洁白,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这个辛家正是垄断了半个夔州的井盐行业,要知道百姓吃粮食可以自己种,穿的衣服也可以纺纱织布,甚至普通的农户为了节省都不怎么点灯,但是盐这个东西却是非要不可的。
  所以辛家的产业可称是富可敌国,一遇到问题就想用钱来解决,也是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紫脸堂的辛家二少爷,一看自己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回应,他脸上也觉得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旁边的游家少爷见到有些冷场,随即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总要试试才行,辛二少出手倒是不妨重些。”
  “若是花费些金钱便能将他拉于马下,那倒也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啊!”
  此时盐井家辛少爷听到尤家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也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若是不成咱们大家再想办法。”
  就这样,一条针对赵郡守大人的行贿妙计,在三言两语之间就算是成了。
  大家随即又聊起了这位赵郡守随身带来的那些幕僚,说到这里,就见半晌没出声的步少爷开口说道:
  “我在旁边看着那位赵郡守似乎没什么城府,反而他身后那两个白衣学子看起来气宇轩昂,倒是不容小觑之辈。”
  “说不定这二人就是那个通州小儿沈墨派来,给赵郡守拾遗补缺的,可别这让这两个人坏了咱们的事。”
  “说到这个赵郡守,到底是什么底细……”此时那位巫山书院的甘少爷也在旁边笑着说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好歹咱们得摸摸他们的路数才是。”
  “说起这个,我倒有个办法。”此时的大地主游家少爷随即又开口说道:
  “在咱们夔州以南数十里,有一座天造地设的大坑。东西长七十里,南北宽四十里,就像是一口天造地设的巨井相仿……正好在我家地面上。”
  大家听到他忽然说到了大坑的事,都觉得有些跟现在的话题不挨边儿,于是把目光都转向了这位游家少爷。
  游少爷笑着说道:“那坑里人迹罕至,周围更是人烟稀少。在那个挺大的天井里,却有几个江湖人在那里修行。”
  “这几个人在那个大井里收徒练功,都修炼得一身奇术。又因为住在我们家的地面上,我家中对他们多有照顾,所以他们也就成了我们游家的供奉。”
  “这次既然想要探探赵郡守的虚实,我不妨让这些江湖奇人潜入那个赵郡守的家中,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倒也是个办法。”
  听到这里,那位家中开着巫山书院的甘少爷微微皱了皱眉。显然他对这种出动江湖侠士,刺探人家隐私的行径有些反感。
  而那位官宦世家的步少爷却笑了笑说道:“这等江湖人,这时候不用还什么时候用?不过却需仔细些才是,我看那位赵郡守带来的兵怕都是见过血的,看起来甚是警觉。”
  “游少爷说的这几个江湖艺人,别刺探不成,再出了什么意外……”


第3092章:屡屡毒计众纷纭、天坑异人、盐井血盆
  “应该不至于。”游家少爷随即笑着说道:“我家的那几个供奉练得是江湖功夫,高来高去,行若清风。那些战阵上来的士卒反倒对他们束手无策,正好让他们去刺探刺探。”
  “好,现在又有一条了!”
  于是,大家在行贿赵郡守的计划之后,又加上了一条刺探他虚实底细的计策。
  在这之后,刚刚说要派出江湖人去刺探的那个游家少爷笑着说道:“要大家要是担心赵郡守身边的人,我这里还有一个人,可能对他们了解一些……”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便是精神一振!
  要说这个游家少爷,居然还有握着这样的人物?就在他们急于搞清郡守身边的那几个白衣学子的身份时,这可真是雪中送炭!
  只见这位游家少爷,丰润白皙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那是我家九姨奶奶的娘家表兄,刚从临安辞官回家,跟赵郡守是脚前脚后上的岸。”
  “咱们在迎接赵郡守时,我正好看见他在旁边的码头上登船,还跟他聊了两句。”
  “他说在临安运河码头上,他就跟赵郡守船上的人生了些口角。我就把他带来了……要不我让他上来,跟大伙儿说说?”
  “那正好!看看他到底对那些人知道多少。”游家少爷的话说完,大家立刻便是纷纷点头。
  这个游家少爷口中的九姨奶奶,就是现在游家的当家人。大家都知道她是前任家主的小妾,据说还分外的年轻貌美。
  只是后来她不知怎么的,居然当了游家偌大产业的掌舵人。想来那也是个手段极为厉害的女子,听说要上来的这位是九奶奶的表兄,大家也都打起了精神。
  随着小厮传唤,就见一个三角形的螳螂脑袋,随着一阵一阵噔噔噔的楼梯声,从楼下慢慢升了上来……
  ……
  就在四个家族的少爷,正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