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谓忠臣孝子才是他们竭力推崇的。而每一个王朝建立之初,都不免立足于让自己活得更长。可是现在元首沈墨却把百姓放在了头一位。
  他既没有强调自己这个元首的尊严与正统,也没有大谈道德与德行。所以在茶楼中那些普通百姓和商人在大声叫好同时,那些书生们脸上的神情却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第3055章:空言道德终无用、至此斩却、终南捷径
  要说他们这些人倒也未必有多坏,而是思想被之前读过的道德文章束缚住了,所以这些人未免于显得与周围的百姓格格不入。
  ……
  在这之后,沈墨亲自解释了自己颁布的三条政令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并且在实行之际改变了之前的哪些弊端。
  大家听着书生念到这里的时候,不免都是心情激荡。
  首先就是沈墨所设立的官员任免制度,在新朝廷建立初期,沈墨提出不管是已有的旧体系官员,还是自己通州一系的新派官员,都是一视同仁,全都要通过考试上岗。
  至于考试的内容,则是针对这些官员所在岗位,还有他们平日里的政务进行考核。
  按照沈墨所说,若是一个管仓储的官员,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库房里有多少东西。有哪些东西破损需要报备、腐烂需要更换、那他就不配坐在这个职位上。
  而另外一方面,为了保证公平起见,沈墨也给了现有那些官员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尽量熟悉自己的任务,以便应对考试,说实话这已经是非常宽厚了。
  哪怕就是临阵磨枪,好歹也让那些大宋官员们临时抱抱佛脚,熟悉一下自己手上的政务,以免在考试的时候抓瞎。
  至于通州一系的官员,按照元首沈墨所说,也一样要通过考试才能当上官员。只有他们具备了一个岗位应有的水平和素质,他们才会被任免成为这个岗位上的领导。
  在这段话后面,沈墨笑着说道:“在大宋在朝廷中难免有一些这样的官儿:他们没事就去和自己的上官拉关系、处感情、到处勾连同窗同门、四处诗酒唱和。”
  “这些人只要舍得花钱,再有些文字上的才华,名声就会渐渐响亮起来。随后在官场上就会获得提拔。可是真要说起做事,他们却往往连自己所负责的政务都搞不清楚。”
  “要么这些人的公务就是由幕僚代为处置,要么他们就干脆任命一个信得过的手下替他签字用印。以至于有好多人甚至长年累月都不到衙门去办公。”
  像是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别想在新朝廷里担任官员!
  除此之外,每一位官员所在的衙门有没有贪渎事件,账目跟实际是不是符合,还有他们在任职期间到底做了多少有用的事,这都是考核的内容。
  按照元首沈墨所说,通常在一个衙门里,真正干活的只有其中两成的人,而另外的八成人都在混日子。
  而他所要建立的新朝廷则是廉洁高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尸位素餐,做一个薪水小偷。
  随即沈墨还向张天如感慨地谈到了之前,旧朝廷的官员制度。
  在唐朝时,有许多所谓的名士为了当上高官,特意到长安不远的终南山里去隐居。他们的目的就是宣扬自己品行高洁,一心作学问。
  结果在这其中果然有不少人声名鹊起,被朝廷征召为官。
  由此甚至产生了“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意思就是一个人想做官的话,先上终南山去隐居,博得一个好名声才是最快的捷径。
  当元首说到这里时,他感慨道:“像这样的人不管他品行如何,首先他从深山里来到官场上,能不能正确娴熟地处理政务,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更何况醉心于学问的人,未必能为百姓做成一件好事。而那些沽名钓誉、一心只想博取名声再踏上仕途的人,在职业操守上更是让人不得不担忧。”
  所以元首在遴选官员的时候,首先就要看他的能力是否合格,其次就是看他有没有把心思全都扑在政务上。
  至于名声和学问,只对于官员个体有意义,放在工作中却是全无用处,所以在官员的合格考试中根本不予考虑。
  ……
  这又是一个新极其新颖的说法,很多人听报纸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想起那些今天上南山看雪,明天到北园吟诗的官员,立刻就是大摇其头。
  大家心里都想着,若是按照元首所说,经过这样考试选出来的官员,或许真的是挺能干的吧?
  而这时那些书生们,有的陷入了沉思之中,想着在今后经世治民之才,恐怕是要比诗词歌赋之才更有用一些了。有的则是心中对沈墨组建朝廷的想法,暗自有些赞同。
  当然其中也有几个人,对沈墨的说法很是不以为然。
  “这倒是奇了!挑选官员不看道德文章,反而拿着这些俗务说事儿……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就见人群中,一位身穿锦袍的书生将报纸向桌上一摔,大声说道:“长此以往,必是国将不国!”
  “你闭嘴吧!”还没等他说完,就见刚才那个胖乎乎的圆脸商人,随即毫不留情的反唇相讥道:
  “什么叫俗务?任命官员原本就是去办这些俗务的!你要是嫌俗的话就别去凑当官儿的热闹啊?在家里研究你的道德文章,别来添乱好不好?”
  “身为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那就是尸位素餐!我觉得元首说得对!”
  就见这时,两位商人一边起身会账,一边不屑的看了那位书生一眼。口中还讥笑地说道:
  “像那些大言不惭、空言道德之辈,就应该让他们一辈子摸不着衙门口的大印!元首说得句句在理!”
  这个锦袍文士被拿两个商人说得哑口无言,一时间额头上青筋直蹦却不知该怎么还嘴,只能怒目圆睁地看着人家扬长而去。
  等到大家用完了早餐,这篇《新雪初晴堂问答》也被他们读了个通通透透,大家随即便纷纷散去了。
  而那些书生们也是表情各异,各怀着心事奔向了四面八方。
  ……
  至此之后,这张报纸上的内容不胫而走。这篇别出心裁的“新雪初晴堂问答”,清晰地阐述了元首沈墨的施政理念,和他组建新朝廷的规划。随即在临安城乃至于大宋天下,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此刻,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沈墨如履薄冰,一点点的将新的政治制度推广开来。
  在他的心中,始终将宋慈那天晚上对他的质疑的牢牢记着,不断将这大宋艘浩大的巨舰,一点点的拨转方向。
  而此刻天下人也都知道,这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第3056章:旧疾沉疴势难返、污浊暗番、朝堂之战
  就在沈墨的新政逐渐开始推广开的时候,临安乃至整个大宋的百姓,也都感受到了新政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其中当然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废除了路引制度,让大家的出行更方便了。
  因为再也无需路引,所以百姓们再想出门就是抬腿便走,也不需要磕头作揖的去求官府,所以大家对这项政策都是十分支持。
  此外就是商人切身感受到了,税制改变之后,他们经商时也变得十分便利。
  沈墨飞快地把自己的弟子派到了天下各州,由他们负责各个税关。
  他这些弟子在这之前,就在通州官府的治理范围内、还有新宋的境内得到了充分锻炼,而且人手也非常充足。
  所以当他们派下去之后,很快的就把商税的这一块,完全掌握在手中。
  至此商人再也不用担心他们行商之际,会被那些黑心的税吏盘剥要挟。现在他们名正言顺的纳税,大大方方的行商,使得这些商人的底气都足了几分,腰杆儿也拔得笔直。
  再加上沈墨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就使得整个商人阶层,都成了沈墨新政的铁杆支持者!
  ……
  与此同时,另一伙人却在怀着阴暗的心态,看着沈墨的新政逐渐实行。
  对他们而言,有的人一心希望沈墨立刻翻船。而另一些人则是等待着机会,准备找准时机就在背后捅上一刀。
  在大宋相国崔与之莫名其妙的失踪之后,整个朝堂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就是另一位相国魏了翁了。
  魏了翁见到新政推行时,跟他之前熟知的政坛手段格格不入,这位老爷子也未免觉得心中郁郁寡欢。
  再加上这些日子以来,他的门人弟子走马灯一般你来我往,纷纷求见这位魏相国。
  其中有的人来是为了问他,接下来该怎么办。有的人干脆就大张旗鼓的想请他出来,打起反对沈墨的大旗,带领大家跟沈墨的新政对抗。
  这位老人家不厌其烦,心情郁闷之下索性闭门谢客。除了上朝之外,他基本上就是在家里闷坐。
  如今他既不想跟沈墨对抗,也觉得适应不了新朝的制度,心中的纠结也是可想而知。
  和魏了翁家门可罗雀的情形对比,另一些人则是上蹿下跳,拉帮结伙分外活跃。
  郑清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明知道自己在沈墨手下肯定得不了好,所以心里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再加上沈墨并没有处置那些旧朝廷官员,也不打算清算之前朝臣中对他打压的那些人,所以一来二去郑清之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在这之后,他又飞快的联络起了一批心怀不满的朝臣,开始暗地里密谋如何给新朝添乱了。
  在沈墨的新政推出之后,他们也仔细研读了一下新政里,有关朝廷官员任免的章节。随即他们就咬牙切齿,准备对这次官员考试动手捣乱了。
  这时就在郑清之家的厅堂里,一帮官员们你一句我一句出了不少坏主意,不时的从里面传出一阵阴险的笑声。
  等到郑清之听了大家的计策之后,在他心中略一汇总归纳,就有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的脸上随即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们这些朝臣世代簪缨、代代为官,若说打仗我们或许打不过你沈墨……这时的郑清之心中暗自想道:
  “可要说到朝堂上的手段,你沈墨才穿几天不开裆的裤子?我就不信在我们最擅长的庙堂之上,我还能玩儿不过你!”
  ……
  这时的沈墨,在办完了半天的政事之后,也回到了后宅。
  他搬了一把椅子骑着坐下来,把脑袋支在椅子背儿上,对着院子里的花木愣愣的发呆。
  “都当元首的人了,还是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时陆云鬟看见郎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将一盏茶递给了沈墨。
  “好家伙,今年的狮峰龙井,明前的新茶!”沈墨闻着空中的茶香,笑着转过头来说道:“还是临安有搞头,这茶刚从茶树上摘下来还没两天吧?”
  “小洛跟璃儿带孩子们去踏青了,这是他们亲手给你摘的,享福吧你!”云鬟一边说着一边也给自己拿了一盏茶,搬了椅子在沈墨身边坐下。
  此刻云鬟仪态雍容,身上的气势大方恬淡,跟骑在椅子上的沈墨倒是相映成趣。
  沈墨摇了摇头道:“什么叫人君仪态?我又不是皇帝,元首不过是个官儿罢了。”
  “看你最近这两天心事重重的,是不是这元首做得不顺心呢?”云鬟一边吹着茶盏上的雾气,一边笑着看了看沈墨。
  “倒是没什么不顺心的,不过就是政务上的事儿,每一样都要尽心竭力的想透了,一点儿出不得差错。”沈墨一边喝茶一边笑道:“所以一有机会就发发呆,就算是休息了。”
  “真是可怜见儿的,这么大一个大国压在我郎君肩上,把你这爱说爱闹的性子都给弄老实了。”此刻的云鬟看着沈墨,眼中一股心疼的味道随即荡漾了过来。
  “那帮家伙们要是不省心,郎君干脆把他们收拾了算了!难道还留着解闷儿吗?”这时就见张嶷如从外面走了进来。
  在她的衣袂裙摆之间,一下子就带进了一股庭院里春草鲜花的气味。
  “诶?狮峰龙井!”
  张嶷如一进来,俏丽的鼻尖微微一嗅,一个漂移就向着八仙桌上的茶壶方向走了过去。
  “罗织罪名把他们杀了,其实也不难。”就见沈墨朝着张嶷如后背说道:
  “可是这么做未免没品,而且也很难甄别这些旧官员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如让他们自己跳出来的好。”
  “我想那些临安旧官员里,总归还有一部分是能实心办事的。至于那些冥顽不灵之辈,倒是不妨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表演一番,省得我还得一个个从里边往外挑!”
  沈墨一边说着,一边看着的这位女弟子兼夫人的后背颤动了几下,显然是在一边倒茶一边偷着乐。
  “就知道你肚子里诡计多端!”此时陆云鬟听到沈墨的话,也是掩口而笑。
  “还说我不似人君呢,看看你用的这词儿!”这时的沈墨也觉得好笑,手中的茶盏一阵叮咚作响。


第3057章:宇内双骄各筹谋、天下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