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见他们的白袍外全都扎束着黄金腰带,盖住头顶的白绸上也带着闪耀的金环。
就连他们腰间那线条奇特的波斯弯刀,刀鞘上都雕着繁复的黄金花纹,还镶嵌着闪耀的宝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居然全都骑着一水儿雪白的高头大马上。
这些战马一看就是来自海外波斯。那种高峻迅猛的姿态和灵巧敏捷的步态,使得这支队伍就像一群飞掠过水面的轻盈雨燕。
就别说这支百人波斯卫队值多少钱了,只怕是其中随便牵出一批战马来,价值都要超过五十万贯!
第2977章:波斯钦察猛如龙、东瀛血樱、西夏狂风
这些临安百姓在惊诧之余,震惊地看着这支豪华无比的统帅卫队。要知道这样的波斯战马在临安的稀有程度,绝对在后世的劳斯莱斯之上,只怕跟喷气式私人飞机也是相差仿佛!
像这样的卫队,沈郎居然有一百人!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统帅的弟子胡商阿普特意征召了波斯军队,还自费购置了阿拉伯战马,送来给自己老师助威的。
因为在数年前,统帅实行的天神计划,已经将阿普在波斯一带的仇家杀得片甲不留……这件事当然以后再说。因为即便没有这个沈墨替阿普报仇的计划,他这个胡商弟子也是对自己的老师奉若天神。
随后当沈墨的近卫接着往前进发时,围观的百姓又是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一队武士身上穿的铠甲,也未免太过花哨了吧?
只见一大片东瀛武士,正骑在统帅为他们特意换装的高头战马上。而这些武士身上的铠甲都按照他们东瀛人的风格,漆成了大片的绿色和红色。
除此之外盔甲上还有一排排编结得精致异常,颜色鲜艳的橘色和血红的璎珞装饰。
这些的武士头盔上两根帽翅直指苍天,明晃晃地耀人双目。而且看他们的身上和手上……我去这是带了多少武器?
只见这些武士手上提着雪亮的钢刃长枪,另一只手扶在腰间的太刀上。在他们的腰间居然一长一短,插着两把东瀛武士刀。
而且在他们背后还背着乌光闪亮的通州步枪,一排被他们命名为“雷神の怒”的通州陆军长柄手榴弹,在这帮人的腰间围了整整一圈儿。
此刻这些东瀛武士呲牙咧嘴,作出了威严凶狠的姿态。好像是只要统帅一声令下,他们就随时准备跟人死磕,也不知道他们这股邪火儿到底是冲谁来的。
其实这些围观的百姓还不知道,这些东瀛武士原本还觉得自己不够威武,甚至还想一人在嘴上叼一把匕首来着……结果这种浮夸得瑟彪的行为,当然是被他们主公沈墨毫不留情的制止了。
不过看到这些东瀛武士打扮得花团锦簇,一脸凶悍之极的样子,临安百姓们也都深深被震撼住了。
可是当最后一支队伍来到之际,这些问百姓们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震撼!
这居然是一支高壮的大骆驼组成的骑兵,数量足有上百……这分明就是西夏著名的三大强军之一,党项泼喜军!
只见这些骆驼一个个高昂着脖颈,缓缓地从长街上高傲的经过。双峰亚洲驼无与伦比的身高,顷刻就遮蔽了清晨的阳光,把街边的百姓都笼罩在阴影下。
原本这支泼喜军,在他们的骆驼背上还应该架着名为“旋风炮”的小型投石机。同时在他们的鞍子旁边还会带着一左右,挂着两个装满了拳头大鹅卵石的皮袋。
不过这些落后的装备显然是被沈墨下令给去掉了,如今这支驼队的每一匹骆驼上,都是左二右二的插着四支比饭碗还粗的攻城火箭。
这也就是骆驼这样的庞然大物,否则什么样的战马也难以承担这样的负重。
只见这支泼喜军党项骑兵,现在还留着西夏人一贯的发型。他们被项嫦儿送过来之前,身上早就换装了簇新的皮甲,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当这些满脸风霜,古铜色皮肤的党项骆驼骑兵从长街上经过时,立即就引起了百姓们一片欢呼。
尤其是在大家看到那只驼队身上的攻城火箭时,这些临安百姓都震惊地想道。在这支重火力党项骑兵的攻击之下,也不知天下有哪座坚城,能扛得住他们暴雨般的火箭轰击?
……
等到这四支卫队过完,只听长街上的欢呼声犹如山呼海啸……那位通州统帅,终于还是走到了大家面前。
此刻的沈墨面带微笑,他一边招手和街边的临安百姓打招呼,一边时不时在人群中辨认出了一张张自己熟识的面孔。
在这里面好多人是他关心牵挂的,也有不少人当初只是点头之交。现在记忆虽然已经模糊了,可是无一例外,如今他们的脸上全都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在沈墨途径的御街一段,所有的百姓耳朵里都已经听不到了任何声音。一片欢呼声正像是海啸一般震耳欲聋!
统帅大军行进之处,威风霸气尽显。前方走过去的各支军队不管是通州一系还是异族组成,都让这些百姓欣喜若狂。而那四支统帅卫队更是威势绝伦,让整个临安城都震撼不已。
可是此刻,当他们亲眼看到那位年轻的沈郎时,见到他一如之前的和熙笑容,大家的心里全都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原来这位通州统帅,依旧还是之前的临安沈郎!
他并没有因为现在的地位而变得高傲,显得目中无人。他依然露出了之前那阳光般的笑容。不知为什么,看到了此刻的沈墨,临安百姓的心里全都觉得一下就舒服了。
……
此刻的沈墨在人群里看到了余杭县捕头李力,就是当年和自己一起破获福隆寺龙女杀人案的那位老捕头。
如今老爷子身躯健壮,身上居然还穿着捕快的衣服,显然还在余杭捕头的任上工作。
他现在正带着三十多位余杭县的捕快兄弟,一边朝着自己打招呼,一边在街边上维持秩序。
除此之外,还有当年和自己一起出征利州西路的致仕老吏张还。
眼看着七八年的时光过去,他现在已经弯腰驼背老态龙钟。正被自己的儿孙扶着,在街边儿上微笑着朝这边看来。
沈墨赶紧和他笑着打招呼,随即他又在张还的身边看到了一群年轻的报社编辑,甚至还有张天如的身影。
沈墨向他们挥手示意,人群中有好多熟悉的面孔,都从他的眼前一瞬而过。
……
这时的百姓队伍中,郑清之见到沈墨的目光正微笑着四下扫视。他连忙低下头扯开半截扇子,盖住了自己的脸。
而他的目光一转,却看见身边不远处也有一个中年人假装咳嗽,偏过了头似乎是不愿和沈墨目光相对。
第2978章:两国天子下玉京、四海宾服、奉还大统
他仔细向着那个人脸上看了一眼,只见他身材高挑、面容消瘦,一双眼睛里带着阴骘的目光,显然也是个对沈墨不满的人。
郑清之认得他,但是叫不出来名字来,只记得他好像是吏部的一位官员。看起来跟自己一样,这家伙也是过来亲自观察沈墨军队虚实的。
于是郑清之索性装作没看到他的样子,把脸扭到了另一个方向。
……
关于这个人,郑清之刚才确实没认错。
在大宋尚书省下面管辖着六部二十四司,其中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着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三个司。
刚才这个消瘦的中年人就是吏部“司封司”的一位官员,名字叫做秦瑞。
这个秦瑞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落到了上司郑清之的眼中。他此时正恨恨的朝着沈墨的方向看着。
趁着大家齐声欢呼,震耳欲聋的时刻,秦瑞趁机在嘴里骂了沈墨几句——反正大家也听不见,随即他就挤出人群回家去了。
等秦瑞走了时间不久,郑清之又听到周遭的百姓,激动地发出了一声整齐的欢呼。
只见前方几辆装饰华贵的马车,从眼前慢慢驶了过去。在头两辆车上,居然坐着两个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的异国天子!
其中第一辆车上的那位大概三十岁上下年纪,生的面目俊朗,两颊丰润。一身金碧辉煌的织金龙袍穿在他身上,显得华贵异常。
不过他耳旁边一左一右两根白色貂尾,还是彰显出了他是一位金国皇帝。
在金国皇帝的身后一辆马车上,也是一位身穿龙袍的天子。不过那位皇帝才是一个五六岁大小的男孩,看他身上的打扮,正是西夏国的国君。
此刻这个孩子就像泥塑木雕一般坐在马车上,看他的神情,似乎不怎么敢向着街边的百姓看。
这一下,临安街上的百姓立刻就炸锅了!
这两位异国天子,一看服饰就知道是金国和西夏皇帝。今天竟然被沈墨大军带着进了临安城,莫不是那位是郎君已经把金国和西夏给打下来了?
……
此刻的张天如,也被惊得目瞪口呆。
以他的见识当然能够看得出,马车上的这两位毫无疑问的是真的异国皇帝。
而在他的附近那位利州府老利张还,则是笑着对他的儿子说道:“呵呵!这就叫万国来朝,这分明是盛唐气象啊!”
“到底是来朝还是俘虏,那还两说着呢!”此刻的张天如也是疑惑难解地随口说道。
就见他一边向张还老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一边仔细地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两个异国皇帝。
这时他看见到那位金国皇帝的马车旁边,并没有一个金军打扮的人在左右护卫。而是由一队通州军战士骑在马上,手握步枪保护着这位皇帝。
张天如一见这两国皇帝身边的近卫都是通州军,他立刻就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猜对了!
就见那位金国皇帝完颜承麟身边,还有一位大臣打扮的金国使者。一边坐在马上向前走,一边展开了手中的一卷圣旨,高声向着周遭的百姓宣读着什么。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将这卷圣旨周而复始地念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经过此地时,街道两边的临安百姓也全都安静了下来,在远处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背景下,大家全都在倾听着那位使者念诵的内容。
他们也想知道,这位金国皇帝到底是过来观礼朝贺的呢?还是被沈郎抓来的俘虏?
随即,这个答案就揭晓了。张天如只听得那位使者大声念诵道: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
“朕自即大统,于外未柔远能迩、共四海之利为利。于内愧称休养苍生,以天下之心为心。”
“朕曾闻,凡明君者,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矣,朕未敢称近之。”
“今朕年届三旬,在位五年,家国俱危、举世骚然,实天地宗社不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
“朕自御极至今,四海难称安靖,天下未能安乐,朕心亦凛然。”
“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如舜称无为而治,禹乘四载胼手胝足。此崇尚无为、清静自持,朕可效之乎?”
“昔汉高祖系泗上亭长,梁武帝亦草创英雄,皆应天顺人,抚有瓯宇。因见凡帝王之位,自有天命命之!”
“今闻大宋天子,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致四海宇内升平,唯古今纯全净美之君。是以奉国祚于天南大宋,若能惕心保全、黎庶俱安,朕亦欣然。”
“朕遂于今日,奉还大统,拜服天朝,退皇帝位。即丧舆制,布告于外,咸使闻知。”
“天兴四年一月廿日……”
……
等他这一段圣旨念差不多念完之际,整个车队都已经渐渐远去了。
张天如甚至都没来得及听另外一位西夏使者,大声宣读的圣旨内容是什么。反正据他估计,肯定两道圣旨的意思差不多。
而这时这两封圣旨里的内容,言辞高古,听起来分外文雅,周围的百姓也听得一头雾水。于是他们下意识的就把目光投向了张天如他们这伙人。
因为张天如和他手下的记者,穿的都是白色的文士服饰,大家觉得他们一定能听得懂。而张天如也才从刚才震惊中醒悟过来,连忙向大伙解释道:
“这圣旨里边的意思是……那位金国皇帝说,当皇帝也要够资格才行,但是他做金国皇帝明显做得不够好,所以心里觉得有愧于天下。”
“然后他说当臣子的都可以卸任回家,颐养天年。这鞑子皇帝觉得自己反正干得不好,还不如不干了。他要回家当一个富家翁,想让自己更舒服点儿。”
“然后下一段,他又说听说咱们大宋天子很厉害,国家治理得不错,所以决定把他的大金国,举国献给大宋……”
张天如说到这里时,周围的百姓已经下意识的大声欢呼起来,弄得张天如接下来的话都快听不清楚了。
第2979章:强师北去尽峥嵘、灭尽金夏、封无可封
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