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从!”
张天如捂着自己的双眼,在指缝中咬着牙颤抖着说道:“你叫我鼓吹真理,你叫我守住了自己的良心,可是你呢?”
“现在没人说真话了!真理和事实需要你来守护……你特么到哪儿去了啊!”
“你给我回来……沈云从!”
在办公室里,张天如极力的压抑着自己的哽咽声,以免被外面的工作人员听到。
可是他眼眶中的泪水,却抑制不住的滚滚奔流!
……
到了最后,林沅姑娘写完了朝堂上的所有事件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皇宫中那位皇帝赵与芮的行动,向统帅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
就在这段时间内,赵与芮的心情也是一波三折。按照林沅姑娘的分析和判断,这位皇帝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其实赵与芮这皇帝做得越来越不快乐,这是从他在福州返回临安之后,再次在临安把年号恢复到大宋时就开始了。
原本他在赵与莒反叛前做皇帝的时候,曾经在沈墨的主持下成功的打压了史弥远一党,牢牢的拉拢住了崇福侯的后党。而且他一直在配合着沈墨的行动,使得当时的大宋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朝堂内,都有一番锐意进取的新气象。
那时的赵与芮很有一副中兴皇朝的明君气魄。在那个时间段里他还是很有进取心的。
可是在这之后,一场由赵与莒发动的叛乱,随即就这位年轻皇帝带来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他虽然被沈墨救下来,并且在福建广东成立了小朝廷,可是这个时候的赵与芮却是悔恨交加。
他在两年间窝在东南一角毫无作为,实际上已经成了沈墨的一个盟友,只是负责在东南威胁大宋朝的后方而已。
不但是赵与芮本人,就连朝廷也因为那次的事件元气大伤。
可那个时候的赵与芮他手下的官员,全是由沈墨营救出来的。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地盘和烦难复杂的事情来为难他,而且他还得到了沈墨无条件的支持。所以他虽然无所作为,但是这个皇帝却做得并不憋屈。
直到他再次回到临安后,重新执掌了这个千疮百孔的老大帝国,而这时的赵与芮才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一方面他有意中兴大宋,可是另一方面他的手上却根本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使用。而这时临安的朝中众臣,却由于沈墨的势力渐渐增强,对通州产生了强烈的戒备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支持沈墨的赵与芮就成了朝臣们竭力防备的对象。由此赵与芮的势力渐渐被架空,朝堂上的各个派系谁都不愿意再支持这位皇帝。以免让沈墨因为天子的照顾,再次壮大他的实力。
而那时的赵与芮也因为朝堂上臣子们的挟持,使得他无法以任何方式支持沈墨。不但如此,他还一度做出了对沈墨不利的决定。
那是沈墨在军事改制的时候,天子发出的圣旨明确说要剥夺沈墨改制天下军队的权利,而还要将沈墨传唤到临安来听候问罪……自从那次的事件之后,赵与芮就彻底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在这几年中,这位天子消沉沮丧地看着天下乱象纷呈,整个朝廷和沈墨的势力针锋相对,他却连一件事都做不成。所以他心中的苦闷和无力也是日渐加重。
对于他这种情形,沈墨其实是再了解不过的。因为在历史上那位理宗皇帝赵与莒就是如此。
在历史上赵与莒刚刚掌权时,就在史弥远一党的压制下无所作为。好不容易等到史弥远死了,史党烟消云散之后,赵与莒也有一度想要中兴大宋。
结果呢?还是在朝臣的压制和架空之下,赵与莒还是变成了一个庸碌之辈。他所有的力气也只能朝着那位临安名妓唐安安的身上使……甚至他晚年还变得嗜酒好色,昏庸无比。
其实从一个皇帝上的角度上来说,尤其是像赵与莒和赵与芮这样从小生于民间,没有被深宫生活扭曲了心智的皇帝来讲。他们其实心里都想将大宋推向繁荣强盛的方向。
可是他们却最终还是在现实沉重的打击之下,彻底沦为了庸碌之辈。沈墨心里很清楚,这其实不能把过错归结于那些自私自利的朝臣身上,而是制度就是如此。
一个封建王朝从强盛走向没落,从来都是有它固定轨迹的。所以不但赵与芮难以在这种强大的阻力下讨得了好去,就连沈墨要想对付这种落后的制度时也需要禅精竭虑,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到底能不能成。
如今的赵与芮正看着满堂上蹿下跳的朝臣,他们那种欣喜若狂,幸灾乐祸的丑态,使得赵与芮心里也是既愤怒又无奈。
他一边牵肠挂肚的想着,通州军到底是不是真的败了,一边还怀揣着一点点希望。
他不住的想着那位至交好友沈墨,会不会像从前一样突然意气飞扬的率领着麾下的虎狼之军,带着一场出人意料的大胜归来!
这时的天子回想起,他跟沈墨之前经历过的那些岁月。从西湖上金带子时开始,一直到现在。
赵与芮想起,他一生中的每一步起起落落,竟然都和那位沈郎君息息相关!
每一次沈墨都能做成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每一次那些势不可挡的危局,他都能彻底扭转。每一场天崩地裂一般的灾难,他都能凭借勇气和实力重新拯救起来。
而这一次,沈墨究竟还能不能再带着一个奇迹,胜利归来?
想起了沈墨和自己这一生相知相助,恩怨纠缠。赵与芮的心中不断的泛起一句话,在他的头脑海中挥之不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这时的赵与芮却不知道,他的痛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结束了。
因为沈墨正帅率领大军,狂流一般涌来,即将彻底淹没这座临安城!
第2957章:谁家舰队卫海疆、战旗飞扬、苏州洋上
此刻在临安附近的苏州洋上,一支舰队正在向着临安方向进发。
所谓苏州洋是古代的称呼,就是指杭州湾出海之后的一片洋面。当这支舰队到达这里的时候,前方不远就是钱塘江口。再顺着钱塘江向西航行,舰队就将到达临安城下。
这支数量庞大的舰队就是沈墨麾下的海军,如今在舰队的旗舰桅杆上,代表着通州海军大将师宝瑛的七海青霄飞鱼旗,正迎着海风猎猎飘扬。
师宝瑛站在船的舰首上,看着自己的军官不断调整着舰队的行列和间隙,使这支庞大的舰队顺利前行。
师宝瑛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常年的海上生活让他的皮肤泛出了淡淡的古铜色。率领海军东征西讨的日子也让他的面容更加坚毅,脸上的线条越发凌厉而深刻。
这位年轻的海军大将和当年临安的小鹈鹕相比,显然在气势上更添一筹,也越来越展气宇轩昂。不过在他双眼中时时闪过的那股昂扬的斗志,却显示出他还是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英雄少年。
当这支舰队来到钱塘江口附近的时候,舰队开始慢慢减速,那些护航的高大海军主力舰也逐渐停了下来。
这些在海上航行的巨舰由于吃水太深,即便是开进钱塘江口也难以穿过运河到达临安码头。所以他们的护航任务就到此为止,剩下的就要让队伍中的临安分舰队独自前行了。
当师宝瑛走下旗舰的时候,随即他的海军大将旗也在旗舰上降下。直到他登上黑珍珠号蒸汽船,代表他的将旗才重新在这艘蒸汽船上徐徐升起。
海面上十六艘巨大的主力军舰收起了船帆,在钱塘江口下锚,暂时停泊在此处。而大将师宝瑛则是带领着临安分舰队,一直顺着钱塘江口向西进发。
……
这支舰队虽然有分舰队之名,实际上它的规模也是庞大得令人咋舌。
在这支舰队里,有沈墨在这几年中建造的二十余艘蒸汽船。这些蒸汽船有的作为海军战舰在师宝瑛的部队里服役,有的则作为内河炮舰,专门在内陆对统帅的作战行动作出支援。
这里边为数较多的是十二艘蒸汽拖船,它们体型不大,吃水也不深,却适应于各种海况和河道航行。而且他们装载的蒸汽机都是最新的往复式型号,动力极其强劲。
像这样的拖船只要一艘,就可以拖拽着火车一般的一长列木质平底货船,在内陆河道中前进。像是过去飞翔的河南人号负担的深入敌后,运送弹药给养的任务,现在都由它们来执行。
比如说这次的燕云十六州战役,就是这些拖船沿着燕云一带的各条河道输送部队给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它们还在战役结束的最后阶段,将大批要塞重炮运向了各个防御节点。
除此之外,那些平底的内河浅水炮舰和拖船相比,却是显得杀气腾腾,因为他们的全身上下都插满了炮管!
在几年前金国入侵战役的时候,就是这些小型的内河炮艇,用几艘船就守护了临安城整个北面城墙。使得完颜守绪的大军难以攻入临安,就此立下了大功。这些内河炮舰也经过了战争的验证,证明他们是很有效的武器。
尤其是在河道纵横的南方地区,它们往往能够神出鬼没的出现在敌军意想不到的地点,给自己内陆的部队提供炮击支援。
所以沈墨也下令又追加建造了四艘这样的炮舰,使得这种适应性强、火力威猛的内河炮舰在沈墨军队序列中的总数达到了八艘。
在临安分舰队里,除了这二十四艘蒸汽船之外,还有大量的货船。
如今这些货船和商船,都像是小鸡一样被护在炮舰的羽翼下。实际上师宝瑛让舰队保持着这样的队形,不过是遵循着海军条例行动而已。从作战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如临大敌。
在这个时代,别说是一个小小的钱塘江口了,就是在整个太平洋上都没有任何一支舰队敢于挑战沈墨的海军!
何况在目前唯一能造出用于舰船火炮的国家唯有蒙古,可是他们却几乎没有任何一条战舰可以威胁到通州海军。
……
如今这些货船上,全都装满了从通州和海外赶来的人,他们都是沈墨的贴身班底和嫡系部队。如今当他们随着这只巨大的舰队逐渐靠近临安时,货船上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心潮澎湃。
此刻的师宝瑛已经看到远远的货船的甲板上,一大片东瀛血樱武士团的战士正在整整齐齐的列队,向着临安方向跪服下拜……因为这是他们的主人,统帅沈墨所在的地方!
这些东瀛人似乎是一有机会就磕头,找到个借口就鞠躬。这时候临安城墙还没看着影儿呢,这帮人就开始大礼参拜起来,这也使得甲板上的师宝瑛忍不住笑了一声。
在师宝瑛身边还站着另外几个人,其中左边是他海军中的得力手下,海军中将江旋子和大下巴包天。
这几年中江旋子屡立战功,已经成了海军中的二号人物。而大下巴包天则是因为之前犯过一回错误,被沈墨派去了美洲。
经过了美州一行之后,这位大下巴算是将功折罪,重新进入了海军将领的序列。在历经了数年的海上磨难之后,如今的包天也确实稳重了很多。
包天因为在美洲舰队里立下的功劳,又重新被沈墨将军衔提升为中将。同时他作为探险队的一员,身家也丰厚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可是和这些相比,咱们的大下巴更看重的是能回到海军序列里,重新成为海军战士的一员。此刻的包天看着远处渐渐接近的临安城,心里也期望着能跟统帅走得更远,在今后的战斗中立下更大的功勋。
在师宝瑛的身边另一侧,则是他海军中的后起之秀,当年的那位大舌头少年吴俊。
这位吴俊头脑灵活,勇猛过人,曾经率领着战舰“飞翔的河南人号”立下过数次大功。如今他的舌头经过了一次穿颊而过的箭伤,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说话的功能。
此刻这位年轻果敢的海军少将,正一脸笑意的看着他身边的第四个人。
第2958章:旧日男儿今回乡、石破天惊、归来沈郎
要说到这个人,却是跟沈墨的渊源甚深。
因为他是沈墨身边一个极其特殊的手下,他就是当年曾当过统帅家奴的十二石城城主元大同。
这位元大同在几年前金国入侵时,正好赶上反复无常的高丽国君臣打错了主意,开始向沈墨留在高丽的势力疯狂反扑。
元大同那时义无反顾的带着自己的城主卫队,拼命地守住了沈墨赐给他世袭传承的独立城邦。
随即他又在血樱武士团的帮助下,反攻高丽王城开城,逼得高丽王再次服服帖帖的向通州表示臣服。而他也因为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由此被沈墨解除了家奴身份,变成了统帅麾下的一名官员。
此刻在大舌头吴俊的注视下,十二石城城主元大同脸上胀得通红,就像是一只蒸熟了的螃蟹一样!
如今这趟旅程,是元大同第一次走出高丽国。前些天当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