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边甚至就连唐天玑和卫开阳两位文职人员,都左右开弓地拔出了手枪,一脸凶狠的向着西夏群臣虎视眈眈!
  “不许开枪!”
  “……不要动手!”
  就在这一刻,大殿内外同时想起了两个人的话语声。
  说不许开枪的那位,正是通州统帅沈墨。
  而喝止了大殿里的群臣,让他们不许上前动手的声音,则是出自大殿一角……项嫦儿终于发话了。
  就见沈墨带进来的诸位将官,也随着统帅的步伐纷纷向大殿外退去。而殿中的文武群臣也终于得了个空,一股脑的向着大殿门口涌了过去。
  在这片人群之中,除了跌跌撞撞跑下丹樨的元灵儿之外,还有另一个身穿着雪白素衣的身影!
  他们从大殿的门口一拥而出,随即堵在了金殿大门前。
  就见金殿门外那片宽大的空场上,沈墨正笑呵呵的把那个孩子放在了自己战马大白的马鞍上。
  “这可是你爹的好朋友,还没有你的时候,我就跟它一起在战场上厮杀。”
  就见沈墨一手扶着孩子的腰,另一只手把孩子的小手放在了马鞍桥上,让他紧紧握着。
  “老伙计,这可是我亲儿子,你可别把他摔了啊!”沈墨放好了孩子以后,又用手摸了摸大白的脖子。
  随即,他居然就这样松开了手!
  这一下可把大家吓得不轻,就连沈墨手下的将官都是脸上勃然变色。
  这可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啊,那战马大白的身高又有多高?
  这孩子身为西夏国皇帝,平时肯定是养尊处优,连个稍稍高一点的楼梯坎儿都没迈过。他要是万一从这匹高头大马上摔下来,那事情可就大了!
  而这时的西夏君臣,更是一个个脸上面如土色。同时两个身影在人群中排众而出,站在了最前方,正是那项嫦儿和元灵儿两个人。
  此时她们两人的目光,全都死死盯着马上那个男孩。却见这孩子正一脸兴奋,扶着马鞍桥前后晃荡着小身板儿呢!
  这样的神情,估计沈墨后世里每一对父母都曾经看到过。那就是他们把孩子放到自己喜爱的摇摇车上,等不及投币之后就着音乐晃荡的孩子,脸上常见的那种表情!
  而战马大白徐徐迈动了一条腿,这匹马居然开始走起来了。
  ……
  大家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那个孩子坐在宽阔的马鞍上,却是兴奋得脸蛋儿通红。
  天哪!
  眼前的情况实在是太惊险了,这时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一幕。只有沈墨笑嘻嘻的盘着胳膊,在大白数尺远的地方看着自己儿子骑马。
  就见大白走了几步之后,在场的众人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哀叹……统帅的这匹座驾,真是神了!
  当它走在空地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十足就像是一个人小心翼翼的端着一个装满了汤的盘子。
  它似乎随时都在感觉着自己身上,那个孩子的重心,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调整着自己的步态和位置。让孩子稳稳地坐着,不至于掉下来!
  看大白的那副样子,哪里还是一匹战马?这分明就是一个温柔稳重,驼着小孩子慢慢向前走的温柔大叔……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的心都不由得跟着悸动了起来。
  眼前的情景真是太过惊险,也确实是太动人了。
  这哪里还是一匹战马啊?简直是比人还要贴心稳重。真真是这世上无论什么东西到了统帅的手上,都会沾上了统帅的灵气儿,显得与众不同……就连一匹马都是如此!
  而这时的项嫦儿和元灵儿看到这幅景象,也不由得重重的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她们还满脸担忧的看着这对父子俩和一匹大马,在那里舒缓的踱步。
  看到这位通州沈郎,似乎并没有把自己的儿子就此抢走的意思,而且孩子也没什么危险。项嫦儿和元灵儿脸上多少恢复了一些血色,可同时又是一股薄怒,暗暗涌上了眉间。
  ……
  而沈墨却根本不管这些,只顾着和儿子玩得不亦乐乎。
  这就是父子天性使然,自己今天第一次见到了孩子,他还是这么个聪明勇敢的小家伙,沈墨的心里当然是欢喜无限。
  至于说今天带孩子骑马会有什么危险,那只不过是在外人看起来而已,沈墨的心里实际上是有把握的。


第2938章:却问郎君何轻狂、人中龙凤、马中之王
  就算是孩子坠马,他也有时间上去扶住。更别说他那匹战马大白也是沈墨平生最信任的战友之一。
  根据后世的研究,就算是平常的战马,只要年龄到达一定程度后,智商也可以达到十二三岁人类的水平。更何况沈墨这匹马天生灵俊异常,是马中的王者!
  大白其实就是不会说话而已,对沈墨的一切命令他都是心领神会,所以沈墨根本就不必担心。
  说到战马跟骑兵的感情,那真是在历史上有数之不尽的传说。即便是现代,如果你去问每一个骑兵,他们也都会饱含着感情说起自己曾经的伙伴。
  别的不说,就说历史上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就供奉着六匹战马的浮雕。上面刻着的六匹马都是李世民平生征战时的坐骑。
  这六匹马身上,每一匹都有它传奇之处和感人的故事。
  其中一匹,在李世民消灭宋金刚刘武周之战中就曾经骑着它,一昼夜间急追二百多里,期间交战数十次,杀得秦王持刀的双手都是鲜血盈袖。
  当时的李世民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西南)西原,一天经过了八次惨烈的两军对冲决战。在作战中一连两天水米未进,三天人没解甲,马没卸鞍。
  当时他那匹马“特勒骠”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由此被这位秦王牢牢的记在心中。并且还由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描摹刻绘在了自己的陵墓上,想要和自己心爱的战马在天上重见。
  当时的唐太宗还亲自为它题赞:“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这十六字评语,代表了李世民对战马深深的感情。
  所以沈墨把自己的孩子放在老战友的后背上,虽然看似惊险,但它实际上却是有着十足把握的。
  ……
  此时这个小男孩卸下了一身沉重繁琐、僵直坚硬的皇帝袍服之后。穿着暖烘烘轻柔舒适的小皮袄,骑在高头大马上缓缓踱步。把这孩子兴奋得眼里不断闪过惊喜的光芒。
  孩子脸上这种喜悦的神情被项嫦儿看在眼里,她也是痴痴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心里感慨万千。
  只见这时的沈墨跳上了战马,把儿子搂在怀中,这次他驱策战马向前的时候,速度自然快了许多。
  而小家伙发觉战马的奔行开始越来越快,他也不由得兴奋地睁大了眼睛!
  战马大白蹄声响亮,在大殿前的空地上接连兜起了圈子。
  到了这时候,沈墨的第一枪打得是异常顺利,他的心里也不由得泛起了喜悦。
  ……
  以沈墨的心思,他当然能猜得到这个孩子在西夏王宫里过得是什么日子。
  别的不说,那个项嫦儿一定会对这个小家伙从小就灌输一些超出他年龄段的东西。不管是习文练武还是谋略策划,总之绝不会是那个年龄的孩子能承受得了的。
  所以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没有撒开欢儿玩过几次。而且任何稍稍能造成危险的事物,都绝不会跟他沾边儿。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当然知道如何才能给这个小家伙的心中,留下一个鲜明和愉快的印象。
  身在后世的沈墨当然知道所谓的超龄教育,其实对孩子并没什么好处。而古人往往会忽视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建立,其实才是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事。
  所以当他见到了自己儿子的时候,也立刻坚定了内心中的想法。这个小家伙要是在西夏王宫里长大,那可就糟蹋了!
  ……
  外边的气候严寒逼人,沈墨带着孩子玩了一会儿,怕他的小身板经不住折腾,于是又重新将他抱回了大殿中。
  这回小家伙抱在沈墨的怀里,两条腿不住地悠荡着,看起来怡然自得,倒是一点儿不觉得生分了。
  等到他抱着孩子一回大殿,外边的文武群臣自然让开了一条道路,大家也跟着他一起走了进来。
  此刻的项嫦儿和元灵儿也都松了口气,一块儿跟着进了大殿。
  说实话今天这位沈郎君的所作所为,无疑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时西夏这一边的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家伙真要是就这么抱着孩子走了,那真是天下无人能挡!
  所以沈墨的行径,也让项嫦儿和元灵儿这两位西夏实际上的主宰者心中,泛起了一股无力感。
  而这些,正是沈墨想要的。
  沈墨虽然喜爱心疼这个孩子,但是来了以后就立刻这么做,还是有他的考虑。
  其中第一条,沈墨当然是要看看自己的儿子在项嫦儿的手上,变成了什么样儿。从现在来看,沈墨心里还是相当满意的。
  这个孩子显然聪慧至极,心理素质也不错,并没有像那些心灵脆弱的小娃娃那样被吓得哇哇哭叫,或是惊慌失措。
  这还得说是因为他父母都是心理素质过人之辈,而且项嫦儿平时对他的教育,很显然也算是成功的。
  其次就是沈墨首先要和这个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因为毕竟至此之后,这个孩子可能要离开他熟悉的生活环境。
  如果沈墨一下子就把他带走,弄得孩子极其不适应,从此把他当成一个剥夺了自己童年的恶魔,那就适得其反了。
  所以通过刚才的行动,沈墨和孩子之间进行了一次良性互动,现在已经多少建立了一些信任和好感,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沈墨也不想因为骤然改变这一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使他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不过现在看来问题已经不大了。
  ……
  沈墨施施然带着孩子进了大殿,非常自然的走到御案后面。他把孩子放在御座上,自己也坐在了他旁边,也就是刚才元灵儿太后的那个位置上。
  要知道这可是大夏皇帝的御座,这一下就让金殿中的满朝西夏文武惊诧不已,却又愤怒莫名。
  沈墨的这番行动是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使得如今金殿中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清清楚楚,如今的大夏国……算是完了!
  究竟怎么处置这个王国,现在完全在沈墨的一念之间。他在这个国内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度,所有的人只能听之任之,已经完全没有了反抗的可能!


第2939章:瓜熟蒂落何须急、大夏古礼、宴饮无忌
  至于说那些冥顽不灵之辈,或者是非要跟大夏国同生共死的家伙。要是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捣乱,沈墨也不会对他丝毫手软。
  眼下的态势,在沈墨的这一个动作之下,已经是表露得十分清楚,再没有什么可转圜的余地了。
  这时金殿里的群臣都各自回到了位置,他们脸上神情变幻,知道现在是谁出来说话谁死。所以这些人有的脸上煞白,有的面色铁青,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发表意见。
  就在这时,阿沙敢不看到元灵儿太后手足无措的站在大殿中央,老将军的心里顿时就是一阵热血翻腾!
  如今这位沈郎君占了太后的座儿,弄得她站在丹樨下像个臣子似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正不知如何自处。老将军见此情景,终于还是出班站了出来。
  只见他咬着牙一抬头,正要开口说些什么。这时的元灵儿和项嫦儿两姐妹眼中,也是满含悲怆的向着这位老将军看去。
  谁都知道,阿沙敢不这个时候要是敢出来怒斥沈墨无礼,侵犯了大夏皇权,老将军的下场如何那真是可想而知。
  可是这一刻的阿沙敢不神情悲壮,显然已经做好了为国就义的准备!
  他刚刚想要开口说话,却见沈墨笑着一抬手,制止住了老将军的话。
  就见他向下面的元灵儿太后说道:“我等远道而来,带来了礼物向天子道贺。这天寒地冻的,您这大夏国也不赏杯酒给我们吃吃?”
  “我这里有些章程,回头正要和大夏国主商量。不过咱们还是先吃酒要紧……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一听到这位通州统帅居然在金殿上赖皮赖脸的讨酒吃,元灵儿和项嫦儿两位的脸上,也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
  她们立刻让人传上宴席来……话说这酒宴倒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此刻的沈墨看见了阿沙敢不老将军还在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他也笑着摇了摇头,拍了拍小家伙的头顶后站了起来,缓步走下了丹樨。
  如今他的儿子,似乎很喜欢身上这件轻薄暖和的衣服,正在御座上欣喜的扭动着小屁股。他发现那个带他骑大马的陌生人似乎要走了,小家伙脸上的表情看起来还颇有不舍。
  看到沈墨走下了丹樨,阿沙敢不终于还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话说这位沈郎君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如今西夏君臣谁心里都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