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加上通州军在这一路上陆续俘虏来的五千蒙古兵作为民工,使得通州军管理和建筑方面,体现出了难以匹敌的优势。
  更何况他们随船运过来的,可不仅仅是水泥钢筋等等建筑材料,同时还有大量浇筑好的建筑构件。
  尤其是在要塞外面,建设用于了望和炮击的高塔时,一个个巨大的方形空心水泥预制件和厚重的圆形水泥圈,在脚手架上飞快的用蒸汽卷扬机和滑轮吊装组合起来。
  完颜陈和尚他们眼看着工人就像小孩子拼积木一样,三下五下的工夫,一座雄壮的高塔就矗立在闪电河畔!
  通州军的这个要塞,不但承袭了之前倚天要塞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不少创造性的发挥。


第2923章:大漠边陲藏兵锋、魔王巨炮、动如天惊
  在要塞周围高塔林立,四面八方全都由高达四丈,前出百米的警戒哨塔围住。这样的哨塔数量达到了九个,相互间都和要塞主体用地道相连。
  这样的哨塔,每一个都可以驻军百余人。它上面开着密密麻麻的射击口,可以让驻守的士兵居高临下,向着远处的敌军输出火力。
  与此同时,每一座高塔顶层还有炮兵阵地,可以停驻六门火炮,对远距离的敌军发起炮击。
  整个要塞被修成了一个六芒星的形状,每一个芒星的尖刺顶端,还有另外有一个环形工事。
  这是之前棱堡设计的进阶版,在这个环形公事里,可以停留更多的部队。想要强攻要塞的蒙古兵,每个人都会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步枪射击。
  更让史天泽和完颜陈和尚惊讶的是,这个看起来并不庞大的要塞,同时还修筑了一个比要塞本体大得多的地下系统。
  在这个庞大的地下城里,有指挥部和营房,有储存粮食弹药的库房,有专门囤积食用水的储水站,甚至还有储藏草料和大片的马厩。
  同时他们还向要塞外的四面八方,伸展出了数之不尽的地道。
  看起来这个要塞如果想要保持稳守的话,只需要一千人上下,就可以将它守卫得固若金汤。但是同时它也可以供最多五千士兵在里面驻守。其中的四千骑兵可以随时出发,对蒙军的侧后偷袭或反击。
  这个要塞建成的速度奇快无比,日夜施工的庞大工地上时刻都是人声鼎沸。
  用蒸汽驱动的夯筑机械,螺旋桩钻孔机、抽水机和卷扬机提升系统等各种工程器械呲呲的冒着蒸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施工噪音,使得它还没建成就露出了巨兽的狰狞面目。
  这是完颜陈和尚和史天泽从没见到过的恐怖景象,他们几乎每天早上醒来,都发现这个要塞和昨天晚上相比变得面目全非,这使得两位战将的心中都是无比震惊!
  到了现在,完颜陈和尚终于想通了。为什么通州会在这短短的几年中,被沈墨经营得这么强。原来人家通州工人一直就是这么干活儿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家沈墨从来就不缺苦力……一想到这里,完颜陈和尚不由得苦笑了一下。在这些日夜劳作的劳工大军里,当然也少不了他金国民工的功劳。
  可是他们却没想到,真正让他们震撼的还在后面。
  ……
  等到要塞的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时,里面配置的火力装备也随着补给船陆续靠了岸。
  当完颜陈和尚看到,从码头正在上下船的一门巨炮,炮口居然都赶上自己的腰那么粗时,这场景把他惊讶得差点儿舌头都在寒风中被冻伤了!
  这样的巨炮,沈墨一共运来了四门,它就是当年大魔王要塞炮的复刻版。
  在崇明岛一战中,大魔王火炮用它威猛的攻击,证明了它作为一门要塞重炮的使用价值。在这之后,沈墨立刻就完善了这种大口径臼炮的设计。
  如今它的火炮内膛,已经达到了三十四厘米直径,打出去的炮弹一发就有一百一八公斤重。
  凭借着通州金属冶炼工业的高速发展,这门火炮的炮口长度只有两米,却可以将沉重的弹丸用四十五度角,抛射到一千二百米之外。
  这样的射击距离,足以使蒙军射程一里(也就是五百米)的铁火炮连接近要塞都做不到,就更别提那些用来投掷万人敌,射程只有三百米的巨型投石机了。
  当然这种火炮依旧是极其沉重,连同炮身带它的缓冲制退机构,还有用于挪动它的铁轨系统,总重量已经超过了六吨。
  所以还是之前的那个问题,这个丧心病狂的大家伙在野战中根本无法使用。它主要是用来防守雷霆要塞这样的地方。
  经过了大魔王的武装之后,这次敌军再想要用人海战术来淹没要塞的企图,是彻底想都不要想了。
  因为这玩意儿一颗巨型炮弹轰出去,就足以将冲锋而来的四五个蒙军百人队打得七零八落。而且它沉重震撼的炮声还会极大地打击敌军士气。
  等到它一开始咆哮之后,就绝不会没有人还会有胆子,顶着它的轰击继续向前冲锋。
  ……
  此时的史天泽看到了大魔王在要塞城头上的试射之后,终于明白了沈墨说的那句话。就是他当时和统帅一块儿在参谋部门口偷听,沈墨走到会议室里对那些年轻参谋的那段发言。
  当时的沈墨说,因为有新装备要运到燕山防线上,所以现在对防线上的驻军人数提前做出预估,实际上是不会准确的。
  那时候沈墨说的,明显就是这种吓死人的大家伙。
  在试炮时,史天泽即便是远远站在两里之外,在炮弹爆炸时,他都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随着巨炮的咆哮震颤不止。
  通州军的火器之强,史天泽虽然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他却做梦也没想到,居然会强到这种程度!
  像这样的巨型火炮,沈墨会把他们布置在燕山一线的各个主要防御点上。除了飞狐口的绝壁地形,容易在巨炮的轰击下造成塌陷之外。这样的巨型火炮在古北口之类的每一个关城上,都有四门到六门左右。
  建造这样的巨型火炮花费巨大,但是它却属于一次性投资。对于沈墨的燕山防线来说,他可是战斗力的倍增利器。
  有了大魔王在燕山防线上的存在,使得区区六个炮组,接近一百二十名炮兵就能取代数千守军的职能。
  以古北口为例,在装备了六门大魔王火炮之后,这座关隘的守军人数就完全可以设定在一千以内。
  换句话说,整条燕山防线有一万两千人的部队,就足以稳守了。
  这一万两千人中,还包括一千名通州军侦察兵,在燕山以北各个地方巡逻哨探,遮蔽战场区域。
  同时还有阿旺的一千狼人部队,负责通讯侦查和追踪工作。甚至还包括两千用战马机动,随时准备支援各处战略要点的预备队。
  也就是说,在各个关城里驻军的人实际上才只有八千人。这使得燕山防线将要支出的军费急剧下降。沈墨仅仅用这样微小的代价,就守住了大宋北面的国门!


第2924章:故国难渡方寸关、心似春山、融尽中原
  所以这样的一个雷霆要塞、一群游骑于燕山北面的侦察兵、再加上从榆关开始的喜峰口、古北口、独石口、居庸关、飞狐岭、雁门关、陈家谷八处险关共同组成的燕山防线,就此形成。
  同时在燕山防线以北,原本史天泽的势力范围河间府和镇定府一带,沈墨还会在那里设立一个中原军区。
  一旦燕山防线发现蒙军侵略,形势吃紧。中原军区还可以随时对各个关口要隘派出增援。
  这样一来,整条燕山防线就此固若金汤,沈墨从此时起,就重重地关上了这扇大宋的北门!
  ……
  而且沈墨还完善了整条防线的很多细节,比如说飞狐口那里不能使用重炮,却可以用陆军火炮和投石机炮燃烧弹进行防守。
  还有刚刚修建好的雷霆要塞,在冬季期的补给问题。沈墨在这条雷霆要塞的生命线闪电河上,布置了三艘蒸汽动力破冰船,同时在破冰船上安装了火炮,以此来保证蒙军不会在冬天封冻的冰河上,封锁住这条补给线。
  与此同时他在榆关那里,海军登陆的地方还准备筹建一座海军军港。
  这座军港可以将通州送来的补给和弹药,直接从海路运到榆关。然后再通过拖拽着一长排运输船的蒸汽拖船,顺着白沟河、桑干河、沽河和滦河,将辎重运送到燕山防线的各处关隘上。
  如今姜俞馨元帅已经提前出发,亲自去负责榆关军港的建设工作去了。沈墨到西夏的行动姜俞馨已经不需要再去,所以她被沈墨派到了军港那里,视察和监督军港的建设。
  沈墨又从自己的九支野战军里抽出了一万多人,布置在燕山防线作为防御力量。并且将大批年青的参谋和将领,任命为燕山防线各处关城的守将。
  在这里面,余玠和卜郁成这一对新晋脱颖而出的将才,在经过了他们学长李慕渊的密集培训之后,被破格提拔为雷霆要塞的正副指挥官。
  这里面担任正职的余玠目光开阔,很有全局观念,卜郁成则是担任副将……这个卜郁成,如今都要乐疯了!
  因为这雷霆要塞的战略,已经在他心理酝酿好久了。如今他的想法和统帅竟然不谋而合,而且统帅还把雷霆要塞建得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厉害很多倍!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种感觉简直就像是一个男孩希望得到一个汽车模型,最后却得到了一辆真正的550匹GTR公路战神一样……而且他自己还是要塞的指挥官之一!
  这时的卜郁成心里的那股狂喜,真是让他都要爆炸了!
  ……
  到了转过年的一月中旬,沈墨在燕云十六州的行动也基本完成了。
  在这期间,沈墨的参谋部里也有很多年轻参谋,对燕山防线的设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当然沈墨也采纳了他们的想法中,比较优秀的那些计划。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统帅设置的这条燕山防线持反对态度。
  这些胸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执意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所以他们对燕山防线的守卫计划全然不感兴趣,而是一心想筹划一个大军继续北进草原的攻击计划。
  不过沈墨很快就通过一番座谈,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时的沈墨向孩子们说道:“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一点确实是没错的,但是现阶段用在燕山这里,却并不见得合适。”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我在国内还有一件重大事务没有解决。在彻底解决大宋朝堂之前扔下一切跑到草原上,可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
  沈墨这时的一句话,就弄得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此时这里的很多年轻人这才意识到,大宋朝堂给老师拖后腿、下绊子、栽赃陷害的日子,终于还是到头了!
  在这一瞬间,这些参谋军官里,很多张年青的面庞都涨红了起来。
  就见统帅接着说道:“其次就是我这次率军北伐,已经一口吃下了太多的地盘了。”
  “这里的金国故地,已经被金国人统治了百年之久。而中原一带也沦于蒙古人手中,将近二十年了。换句话说,已经有一代年轻人习惯了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对于他们来说,现在也许心中并没有被解救的喜悦,弄不好还正在为国家被灭而感到伤心失落。”
  “这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不过却要咱们花费不少的时间和将精力,才能将他们变成大宋百姓,并且让他们为自己身为一个大宋人而感到骄傲。”
  “再加上咱们还即将拿下西夏全境……这又是一大片国土,而且上面生活的还都是党项族人。”
  “所以现在咱们最需要做的,其实是消化的战果,让这些地方变成咱们稳固的后方。使这片新加入的广袤国土成为通州军的后盾。这些地方加起来,面积也实在是太过庞大了。”
  “要是这些地方的民政没有梳理清楚,百姓没有真正归心于大宋,咱们就仓促向前进军,会尝到贪多嚼不烂的后果。”
  说到这里时,就见沈墨笑了笑道:“更何况燕山以北全是蒙古草原,再往北不但无险可守,而且会极大的拉长通州军的补给线。”
  “最起码来说,现阶段的补给线就要从通州出发,一直抻到战斗的最前线上。”
  “可是咱们反过来想,要是几年后咱们消化了整个中原地带,将它经营得成了稳固的后方。到那时咱们北进大军的出发点就不是通州了,而是中原的真定府和河间府,这就可以极大的缩短后勤补给的距离!”
  “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咱们的部队无论是从后方的稳定性,还有经济基础、部队人数、兵员素质、火力配置、机动能力、全都会是今非昔比,通州军一定会比现在更强盛得多!”
  “所以到时候再向北攻击,才是最为稳妥的做法。至于现在,这条燕山防线的建立可以让咱们放心的扔下蒙古,专心致志的对付大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