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完颜陈和尚一开口就没让杨妙真失望,这家伙飞快的将史天泽的资料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而且介绍得极为详尽,显然他对史天泽此人非常了解!
就见完颜陈和尚向着杨妙真,和军帐中的李慕渊、令飞扬、马英、还有萧高六六等将领说道:
“史天泽这家伙年少精于骑射,武艺精熟勇力过人。他是在二十年前跟他父亲史秉直向木华黎投降的。”
“要说他这投降之举虽然不怎么样,但却并不能说是说他是金国叛臣。因为他父子也不是金国的官员将领,而是地方上的巨富豪强。”
“木华黎当年对史天泽的父亲甚为欣赏,封他为世侯之后,又把史天泽的兄长史天倪封为了万户。他是家中老三,封官时没他什么事。”
“在这之后,金国有位叛将名叫武仙,原本在金国担任真定经略使的。他也叛逃了蒙古,和史天泽的兄长史天倪一起镇守真定。”
“结果这个武仙居然降而复叛,又不跟蒙古人玩儿了。然后武仙一个暗算就干掉了史天倪。恰好那时的史天泽不在真定城中,所以没遭到毒手。”
“结果史天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一边沿途收拢部队,一边进军到真定去攻打武仙。要知道那一年的史天泽,才二十三岁!”
“在那一战中史天泽身先士卒,将士们以一敌十,武仙随即就被他飞快地击败逃跑了。”
“史天泽得胜之后军威大振,随即下中山(今河北定州),攻无极,拔赵州(今河北赵县),进野兴,一举收复了真定。”
“因为此战的功劳,史天泽接替了他死去的大哥史天倪的职务,成了蒙古的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
“在这之后,史天泽又金军大打了一场。”
说到这里,只见完颜陈和尚苦笑着道:“当时的金国和蒙古缠战正酣,史天泽出兵向北,一度取得了优势。”
“结果在他后方,那个没被他打死的武仙趁着他不在真定,策划了一次暴乱,又把真定给抢了回去!”
“当时又是这个史天泽,放下了部队继续跟我们金军作战,他自己却仅带着几个人跑了回去。”
“他向附近蒿城那里的守将董俊求援,借来了数百精兵。史天泽这家伙就率领着这几百人连夜突袭真定,又把武仙给打跑了!”
“在这之后武仙退回西山抱犊寨,史天泽就攻下抱犊寨,武仙跑到蚁尖寨,他就追上去打下了蚁尖。”
“之后武仙一路从苍峪、马武等等各寨挨着个的跑过去,却被这史天泽打得没一步能站得住脚。连同相州(今河南安阳)、卫州(今河南汲县)等地都被史天泽一路打了下来,真定的局势没有一个月就被他平定了。”
……
“这家伙,居然这么能打?”这时的令飞扬在一边听完颜陈和尚讲到此处,忍不住惊奇的问道。
不但是他,就连杨妙真和李慕渊听到这里,脸上都露出了郑重之色。
这时就见完颜陈和尚笑着对令飞扬说道:“还不光是这些呢,这家伙还有更厉害的……我的令肥羊仁兄!”
完颜陈和尚说到这里时,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却把令飞扬的名字说成了这样,气得令飞扬顿时就是一翻白眼儿。
要说这个完颜陈和尚哪儿都不错,当他投效了统帅后,军中众将也都对他异常尊重……毕竟人家的水平在那儿摆着呢。
不过这家伙似乎跟统帅在山东那阵子时的性子非常相似,只要不说正事儿的时候,就喜欢插科打诨的没个正形。
而且他还总爱给人起外号,这回令肥羊这个称呼,估计又要叫开了。想到这里,大家肚子里也是忍不住想笑。
这时的完颜陈和尚在杨妙真元帅的示意下,又接着说道:
“在这之后,史天泽因为战功得到了蒙古人的重用。他被委任到了河间府后,任用原本金朝治下的儒士和官员,修缮城墙,整修武备,招集流散、抚恤穷困。几年之间,他就把河间府治理的相当不错。”
“因此他也坐稳了位置,成了蒙军里的一大世侯。这家伙在河间府民间的声望很不错,士兵和百姓都服他,杨元帅切切不可小看了此人。”
说到这里时,陈和尚的叙述算是完事儿了。
这时的杨妙真想了想之后,她感慨地长叹道:“这么说来,这史天泽还是个好人?”
“算是吧?除了投降蒙古这一点。”此时李慕渊也接口说道:“听了完颜将军对他的介绍,我都觉得弄死他好像怪可惜的。”
第2874章:献州奥鲁古烈延、家国无限、如此江山
这时在座的令飞扬和马英不解的看了看杨妙真元帅和李慕渊,似乎对他们俩的话觉得难以接受。
而此刻的完颜尘和尚,则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大帐中这些元帅大将眉来眼去,似乎觉得这一幕很有意思。
完颜陈和尚还是很聪明的,在史天泽这件事上,杨妙真和李慕渊确实是跟令飞扬他们的感观有些不同。
其实这里边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杨妙真和李慕渊都是统帅沈墨的亲传弟子。他们在承袭了统帅的思路之后,实际上在思想层面已经和这些古代人有所不同了。
这个时代的人往往都是爱憎分明,他们认为的好人和坏人,其实完全取决于对方跟自己是不是一个阵营的。
这就像当年杨妙真造反的时候,金国人觉得她是反贼,而南面的大宋则是觉得杨妙真忠肝义胆是个不错的人,这就完全是因为立场不同才得出的结论。
不信的话,你让杨妙真到大宋去造个反试试?保证她立刻就会成为大宋人心中的反贼,反而在金国那里又成了好人了!
所以这个史天泽原本不是什么金国大臣和将领,他跟随父亲投降蒙古的举动,也不过是见到蒙古人更强盛所作出的决定罢了。
其实古人对于国家的观念并不像现在那么强烈,对于那些大地主来说,谁当皇帝我都是一样交税。而对于那些儒生来讲,反正不管谁来坐江山也都要我去当官治国。
而当他们面临取舍和选择的时候,往往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家族而非国家。所以史天泽做出投降蒙古的决定虽然不见得正确,但是在古代人来说却是最常见不过的事。
至于马英和令飞扬之所以看不惯史天泽,实际上是因为那家伙是自己的敌人,眼下两军之间正要交战的缘故。
所以这俩人是属于爱恨分明,谁跟我对着干我就讨厌谁的那类人,他们当然也没错。
……
等到这场军事会议开完后,杨妙真和史天泽这场河间府大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不过在这之前倒是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河间府以南有个地方叫做献州,此地在现代叫做献县,它正好横在杨妙真的军队与史天泽的河间府之间。
之所以它进入了杨妙真的视线,就是因为此地有一支不归史天泽管辖的武装。它是蒙古人的一个奥鲁,按照杨妙真军中的参谋预计,它早就该撤走了。
可是当他们进军到这里的时候,随即发现这个奥鲁居然还在!
这里边说一下奥鲁是什么,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名字叫做“老小营”,意思是里面上有老下有小,实际上就是蒙军的家属居住区。
换句话说,在这附近的蒙军如果有随军家属,就会放在一个营地里集中管理,这个地方就是奥鲁。
通州军参谋判断它会撤走是有依据的,就是因为蒙古人应该不会把自己的家属顶到前线上去。当蒙军一发现通州军进兵到了此地,肯定就会把老小营向后撤。
可所以当侦查兵发现那个老小营里还有蒙古人在行动,并且报告给杨妙真的时候,杨元帅也是非常诧异。
见到杨妙真疑惑不解的样子,这时众将中有一个人走了出来,抱拳向着杨妙真说道:“既是敌情不明,不如让末将过去侦查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妙真一看,此人正是那个胖乎乎的萧高六六。
看他穿着一身将校盔甲,身上却还是显得多少有点窝囊,活脱脱一副怎么看也不像军人的样子。
就见萧高六六接着说道:“若是有敌军在那里驻守防御,我此去就查清楚人数马匹装备情况,和对方将领的姓名后再来回报,元帅到时再做决定也就是了。”
听了他的话,杨妙真也暗自点了点头。
如今的杨妙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稀里糊涂的义军女将,她对自己手下的能力和秉性,也是非常了解的。
就以这个萧高六六而言,他看似面团儿一般的人物,横竖都不像一个能打仗的人。但此人实际上忠心耿耿、聪明绝顶、而且勇烈非常,是“人不可貌相”这个词的典范人物。
这次他主动请缨过去侦查,杨妙真也觉得他一定能胜任。
于是萧高六六就带着几个侦查兵装成马贩子,他自己脱下军服换上了一身老羊皮袄,就这样出发了。
等一天后萧高六六回来交令,他换了一身装束,回到军帐中汇报此行的经过时,杨妙真等人却是越听神色越凝重。
……
根据萧高六六讲,那个老小营确实是没撤走。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也没有严阵以待,准备打仗的模样。反倒像是丝毫不知道通州军即将来临。
那个老小营里住着蒙军将士的媳妇儿孩子、奴婢仆役、大概总人数有两千人上下,其中绝大多数用通州军的话来讲,都是非战斗人员。
因为精壮的汉子都在军队里,不可能在老小营里像母鸡孵蛋一样耗着。
据萧高六六讲,这座老小营占地面积甚大,设在献州城外十来里远的地方。营地的外面是一片木头栅栏,圈起了马圈般的大院子,里边则是一片片的蒙古包。
在营地周围的操场上还放牧着牛羊马匹,这群老小营里的蒙军家属在这片内陆地区,还是以草原上一贯的生活方式,在那里放旁若无人的放羊牧马。
同时营地里也和草原上一般,用大马车围成了古烈延。营里的人照常挤奶煮茶,狩猎放牧,和草原上无异。
不过据萧高六六讲,这片营地里的人虽然看似老弱病残的一群,却也并非是毫无战斗力。甚至这两千人的作战能力,可能比金国的两千官军都强。
因为这里头即便是个半大老婆子和十二三岁的小孩儿,拿起弓箭来也是射术精准。骑上马一样可以纵马疾驰,所以这两千人倒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除此之外,他们在献州这里横行不法,打猎的时候自然是见人就抢,放牧的时候牛羊也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他们哪儿会管牛羊吃的是麦苗还是青草?
第2875章:锦绣河山作草原、老狼幼崽、嗜血凶残
而营地里那些伤残的蒙军战士,还有负责保卫老小营的卫队就更是贪婪残暴。他们动辄纵马跑出十几里去抢夺民财,杀害百姓,把漂亮妇人抢到营里去糟蹋。
……
而且在河间府一带,若是百姓没有能力交税,营地里的那些蒙军家属还会借钱给那些穷困的百姓——你们可别以为这是什么好心。
他们借的钱利息极重,被人称为“羊羔息”。
这种高利贷就是蒙古人借给你一贯钱,等过一年之后,这个时候想要连本带利还清就是两贯。然后再过一年就是四贯!
这种利滚利的高利贷比九出十三归还狠,所以一旦要是开始借贷,就绝对没有还清的一天。
到时候借钱的百姓田地也没了,房子也是人家的了,家里要是有闺女小子也都成了人家的奴婢。那些蒙古人啥时候逼得你家破人亡什么都没有了,啥时候才算完!
同时,营地里那些护卫和蒙军家眷,还喜欢没事儿就到欠钱的人家去催收利息。他们的手段自然是残酷狠毒,杀人烧房子淫辱妇人这种事,甚至都成了他们日常的消遣。
所以这个老小营已经成了河间府一带的毒瘤,此间的百姓一提到老小营全都是吓得胆战心惊,恨得咬牙切齿!
但是他们对老小营却是毫无办法,因为别说是这些百姓了,就算是史天泽也不敢把老小营怎么样啊!
……
所以当杨妙真他们听到了萧高六六的侦查结果后,一军将帅都对这老小营暗自愤恨。
这时的杨妙真先是看了看李慕渊,然后又瞧了瞧完颜陈和尚。他们三个人眼中似乎都很有深意。
这一下子这个老小营还没撤掉,反而像是不知道通州兵大军压境的原因,似乎是找到了。
杨妙真率军赶来的消息,史天泽是一定知道的。因为在这之前的真定府张柔已经跟史天泽联系过了,这一点从真定府和河间府之间频繁的信使往还就可以知道。
所以史天泽很有可能是明知道通州军要来,却没有通知老小营!
甚至他兴许还故意向老小营封锁了这个险情,要真是这样,说明史天泽也对老小营厌恶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