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了安俊的话后,沈墨用下巴挑了一下,示意安俊去看舱壁上那张地图。
当安俊转过头去的时候,沈墨却又说了一句:“那么看视野太窄……你往后站站。”
安俊连忙后退了几步,使得他的后背几乎都贴到了另一侧舱板上,此时整张地图已经尽收安俊的眼底。
就见沈墨向安俊说道:“蒙古军队进军襄阳,我要是调动通州军去救援襄阳。这时却发现襄阳那边攻打咱们的并不是蒙古全军,而是其中的一支偏师怎么办?”
“外的那一部分蒙古军,要是突然出现在咱们通州城下,而通州的守军却刚刚被我调去了襄阳……是不是这一场仗通州保卫战,即便咱们打胜了,通州城也得像几年前的金国之战那样,被打烂了重新再翻盖一回?”
“哦!”
安俊也很聪明,他在老师这两句话之间就明白了沈墨的用意。
原来这是老师担心蒙古人会跟他玩一招声东击西之计,安俊虽然并不擅长军事,但是起码蒙古人作战神出鬼没、善于使用长途奔袭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通州的兵不能动……那临洮呢?”这时的安俊又向着沈墨问道:
“以咱们打黄河壁垒之战时候的经验,巴山、蜀山、成都三军在走出临洮路之后,西北上那个位置依然还有西夏顶着。”
“……西夏人靠得住吗?”沈墨笑呵呵的向着安俊问了一句。
而这时的安俊则是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靠得住靠不住的问题,而是西夏人只要不缺心眼儿,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叛通州。”
“因为临洮路若是有失,他们西夏就要直接面临蒙古人的攻打,铁木真和西夏人的仇恨,可比对咱们大宋要深得多!”
“你说的没错。”沈墨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赞赏的看了安俊一眼:“可是临洮军还是不能动,非但如此山东军也不能动。”
说到这里时,沈墨故作神秘地向安俊挑了挑眉毛。
安俊一见老师的样子,就知道老师显然对临洮山东这两路大军该如何安排,另有了打算。
安俊心道:所以现在的淮扬军在淮南东路不能动,临洮的常春远率领川蜀三军、山东杨妙真将军率领的山东军,三方加起来总共七万野战军都不能动……这可是通州军绝大部分的实力了!
也不知老师把他们按在手里不让他们救援襄阳,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安俊想到这里时,他才弄明白老师为什么要用新军去赌襄阳这个窟窿。就是因为老师现在手里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基本没有了,就一个临安军,还被这一百万俘虏缠住了无法脱身。
所以老师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只好把那些受训时间不长的新兵顶上了前线……不过他们真的能守住襄阳吗?
安俊才稍稍一皱眉头,就见沈墨随即笑着说道:
“你倒是跟我说说,你对襄阳有什么了解。为什么铁木真要选择这个地点,非要把它攻下来?”
这时的安俊听到老师有考校他的意思,于是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在军事课和地理课上学的知识。
之后安俊像是课堂上的学生一样,一边想一边回答道:
“那是因为襄阳城,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于是在安俊的诉说下,襄阳这个历史上所有势力拼命争夺的目标,它的面目也逐渐展示了出来。
之前沈墨给弟子们安排的地理和军事课,都有着非常高的战略角度。所以这些孩子们少年时所学的,基本都是历史上所谓“国士”才能掌握的尖端内容!
首先就从地理分区来看,中国长江以北可以分为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这几个地块。
在南方则是有汉中盆地、成都平原、南阳盆地、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岭南等地。
这些地方之所以会这么划分,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平原。在古代平原就意味着耕作容易,交通便利,生活富足。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统治者,只要他们占据了平原就有了人口、粮食、商业、赋税,这些正是农业社会的物质根基所在。
一般划分天下地理的时候,两地之间的交界总是以山川江河这样不能耕作的地方作为标志物,来分割各个地区的。
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南北双方开始打仗,他们争夺的地方永远是汉中、江淮和襄阳!
第2698章:虎踞荆襄天下分、江南锁匙、重若千钧
那么为什么大家非要在这个地方拼得你死我活呢?
因为襄阳这个地方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可以说是征战天下的十字路口。不管是谁占据了这里,想要攻占他附近的几个重要的平原地区都是易如反掌。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南方控制了襄阳,就可以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而要是由北方控制了襄阳,那就意味着北方可以统一天下……这个襄阳就这么重要!
因为襄阳往北就是南阳地区,也就是铁木真派兵走过来的这条路,在出了南阳之后可就以直接进攻洛阳、许昌、开封。
如果从襄阳往西就是汉中、商洛和关中平原,也就是沈墨所占据的临洮一带。
从襄阳往东,则可以到江淮地区,也就是沈墨现在的大本营淮南东西两路,是通州势力的根基。
最后,如果顺着襄阳向南,就可以直接南下进入江汉平原腹地荆州,荆州往西走可以到达成都平原,也就是现在沈墨让宋慈镇守的巴蜀一带。
与此同时,从襄阳往南走还可以去往洞庭湖一带的长江平原,而且从襄阳顺江东下可以直下九江安庆、直取建康府!(就是南京)。
……
在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对于横扫天下的两路大军设想中就有襄阳这一路,他的原话是: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在这里讲的就是,让刘备亲自领兵从汉中出兵长安。同时命令一名上将军在荆襄出兵南阳、洛阳。
在这样的两路夹击直下,进击北方势必成功。只可惜刘备留在此地的上将军关羽,最终还是战败失去了荆襄之地。最终使得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彻底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而且就在八十多年前,岳飞北伐的其中一路也是从襄阳出兵的。岳飞原想着两路互为掩护,直抵中原腹地再直捣黄龙。
可惜岳飞因为受到朝廷的阻挠被迫退兵,他最终也没能成功!
……
在历史上蒙古曾经四次南进,花了三十九年时间才攻下襄阳,其中还搭上了一位蒙古大汗蒙哥的性命。
而在历史上的1273年,当襄阳终于失守之后。才短短六年时间南宋就彻底覆灭于蒙古人之手……所以襄阳在,大宋就在!
……
“你说的没错,”沈墨听到这里时,他点了点头向安俊笑道:“所以襄阳是必守之地,保卫襄阳这一战,咱们只许胜不许败。”
“不然的话没了襄阳就相当于没了汉江平原、没了江淮之地,也就相当于大宋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安俊听到这里的时候,他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说道:“既然是这么重要的事地方,您怎么不提前布局?”
“另外这次军事改制,连利州东西两路您都派人去了,为什么没派人到江南西路的襄阳去改制军事呢?这样的话最起码在襄阳,也有五六千咱们自己的兵啊?”
听安俊说这里,就见沈墨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因为大宋朝廷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所以他们在那里派了重兵把守。要是水平差一点儿的弟子去那里改制军事,我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所以我原本给襄阳确定下来的人选,是李慕渊!”
听到这里时,就连安俊都苦笑了起来。
看来老师对襄阳确实是足够重视,所以原本老师是打算把自己利刃营的班长给派去那里的。
可是这场遍布天下的大动荡发生得太过突然,当所以当沈墨派出李慕渊和海慕棠两人去攻打赵与莒的军队时,沈墨还没接到陆无惧送来的,蒙古人即将入侵的情报。
在这之后,李慕渊和海慕棠两个人率军出发来到了临安城下。到那时沈墨才先后接到陆无惧和成无恨的报告。
所以当成无恨的情报里显示出,蒙古大军进军的路线是去往襄阳时,已经是昨天晚上的事了!
襄阳这个地方,沈墨并非对它不重视。只是在这之前襄阳隶属的京西南路,一直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所以当沈墨真正想要在那里做文章的时候,却正好晚了这一步,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甚至在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都因为沈墨在那里击败过西夏铁鹞子,并且还拿利州东路做了通往临洮的运输通道。所以沈墨对那两路经营得十分细致,在这之前还派了青慕莲和谷慕兰去那里做军事改制。
可正是因为襄阳所在的京西南路,是沈墨之前从未涉足过的。并且那里的朝廷厢军人数众多,所以在沈墨特意重视的情况下,反倒弄成了这样的结果!
由此可见,沈墨即便是再怎么细心筹谋,他毕竟还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仙。他做不到像神仙那样神机妙算,由此才出现了眼前的困境。
……
当沈墨向安俊解释了他的想法之后,这时安俊才面带感慨的叹了口气。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统帅会在昨天晚上接到成无恨的报告之后,立刻就将信鸽向四面八方放了出去。
因为现在实在是情况紧急,老师给自己在大宋各路改制军事的弟子发布命令,让他们立刻率领自己麾下的新军火速驰援襄阳。就是因为现在的形势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
……
此时的运河上,沈墨也在担心着襄阳的局势。因为他知道蒙古人进兵的速度一定会像烈火燎原那样快。
在这样的季节,高耸的秦岭山脉对于喜寒怕热的蒙古人而言,只会让他们感觉到凉爽。而蒙军绕过金国南京之后要到达襄阳城下,只需要穿过六百里的距离!
若是平原驰骋,这段距离蒙古部队只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幸好他们还需要翻越秦岭。
如果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用信鸽召唤的援兵能不能及时赶到?这座天下锁匙一般的襄阳城,到底会率先落到谁的手里?
想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的心里也像烈焰一样燃烧了起来!
第2699章:运筹帷幄布万军、军情似火、心急如焚
在离临安最近的两浙东路绍兴府,伍朝阳是第一个接到信鸽的。
沈墨发出消息的临安城下,距离绍兴府只有数十里之遥,所以伍朝阳还没到午夜时分就接到了统帅的紧急命令。
他手下的五万步兵军在半夜时分,被紧急集合起来之后。士兵迅速整理行装带上装备,赶到了绍兴府码头。
在这之后,伍朝阳拼命的征集绍兴府的船只,每到一艘就立刻命令部队出发一艘。一直等到天明时分,终于最后一船士兵才得以出发。
绍兴军全员登船开始越过苏州洋,向着通州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驶去。
与此同时,伍朝阳把全军的战马都集结起来,让他们通过陆路向襄阳一带进发。
因为江淮一带水网纵横,在这里战马前进的速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根据伍朝阳的估计,他的部队乘船逆长江而上到达襄阳的时候,士兵会比马匹早到两到三天。
不过伍朝阳心里清楚,这两天时间有可能就是决定胜负的生死时刻。所以他们哪怕多到一个时辰,也要选择最快的那条路!
此时在伍朝阳所在的船上,他的绍兴军战士们竟然都很兴奋。一个个脸蛋被海风吹得红扑扑的,好像迫不及待要赶到襄阳似的。
伍朝阳知道,这是他们队伍里平日做的宣传活动,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士兵的心里。
战士们都知道,作为通州一系的军人,在军功上的奖赏一直是最重的。所以他们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为英雄,想要获得荣誉,上战场拼杀是最快的途径。
这些士兵显然没想到他们能这么快就能踏上战场,要知道在他们前面成军的临安军都已经训练三四年了,最近才捞到仗打!
此刻的伍朝阳看着这些面带兴奋的战士,心里一边暗自欣慰,一边也是十分担心。
他这个老兵心里当然清楚,在训练场上操练的时候有模有样,和在战场上能不能打胜仗,完全是两码事!
更何况这些士兵才抄起步枪几天?带着这样一群比新兵蛋子强不了太多的士兵踏上战场,弄得伍朝阳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没底。
此时的伍朝阳看着晨曦渐亮的海面,直到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下一跃而出,暖洋洋的照在他们的身上。
在这之后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