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他把这支临安军有意放在了长江以南,甚至还编出了一个荒唐的借口。说是可以方便临安军的士兵随时回家探望亲人,而不用费力度过长江……这真是无耻之极!”
  说到这里时,就见了崔与之隐藏在白眉之下的目光,凌厉地闪动了一下!
  ……
  然后他接着说道:“沈墨的军队和战船,就连汪洋大海都能过得去,这条长江也从未拦住过他四方征战。方便士兵探亲的这个理由,是不是不太牵强了?”
  “所以……他真正的用意呢?”此时的李勉目光灼灼的问道。
  “沈墨留在江南一支军队,是为了压制和威慑大众!”崔与之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李勉一眼,接着说道:
  “别看前后只相差着一条长江,但是沈墨的军队放在咱们大宋境内,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沈墨是想让咱们知道,谁要是敢动他的人,他的军队用不了多久就能赶到。然后那些胆敢和沈墨手下商人作对的家伙,立刻就会迎来惨烈的报复!”
  “而且当沈墨真正要对咱们大宋动手时,他的军队也要大批渡过长江。在那时候虽然他过江并不困难,但是这一江之隔,却是一个明显的分界。”
  “所以他提前就把一只脚,踩进了咱们大宋的家门里。到时他的军队无需任何口实运兵过江,就已经是身处于长江南岸了!”
  “为了让这件事能不引起咱们的怀疑和警惕,沈墨甚至还有意没有任命他手下的虎将,作那支临安军的领军大将。”
  “不过现在……”当崔与之说到这里时,就见这位老相国微微笑了笑说道:“这支临安军,却正好给咱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临安军的那些士兵,全都是行在中的子弟。他们见惯了临安的繁华盛景,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
  “当初他们被沈墨煽动参加了通州军,可是在军营里却是什么享受都没有,又怎么能跟临安相比?”
  “所以,”就见崔与之接着说道:“我料定那支临安军中,一定有些军卒已经后悔,他们当初加入通州军的决定了。”
  “只要咱们派人去加以煽动引诱,那支临安军里的士卒,就会大片的倒向朝廷。”
  “到时候咱们手里也一样有了火铳,军器监可以拿过来仿制,咱们还可以用这些武器跟沈墨相抗!”


第2576章:各有坚守各自行、三管齐下、风起云惊
  崔与之说到此处时,他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郑清之和李勉。
  “而且到时候不管逃过来多少人,终归都是沈墨治军不力的缘故,才使得他手下的军兵造成叛逃……他还有什么脸指责咱们大宋军制不行?”
  “要是他的临安军那边真的发生了哗变,甚至还动手火拼,打死了自己人。到时候咱们把治军不严、造成内讧哗变的帽子往沈墨头上一扣,他再想动咱们的大宋军队……”
  崔与之说到这里时,就见郑清之的双眼中闪动着兴奋的神色,接口说道:
  “咱们就可以指着沈墨的鼻子说:你连你自己的军队都管不住,还有什么脸说我大宋军队不行?哈哈哈!”
  “对,正是此意!”崔与之闻言点了点头。
  然后他看了看李勉和郑清之道:“本相刚才说的这三点:驱赶流民、朝堂攻击、煽动叛乱、要三管齐下,一起发动才行。”
  “到时候沈墨内忧外患,名声尽毁,自顾不暇。看这位名满天下的沈郎君,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
  ……
  “相爷高明!”只见这时的李勉一脸兴奋地说道:“到时候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全都向着沈墨一股脑儿涌过去。我看他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能不能摁得住这么多窟窿?”
  “……我累了,刚才的这些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就见这时的崔与之,兴味索然的摇了摇头。
  然后他站起身来,弓着腰背负着双手,一步步顺着九曲桥向外走去。
  风中传来崔与之的声音,里面带着一份悲凉和沉重:
  “今天这些事,手段殊不足取,堪称下作……我崔与之平生,事无不可对人言,今天的这些事却是羞于出口。”
  “若不是为了儒家道统,崔某便是人头落地,也不会做出这种无德无行之举……唉!这是为了大义,崔某的名声和良心……便顾不得了!”
  ……
  崔相国低沉的语声,在小桥上隐隐地传来。几句话却说得郑清之和李勉带着尴尬相顾无言。
  随着这位老将国的声音渐远,水榭中的两个人相互看了看对方。他们都看到了一个一连狰狞、咬牙切齿、却是满身斗志的人。
  眼前这个凶相毕露的家伙,简直就是镜子里自己的投影!
  ……
  此时的沈墨还没想到,针对他的阴谋已经在大宋左相崔与之的策划之下,一连串的向他袭来。
  就要滚滚而来的流民,正在飞速成长的叛军,朝堂再次发动起来的攻讦,还有通州军队内部的危机!
  当这些一起袭来时,不知咱们的沈郎君,该如何度过这次的难关?
  ……
  与此同时,远在淮南西路,各地乱军风起的势头已是愈演愈烈。
  最早的时候,这些造反起兵的军将,还想着趁这个机会捞一把就完事的。
  毕竟朝堂上的大佬过来找他,还对这些带兵的将领许以高官厚禄。并且答应事后绝不追究他们带头造反的罪过,这些人当然是欢欣鼓舞。
  那些由山贼水匪组成的大宋厢军,每位将领都见到了李勉派来的使者。这些使者向他们陈说厉害,展示了李勉的亲笔信之后,他们闻讯后都是欢欣鼓舞!
  说实话,这些人在被招安的这些年里,哪个不是分外怀念自己当初大秤分金银,随便奸淫掳掠的日子?
  当初他们被朝廷招安时,还想着摇身一变,从此变成一名大宋军将。倒也不失为一位人上人,他们自然也就欣然答应了。
  可谁曾想当上了朝廷官吏以后,他们除了和克扣士卒粮饷之外,却是再没有什么钱财来源了。
  原先看谁不顺眼拔刀就杀,见到哪个小娘子漂亮就抢上山寨的生活,也从此一去不复返。
  所以当这些人一听说他们有机会重操旧业,重温自己过去山大王的生涯,而且还不用承受罪责时,这些人当然是高兴的不行!
  除此之外,他们的肚子里面还另有一番小打算。
  在他们起兵作乱之后,一直到朝廷过来将他们再次招安为止。在这期间他们所抢掠来的财物金银,自然是归自己所有的。
  而且他们起事之后扩张队伍,一定会使得属下的军卒人数激增数倍。
  所以当他们再次招安,重回宋军时,官职就自然要向上升个几级。这可比苦苦熬资历升官,要快得太多了!
  于是这些人当时是欣然答应了……可是在这之后,情况就渐渐的不一样了。
  ……
  当时这些反贼分别驻扎在各地,他们名义上虽然是友军,但实际上却互不信任……原本大家都是山大王,谁还能服谁不成?
  所以眼看着起事的时间就要到的时候,有些人却已经急不可耐的先派兵出去。提前在好地盘儿里派进了自己人,先占了地方再说……然后大家就开始疯狂的派兵出去抢占地盘。
  在这之后他们越来越心急,索性掀开了伪装,明目张胆的攻打州县相互火拼。使得他们起兵的时间时,比原计划的发动日期整整提前了五天!
  在这之后,这些人在这段日子里,过得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他们纵兵抢掠那些毫无抵抗能力的百姓,纵兵攻打州县,冲进去杀人放火!
  因为这些山贼虽然粗鄙,但是他们心中却有数。只有让那些百姓们没了房子家园,没了果腹的食物,只剩下一双饿得发蓝的眼睛时。他们才可以用吃饱饭来做引诱,使得那些青壮年的百姓,加入自己的反贼军队!
  所以他们不断的把州县府库里的银钱财物,还把百姓富户家中的积蓄全都抢走。然后抢了百姓的粮食用作军粮,直接将他们的房子村庄大片的焚毁,以至于形成了无数的流民。
  所以在这之后,无数的青壮就这样被他们从良善的百姓,弄成了没有片瓦遮身的流民,然后又为了活命加入了叛军。
  而那些老人孩子和妇孺却根本没有人管,任凭他们在荒野中饿死!
  就在十天不到的时间里,那些盗匪肆虐的地区已是遍地狼烟,百里无人。
  大片的百姓妇孺被砍杀奸淫,无数横行肆虐的山贼草寇,一遍一遍的洗劫和残杀着这些百姓!


第2577章:百姓含悲豺狼笑、流民浪潮、浊浪滔滔
  眼看着用不了几天的时间,淮南西路全境就将沦于那些盗贼之手。到时候他们抢无可抢,战无可战,就只能有两个选择。
  要不然就是反贼相互火拼,抢夺对方的地盘,在自己内部打得不亦乐乎。要不然就是把他们的势力向外扩充。
  就在这些反贼打造兵器、武装军队、搜罗粮草、极力的扩充自己实力时。那些淮南西路的百姓却是被大量的残杀,活着的也被祸害得苦不堪言!
  等到州府被占据之后,那些在州府中盘踞的反叛军,随即就被他们的将领分成了数百人一支的小队,开始向着乡村中杀了过去。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尽量把粮食带回来,剩下的全都不管!
  ……
  所以这些反叛军只要找到一个村庄,立刻就策马冲进去,用刀枪把全村的百姓都驱赶出来。
  他们抢夺了粮食装上马车,还把各家的财物翻出来装进自己的腰包。在这之后他们就将村庄里所有的房舍都点上火,统统烧个精光。
  然后就到了这些反贼军队狂欢的时刻了,些人一个个把那些百姓搜身过去,将他们身上所有的钱财一抢而空,之后就把人群里那些稍有姿色的妇人女子拉出来。
  在这之后,他们打散那些无家可归的村民,让他们在乡野中自生自灭。然后宰杀牲畜,让那些女子给他们做饭煮肉,一套胡吃海塞。
  当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就把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拽过来轮流糟蹋,整整狂欢上一夜!
  ……
  就这样的事,已经被这些反贼做得熟极而流,甚至有好多人因此上瘾,变得暴戾凶残,几乎和禽兽无异。
  他们换着花样的祸害百姓,用各式各样的残忍手段来取乐。弄得百姓哭嚎愤怒,流离失所,飞快的变成散布于山野间的流浪者。
  等到事情弄到了这个地步,就连他们的反贼寨主都不可能让他的喽罗停下来了。只能任凭他们像有今天没明天一样,每日里作死一般大肆狂欢。
  腰包里的银子越来越多,刀上的血腥越来越重,反贼的人数开始像滚雪球一般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周围能供他们抢夺残杀的百姓,也越来越少了!
  ……
  就在这时,这些反贼不约而同的接到了李勉的使者,向他们发来的命令。
  李勉在信里非常严厉的警告了他们,让这些军将不要忘记自己起兵的使命。
  而且李勉说,要想让朝廷再度招安他们,使得他们的罪行不受惩罚。这些人就必须全力以赴,为他再做一件事。
  就是把他们所有能搜罗到的流民,向着淮南东路那边驱赶过去。
  在这之后,李勉向他们保证,朝廷会派官员在合适的时间赶过来,重新把这些山贼再招安回去。当然至此之后反贼们又会过上高官厚禄,富贵平安的生活。
  ……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山寨头领的野心已经遏制不住了。
  他们很多人都想着,自己现在既然兵精粮足,又何必着急回去当那个窝窝囊囊的大宋官儿?
  他们完全可以跨过长江,冲到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去。他们能在那里继续疯狂扩大自己的势力,将这种痛快畅意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可是同时他们也知道,事情不能做得太绝,毕竟还是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弄不好他们做得太过了,朝廷就会过来清剿。到时候他们有没有听从今天的这份命令,就是他们还能不能受到招安,再回去当大宋官儿的前提!
  所以只要现在听从了李勉的命令,就是立了一功。就算是他们以后烧杀抢掠,扩充地盘,做得再过分也没什么!
  把这件事想通了之后,这些反贼们随即就划分了各自的区域,开始把流民向东驱赶。
  本来这些百姓全都在山间荒野中,苦苦挣扎着想要活下来。幸好现在是夏季,可以找一些树叶野菜之类的东西来吃,短时间内倒是不至于把人给饿死。
  可这些人要是被人从山里轰出来,逐渐形成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规模,你让他们到哪儿找野菜去?
  所以反贼这一轮驱赶流民的行动,又使得淮南西路的百姓造成了大批死亡。
  这些可怜的百姓,每天都在反贼的控制下绞尽脑汁的寻机逃走,或是不顾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