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靠着船队前方的一面泰山旗,就足以保证后面那些尾随船只的安全。
……
而杨延彬,则是一头扎进了各个分社里面。
这位杨大掌柜带着接近三十人的助理班子,不断的在各个分社里发现问题、解决难点、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员工,提拔起一群有责任心有能力的骨干力量,使得商社的业务更加蒸蒸日上。
……
就这样到了第三个月,沈墨在看到商社的业务仍旧在急速上涨,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在这之后,他也准备亲身到江南地区,去看一看商社的运营情况。
根据沈墨的经验,有好多问题若是不亲眼看到,他是无法发现的。况且商社承载的任务事关重大。这么大一件事他若不亲自验收检查,也很难放心。
所以当沈墨生出了南下的打算之后,他也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却不免弄得整个通州的高层全都紧张了起来。
……
按照沈墨的说法,他这一次到江南去属于微服出行,并没有打算大张旗鼓的带着仪仗过去。这样更便于明查暗访,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可是这样一来,就让大家对他的安全极为担心。
在这之后,姜姑娘照旧故伎重施,亲自上阵为沈墨挑选了随行人员,以保证这位统帅的安全。
当沈墨看见这一份名单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想笑。他的姜姑娘是生怕自己守了望门寡,都剩恨不得用铁甲把这位郎君层层包裹起来才肯甘心!
……
只见沈墨手里的名单上写道:“随行特战队员三百名,海军陆战队员三百名,皆全副武装,就近保护统帅安全。”
得!就这一条,沈墨看到以后立刻就乐了。
就凭这六百全副武装、凶神恶煞的军队。估计打下大宋七八个州府都有富余。
这回说是别人威胁沈墨的安全了,估计大宋境内再没有什么武装,能是他这支队伍的对手。
在这之后,就是沈墨身边的随行人员。
这里包括大师兄沈小虎在内的剑气冲霄四兄弟,是要跟着沈墨一起去的。
姜姑娘说这次沈墨去江南,并非上阵打仗。他们身上装神弄鬼的本事和层出不穷的鬼主意,说不定会有大用。
其次就是李凌豪和李凌杰两位保镖,那自然是必须要跟去的。
在这之后,还有铁嘴卫开阳这个小子。他身怀一身的炸弹和爆破的邪门本事,跟在沈墨身边堪称一个人体炸弹。在保护统帅时或许会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第2434章: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尚湖、天下胜景
然后就是武毅文手下的毒牙三奇士。他们会形成一条隐蔽战线,作为沈墨的外围侦察耳目。
与此同时,为了掩护沈墨这个富商公子的身份,他随身带去的还有莫小洛夫人和张嶷如姑娘,作为这位富家公子哥儿的随行妾室。
当然,里面还有李慕鱼小姑娘和东瀛忍者望月长云。分别担任莫小洛和张嶷如姑娘的贴身侍女。
这两人都是武艺超绝,可以作为沈墨身边内圈的保护力量。
在这之后还有两个人,就是沈墨的弟子鬼手童子安俊,这一次充当贴身小厮。
另一个则是被沈墨慧眼看中,特意提拔起来的一名海军陆战队军官。就是那位长了个大秃脑袋的赵金锭。
这个赵金锭老奸巨猾,江湖经验极其丰富,而且他的大局观和忠诚度都毫无问题。再加上他年龄够大,可以充作沈墨这位大少爷的账房先生。
至此,这个保护统帅出行的豪华团队就这样组成了。
……
在这里沈墨不难看出,姜姑娘给他安排的这些人真是煞费苦心。
这里面除了武力保护、化妆侦查、贴身护卫以外,还让沈墨手上随时保持着有人可用的状态。
中间那位张嶷如姑娘看似不会武功,但实际上她却是跟随沈墨学习了两年经济之学的弟子,还曾经在担当过一任通州商务部长。所以在这次沈墨的工作中,张姑娘可以起到辅助和秘书的作用。
除此之外莫小洛夫人的武功,也可以随时保护统帅的安全。当然她们俩都有伺候沈墨的经验……这也算一条优势。
至于为什么是她们俩,而不是别人?沈墨想到这里时,忍不住对姜姑娘花费的心思,也是暗里佩服不已。
因为在他家里的这几位夫人里面,云鬟夫人坐镇中枢,看护着沈墨的三个孩子,显然不能轻动。而小符姑娘现在还是完璧,跟着沈墨也难以伺候得周到。
至于其他几个人,姜俞馨姑娘本人曾经跟沈墨直下川蜀,算是跟郎君一起出去过。至于龙璃儿则是和沈墨一起去过东瀛,也算是跟老公度过假了。
所以这次的张嶷如姑娘和莫小洛一起跟随沈墨出发,无论是从工作的角度上来讲,还是从家人的情分上来说,都让人丝毫找不出毛病。
由此可见这位姜姑娘心思缜密,面面俱到到了什么程度!
在这之后,沈墨这一行人打扮成了一家南下,做生意顺便游玩的富家公子哥儿,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通州,渡过长江直奔江南而去了。
……
船头劈开了清澈的长江水,一路向南而行之际。
这位沈大少爷一回头,就看到自己的女伴张嶷如姑娘的脸上,闪动着兴奋的神色。
闹了半天,这位姑娘怕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儿。而且她还是跟着自己的夫君一起出行,难怪会把张姑娘欣喜成这个样子。
此时替他们操船的,全都是化妆成船夫的海军陆战队军官!
在沈墨的座船上,整条船上船夫舵手大概有十六七名。都是沈墨在临安时代招降而来的水贼。如今他们的身份,最低的也是一名海军舰长!
不过这些人重操旧业时,赤着双足在那里摇桨掌舵、调整风帆,却是一个个精气神儿十足,而且还面带喜色。
说实话,这些家伙谁不知道,他们的统帅是何等人物?
如今他们跟随统帅连年征战,已经是荣耀加身、地位超然。再加上这次每个人都有被沈墨点将,为统帅操船的经历。对于他们而言更是与有荣焉,是莫大的荣誉!
所以这些积年的水匪老贼,如今又把当年的精气神儿拿了出来。在操船掌舵之际有如老将行兵,真是熟极而流,精神抖擞。
这在这些人中间,领头的就是那位刚刚在临安娶了个新媳妇儿的顶潮虾余九郎。
这个年轻人作为船长身负重任,今天又跟自己的老搭档赵金锭走在了一起,也把他给乐得眉飞色舞。
就这样他们这支由三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横渡长江之后直入运河,浩浩荡荡的向南而去。
……
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走大运河上无锡那条线,而是直接过了长江便到了常熟。
在宋代常熟也叫这个名字,倒是跟后世毫无分别。
在宋代常熟属两浙路平江府管辖,此地物阜民丰,出产众多,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等沈墨的船队来到常熟之后,他却并没有到泰山商社的港口那里停泊,而是直接在虞山和尚湖之间的港口停了下来。
在这之前,已经有人给提前在虞山脚下的尚湖边,租了一间清幽静雅致的小院子。沈墨一行人下了船后,便直接到此地休息住宿。
这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它还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因其“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才因此得名“常熟”。
当沈墨进了内宅之后,他看着院外重峦叠嶂、青翠如洗的虞山,心里还在暗自感慨。
这个地方原本有“铁琴铜剑楼”,有柳如是亲手栽植的红豆树,还有还有闻名遐迩的沙家浜。可是在南宋这个时代,这些东西却还连影儿都没有。
铁琴铜剑楼是天下四大藏书楼之一,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建成的。
而那位素有“人间有柳韧如是”之称的柳如是,她也是明末清初的人。
所以现在的常熟对沈墨来说,只是地形地貌有些熟悉,有很多他喜爱的景物却看不得了。
他们所住的位置,实际上并非是在城内,而是相当于后市的风景区里头。
在他的院子两边,“虞山”与“尚湖”两处绝美的风景,很像是掌心相对的两只手掌。
而沈墨所住的院落,正好处于掌心中。所以这个群山环抱、碧水前横的位置,正是风景绝佳的所在。
……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沈墨正在庭院中吟诵这首诗的时候,他冷不防一回头,却看到张嶷如姑娘正两眼含情,惊诧的看着自己。
“怎么了?离天黑还早着呢……”这时的沈墨才笑着开了句玩笑,就见张嶷如姑娘娇嗔的撅了一下小嘴,却又惊讶地喜道:
“老师的诗做得真好,十里青山半入城……嘻嘻!把青山说得跟人一样。听起来又应景又鲜活!”
第2435章:心意只在谈笑中、未知泰山、岱宗何凭
听到了张姑娘的话,这时的沈墨才忽然醒悟过来。
原来自己吟诵的这首诗,虽然当年在常熟几乎是无人不知,但其实是在后世明代才有的。所以他现在这一念诵出来,弄不好张姑娘又把人家诗人的原创套到了自己的头上。
其实这首诗是明代一位御医所作,他名字叫做沈玄,还是沈墨的一位本家。诗里说得正是常熟本地的景色。
因为常熟城依山而建,几乎把虞山半壁包入了城中。弄得就像是十里青山踏入了城中一般,因此才有了这样一首诗。
这首诗里的“七夕流水,十里青山”描述得也是分外传神。也难怪沈墨随口吟来,就把张姑娘弄得十分惊诧倾慕。
在这之后,沈墨好歹把这件事遮了过去,让张姑娘不要外传。
随即,他们一家人打扮休息妥当,就坐上马车驶进了常熟城。
……
当他们进了城之后,沈墨见到常熟城内的情景,也不由得心中暗自赞叹。
和临安的繁华盛景和扬州的奢华风流不同,常熟这个地方更有一种安静富足的味道。
这里街上的行人都是彬彬有礼,街道两边的院落也是精致可爱。人身上的物件装饰无不是精致细巧,就连街上铺就的青石和随处可见的花木都是独具匠心。
显然这里的人活得都是精细雅致,带有一种恬淡的风韵。让人一见之下,便觉得这里实在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小城。
沈墨带领着家眷闲逛,在街上给他们买了此地的特产,宝岩的“螳螂子”杨梅、还有桂花栗子之后,他还特意让赵金锭去买了几大罐有名的桂花酒。
在这之后,沈墨坐在马车上看着风景,不经意间偶然向着车里一看。
就见那位“生死无端”李慕鱼小姑娘刚刚吃了一个杨梅,正捻着手里的一个杨梅核在那里发愣。
沈墨随手接过莫小洛剥给他的一个栗子,不由分说塞进她的嘴里,把李慕鱼惊得全身一颤!
这时,她却见自己的老师笑着说道:
“没事多看看风景,琢磨一下怎么勾引男孩子之类的事儿,别看着个杨梅核儿,都想着怎么用它杀人!”
“是!老师!”
这位李慕鱼姑娘一下被沈墨说中了心事,立刻吐了吐舌头。
只见她把手里的杨梅核随手扔掉,然后用两只手掌拄着可爱的小脸蛋儿,开始看起外面的风景来。
……
在他们的马车外头,赵金锭买了一篓肥大的鳝鱼拎在手上,准备晚上让他们雇来的本地名厨,做一道此地的名菜“响油鳝糊”给统帅吃。
在这之后一家人谈谈说说,笑语不断的一路游览过来,这才终于到了位于城东南的泰山商社。
沈墨没进商社,却先到了码头。这一回,他终于还是看到了自己苦心经营数月有余的泰山商社,在大宋境内运营的情景!
……
只见这片码头是刚刚修建好的,一片干干净净的青石垒砌而成的台阶,直接伸进了河水之中。
在台阶上面的尽头是商社办公的门面,还有供自己员工休息的房舍院落。在四面高墙围绕之下,是几排簇新的货物库房。
在码头下面的河水中,一排排船只停靠得井然有序,有四艘船正在港口的泊位上卸货。
在他们停靠的锚地上,安装着几个铁木复合的巨大支架,上面用滑轮组作为起重吊装的设备,正在忙碌的运转着。
这些东西原本就是沈墨设计制造的,所以他向下一看,就知道这些正在卸船的货物里有通州的商品,也有本地商人的货物。
一般来讲,所有通州商品为了保证沿途运输的安全和便利,都是用统一规格的木质集装箱装运。虽然集装箱的体格比较后世的钢板集装箱要小了很多,只是比一个大衣柜大得有限。
但是从船上卸下来之后,这样的箱子正好可以放运到马车上运输,而且不会让商品破损和丢失。
这样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