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他们这位女婿沈墨,早就大势已成,这朱家瑶是朝廷派来的又能怎么样?即便是面对整个朝廷,这位统帅沈郎还不是一样想怎么发飙就怎么发飙?
  与此同时,还没等朱家瑶说话。
  沈墨就隐隐听得身后的隔间里,传来了“噗”的一声女儿家的轻笑。原来他那三位红颜知己全都在隔壁听着呢。
  这时的莫小洛和沈墨仅仅是一门之隔,当她听到自己这个郎君在会议室里的几句话说得威风凛凛。莫小洛一边笑,一边又不禁想起了他们刚认识不久的情景。
  在那时,沈郎就是为了维护自己,跟当时的临安知府,那个姓赵的官儿当场硬顶。还差点把他的那啥,当着众人的面儿给捏碎了!
  那时候她的沈郎君,还只是个小小的钱塘县捕头,他就敢做那么胆大妄为的事。更何况现在他还是如此身份?
  莫小洛心中激荡的想道:虽然世事变迁、时光流转,可是她的沈郎却还是当年那个样子。
  他有如宝刀新砺,神锋似雪。做事时从不瞻前顾后、思虑重重,对那些无用的废人也从没客气过!
  ……
  与此同时,在她捂着嘴偷笑之余,小洛的心里也不由得暗自赞叹。
  小洛当年曾在临安时期的天骄五营里担任武术老师,她对沈墨手下的弟子却是分外了解。
  在这之前莫小洛就得到了消息,当年她曾经教过的那个小毛头宋无悔。如今正挟持着前任大宋皇帝赵与莒在广南西路扎下根来。
  他还时不时就捅一下大宋的屁股,始终作为一个大宋朝的心腹之患,雄踞于天南之地。
  到这个时候,莫小洛的心里也不由得暗自佩服。
  若不是宋无悔在南方,时时的威胁着大宋的安危。如今那些大宋朝廷上的朝臣对付起沈郎来,不知会少了多少顾虑!
  正因为有那个伪宋小朝廷在,所以沈墨做事的时候才能如此方便。而大宋朝廷却是畏手畏尾。
  宋无悔这招棋,被沈墨屡屡用得出神入化。这才没多久的时间,就被沈墨用上不知多少回了!
  如今这次也是如此,一提到伪宋的威胁。沈墨在大宋境内建设的这家泰山商社,用于军事用途的时候就是名正言顺。
  而现在的朝堂上,只要有人敢对沈墨说出半个不字……沈墨这边撂挑子不干的同时,那边的宋无悔马上就会“嗷!”的一声蹦起来,照着大宋的屁股就是狠狠一口你信不信?
  想到这里的时候,这位莫小洛捂着嘴,笑起来真是止也止不住!
  ……
  而这个时候,李凌杰在沈墨的示意下,把那个玻璃板上粘着的蛤蟆一般的朱家瑶给抠了下来。
  随后就见这位保镖李二哥向着沈墨笑道:“反正他旁听时用的是耳朵,也不用嘴。统帅要不要我把他的满嘴牙……”
  “还是不要了。”这时的沈墨却淡淡的摇了摇头:
  “这么大的地毯弄上了牙血,洗起来很麻烦的……而且每次想起来的时候多恶心!”
  “那好,”这时的李凌杰顺手一丢。“扑通”一声,正好把这位朱家瑶扔回了椅子上。
  到了这个时候,朱家瑶的心里那股又憋屈又难过的劲儿,就别提了!
  原本他被沈墨威胁之后,真是连个屁都不敢放了。与此同时他听到那个保镖说要打掉他满口牙的时候,也把朱家瑶给吓得不轻。
  在这之后,当他听沈墨要饶过自己的时候,还以为他终于还是顾及了朝廷的面子……可是没想到,人家却是怕弄脏了地毯!


第2426章:生就男儿自横行、何惧天下、满朝奸佞
  此时的朱家瑶只觉得屈辱之极,却又无法言说。这位脑满肠肥的官员又吓又气,真是恨不得立刻逃离通州这个鬼地方才好。
  ……
  而这时的沈墨似乎已经忘了朱家瑶的事,他向着两边看了看,随即笑着朝身边的三位股东说道:
  “咱们在商言商,在我通州属下的官员,以私人名义领取各商社干股这种事儿,理应从我这里就开始禁绝。”
  “所以你们之前说的四成干股的事,就此一笔勾销。”
  “你们三位老大人每人占据三成股份,就此形成一个董事局。除此之外剩下的那一成股份,由我来一次性出资330万两,但是不领取任何红利。”
  “这一成的红利,每年就以你们泰山商社的名义捐赠给通州高等学府,在那里用于教育事业的建设。”
  “同时在通州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由你们泰山集团优先招收,在自愿的情况下为商社旗下的员工。这些可都是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年年如此、百年大计,几位老人家意下如何?”
  听到了沈墨的话,就见张九泰、崇福侯莫大通三人却是齐刷刷的眼前一亮!
  ……
  说实话,沈墨不肯接受这四成股份的事,在他们三人的心中也隐约有所预感。
  所以当他们听到沈墨拒绝这四成股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件事成不了。
  可是在这之后,沈墨要提出将企业的一成利润用于通州教育经费。并且能够让他们每年得到应届毕业的商学院学生的优先录取权,可以说沈墨是用这一成利润,给他们换来了无数通州培养出来的顶尖商业人才!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保持持续发展、并且让商社不停壮大的最好的保证。
  更何况人家的一成股份还不白拿,那可是沈墨自己花了330万两银子,用真金白银入的股!
  这一下,哪怕就是眼界宽阔的崇福侯,都不由得诧异于沈墨此时的眼界和心胸。
  至于那位财雄势大的张九泰,则是对沈墨的目光之深远暗自叹服不已。此时他觉得自己毕竟是一介商人,跟这位女婿差得实在太远了。
  至于三人中间那位老于事故的莫大通老爷子,则是暗自感叹他这位女婿行事光明磊落。在他看来,这小子身上真是满带着一股英雄气!
  ……
  在这之后,公司的章程和经营方式一一的议定完毕。作为协作单位的联系通道也搭建好了之后。这次的第一届董事会,基本上就算是把所有的会议议程都谈完了。
  在这之后,杨延彬宣布散会,所有参会的其他部门人员也纷纷退场。
  至于那个朱家瑶,他也恋恋不舍的看着屋里边的中外美女,又是屈辱又是恼恨的悻悻离去了。
  沈墨坐在那里,他看了一眼朱家瑶走出去的背影,淡淡的笑了笑。
  沈墨的心里清楚,即便是没有今天的这场冲突,朝堂里对他把商社开到大宋境内这件事,也一定是极力反对的,所以他惹不惹这个家伙都没什么区别。
  从这一点上,倒不能说临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全是坏人。当然那里面心怀歹意,一心想要沈墨的钱或是干脆想要他命的人也不少。
  在朝堂里还有不少的忠直老臣,大部分都是当年沈墨一手从临安带到新宋去的,这些人倒未必有多坏。
  不过以他们的是非观念和道德理念来说,沈墨最近的行为近乎于割据而治。而且在沈墨控制的区域内,在军事和经济各个方面,甚至是在官员的任免上,实际上沈墨都摆脱了大宋朝廷对他的控制。
  这样的行为,对于那些满脑子忠君思想,一心向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臣来说,实在是大逆不道!
  这些就是魏了翁、真德秀、乔行简这些老臣。对于他们而言,沈墨要是真正的忠臣。就应该把手里的士兵银子、步枪火炮、还有手上的地盘全都交给大宋皇帝赵与芮。
  至于他们的皇帝呢,自然也会对沈墨回报以高官厚禄。并且让他在擅长的作战领域发挥才能。
  也就是说每当国家有事的时候,朝庭就会派沈墨去边关打仗……可是那样的话,要是对上蒙古人,沈墨还哪里还能有丝毫的胜算?
  更何况,只怕步枪的图纸到了朝廷那里还没捂热乎,就被人盗卖到蒙古去了!
  ……
  可是对于沈墨来说,这些人虽然是反对他的力量,但是毕竟这些老臣还使不出猴子偷桃撩阴腿一类的卑鄙招数。所以他们通常都是被真正的坏蛋利用的一方。对于他们本人,对沈墨的威胁倒是不大。
  当然,朝堂中还有一些暗地里倾向于沈墨的力量。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就是……天子赵与芮。
  当然其中还有别人,比如说沈墨的故交好友卢月卢大人。另外就是一些真正忧国忧民之士。
  比如那位范老将军范德俊,他是真正看到了蒙军的威胁。知道凭他们大宋朝廷,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取胜甚至生存的,所以也能理解沈墨积聚力量,以抗北虏的苦心。
  但是对沈墨友好的这些人却是势单力薄,甚至赵与芮本人在经过了连番政变之后,他手上的心腹和军事力量也是实在弱得可以。
  所以满朝大臣反对沈墨的时候,攻歼诋毁的声音哇哇乱叫成一片,倒显得这位皇帝的声音极其微弱了。
  不过现在对沈墨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拼命增加自己的军事实力。以便在他跟铁木真之间终将爆发的那场旷世决战之中取得全胜,彻底消灭蒙古的威胁。所以他也根本没时间去慢慢修复和朝廷间的关系。
  现在对沈墨而言,最主要的一点任务就是让自己的经济实力强大起来。因为唯有在这个前提下,他才有足够的底蕴去打造和维持一支武力强盛的军队。
  沈墨现在占据的地盘不少,所以需要防守的要点也多。而且他面临的敌人也再也不是过去用一两千人,就能出征去作战的对手了。
  在这种情况下,庞大的防御面积造成了地方守备部队的增加。而他的军队在武器装备、训练薪酬方面越向着现代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军队吞噬财富的速度也就越快。


第2427章:一发牵动天下惊、无商不活、无路不通
  就比如一颗子弹,从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储藏运输。你知道当它射向敌人的时候,这中间要花多少钱?
  可是这样的子弹,在对敌之时却要每分每秒都打出去成千上万发。更何况涉及到军队的需求,可不仅仅是子弹手榴弹那么简单的。
  别的不说,就算是一匹战马,就要沈墨用钢臂弩从西夏那边交换过来,然后再带到耽罗岛的骑兵训练基地,只进行至少为期一年半的作战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让战马能学会作战口令、适应战场的极端环境。这期间的运输费用、饲养训练人员的人吃马喂、还有那些因伤病死去的马儿,说起成本来真是触目惊心。
  可是这样一匹战马,当它到了战场上之后。往往中了一箭就死了。而且每一个通州军战士为了保证机动性,他们都起码需要三匹这样的良马!
  这一桩桩一件件合起来,沈墨所需要的财富就大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而沈墨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焕发起整个大宋境内所有的经济实力,让他们为了战争全负荷运转。由此他就需要在大宋境内,竭尽所能的让经济活跃起来。
  ……
  此时无关的人员都已经退场,屋子里只剩下了沈墨、杨延彬、还有他的三位老泰山。外加从休息室里走出来的三位美女。
  此刻这些人听着沈墨慢慢说出来的这一段话,这才知道这个泰山商社建立起来,竟然还寄托着统帅这么大的希望。
  到了这个时候,那位莫大通老英雄自然是不懂就问。向着沈墨笑呵呵地问道:
  “既然如此,统帅你要让大宋的经济增强,却为什么要从一个运输类型的商社入手呢?”
  听到了莫大通的问题,沈墨还没等回答,他心里边就陡然想起了一条后世哲人所说的格言——要想富,先修路!
  哈哈,这虽然是一句笑谈,但是道理总是没错的。沈墨之所以开办这家泰山运营商社,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流通渠道的问题。而这基本上是振兴经济必备的一项条件。
  就连后世的一个普通中学生都知道,要想让一个地方的经济焕发活力,先解决交通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不管是什么产业,没有道路相通,对经济都是一种严重的制约。
  ……
  在沈墨的前世经常有这样的事,就是某个地方盛产某种产品,比如柿子。
  但是因为道路不畅通,所以造成大量的柿子难以运输。造成地方上的产品不能转变成效益的现象。
  通常这样的地方如果要是修通了一条路,基本上就可以立刻让一大片种植户都立刻富裕起来。要知道这还是在后世的道路条件下。在南宋这种情况就越发严重了。
  对于大宋而言,各地的特产无法流通上市,而外地的产品也没有办法销售进去。这样的情况就会造成距离城市稍远的乡村,实际上极为闭塞。
  ……
  只见沈墨想了想之后,对着莫大通说道:
  “咱们打个比方,比如有一家农户,院子里有四棵大枣树,每年可以摘下四百斤枣子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