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卧底-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南宋的时候不同于其他的朝代,太监的地位一直比较低下,人数也受到了限制。所以整个宋朝都没有发生宦官专权或者作乱的情况。
  在所有的太监里面,品级最高的“内东头供奉官”是宦官十二阶中最高一阶,也只不过是从八品官而已。所以面前的这位九品太监已经不小了。
  来的这个人是这个御花园的总管,名字叫做吴天寿。
  在柳浪闻莺这座御花园里面之所以会有个总管,就是因为这座御花园其实跟临安城里面的大内并不相连。
  如果皇帝需要到自己的花园里面游玩,他还要出宫穿过街市后才能到达这里。所以这个单独分开的园林里面,才会又设了个总管职位。
  只见这位吴天寿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他脸上白面无须,倒是生得相貌堂堂,像是个很有修养学识的人。
  在这个时代的男人普遍都留胡子。所以一个50多岁没胡子的人往你面前一站的时候,还是比较显眼的。不过沈默看了他一眼之后,倒是对自己心目中的太监形象有了个新的认识。
  这个人既没有捏着什么兰花指,说话的声音也是稍稍细了一些,并不显得怎么娘。而且他的脸上也没有露出沈墨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的,那种嚣张浅薄的神色。
  只见吴天寿也对这个神捕团的态度是尊敬有加,他一上来就对铁老莲表示,如果在这里有什么需要他配合调查的,这位吴总管一定会极力支持。
  等到他们说到这里,只见铁老莲笑着对吴天寿说道:“说起这个来,还真有劳烦吴总管您的地方。”
  “您尽管说!”只见吴天寿立刻干脆的答应下来。
  “既然这个园子已经四门紧闭,再没有什么人出入。您就命人清查一下这里面的人口,看看有没有多了或者少了什么人。”只见铁老莲对着吴总管说道:“这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们这里一共才百十个内侍,想要清查起来很方便。”只见吴天寿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然后您再询问一下四门的宫门守卫,问问他们在这两天之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人物进出。”只见铁老莲接着说道:“一旦要是发现了失踪人员,或者是有外人在宫门进出,就立刻报给我。”
  “哦!对了,”只见铁老莲说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件事,他接着又说道:
  “回头还有一张画像送到你这儿来,你让宫门守卫和所有的太监仔细辨认一下,看看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


第214章:皇家园林、重生之人
  沈墨听到这里,他抬头看了看天色。
  估计再有不到一个时辰,那些画像就能够画好了。然后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御花园里面人员清查的工作也该差不多应该完成了。
  也就是说,最多也就是在两个小时之内,御花园里面的清查有没有结果也就该清楚了。
  只见这位吴总管立刻领命而去,回去按照铁老莲安排下的三个任务去做。
  在临走的时候他还叫了一个小内侍,让这个小太监把他们这一行人带到了一间亭子里。给沈墨他们奉上茶来,让他们一边喝茶一边等着。
  等到沈墨端坐在凉亭里,小内侍也奉上了热茶。
  沈墨看了看四周,只觉得周围的景致一片幽静雅致,远处的建筑和近处的花木无一不是处处用心,真可谓是一步一景,真不愧是一副皇家园林的气派。
  就连他们身处的这个小小凉亭,也是修造得分外精巧别致。沈墨他们手里面拿的茶具更是精洁细巧,茶盅里面的茶汤色泽醇厚,芬芳四溢,显然也不是凡品。
  怪不得人人都喜欢做皇帝,看起来做皇帝还真的是舒服得很!
  沈墨心中感慨地想到这里,他又朝着莫小洛那边看了一下。只见这个姑娘正一边捧着茶盅喝茶,一边好奇的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想来也是,这皇家园林等闲人是一辈子也绝不可能进来的,这一回小洛姑娘可算是开了眼了。
  沈墨他们几个人一边等着一边闲聊,只见宫墙外面,慢慢的有一缕黑烟升腾了起来。
  这是街市上开始焚烧那些尸体了。沈墨一边在心里想着这件离奇的案件,一边耐心的等待着进一步的消息。
  在小内侍又给他们换过了一次茶水之后,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陆续的开始有消息向着这边传递过来。
  首先就是吴总管传话来说,整个御花园里面人员清点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吴天寿亲自点名查验,连他自己在内,128名内侍一个都不缺,也没见多出什么人。
  这个消息也就代表着那个自爆的绿浆人,并不是这里的太监!
  紧接着,吴天寿又派人过来传信,说是宫门守卫那边他也已经仔细询问过了。
  当值的四门守卫都说,在这两天之内,除了御花园内正常出入办事的内侍以外,并没有什么外人出入。
  这接连的两条消息,都算不上什么好消息。沈墨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那些排名在他前面的捕头们,一个个也全都是眉头紧锁。
  照这么查下去,一点线索都没有。最终这件案子,只怕真的有可能变成一件无头公案!
  铁老莲他们几个经验老到的捕头神情还算镇定。可是坐在沈墨对面的那个年轻人赫连勃的脸上,已经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沉郁之色。
  要是照这样下去,这件事情可就麻烦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只见远处的甬道上急匆匆的走过来几个人。
  这些人中间,当前的一位就是那位御花园总管吴天寿。只见他的手里面正捏着一张一尺见方的宣纸。这一路步履匆匆,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跑过来的!
  只见莫小洛和赫连勃两个人,几乎是同时从座位上猛地站了起来!
  “稍安勿躁,”只见铁老莲回头看了一眼他的徒弟,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每临大事有静气,你都忘了吗?看看人家沈少监!”
  赫连勃被他的师父教训了一句,立刻尴尬的缩了缩脖子,又原地坐了下来,还朝着沈墨眨了眨眼。连莫小洛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又坐在了沈墨的身边。
  这个时候,那位御花园总管吴天寿快步走了亭子里面。只见他一路走得惶急,脸上的汗珠都往下直淌。
  “这张画像是从宫门外送进来的。”只见吴天寿说道:“是大理寺的公人派人送来的,说就是街市上死掉那个怪人的画像!”
  “你派人辨认过了没有?”铁老莲立刻向着吴天寿问道。
  “不用辨认!这个人……我认识!”
  只见吴天寿抖动着手里的那张画像,脸上带着惊骇欲绝的表情说道!
  ……
  “说说!他到底是谁!”听到了吴天寿的话,亭子里面的神捕团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铁老莲连忙问道。
  这下子可好了!这下连莫小洛都是面露喜色。姑娘的心中想道:“只要找到这个人,那就好办了!”
  凡是案子,最怕这种没头没尾的事。一具无名尸体这样的东西根本就让人无法入手。
  但是只要这个自爆者有名字有身份,那么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这个人到底因何而死!
  这些日子,莫小洛耳濡目染,跟着沈墨屡破奇案。姑娘的心里边有多少带入了一些沈墨的思维。连这个单纯的姑娘都想到了这些,那在场的这些神捕们一个个就像成了精似的聪明,他们就更不可能想不到了。
  但是这个时候,却见吴天寿的脸上露出了无比惊恐的神色,只见他哆哆嗦嗦地说道:
  “这个人名叫刘金蟾,是我们这御花园的太监。不但我认识她,在这里面待过几年的老人都认识他!”
  “这家伙小时候也不知道生过什么病,脸上坑坑洼洼的带着一脸大麻皮,最也是好认不过,我们是绝对不会认错的!”
  这个时候,只见吴天寿把他手里边的这张画像,示意给两边两位年纪稍大一点的太监们看。只见这两个太监见了以后,也是一脸的惊骇欲绝!
  他们看着这张画像,哆哆嗦嗦的点着头,示意画上的这个人就是刘金蟾没错。
  等到沈墨把这张画像接过来,果然,只见纸上画着的这个人,脸上满是坑坑洼洼的麻点。
  只见他脸上长得就跟乐高积木似的,不但满是疙瘩,而且坑洼之处摁进一个巧克力豆都拨拉不出来,这特征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纸上画的这个人,临死之前的那种极致的疯狂和狂喜的表情,被画师画的分外传神。沈墨一见之下,都不由得想起了他在街市上狂吼自爆的场景。
  “不对!”只见这个时候,铁老莲忽然皱着眉头,双眼放出了犀利的光芒!
  他看向了面前的吴天寿总管和几个太监道:“你们为什么要吓成这样?还有!你不是说整个御花园里面的128名内侍,一个都不缺吗?怎么又多出了一个刘金蟾?”
  只见那位总管吴天寿,抖动得浑身筛糠一般,他惊恐的瞪大了眼睛,惊骇欲绝地说道:
  “这个刘金蟾……他……他三年前就死了!”


第215章:辛巳故档、死不见尸
  吴天寿刚才的这句话,引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是齐刷刷的浑身一震!
  好不容易查到了这个自爆者的下落和姓名,结果他却是一个在三年前就死掉的人!
  那么这个家伙是如何死而复生?他是怎么又再次出现在这座御花园里,然后在闹市上自爆而死的?
  只见铁老莲沉吟了一下,然后拉着这位吴天寿在凉亭里面坐下,之后对着这位大总管说道:
  “把这个刘金蟾的事慢慢讲来,他是怎么死的,生前是什么样子,死后的去处是哪里?一丝一毫也不要遗漏!”
  “啊?好的!”只见吴天寿坐在那里,他身上的袍袖还在不住的簌簌发抖。他惊魂未定的想了想,然后这才地说道:
  “这个刘金蟾是少年时入的宫,咱家年龄虚长了几岁,所以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这个刘金蟾为人沉默寡言,平时就知道闷着头干活,也不知道奉迎上官。所以他一直干到了30多岁,还是个粗重杂役的职务。”
  “这个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没什么人注意到他。要不是他那一脸麻皮生长得太过引人注目,只怕御花园里面很多内侍都不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就在三年前,他好像得了一场重病死了,具体是什么病……咱家还真不知道。”
  只见吴天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为难的神色道:“这个御花园里有一百多个内侍,而且刘金蟾原本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所以他死前死后,我都没怎么关注过他。”
  “那他死了以后,是怎么发送的?”铁老莲听到了吴天寿的话之后皱了皱眉,然后接着问道。
  只见吴天寿伸手招过一个小太监,让他去喊两个人过来。
  接着他又吩咐一个老成点的太监,让他把御花园里面的内档拿来送到这里。
  然后吴天寿转过头来,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具体这个刘金蟾死后怎么发送的,还真得问问当年他同屋的那几个人。我已经叫他们过来了,应该转眼就到。”
  说到这里,只见吴天寿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其实我们这些人净身入宫以后,一个个没了后代,所以身后事一般都是凄惨的很。”
  “若是有些品级的太监,一般家里面都会主动给他过继个儿子什么的,用来继承家业,这样的人还好一点。”
  “如果要是死掉的这个内侍身边有几个余钱,那也还好办。我们会把他的钱财拿出来,或多或少、薄厚不一的操办了后事也就罢了。”
  “可也有不少在这里干了一辈子,都是身无长物的。”只见吴天寿说到这里,幽幽的叹了口气道:“要是平时人缘好的,还有三五个至交好友,大家凑上几钱银子,也就能给死者买具薄板棺材下葬。”
  “要是没留下什么情分的,在这里连张草席都没有。直接就装到倒土的车上,往城外乱葬岗一扔了事!”
  沈墨听到这里的时候,暗自点了点头。
  在这个时代的临安,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以石炭作为燃料,所以烧完了煤炭的煤灰也成了这个城市里的主要垃圾。
  在这御花园里这么多宫殿建筑,每一天用于取暖和烹饪的煤炭都不在少数。所以成车往外拉灰土也是常事。
  原来那些死去的没钱太监,就是跟着这些灰土车扔到乱葬岗子里面去,才算完成了他们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
  等到吴天寿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那个去拿内档的太监已经回来了,在他的手里面还捧着一大本厚厚的册子。
  吴天寿把这册子接了过来,沈墨在旁边看着,只见封皮上面写着“辛巳故档”,他就知道这是嘉定十四年的内档。
  只见吴天寿翻了几页,然后就从里面找到了刘金蟾的记录。
  大家都围拢过来,向着那上面看去。沈墨朝着那一页内档上面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