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个小小的引信上,其实集中了基础材料学、化学试剂的规模化生产、还有机械金属加工等各个门类的生产技术,其实它可是一点儿也不简单。
要说这种炮弹,可不像是热气球或者蒸汽船,一共数量也没有多少。只要是精心制作,哪怕是手工做出来也可以用于战场。
要是不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在一万发炮弹里面只要有一两颗有问题,那就根本没法在战场上使用了。
如果沈墨现在要是硬性让迫击炮弹上生产的话,他都不用想,就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
或许在化学工厂里面,一个工人的失误就会造成整个军火工厂被炸毁。
或许在一列运送炮弹的马车队伍中,因为一次剧烈的颠簸,整个车队就会炸成一条滚滚的火龙。
更有甚者,在战场上一个不合格的引信,就可能造成整个炮兵阵地上的炮弹集体殉爆。由此造成一场关键战役的失败,甚至是酿成全军覆没都一点不稀奇。
沈墨的心里非常清楚,如今他的部队采用的是精兵政策,所以战场上自己一方战士的数量,通常都少于敌军。
在这种情况下,通州军的战士们依然敢打敢拼、冲锋在前,就是因为战士们对手中的武器是极其信赖的。
不管是步枪还是手榴弹,都让战士们非常喜爱。甚至可以让他们在敌众我寡下,仍然有信心顽强的战斗。
但是,只要自己的炮弹在己方阵地里发生了连锁殉爆。只要一次,就足以击毁战士们对武器的信心!
所以沈墨在组织技术攻关,拼命想要解决炮弹引信问题的同时。他也在加大力量,扩大自己在基础工业方面的底蕴。
第2178章:敌军白羽终难及、静待惊雷裂北疆
在沈墨来到南宋之初,他军队就飞快的建立起来,而且一下就成了一支强军。这其实都是沈墨前世卧底时,在地下军工厂里学来的经验。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沈墨在金属冶炼和加工方面的知识,使他飞快的让自己的武器生产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而在这之后,由于沈墨这家伙在电学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也让他的军火工业越向前发展,想前进一步也就越艰难。
所以沈墨现在所要做的,不是仓促的研究出什么新式武器。而是要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的整体工业水平。
就从一个压力仪表开始,从一个可以更加精准的温度计开始,从化学品提纯的一个千分点开始。沈墨正在极力提升自己的底蕴,慢慢的夯实工业的基础部分。
现在的沈墨已经意识到,唯有积淀深厚,才有可能爆发出现代工业的威力。
可是沈墨的做法虽然积极稳妥,而且是遵循着工业发展的正道前进。但是目前他的军队在中距离火器上的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
……
当安俊了解到了沈墨的忧虑之后,这位少爷也很快的就把沈墨手头上的资料,全都查阅了一遍。
安俊作为神墨的弟子,他在工业方面的保密层级非常高。所以就连沈墨列为绝密的迫击炮和炮弹的图纸,他都亲眼见到了。
在这之后,安俊的脑海里陡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实际上,迫击炮弹引信要解决的大过载问题,就是要让引信前方的击针不会在炮弹出膛的时候,由于后坐力的原因向后运动,导致击发。
但正是这个需要军工部门极力克服的问题,却让安俊找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思路,想到了另一个解决方案。
安俊想到的就是:既然火炮有过载,还克服它干什么?不如干脆利就用这个过载,让炮弹上的机针直接击发引信得了!
在引信被击发之后,只要在引信的后面再加上一段四五秒时间的延时火药柱,之后再点燃炮弹里面的装药不就行了?
于是,安俊就按照这个逆向思路,飞快的自己设计出了一款武器。在他经过试射之后发现,完全可以供部队使用。
在这之后,安俊不断的修改自己的设计,除了让这款武器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之外。也极力让它越来越轻盈小巧,机构也更简单便于生产。并且安俊在炮弹的安全性上也下足了功夫。
因为这种炮弹,跟迫击炮弹其实完全是两个路子。迫击炮弹是碰触到敌军脚下的地面才会引发爆炸,而这种炮弹则是在出炮膛的同时,就开始计时。
在炮弹飞行了四五秒钟之后,不管它飞到了什么地方都会立刻爆炸。所以这种步兵轻武器究竟叫什么名字,就连设计者安俊自己也吃不准。
……
随后,等安俊将设计图纸和试制的武器样品,以及实验报告全部交给沈墨之后。
等到沈墨看到了图纸上的那个东西,他才陡然间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哀叹!
这东西,他见过!
沈墨一心想着迫击炮,居然把这个东西忘了!而安俊这个小子,居然聪明到把历史上的这件武器,给“重新”设计了出来!
要到安俊做出来的这件武器,就连外貌都跟历史上的样子极为相似,而且原理也基本相同。
之前沈墨之所以把它给忘了,是因为它只在有限的一两个国家军队里装备过,而且在历史上也是昙花一现。
不过这个东西肯定是可以用的,而且正好适合现在的战场要求!
……
这种武器就是在抗日战场上,经常能见到的“掷弹筒”。
这种武器又被称为“轻型迫击炮”,在侵华日军的军队中装备过。因为它极其小巧轻便,甚至不占编制,而且射击距离也是远远超过了手榴弹投掷的距离,所以它在日军作战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中,经常有我军的士兵说,只要自己这边的机枪一响,掷弹筒立刻就会打过来。由此可见这种武器的小巧轻便、使用灵活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这种掷弹筒的炮管长度,一般都在三十厘米以下,口径在50毫米以内。它长得有点像一段一尺长的甘蔗,后面再加上一根手指粗,筷子那么长的把手。把手的末端再加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托板……当然全是钢制的。
除了标准炮弹以外,日军甚至可以直接用它来发射九一式手榴弹。
在那场战争中,甚至国内的其他武装部队和我军都仿制了这种掷弹筒,尤其是黄崖洞兵工厂的产品,就被我军用来给侵略者造成了大量杀伤。
就以大正十年式掷弹筒为例,它的口径是50毫米,重量只有2。6公斤,射程175米,所有的指标都非常符合沈墨对步兵武器的要求。
反正对他而言,只要是能够超过蒙古军羽箭的射程。在对方够不着的距离上,能把他们炸得人仰马翻就行!
于是沈墨立刻就决定,继续完善这件武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使得它更加安全可靠,作战性能也更强。
如今这种新型掷弹筒,已经在沈墨的军工厂里开始试制实验,应该很快就能小规模的装备部队。
而设计这种掷弹筒的功臣安俊,也因为这件大功,被沈墨授予了一枚金质松纹剑奖章。
……
这位安俊少爷在拜沈墨为师之后,由于他在机械方面的天赋,所以学习的速度突飞猛进。并且这个半大孩子在心理上的问题,也慢慢的在沈墨的关注之下,被逐渐扭转了过来。
在这之前,安俊因为童年受到过心里创伤,所以他性格扭曲、沉默寡言、很难与人打交道。
沈墨非常清楚,童年受创加上心理扭曲,如果再加上极度聪明,那长大之后几乎妥妥的就是杀人狂魔的范本。
所以沈墨在医治安俊心理问题的时候,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想尽了一切办法,让自己这位干儿子生活中的阳光再多一点,好让他童年的创伤慢慢恢复。
第2179章:攻防相争杀机隐、听我雷霆第一响
甚至连龙小花都知道这一点,小姑娘一有机会就磨着自己这位干哥哥要这要那,还整天拉着他去疯玩疯跑。同时沈墨自己也对安俊采取了放任,甚至是溺爱的态度。
就这样一来二去之下,如今的安俊虽然还没变成后世九六那种傻白甜的阳光少年。但是现在他跟人交流的时候,已经不显得那么奇怪了。
甚至在他性子里调皮捣蛋的那一面发挥出来之后,他还显得有些淘气胡闹。
不过沈墨对此却是乐见其成,因为他知道一个人有着健康的心理,其实比他学会了多少东西,或者有多少本事更重要的多。
……
如今的安俊手里夹着这个包裹,很快的找到了那位二营副陆子安。在这之后他就在二营办公的帐篷里,把这个包裹当着大伙的面打了开来。
等到这个东西显露在大家的面前时,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根本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个啥。
如果要是非要形容的话,只能说他是一个放大了十倍的可乐罐。当然在那个时代没有这种东西,所以大伙儿应该觉得它很像一个金属锻造成的高腰水桶。
不过仔细看去,却会发现这东西上面有一个个的格子,它竟然像是用无数的金属块拼接而成的。
安俊笑着拍了拍这个怪异的家伙,向着二营长陆子安说道:“按照你的要求,我可把这东西做出来了,你可以在战场上试试管不管用。”
这位二营长陆子安从外貌上来看,分明就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书生。哪怕是一身笔挺的军装也掩盖不住他那一身书卷气。不过他既然能当上营长,显然在作战和指挥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
只见他这时皱着眉,眨巴着眼睛看了这东西半晌。随后才向安俊问道:“原来是上回那件事啊,那我该怎么用啊?把它举起来朝着金军砸?”
“那我还不如直接给你个磨盘呢,”这时的安俊听见了陆子安的话,立刻就摇头笑了笑。
然后他从上衣兜里掏出了一支铅笔,就在二营长的桌子上找了一张纸,刷刷的画了起来。
没两下,安俊就把一个坑道的剖面图,清晰准确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
原来这件事的起因,就是陆子安在回到指挥部,向总指挥李慕渊报告防守的战况时,说他遇到了一个问题。
位于城外的地道系统,已经被金军慢慢的发现了。
其实这地道本来也瞒不了人,因为通州军神出鬼没的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必然会让金军联想到地下通道这件事。
所以在通州军反复和金军争夺废墟的时候,虽然他们极力的用碎砖乱瓦掩盖隐藏地道入口。可是在陷落敌人手中的那片废墟里,地道还是一段一段的被金军给找到了。
在这之后,当然金军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他们曾经试图派人进地道里去攻打了几次,想要顺藤摸瓜摸到通州军防线后面。
在地道逆袭没能成功,反而损兵折将之后,他们也就断了反向利用地道攻打通州军的想法。而是变了个招数,想方设法的利用这些地道给通州军造成杀伤。
在这几天就是如此,狡猾的金军在发现了一处地道口之后,就并没有声张。
然后他们利用地道口,成功的打了钻出地道的通州军一次伏击!
将近五十名战士一钻出地道口,就发现中了埋伏。仅仅那一次淮扬军就损失了将近五十名战士。
随即,这个新情况就被淮扬军觉察,李慕渊听到了陆子安的汇报,立刻就停止了利用地道钻到敌占区的行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是这样一来,就使得淮扬军顺着地道深入敌后,策应地面进攻部队的行动,一下子就使不上劲儿了!
现在的淮扬军清楚的知道,被发现的地道口外面肯定满是埋伏的金军。现在淮扬军发起地面反攻的时候,由于缺乏地道的支援,夺回废墟已经越来越吃力了。
可是,当这位陆子安副营长向着李慕渊汇报情况的时候,却恰好被旁边的安俊听了个正着。
在这之后他答应陆子安替他想想办法,然后没两天的功夫,他就给这位教副营长送来了这个东西。
……
随后,就见安俊对照着地道的剖面图,将这怪东西用途向着陆子安仔细解释了一番。
原来。这玩意儿是安俊手工制作出来的一颗子母炸弹。
整个炸弹直径约一尺三寸,长两尺,呈现出一个长方形的圆柱形。而实际上它却是由足足九十个小型炸弹拼凑而成的。
这些炸弹就像菠萝上面的格子一样,一个个严丝合缝的镶嵌在一起。每一个小炸弹里,全都塞满了从金军那里缴获来的铁砂。里面的装药则是淮扬军手榴弹里,常用的极限压缩火药块。
在这个子母弹的最中心处,是一支圆柱形的炸弹。所以这玩意儿只要引爆之后,它就会将九十个杀伤弹炸到远处,随即所有的小炸弹就会炸开一片铁砂形成的暴雨!
按照安俊的说法,这个子母弹爆炸范围内,大概三十米直径的一个大圆圈全都在它